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為什麼我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有些東西的確很好看,我有這些東西就好了,可是我爸爸媽媽買不起。」——邁克。
是否有些東西你很喜歡,但無法得到呢?也許你看中了一套新的立體聲音響器材,每個年輕人都有一雙的鞋子,或者僅是一條印上某設計家標誌的新牛仔褲。你有些同輩朋友不但有這些東西,還在你面前炫耀一番。因此,如果你的爸爸媽媽告訴你,他們買不起這些東西,你自然感到大失所望。
我們想得到某些物質東西是正常的願望,可是,有不少青年人卻對物質東西形成了過分的渴求。許多時,這種情況看來是因為受了傳媒的影響。電視、雜誌和電台廣告鼓舌如簧,為的是要傳達一個信息:如果你不穿某個牌子的衣服、不用某個牌子的產品,你就虛度此生了。難怪單在美國,青年人每年花掉逾1000億 美元!
年輕人還要應付同輩的壓力。《市場手段》雜誌有篇文章說:「青少年的世界既簡單又冷酷,如果你想加入的圈子認為你跟不上潮流,不夠時髦,這不僅表示你未能符合他們的條件,還表示他們不歡迎你;跟不上潮流就準會給淘汰掉。」跟上潮流的關鍵在於什麼?在許多階層,跟上潮流在乎你是否擁有最好、最時髦的東西。如果你買不起這些東西又怎樣?一個基督徒青年坦言:「這樣你就難受極了。」另一個青年人承認說:「同學看見你用不是名牌的東西,就會嘲笑你。有時候我感到備受冷落。」
發展中國家的年輕人也遭受類似的壓力。在這些國家,許多人每天工作很長時間,他們勞勞碌碌也僅能糊口。如果這正是你家裡的情況,你希望過較好的生活也是自然的事。你看了電視和富裕國家攝製的電影,你也許很想擁有影片中看見的名貴衣服、豪華住宅和轎車。可是這些東西看來卻是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你感到忿忿不平,鬱鬱不樂。
無論你住在貧窮國家,還是在富裕地方,為了得不到某些東西而苦惱只會對你造成傷害,甚或使你不時跟父母拌嘴。問題在於,你應當怎樣應付這種情況?
對物質東西的平衡看法
首先你要明白,耶和華上帝並不想他的子民在貧困中過活,也不想他們缺乏任何真正需要的東西。畢竟他沒有把亞當夏娃安置在一個垃圾堆裡生活,聖經說他把第一對人類安置在遍滿林木的美麗花園裡。(創世記2:9)後來,上帝手下有些僕人,例如亞伯拉罕、約伯和所羅門,都擁有許多物質財富。(創世記13:2;約伯記1:3)所羅門更富甲一方,他擁有那麼多金子,在他統治期間,銀子也「算不得什麼」。——列王紀上10:21,23,《新譯》。
但一般說來,上帝手下大部分子民都不是富裕的。耶穌基督自己很貧窮,他甚至沒有「枕下頭來的地方」。(馬太福音8:20)雖然這樣,你從來沒有聽到耶穌埋怨,沒有能力買他需要的東西。剛相反,他教導門徒說:「千萬不要憂慮說,『我們吃什麼呢?』『喝什麼呢?』『穿什麼呢?』……你們需要這一切東西,你們在天上的父親是知道的。這樣,你們要不斷首先尋求王國和他的正義,這一切別的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1-33。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上帝有義務要滿足人對名家設計的衣服,或精巧的電子小玩意的渴求。上帝供應我們所需的東西,但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東西。由於這緣故,聖經敦促我們,只要有「維持生命和遮蓋身體的東西」,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8)我們還是正視現實好了,要保持知足談何容易?一個名叫邁克的青年人說:「你不時要在想要的東西和需要的東西之間奮力爭鬥。」除了我們的自私傾向之外,我們還要跟上帝的大仇敵撒但魔鬼爭戰。(約翰一書5:19)撒但最陳舊的伎倆是,使人感到自己錯過一些東西。因此,雖然夏娃生活在完美的樂園裡,撒但卻使她感到自己仍然有所欠缺!——創世記3:2-6。
