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8月1日星期四
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我們要成為一位好老師,就需要先做個認真的學生。(提前4:15,16)所以,要正確地施行管教,就必須繼續接受耶和華的引導。有權施行管教的人表現這樣謙卑的態度,別人就會尊重他,也會更願意接受他的教導或糾正。讓我們來看看耶穌的榜樣。耶穌一向聽從天父的話,就算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還是服從耶和華。他也讓人知道他的教導和智慧是來自天父的。(約5:19,30)耶穌既謙卑又順服,許多心地正直的人都受他吸引,這些特質也讓他成為充滿仁慈和憐恤之心的老師。(太11:29)有些人就像是「被人壓傷的蘆葦」或「餘煙將盡的麻芯」,他們聽到耶穌仁慈的話都非常感動。(太12:20)就算在不容易表現耐心的情況下,耶穌還是仁慈待人。例如,門徒之間表現出野心和自私的精神時,耶穌還是耐心地糾正他們。(可9:33-37;路22:24-27)《守》18.3刊26-27頁15-16段
8月2日星期五
這件事所預表的浸禮,現在也……拯救你們。——彼前3:21
彼得將浸禮和挪亞建造方舟的事相比。方舟是一個清楚的證據,證明挪亞全心遵行上帝的旨意。挪亞忠貞地完成耶和華交託給他的工作,他採取行動表明自己的信心,讓自己和家人在大洪水中生存下來。方舟是挪亞信心的明證,一個人在眾人面前接受的浸禮也是清楚可見的證據。這個證據表明他對基督有信心,所以將自己獻給耶和華。獻了身的基督徒就像挪亞一樣,服從上帝並且完成交託給他的工作。以往,耶和華拯救挪亞渡過大洪水,將來這個邪惡世界被毀滅時,耶和華也會拯救受了浸又忠貞的基督徒。(可13:10;啟7:9,10)你看出獻身受浸有多重要嗎?假如一個人遲遲不願受浸,就可能會失去永生的希望。《守》18.3刊4頁3-4段
8月3日星期六
愚昧纏住孩子的心。——箴22:15
有些父母可能會想:「只要孩子還沒受浸,就不會被開除。」為什麼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呢?(雅1:22)基督徒父母當然都希望孩子等到心智成熟,能許下受上帝認可的獻身誓言後再受浸。但父母不該認為,只要孩子還沒受浸就不用向耶和華負責,因為要不要向耶和華負責不是看孩子有沒有受浸,只要孩子知道在耶和華眼中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就必須向上帝負責了。(雅4:17)因此,有智慧的父母不會要孩子晚一點才受浸,反而會努力立下好榜樣,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幫助他們真心喜愛耶和華崇高的道德標準。(路6:40)孩子喜愛耶和華的律法,就會願意按照上帝的正義標準生活,他們這樣做才會得到真正的保護。(賽35:8)《守》18.3刊11頁12-13段
8月4日星期日
挪亞與上帝同行。——創6:9
大洪水過後的350年期間,挪亞繼續熱心地崇拜上帝。(創9:28)在表現信心和服從方面,挪亞為我們立下了多麼傑出的榜樣!我們遵守上帝的正義標準、不屬於撒但的世界、不斷先追求王國就是效法挪亞,表現信心和服從。(太6:33;約15:19)我們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會受大眾認同。事實上,因為我們謹守上帝的律法,包括在性和婚姻方面的命令,已經被一些人批評或抹黑。(瑪3:17,18)但無論如何,我們會像挪亞一樣畏懼耶和華,而不是畏懼任何人。因為我們知道,只有上帝能給人永生。(路12:4,5)那麼,你會怎麼做呢?被人嘲笑或批評時,你會繼續「與上帝同行」嗎?面對經濟壓力時,你深信耶和華會提供你所需的一切嗎?你效法挪亞表現信心和服從,耶和華一定會照顧你。(腓4:6,7)《守》18.2刊4頁4,8段;5頁9-10段
