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2月1日星期五
挪亞就這樣做。凡上帝吩咐他的,他都照著做了。——創6:22
挪亞從來沒有建造過方舟。他必須倚靠耶和華,將上帝吩咐他的一切「照著做」。結果,挪亞成功地建造了方舟,拯救了全家的性命。此外,挪亞能成為一位稱職的父親,也是因為他信賴上帝的智慧。雖然在洪水前的邪惡世界裡養育孩子很不容易,但挪亞還是把孩子教養得很好,也為孩子立下好榜樣。(創6:5)父母可以怎樣將上帝的吩咐「照著做」呢?就是要聽從耶和華。他會通過他的話語和組織來教導你如何養育孩子。然而,即使父母盡力教導孩子,有些孩子還是離開了耶和華。不過,只要父母已經努力將真理灌輸到孩子心裡,他們就不需要自責。他們可以期待有一天,迷途的孩子會重回上帝的組織。《守》18.3刊30頁10-11段
2月2日星期六
你們要好客,彼此款待。——彼前4:9
你曾經想招待別人卻擔心自己做不到嗎?有些人生性害羞,怕客人覺得聊得不盡興。有些人則因收入不多,覺得自己沒辦法像會眾的其他人那樣款待客人。其實,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家有多漂亮,而是要乾淨整齊,讓人感到自在。我們不必對接待客人過度擔心,對他們表現愛心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真誠地關心客人就不用擔心自己招待不周。(腓2:4)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談談自己的經歷,而大家聚在一起時,通常就是分享彼此經歷的好機會。一位長老說:「邀請會眾裡的朋友來我家,讓我有時間認識他們,也更了解他們,特別是知道他們學習真理的經過。」其實,只要我們真摯地關心客人,就能讓彼此都感到快樂。《守》18.3刊17頁15-17段
2月3日星期日
你為什麼遲延呢?起來受浸吧!——徒22:16
基督徒父母也很渴望幫助孩子作出明智的決定。其實,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理由,卻決定要晚一點才受浸,就會使自己在屬靈方面遇到許多難題。(雅4:17)不過,有智慧的父母也希望孩子在受浸前,就已經準備好負起基督徒的責任。一些分區監督留意到,有些在基督徒家庭中長大的年輕人到了20歲左右卻還沒受浸,這令他們很擔心。這些年輕人大都參加聚會也去傳道,甚至認為自己是個耶和華見證人。不過,他們沒有獻身給耶和華並受浸。原因是什麼呢?很可能是他們的父母還有疑慮,所以不希望孩子太快受浸。《守》18.3刊8頁1-2段
2月4日星期一
有基督耶穌的思想態度。——羅15:5
我們想要像基督一樣,就必須明白他的思考模式,也要對他的特質有全面的了解。我們也要跟隨基督的腳蹤。耶穌的思想集中在他和上帝的關係之上。我們越努力學習耶穌的思想態度,跟耶和華的關係就會更好。所以,我們培養耶穌的思想態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耶穌的門徒看見他施行的奇跡,聽過他的教導,看到他怎樣對待人也觀察他怎樣按照上帝的想法做事。(徒10:39)雖然我們無法親眼看見耶穌所做的事,但是耶和華仁愛地提供福音書的記載,這讓我們能夠認識耶穌。我們閱讀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並且細想當中的內容,就能學到基督的思想,也能「緊緊跟隨他的腳蹤走」,知道如何用與基督「同樣的心志武裝自己」。(彼前2:21;4:1)《守》18.2刊22頁15-16段
2月5日星期二
先要聽見信息才能強化信心。——羅10:17
