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心信守諾言
馬里安·齊博爾斯基口述
1945年2月,我在蘇軍裡服役,時年20歲。蘇軍不斷挺進,迫使德軍後撤幾百英里,使他們撤回德國。那時,我天天都要面對戰爭的可怕場面,戰友一個一個在我身旁陣亡。後來我們逼近德國的布雷斯勞,即現今波蘭的弗羅茨瓦夫。我對戰時的屠殺和痛苦深感厭惡,一天黃昏我向上帝禱告,承諾假如他讓我平安回家,我就一生遵行他的旨意。
三個月後,德國戰敗,我亦隨即退役。1945年12月,我拖著疲乏的身軀前往羅吉扎諾村,就在爸爸的家鄉烏克蘭的利沃夫附近。次日早上,我遇見一位耶和華見證人,他向我詳述有關上帝的王國。雖然我對聖經已有若干認識,以往也曾閱讀見證人的刊物,可是,這回我真正受到感動。事實上,這次偶遇有助我實踐對上帝的承諾。
信守諾言
我很快就在一所小學裡找到教職。然而,不到兩年,由於區域教育部主任發出通知,規定所有兒童必須學習無神論,結果,我被辭退。大約就在這個時候,亦即1947年5月,我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一起參與公開的傳道工作。見證人鼓勵我搬到南面的鮑里斯拉夫居住,在那裡,不用多久我就當上電氣技工。
在鮑里斯拉夫,我結識到一些在30年代受浸的見證人。他們有許多聖經刊物,因此我有機會讀到社方不少書刊,包括共分幾卷的《聖經的研討》,還有盧述福——曾在守望台社當社長——所寫的大部分書刊。我從某些見證人那裡也讀到一些較舊的《守望台》和《黃金時代》(現今稱為《儆醒!》)。然而,令我最難忘的卻是一疊書信,這些書信是德國的見證人寫的,他們在希特勒的政權下被判死刑。信件翻成波蘭語,油印後製成冊子。後來,藉著回想這些德國弟兄的忠貞榜樣,我得著力量去忍受考驗。
1949年,我終於在鮑里斯拉夫一個湖裡受浸,正式實踐我在前線時向上帝所作的承諾,而這個承諾現在是基於確切知識的。
考驗開始
不久,我再度被解雇。1950年2月,我搬到鄰近的斯特雷居住,並再次受雇成為電氣技工。那裡的基督徒弟兄熱切歡迎我,並請我在幾週後主持一年一度的耶穌基督受難紀念聚會。
那時,反對者刻意針對見證人,還諸多恐嚇。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員也常常跟蹤我們。因此,我們一方面裝備自己面對被捕和盤問,另一方面則設法行事謹慎。我們在聚會裡一起高唱王國詩歌,靈性也大受強化。
1950年7月3日,有人請我簽名支持斯德哥爾摩請願書。這是一份反核子武器的請願書,據報超過2億7300萬人簽了名,他們主要是共產國家的居民。我拒絕簽名,並解釋自己在政治方面是保持中立的。結果,我立即被解雇。這件事發生以後,我被逮捕、受審,還被判在勞動營裡服刑25年。
「居無定營」
1950年12月,我們登上火車上一個用來運載牛隻的車廂,被送到大約3000公里外的地區,接近烏拉爾山脈北部。這個山脈大致上把俄羅斯的歐亞兩區分隔開來。我曾被關進不同的勞動營去。無論在哪個營,待遇都大同小異:工作艱苦、食物不足。只消兩三個月的工夫,年輕的壯漢也會變成「活死屍」。許多人熬不住就死了。我們並沒有妄想僥倖生還,尤其是我們當中那些刑期長的就更不用說了。
有一年,我得不著任何聖經書刊,跟其他見證人完全失去聯繫,我的信心大受考驗。這種完全失去屬靈聯繫的情況叫我苦透了。然而,當我向其他囚犯談到上帝的王國時,有些囚犯也願意聆聽,這大大強化我的靈性。後來,上帝終於垂聽我衷誠的禱告。我被調往東南面2000多公里一組規模較大的勞動營去,這組勞動營位於西伯利亞東部的新興城市安加爾斯克。當局在那裡正興建一所龐大的化工廠,大部分工程都由囚犯去做。
我被派到13號營,距離工地不遠。我很快就遇見那裡的見證人了。他們把最近期的《守望台》和《公報》(《王國傳道月報》的舊稱)給我。我的靈性大得飽足!他們究竟怎樣弄來這些刊物呢?