8月5日星期一
只求順應肉體的人[對於]上帝聖靈的事……不肯接受。——林前2:14
這個世界充斥著滿足肉體慾望的風氣。保羅說這種風氣就是「目前作用於悖逆的人身上的精神」。(弗2:2)許多人受這種精神影響,他們的思想態度就是跟著大家做就對了,結果他們做自己眼中認為對的事,不想努力按照上帝的標準生活。順應肉體的人通常過度專注於名望,追求物質財富或者將自己的權利看作是最重要的事。只顧滿足肉體慾望的人總是做出「順應肉體的行為」。(加5:19-21)順應肉體的人的行為,包括:分黨結派,引起紛爭,將弟兄告上法庭,不服從領導安排,貪食好酒。面對引誘時,順應肉體的人會向引誘屈服。(箴7:21,22)《守》18.2刊19頁3-5段
8月6日星期二
適當的娛樂沒有不對,只要我們對娛樂有正確的看法。耶和華沒有要我們過苦日子,也沒有禁止我們娛樂。事實上,聖經也鼓勵上帝的忠僕說:「你只管去歡歡樂樂地進食,開開心心地喝酒。」(傳9:7)提摩太後書3:4說這些愛享樂的人完全忽視上帝。請留意,經文不是說這些人愛享樂過於 愛上帝,好像他們對上帝還有一點愛。經文是說他們不愛 上帝。一位學者寫道:「這節經文的意思不是說他們還有一點愛上帝的心,而是說他們完全不愛上帝。」對於那些一心追求享樂的人,這真是個發人深省的警告!聖經說這樣的人「被今生的……享樂擄去」。(路8:14)《守》18.1刊25頁14-15段
8月7日星期三
要用你寶貴的資產……尊崇耶和華。——箴3:9
耶和華是慷慨的上帝,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他賜予的。耶和華擁有地上的金銀和所有自然資源,他運用這些資源維持地球上的生命。(詩104:13-15;該2:8)例如,以色列人在曠野40年期間,耶和華供應嗎哪和水給他們。(出16:35;尼9:20,21)另外,耶和華通過先知以利沙向一位忠心的寡婦施行奇跡。寡婦原本家中只剩一瓶油,但這個奇跡讓她家中所有容器都裝滿了油。結果,她不但能賣油清還債務,還有足夠的錢讓自己和兩個兒子過活。(王下4:1-7)耶和華也讓耶穌有能力施行奇跡提供食物和金錢。(太15:35-38;17:27)雖然耶和華擁有無窮的資源,能隨時運用這些資源來照顧地球上的生物,他仍然鼓勵他的僕人善用資產來支持組織的工作。(出36:3-7)《守》18.1刊17-18頁1-3段
8月8日星期四
耶和華啊……求你現在取我的性命。——王上19:4
聖經說古代的忠僕也常常覺得自己快要無法忍受所面對的考驗。(伯7:7)不過,他們尋求耶和華的幫助,並沒有放棄,耶和華也沒有令他們失望,因為我們的上帝「加力量給疲倦的人」。(賽40:29)令人遺憾的是,今天有些基督徒認為應付難題的最佳方法就是先暫停一切屬靈活動,他們這樣做就是將崇拜上帝的事當作負擔而不是福分。因此,有些基督徒就不再閱讀聖經、參加聚會和傳道了,而撒但正是希望我們這麼做。魔鬼清楚知道我們全力參與基督徒的活動就會增強信心,而他完全不想我們在屬靈方面保持健壯。因此,如果你在身體和情感上感到精疲力盡,千萬不要與耶和華疏遠,反而要更親近他,他必使你「堅定剛強」。(彼前5:10;雅4:8)《守》18.1刊7-8頁2-3段
8月9日星期五
耶和華……使人下到墳墓,也使人上來。——撒上2:6
聖經記載的第二個復活奇跡是由以利沙所施行的,以利沙接替以利亞做先知的工作。在書念,一位有名望的以色列婦人對以利沙非常慷慨大方。這名以色列婦人和她年老的丈夫沒有孩子,上帝就通過先知賜給他們一個兒子。幾年過後,這個男孩去世了。你能想像孩子的母親有多麼悲痛嗎?孩子的母親得到丈夫的允許後,啟程走了約30公里,她在迦密山找到以利沙。於是,以利沙就派自己的侍役基哈西先到書念去復活婦人的兒子,但是基哈西沒辦法讓男孩復活過來。後來,以利沙和這個婦人也一起到了書念。(王下4:8-31)以利沙在婦人的家中,來到死去的男孩身旁向上帝禱告。接著,男孩就活過來,婦人非常開心能看見孩子復活!(王下4:32-37)現在,上帝讓這個男孩復活過來,這證明上帝的確有能力復活死去的人。《守》17.12刊4-5頁7-8段