在人類歷史的早期,忠心的男女是怎麼認識上帝的呢?主要通過三個方面:觀察上帝創造的萬物,和其他敬畏上帝的人來往,服從上帝而得到益處。(賽48:18)挪亞通過觀察受造萬物,一定看到很多證據表明確實有一位上帝存在,也因此認識上帝的各種特質,像是「他的永恆力量和神性」。(羅1:20)挪亞這樣做,幫助自己對上帝培養更堅強的信心。挪亞很可能是從親人那裡,例如他的父親拉麥。拉麥是個對上帝有信心的人,而且他活著的時候亞當還在世。另外還有挪亞的祖父瑪土撒拉和曾曾祖父雅列,而雅列到挪亞366歲的時候才去世。(路3:36,37)挪亞聽見的這些事打動他的心,讓他決心事奉耶和華。(創6:9)《守》18.2刊9頁4-5段
2月6日星期三
不要到日落還在動怒。——弗4:26
如果弟兄姐妹或我們的家人在言行上讓我們受到很大的傷害,我們很可能感到震驚難過。假如我們無法輕易忘記被人冒犯的事,我們會懷恨在心很多年,還是會聽從聖經的勸告盡快處理事情呢?我們與弟兄姐妹不和的情況拖得越久,就越難與他們恢復和睦的關係。那麼,你可以採取什麼行動與弟兄和好呢?首先,要真摯地向耶和華禱告,懇求他幫助你跟弟兄能好好溝通。要記得冒犯你的弟兄也是耶和華的朋友。(詩25:14)耶和華以充滿愛心和仁慈的方式對待他的朋友,他也期望你這樣做。(箴15:23;太7:12;西4:6)接著,你可以在心裡想想怎樣和對方溝通。不要假定弟兄是故意要傷害你,要讓他有機會解釋。而且,你應該想想自己是否也有錯。《守》18.1刊10頁15-16段
2月7日星期四
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約13:34
崇拜耶和華的人跟沒有愛心的人截然不同,一直以來,耶和華的僕人都互相表現真摯的愛心。耶穌說,摩西律法中第二重要的誡命是愛人如己,這僅次於愛耶和華這條最重要的誡命。(太22:38,39)耶穌也說,真基督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約13:35)真基督徒甚至會愛仇敵。(太5:43,44)耶穌對別人表現真摯的愛。他在地上的時候,逐城逐鎮向人傳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他醫治瞎眼的、跛腳的、耳聾的、患痲瘋病的,還復活死去的人。(路7:22)耶穌為了全人類犧牲自己的生命。耶穌完完全全地反映了他父親的愛。世界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都效法耶穌表現真正的愛心。《守》18.1刊29-30頁11-12段
2月8日星期五
我靠著那賜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應付。——腓4:13
你可能很年輕就符合資格受浸了,但你也無法預料未來會面對什麼挑戰。你記得自己承諾會無條件地服從耶和華,就能幫助你在任何情況下都忠於上帝。這意味到,就算你的朋友或父母離棄上帝,你也會繼續事奉他。(詩27:10)無論你面對什麼情況,只要向耶和華求助,就能鼓起勇氣實踐獻身的誓言。(腓4:11,12)耶和華很希望你成為他的朋友。不過,我們要付出努力,才能增進與上帝的友誼和完成使自己得救的工作。腓立比書2:12說:「你們應該恐懼戰兢,不斷努力,完成使你們得救的工作。」我們需要仔細想想如何與耶和華維持深厚的友誼,怎樣在任何情況下都忠於他。我們不該過度自信,因為事奉上帝多年的人也可能會對上帝不忠。《守》17.12刊24頁4,6-7段
2月9日星期六
我自願奉獻這一切。——代上29:17
今天,耶和華讓我們有榮幸能捐款支持龐大的王國工作,他保證只要我們協助王國的事務就會得到他所賜的福分。(瑪3:10)此外,耶和華也承諾慷慨的人必得豐盈。(箴11:24,25)自願奉獻也能讓我們很開心,聖經說:「施與比接受更快樂。」(徒20:35)我們通過言行能為孩子和會眾的新成員立下榜樣,讓他們學會怎樣通過捐款表達感激,也能因此蒙耶和華賜福。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來自耶和華,而自願奉獻禮物給耶和華表示我們愛他,也感激他為我們所做的。上帝的古代子民捐款支持建造聖殿的工程時,「眾人自願奉獻,人民就歡喜」。(代上29:9)我們要繼續將耶和華賜給我們的一切奉獻給他,這樣我們就會心滿意足。《守》18.1刊21頁18-19段