1951年4月,烏克蘭數以千計的見證人放逐到西伯利亞,不少見證人的流放地離安加爾斯克不遠。這些弟兄獲得《守望台》和其他刊物之後,就祕密地加以複印,然後把複印本偷運到勞動營去。我們也弄來了一部聖經,並且把聖經分拆成幾份,然後每人獲取一部分。這樣,萬一有人搜查我們的物件,只有部分的聖經會被沒收。我們甚至在營裡舉行《守望台》研究班和神治傳道訓練班呢!
1952年年終,我被調遷到8號營去。次年3月,我們在一個小房間裡舉行耶穌受難紀念,這個房間是給囚犯擺放個人物品的。當時只有12人出席——3個見證人,9個感興趣人士。後來勞動營當局發現我們的聚會安排,結果,我被他們視為「搗亂分子」而給驅逐到12號處分營去。當時營裡已有五位見證人,他們由於向其他囚犯傳道而被處分。在那裡,我們被迫在一個廣大的工地上挖掘地基,但工具只有鋤頭和鏟子罷了。
在12號營裡,許多囚犯都是一些最頑劣的罪犯。勞動營職員把我們與這些罪犯關在一起,顯然是要使我們意志消沉。然而,我們卻向那些囚犯談論上帝的王國,並在營房裡高唱王國詩歌。有一回,我們唱完詩歌後,營房的頭子深受感動,並走到一位見證人跟前,說:「如果有人膽敢欺負你們,我就把他幹掉!」有些囚犯甚至學曉了我們的王國旋律,並跟我們一起哼唱!
1953年年中,許多見證人從其他勞動營轉到1號營去。起初1號營有48位見證人,不到三年,數目卻增至64人。不錯,在這段時間,16人採取立場擁護聖經真理而受浸!雖然勞動營的官員常常監視我們,設法找著我們舉行宗教活動的蛛絲馬跡;但我們卻能夠在營裡的公共浴室舉行聚會和浸禮,因為負責管理浴室的也是個見證人。
重獲自由,成家立室
1956年,營中大部分的見證人都獲得釋放,傳揚好消息的人於是散布到蘇聯廣大的地區去。我雖判監25年,刑期後來卻減至10年,最後再減至6年半。因此,我在1957年2月重獲自由。
我出獄後首先前往西伯利亞的比留辛斯克,就在安加爾斯克西北面大約600公里。許多來自烏克蘭的見證人被驅逐到這個地區,我很高興把我們的經歷告訴他們,並從他們口中獲悉大家都認識的弟兄的經歷。後來,我從比留辛斯克遷回烏克蘭的鮑里斯拉夫,一位稱為歐根妮婭·巴欽斯卡雅的烏克蘭見證人也住在那兒。她在我出獄前一年獲釋。
歐根妮婭是個勇敢的見證人,她在1950年由於傳道教人而被判死刑。可是,她在死囚室被監禁了18天後,改判在一個特殊營裡服刑25年。我返回烏克蘭以後,到1957年年終,我和歐根妮婭結為夫婦。我們婚後打算在鮑里斯拉夫定居,九年前,我就是在那裡受浸的。然而,當局卻命令我在48小時內離開烏克蘭!