你怎樣才能避免跌入不知足的陷阱?就是藉著數算自己的祝福。聽來這也許有點像老生常談,但我們實在有充分理由需要數算自己的祝福。與其老是消極地想著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不如積極地提醒自己,你已得到些 什麼東西好得多。(可參看腓立比書4:8。)邁克這樣說:「我想得到的東西實在有許多,但我沒有常常想著這些東西。」
同時,學會不隨便相信那些叫人動心、滿是花言巧語的廣告也是個好方法。a(箴言14:15)你貿然認為,自己沒有那雙運動鞋或那套光碟唱機就「活不下去」之前,設法冷靜地分析一下自己的情況。你可以問問自己:「我是否真的需要這件東西?這件東西有實際用途嗎?我現在有的東西是否已經夠用?」要格外提防那些揚言擁有這件東西就能使人提高聲價的廣告。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2:16所說的話沒有半點言過其實,他說:「世界上的一切,就是肉體的慾望、眼睛的慾望、炫耀生活資財的事,都不是源於父親的,而是源於世界的。」
確實需要某些東西
如果有些東西是你真正需要的又怎樣?要想清楚自己的情況才向父母提出請求。你要準備好向父母解釋,為什麼你認為自己需要這件東西,以及得到之後,你打算怎樣使用?為什麼你認為這件東西對你有用?如果你有充分理由,說不定你的父母會設法把這個開銷撥入家庭預算裡。但要是他們暫時不肯又怎樣?這樣你只好忍耐一下了。(傳道書7:8)在這個「難以應付的兇險時代」,許多父母都不能順應兒女的所有請求。(提摩太後書3:1)如果你盡量避免向父母提出無理要求,你實際上已減輕了他們的擔子。
然而,也許你可以主動地做點事。例如,你是否有點零用錢?要預先計劃好,看看自己能否每個月都把部分零用錢節省下來。你甚至可以在附近的銀行開個儲蓄戶口。(可參看路加福音19:23。)年輕的女孩婭比該就是這樣做。她說:「我把錢分成兩份,一份撥作儲蓄,另一份撥作消費。」如果你到了可以工作的年齡,你還可以做些短工或兼職。b無論怎樣,如果你的父母看出,你的確想買這樣的東西,而且為之刻意儲蓄,他們也許會改變初衷,還盡力為你分擔這筆錢。
改變一下你買東西的習慣同樣會對你有幫助。舉個例,如果一件物品的價格太高,你可以討價還價,以求能用較低的價錢把它買下來。如果不成,你可以等候,到減價的時候才買。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到不同的商店去看看,可能有一家的價錢比較便宜。要學會辨別貨品的素質;有時候,普通產品也是質料上乘的貨色哩。c
學會表現知足
箴言27:20警告說:「陰間和滅亡不會滿足,人的眼目也是一樣。」(《新譯》)正如墳墓不會停止收納死者,有些人無論自己已經擁有多少,他們仍然繼續想要更多。要設法避免這種自私的想法。從長遠看來,貪婪只會使人遭受挫折,失去快樂。有個叫喬納森的青年人評論說:「如果你的快樂時常是根據自己擁有什麼來決定,你就永遠都不會感到快樂。因為總會有些東西是你沒有的。因此,你必須學會以自己所有的為樂。」
如果你有知足的心,你就能夠成功應付同輩的壓力。年輕的文森特說:「看見別人有一雙新的運動鞋,並不等於我也要買一雙。」當然,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許仍有點不開心。但千萬不要忘記,耶和華清楚知道你需要什麼。(馬太福音6:32)此外,在不久的將來,他會「使所有生物都隨願得到飽足」。——詩篇145:16,《新譯》。
[腳注]
a 請參看《儆醒!》1998年8月22日刊「廣告宣傳正怎樣影響你?」這系列文章。
b 請看《儆醒!》1998年8月22日刊「青年人問……我怎樣可以掙點錢?」一文。
c 如果想參看額外的材料,請看《儆醒!》1995年1月22日刊「青年人問……我可以怎樣改善自己的服裝?」一文。
[第13頁的精選語句]
「同學看見你用不是名牌的東西,就會嘲笑你」
[第14頁的圖片]
即使你得不到每一樣想要的東西,你仍然可以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