2月10日星期日
只是各人都按著次序復活。基督是最早的收成,然後他臨在期間輪到那些屬於基督的。——林前15:23
第一種復活會在基督臨在開始後的某個時間發生。到了大患難期間,仍活著的受膏基督徒會「霎時從雲中被接上去」。(帖前4:13-17;太24:31)他們會「改變。這件事發生在一剎那,一眨眼間,最後的號筒吹響的時候」。(林前15:51,52)今天,大部分忠心的基督徒都沒有受聖靈膏立,他們不會蒙召到天上和基督做王。不過,他們很期待「耶和華的日子」來到,將這個邪惡的世界毀滅。雖然沒有人知道毀滅會在何時發生,但證據顯示那個日子快要到了。(帖前5:1-3)上帝的新世界來臨時,會有另外一種復活。到時,人會在地上的樂園復活,恢復完美並永遠活下去。《守》17.12刊11頁15段;12頁18-19段
2月11日星期一
哪裡有嫉妒、爭勝,哪裡就有混亂和各樣卑劣的事。——雅3:16
我們培養愛心和仁慈的特質,就不會輕易地嫉妒別人。聖經說:「愛是長久忍耐、和藹仁慈的。愛不嫉妒。」(林前13:4)為了避免讓嫉妒的想法在心裡扎根,我們必須努力用上帝的觀點看事情,看弟兄姐妹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聖經勸勉我們:「身體……一處得榮耀,各處就一同歡樂。」(林前12:16-18,26)我們這樣做,就能對弟兄姐妹表現體恤,行事與聖經的勸告一致。因此,我們看見弟兄姐妹得到福分時,我們不會嫉妒他們反而會為他們高興。例如,掃羅的兒子約拿單知道大衛會繼承王位時,他沒有嫉妒大衛反而是鼓勵他。(撒上23:16-18)我們也能效法約拿單,對人表現愛心和仁慈嗎?《守》17.11刊27頁10-11段
2月12日星期二
他行審判並不單憑眼見,責備人也不僅憑耳聞。他按正義審判卑微的人,憑正直糾正。——賽11:3,4
耶和華將律法收錄在聖經的目的不是要我們拘泥於律法的細節,而是希望我們留意「更重大的事」,也就是律法的原則,並且運用出來。(太23:23)摩西律法包括「知識和真理的綱領」,我們了解摩西律法,就能更認識耶和華和他的標準。(羅2:20)例如,庇護城的安排幫助長老「按事實秉公審判人」,也讓我們學到如何「以忠貞之愛和慈悲彼此相待」。(亞7:9)雖然我們不必遵守摩西律法,但耶和華的標準從未改變,他仍然會表現公正和慈悲。我們能崇拜創造我們的上帝,效法他的特質,並向他尋求庇護,真是莫大的榮幸!《守》17.11刊13-14頁2-3段;17頁18-19段
2月13日星期三
人找著智慧,能明辨事理,就有福了。——箴3:13
弟兄在台上發表演講時,演講的重點應該集中在聖經之上。(約7:16)因此,你發表演講時應該小心,不要讓例子、比喻,甚至是你演講的方式變成焦點,以至於讓聽眾忽略了經文的重要性。另外,要謹記,讀出 好幾節經文跟運用聖經施行教導 是兩回事。事實上,演講時運用太多經文,聽眾反而記不住要點。比較好的做法是,用心選出幾節主要的經文,讀出經文也好好解釋經文的意思,並且舉例說明怎樣應用在生活上。(尼8:8)除此之外,也要想想大綱列出的論點跟引用的經文之間有什麼關係。最重要的是,要禱告求耶和華幫助你正確傳達出他話語裡的寶貴思想。(拉7:10)《守》17.9刊26頁11-12段
2月14日星期四
你們要回頭歸向我……我就回頭眷顧你們。——亞1:3
對耶和華的子民來說,公元前537年是個歡樂的時期。他們被擄到巴比倫70年後得到釋放回到耶路撒冷。他們滿心歡喜,因為能夠復興正確的崇拜。在公元前536年,聖殿的根基奠定了。16年後,聖殿的工程依舊停滯不前。上帝的子民需要受到提醒,要歸向耶和華而不是專注於個人事務。在公元前520年,耶和華差遣先知撒迦利亞去幫助他的子民,提醒他們為什麼會獲得釋放,離開巴比倫。撒迦利亞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已紀念」,這也讓以色列人知道,雖然他們忘了耶和華曾經拯救他們,上帝卻沒有忘記自己的子民。(亞1:3,4)耶和華向以色列人保證,他一定會幫助他們復興正確的崇拜,不過他也堅定地警告他們,他不會接受他的子民以敷衍的態度來崇拜他。《守》17.10刊21-22頁2-3段