我遷到蘇聯南部的高加索,歐根妮婭後來前來和我團聚。我們在那裡一間小棚屋裡住了大約六個月後,就到比留辛斯克跟放逐的基督徒同工一塊兒工作。比留辛斯克大約有五百位見證人、五群會眾,社方委派我在一群會眾裡當主持監督。女兒奧克薩納在1959年出生;到1960年,我們又添了一個女兒,名叫瑪麗安娜。自她們還是嬰孩以來,我們就經常帶她們出席聚會,因此,她們長大後也就很喜歡參與西伯利亞會眾的各種屬靈活動了。
西伯利亞當局較為寬容我們會眾的活動,至少跟烏克蘭比較是這樣,因為烏克蘭當局嚴厲禁制我們的工作。雖然這樣,整群會眾聚集起來也殊不容易。要是有喪禮舉行,我們就有機會以人數較多的方式聚集起來,在這樣的場合裡,幾位弟兄發表富於教導性的聖經演講。可是,當局一旦注意到我們的活動,就會採取行動。例如有一回,當局人員中斷我們的喪禮,強行把棺材帶到墓地下葬。
返回烏克蘭
1965年,我們返回烏克蘭,並在克列緬丘格定居。這個城市位於鮑里斯拉夫東面差不多800公里,市內只有12位見證人。我們在那裡住了五年左右,這其間,我大部分時間周遊探訪各群會眾。1969年,我們兩個女兒分別已九歲和十歲了,那時,我們應邀到南面一個稱為莫洛昌斯克的小鎮,向當地弟兄提供屬靈的幫助。
在莫洛昌斯克,國家安全委員會曾把我召去問話,為時幾個鐘頭之久。事實上,我前後共被召見六次之多!他們每次問話都向我保證,只要我跟「耶和華派」斷絕關係,前途就會一片光明。國家安全委員會對我們終於忍無可忍了,結果,我和另一位弟兄被判坐牢一年。
我的刑期滿了以後,在1973年,我和家小遷到克列緬丘格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去。我們在家裡祕密地舉行基督徒聚會,包括1974年的耶穌受難紀念在內。次日早上,當局搜查我家,並把我拘捕。
審訊、勞動營、放逐
我的審訊並不向外界公開,惟有受邀請的人才可以出席聆訊。應邀出席的人都是社會名流,包括高級官員和社會領導人。我決定不用辯護律師,法庭於是給我45分鐘答辯。在審訊前一天,歐根妮婭和兩個女兒跪下禱告,她們不是求上帝使我獲得輕判或免刑,而是祈求耶和華幫助我為王國和他聖名作有效的見證。
審訊期間,法官讀出《守望台》和《儆醒!》一些資料。聽眾的反應出乎法官的意料。法官讀到這個邪惡的世界將會在哈米吉多頓成為過去,上帝的王國接著統管地球,那時,在場的人感到十分不安,不知相信什麼才好。法官意識到自己不該把刊物的內容讀出來,於是在我作出最後陳詞時不時打斷我的話,企圖自圓其說。然而,由於法官直接把社方刊物的內容讀出來,他其實向在座的人作了優良的見證。我為此衷心感謝上帝。雖然這樣,我還是被判入勞動營五年,然後在接著的五年放逐遠離烏克蘭。
在隨後的五年裡,我被關在北面老遠的約德瓦勞動營,位於科米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境內。在那裡,我和一些頑梗不化的罪犯關在一起。在那段時間,我有許多機會向大約一千二百名囚犯和勞動營管理層談及王國的真理。我在1979年獲釋,隨後流放到北極圈以上的沃爾庫塔。不久,我在沃爾庫塔找到一份工作和棲身之所,後來家人前來與我團聚。
沃爾庫塔地下埋葬了許多囚犯的屍骨,包括幾十年來眾多的見證人囚犯在內。現今沃爾庫塔是個普通的城市,已看不見什麼勞動營了。然而,無數的殉道者長眠在市內及一帶的永久凍土下,他們曾為了讚美耶和華而捐軀。
宗教自由帶來喜樂
1989年,我們從沃爾庫塔前往波蘭,出席耶和華見證人的兩個國際大會。在華沙和卡托維茲,盈千累萬的基督徒同工共享愉快的交誼,無需害怕遭人逮捕,此情此景令我們喜極而泣。夢想終於實現了。我們返回沃爾庫塔後比以往更決心要推廣王國的權益。
然而,北極圈一帶的氣候十分嚴寒,歐根妮婭的健康每況愈下。因此,該年較後時間,我們遷回克列緬丘格。在那裡,我們很高興能夠有較大的自由為耶和華服務。我們的兩個女婿都是烏克蘭會眾的長老。我們兩個女兒雖然共有四個孩子,卻參與先驅(全時傳道員)工作。
我間或也會回想1945年的前線生涯,以及半個多世紀前所許的諾言。耶和華向我提供確切的知識,好讓我能夠實踐對他的承諾。同一的知識也幫助另外千百萬人作類似的承諾:永遠事奉耶和華。
[第23頁的地圖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俄羅斯
沃爾庫塔
利沃夫
鮑里斯拉夫
烏克蘭
克列緬丘格
莫洛昌斯克
高加索
比留辛斯克
安加爾斯克
我們與兩個女兒、兩個女婿和四個外孫合照
[鳴謝]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