探索石室塚墓之謎
《儆醒!》駐荷蘭通訊員報導
你也許會問:「石室塚墓是什麼?」石室塚墓是一種史前建築物,底層是兩根或更多的筆直重型石柱,上層則橫放著一塊頂石,形成石室般的模樣,大多作墓地之用。石室塚墓主要見於歐洲的西部、北部和南部。
在荷蘭的德倫特省,石室塚墓大都位於引人入勝的風景區。著名畫家梵高曾在書信中寫道:「我若終生不能住在德倫特,就情願從沒有到此一遊。德倫特景致如斯迷人,實在教人流連忘返。」愛好大自然的人和熱中考古學的人要是到訪這兒的石室塚墓,就必然可以滿載而歸。
不過,我們為何會對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石堆感到興趣呢?答案之一自然是:好奇心。古人為什麼不懼艱辛,搬運這些重量驚人的巨石,還把它們擺放成現存的模樣呢?有些巨石重達數噸,而那個時候,人們可沒有現代的起重機協助搬運呢!那末,人們對石室塚墓究竟有多少認識呢?
巨石紀念碑
人們把石室塚墓界定為巨石紀念碑(英語「megalith」一詞源自希臘語,意思是「巨石」)。你也許對法國的史前巨石柱(menhirs)不會感到陌生,巨石柱這個名稱就來自布列塔尼語「長石」的意思。巴利阿里群島的梅諾卡島同樣有巨石出現,稱為陶拉(桌子),形狀像巨型的T字,由一塊厚重石板橫放在一條直立石柱上組合而成。
人們至今仍然對英國的環狀巨石陣嘖嘖稱奇。那裡部分石塊重達50噸,從遙遙380公里以外的威爾斯普雷塞里山運送過來。全國地理學會出版的《人類的奧祕——寰宇奇觀大搜羅》說:「學者推測巨石陣原本可能是一所廟宇,用來顯示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天上循環不息的運行,除此之外也就別無他用了。」
今天,石室塚墓只剩下墓碑的骨架,因為巨石本埋在土墩下而不為人見。據人們發現所得,石室塚墓是古時人們的公用墓地。有些證據還顯示,某個石室塚墓埋葬了百多人——是個名副其實的墳場!
荷蘭至今仍有53個石室塚墓給保存下來,當中52個位於德倫特省。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塚墓的位置並非雜亂無章;相反,它們大都朝東西方向排成直線,入口向南,也許跟太陽在不同季節的位置有若干關係。古時的建造者以直立的石柱作支撐,把頂石橫放在上面,而石塊與石塊之間的隙縫則以大量石頭填補。塚墓的地面也同樣以石塊鋪築而成。荷蘭最大的石室塚墓位於博赫爾村附近。塚墓所在之處至今還矗立著47塊巨石,綿延22米。其中一塊頂石長約3米,重達20噸!這種種發現引發出一連串的問題。
何時建造?誰人建造?如何建造?為何建造?
對於當時的歐洲,人們沒有筆錄下來的正式歷史,自然也就不能確定以上問題的答案。因此,要是把石室塚墓稱為神祕塚墓,也不算是言過其實。那末,人們對石室塚墓究竟有何認識?他們到底怎樣說呢?
1660年,德倫特省的一個小城庫福爾登有個教士叫皮卡特,他斷言塚墓是由巨人建造而成的。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地方當局開始對這些塚墓表現關注,因為人們從塚墓拿走了石塊鞏固堤堰,又用石塊來興建教堂和住宅。結果,在1734年7月21日,德倫特省景觀保護局立法保護塚墓。
到了1912年,專家才有機會徹底查看數個石室塚墓。人們在塚墓內發現陶器碎片、簡陋工具(燧石斧和箭鏃)和琥珀珠子一類的裝飾品,不過就找不著多少骸骨,因為沙土未能把骸骨好好保存下來。人們最後發現多達600件器皿的陶器碎片。要是假定人們給每個死者預備兩三件食具作陪葬,那末,有些墳墓必定曾埋葬了為數不少的人。
科學家聲稱,在冰河時期,斯堪的納維亞的漂礫隨冰川漂流而至,後來人們就以漂礫建造塚墓。他們也斷言,建造塚墓的人是一些屬於「漏斗形酒杯」文化的農夫;農夫被冠以這個名稱,是因為人們在塚墓中找到一些甚具特色的漏斗形酒杯。
關於建造塚墓的方法,說法之一是:「人們大概是把重型石塊放在木製的滾筒上,再借助皮造的帶子來拉動石塊。他們也許用沙土建造一條斜坡,然後把頂石搬到直立的石柱上去。」不過,沒有人能確定塚墓到底是怎樣建成的。古時的人為何不以一般方式安葬死者呢?建造塚墓的人對人死後的情況有什麼看法?人們為何把人工製品放在塚墓中?對於這些問題,研究員也只能兀自猜測而已。石室塚墓建成已年深月久,人們根本不可能肯確地說出它們究竟是何時建成、誰人建成、為何建成,和如何建成的。
不過,到了上帝指定的日期,死者給復活過來的時候,他們也許就能一一回答以上的問題,使我們疑團盡釋。(約翰福音5:28;使徒行傳24:15)屆時,建造塚墓的人也許終於可以告訴我們,他們是什麼人,生活在哪個時代,以及為何和如何建造這些蔚為奇觀的塚墓。
[第25頁的圖片]
西班牙梅諾卡島的陶拉
[第25頁的圖片]
荷蘭哈弗爾特附近的石室塚墓
[第26,27頁的圖片]
英國的巨石陣
下圖:荷蘭博赫爾附近的巨型石室塚墓
[第26頁的圖片]
荷蘭斯洪奧德村附近重建的塚墓,可看到土墩和露出地面的石塊
[第27頁的圖片]
荷蘭埃門(斯基梅雷斯)的長形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