2月15日星期五
你們要以仁慈相待,存慈憐的心。——弗4:32
有些精神專家表示,表現憐恤之心有助於身心健康,能增進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幫助受苦的人會讓你更開朗樂觀,比較不會感到孤單,或產生消極的想法。表現憐恤之心確實對你有益!樂於助人的基督徒會有清白的良心,因為知道自己正努力做上帝喜悅的事。表現憐恤之心會使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配偶和朋友。如果我們樂於表現這種特質,當我們需要幫助時,別人也較願意伸出援手。(太5:7;路6:38)不過,我們不該只是為了自己的益處而表現憐恤之心。我們這麼做是為了榮耀耶和華,渴望效法充滿愛心與憐恤之心的上帝。(箴14:31)《守》17.9刊12頁16-17段
2月16日星期六
他必坐在寶座上作王,坐在寶座上做祭司。——亞6:13
耶穌除了做君王兼大祭司,還受委任「建造耶和華的殿」。1919年,耶穌執行建造的工作,讓上帝的子民從大巴比倫的奴役中獲得釋放,並復興基督徒會眾。耶穌也委任「忠信睿智的奴隸」,讓他們在偉大屬靈聖殿的地上院子裡帶頭執行重要的任務。(太24:45)此外,耶穌忙於煉淨上帝子民的工作,使他們在崇拜的事上保持潔淨。(瑪3:1-3)在千年統治期間,耶穌和14萬4000位助理君王會幫助忠心的人恢復完美。他們完成任務後,只有真正崇拜耶和華的人才能在地上存留。最終,正確的崇拜會完全復興。《守》17.10刊29頁15-16段
2月17日星期日
他要住在[庇護]城裡,直到大祭司死了為止。——民35:25
誤殺者需要採取行動才能得蒙慈悲,他必須逃到離他最近的一座庇護城。(書20:4)誤殺者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要盡快逃到庇護城並且留在城裡!誤殺者也需要作出犧牲,他必須放棄工作和舒適的家。而且在大祭司過世前,他都不能離開庇護城。這樣做對誤殺者來說並不容易,但卻很重要。今天,悔改的犯過者也需要採取行動,才能得蒙慈悲。犯過者必須徹底離棄錯誤的行為,也要避開任何會造成嚴重過犯的事,即使是較輕微的過錯也要避開。犯過者採取行動離棄錯誤的行為,就表明自己真心悔改,並感激耶和華的慈悲。(林後7:10,11)《守》17.11刊10-11頁10-11段
2月18日星期一
你們要好客,彼此款待,不發牢騷。——彼前4:9
耶和華吩咐我們要對弟兄姐妹慷慨大方。(約一3:17)不過,我們對人慷慨必須懷著純正的動機,不該帶有任何私心。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對人表現慷慨時,會只想到自己的好朋友,擔負重要職責的弟兄或那些有能力回報我的人?還是會想到那些自己不熟識或沒有能力回報我的弟兄姐妹?」(路14:12-14)假如弟兄姐妹因為作了錯誤的決定而需要援助,或是他們受到我們的款待卻沒有表達感謝之意,我們就需要實踐今天經文裡的勸告。如果我們這樣做,就會因為懷著良好的動機幫助別人而得到喜樂。(徒20:35)《守》17.10刊9頁12段
2月19日星期二
我怎能做這麼大的惡事,得罪上帝呢?——創39:9
波提乏的妻子看上了「身材挺秀,容貌俊美」的約瑟,並且再三勾引他。無論波提乏的妻子怎樣引誘約瑟,約瑟都不為所動。約瑟甚至在情急之下,從波提乏的妻子面前逃走。我們從約瑟的榜樣學到什麼呢?其中一點就是,要避開會誘使我們違反上帝律法的情況。(箴1:10)有些人在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之前,曾努力要戒除惡習,例如濫食、縱酒、抽煙、吸毒或淫亂。但即使他們已經受浸,有時還是會受到引誘。如果你也面對類似的情況,就要好好想一想,沒有抗拒錯誤的慾望會怎樣破壞你跟上帝的關係。另外,你可以試著想像自己會面對哪些引誘,以及可以怎樣避開。(詩26:4,5;箴22:3)假如你真的受到引誘,要禱告求耶和華賜給你智慧和自制力去抵抗引誘。《守》17.9刊4-5頁8-9段
2月20日星期三
我又告訴你們,要用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這樣,到你們無財可用的時候,他們就接你們到永恆的居所去。——路16:9
我們要成為耶和華的朋友就要善用自己的環境追求「真正的」財富,避免成為商業制度的奴隸。亞伯拉罕對耶和華有信心、想做他的朋友,所以聽從上帝的吩咐離開繁榮的吾珥,住在帳幕裡。(來11:8-10)亞伯拉罕總是信賴上帝而不是物質財富,這表明他有真正的信心。(創14:22,23)耶穌鼓勵人要培養這樣的信心,他對一位富有的年輕人說:「如果你要達到完美的地步,就去賣掉財物,分給窮人。這樣,你就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隨我。」(太19:21)那個年輕人缺乏像亞伯拉罕一樣的信心,不過有些人卻表明自己完全信賴上帝。《守》17.7刊10頁12段
2月21日星期四
耶和華應許把這塊土地賜給[亞伯拉罕]和他的苗裔做產業,雖然當時他還沒有兒女。——徒7:5
亞伯拉罕渡過幼發拉底河後,經過了430年,他的後代才組成一個國家,得到上帝所賜的土地作為產業。(出12:40-42;加3:17)亞伯拉罕願意等候,是因為他對耶和華有信心。(來11:8-12)就算他在有生之年沒有看到上帝的旨意完全實現,仍樂於等候。請想想亞伯拉罕在地上的樂園復活過來時會多麼快樂。當他得知聖經曾多次提到他和他子孫的經歷時,一定會很驚喜。另外,亞伯拉罕會非常高興知道,自己在應許的苗裔方面擔任了重要的角色。到時,亞伯拉罕一定會覺得漫長的等待是值得的。《守》17.8刊6頁10-11段
2月22日星期五
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根絕……不潔。——西3:5
在聖經中,「不潔」一詞的意思較廣,指的不僅僅是性方面的罪,也可以指抽煙或說下流笑話等有害的行為。(林後7:1;弗5:3,4)「不潔」這個詞也與人私底下做的壞事有關,例如閱讀會挑起性慾的書刊或觀看色情資訊,而這麼做很可能會導致手淫這種不潔的習慣。經常觀看色情資訊會助長肉體的慾望,可能使人在性方面成癮。研究顯示,沉迷於色情作品和對酒精或毒品成癮十分相似。觀看色情資訊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例如深感羞愧、缺乏工作效率、與家人不和、離婚或自殺。《守》17.8刊19頁8-9段
2月23日星期六
他使你的門閂堅固,賜福給你當中的居民。他使你四境平安。——詩147:13,14
詩篇執筆者想到耶和華使耶路撒冷復興過來,就唱出以上的詩歌讚美上帝。對詩篇執筆者來說,知道上帝會堅固城門,藉此保護自己的子民,使他的信心更堅強。有時,生活中的難題可能使你憂慮不安,但耶和華會賜給你智慧,幫助你成功面對。詩篇執筆者說上帝「向大地下令,他的話迅速頒行」,然後提到上帝降下霜雪和冰雹,並問道:「他發出寒冷,誰能受得住呢?」接著又說,耶和華「下令,這一切就融化」。(詩147:15-18)上帝有無窮的智慧和無限的力量,他既然能控制冰雪,也一定能幫助你克服難題。《守》17.7刊20頁14-15段
2月24日星期日
耶和華我們的上帝,你配得榮耀、尊崇、力量,因為你創造了一切。——啟4:11
上帝的統治權是正當的,而且他的統治是最佳的,配受我們全心全意地支持。為什麼呢?因為耶和華創造了一切,因此他絕對有權統治人類和天使。撒但並不是創造主,他當然無權統治宇宙。他和亞當夏娃反叛耶和華,表現出高傲的精神。(耶10:23)人類和天使都有自由意志,他們可以選擇獨立自主、不服從上帝,不過他們有權 這麼做嗎?人有權用自由意志作正確的決定,但這不表示人有權反叛賜人生命的創造主。事實上,選擇反叛耶和華是一種濫用 自由意志的表現,人類本來就該接受耶和華的統治。《守》17.6刊27-28頁2-4段
2月25日星期一
但求能跑完賽程,完成職務。——徒20:24
我們珍視傳道工作就會像使徒保羅一樣,在迫害下也繼續傳道。(徒14:19-22)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初,美國的弟兄遭受嚴峻的迫害,但他們像保羅一樣堅定不移地繼續傳道。為了維護傳道權利,弟兄們打了不少官司。1943年,內森·諾爾弟兄談到在美國最高法院打贏的一場官司時,說:「勝利是屬於你們的。主的子民堅定不移,最終取得了勝利。」由此可見,我們對傳道工作的愛能幫助我們克服恐懼,不顧迫害繼續傳道。如果我們將傳道工作視為耶和華所賜的無價之寶,就不會只是為了計算時間而傳道。相反地,我們會竭盡全力為好消息「徹底作見證」。(提後4:5)《守》17.6刊11-12頁11-12段
2月26日星期二
你要全心、全意、全智,愛耶和華你的上帝。——太22:37
我們對上帝有深厚的愛能幫助我們服從他的吩咐,保持忍耐並且恨惡惡事。(詩97:10)不過,撒但和他控制的世界卻想要破壞我們對上帝的愛。今天世人對於愛的看法並不正確,許多人都「專愛自己」而不愛造物主。(提後3:2)撒但控制的世界也助長「肉體的慾望、眼睛的慾望、炫耀財物的行為」。(約一2:16)使徒保羅提醒基督徒不要只想著滿足肉體的慾望,他說:「思想只顧順應肉體,就必死亡……因為思想只顧順應肉體,就是跟上帝敵對。」(羅8:6,7)許多人一生追求物質的東西或放縱情慾,到頭來只感到痛苦和失望。(林前6:18;提前6:9,10)《守》17.5刊18頁5-6段
2月27日星期三
有誰不肯工作,就不可吃飯。——帖後3:10
逃難的基督徒對弟兄姐妹表現感激之心,而不是一再地要求,就能讓弟兄姐妹體驗施與的快樂。不過時間久了,不但受幫助的人自尊心可能會受損,他們跟弟兄姐妹的關係也可能變得不好。(帖後3:7-9)儘管如此,逃難的弟兄姐妹仍然需要我們的幫助。這樣做不一定要花很多錢,他們更需要我們撥出時間幫助和關心他們。我們也許可以教他們怎樣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怎樣買到便宜又營養的食物,或者告訴他們怎樣學習謀生的技能。不過,我們幫助他們融入新的會眾才是更重要的事。我們也許可以開車帶他們去聚會,告訴他們在傳道時怎樣與人交談,或者邀請這些弟兄姐妹和我們一起去傳道。《守》17.5刊5頁11-12段
2月28日星期四
對神聖話語純淨的奶養成切望之心,好叫你們靠它成長,以至得救。——彼前2:2
順應肉體慾望行事的人,很難對物質懷有正確的看法。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沒有屬靈的觀點。(林前2:14)他們缺乏屬靈的理解力,所以很難明辨是非。(來5:11-14)結果,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物慾,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傳5:10)值得慶幸的是,人就算中了物質主義的毒也不是無藥可救的,上帝的話語就是一劑解毒良藥。經常閱讀聖經能幫助我們抵抗物質至上的精神。耶穌經常沉思上帝的話語,所以有力量拒絕引誘。(太4:8-10)我們想要抵抗物慾,就要將聖經原則運用出來。我們這樣做,就表示我們愛耶穌過於愛物質的東西了。《守》17.5刊26頁17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