8月10日星期六
愚昧纏住孩子的心。——箴22:15
有智慧的人應該表現出成熟的特質。不過,一個人在屬靈方面的成熟不是單憑年齡來判斷,一個屬靈成熟的人會敬畏耶和華,渴望遵守他的律法。(詩111:10)在屬靈方面成熟的年輕人不會因為自己的慾望,或受到別的年輕人影響而「飄忽不定,隨波逐流」。(弗4:14)相反,他們會努力讓自己的「理解力因常常運用而鍛鍊純熟,能明辨是非」。(來5:14)他們也會作明智的決定,表明自己是成熟的人。這樣的智慧可以讓人得救。(箴24:14)因此,要讓孩子清楚明白你的標準與聖經一致。孩子會從你的言行看出你是不是真的遵守聖經的標準。(羅2:21-23)《守》17.12刊20-21頁12-13段
8月11日星期日
你們跟教外的人來往,總要用智慧行事……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西4:5,6
很多人認為,人類可以解決世界的難題。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是這樣,就表示人可以隨心所欲,不需要受上帝指引。也有人認為,一些研究顯示戰爭、罪行、疾病、貧窮的問題不斷減少,所以人類可以解決世界的難題。一個報告指出:「世界會更好,因為人努力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如果你覺得一些世界的觀點可能讓自己的信心動搖,要根據這些主題深入查考聖經,並且跟成熟的基督徒一起討論。想一想:為什麼這些觀點聽起來很吸引人?為什麼這些想法是錯誤的?我們又可以怎樣反駁這些觀點?我們要聽從保羅在今天經文裡提出的勸告。《守》17.11刊23-24頁14,17段
8月12日星期一
上帝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其他的人。——路18:11
為什麼法利賽派不願對人表現慈悲呢?聖經說他們「輕視別人」。(路18:9-14)要效法耶和華表現憐恤之心,不要像法利賽派一樣。(西3:13)表現憐恤之心的一個方式就是樂意寬恕人。(路17:3,4)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即使一個人得罪我許多次,我仍然願意原諒對方嗎?我盡力 與冒犯我或傷害我的人和好嗎?」我們要寬恕人,就必須表現謙卑。法利賽派無法寬恕人,因為他們看不起別人。然而,身為基督徒,我們要謙卑地「看別人比自己優越」,把他們視為我們必須寬恕的人。(腓2:3)你效法耶和華表現謙卑嗎?當別人得罪你時,你會樂意寬恕人,好像讓寬恕之路暢通無阻嗎?我們要樂意表現慈悲,不要輕易動怒。(傳7:8,9)《守》17.11刊14-15頁6-8段
8月13日星期二
要歌頌我們的上帝,這是美好的事。——詩147:1
你可能覺得自己的歌聲沒有別人的好聽。不過,這些原因都不應該妨礙我們唱歌讚美耶和華。所以,我們應該高舉詩歌本,抬頭挺胸,從心底唱出對耶和華的感激之情。(拉3:11)在許多聚會所,我們都可以在屏幕(螢幕)上看到詩歌的歌詞,這讓大家可以大聲唱出詩歌。值得注意的是,在為長老提供的王國職務訓練班課程裡,弟兄們也要唱詩歌,這也提醒長老要在會眾帶頭唱詩歌。有些人不敢大聲唱歌的原因可能是怕自己的聲音會讓人聽了覺得不舒服。不過請想想,我們都難免在「言語上犯錯」。(雅3:2)但是我們不會因此就不再說話了。所以,我們不應該讓不完美的歌聲阻止我們唱歌讚美耶和華。《守》17.11刊4-5頁9-10段
8月14日星期三
如果你們切實聽從耶和華你們上帝的話,這一切就必然實現。——亞6:15
撒迦利亞看到了第七個異象後,開始思考許多事。耶和華保證會懲罰不誠實的人,這項承諾使撒迦利亞的信心更堅強。不過,當時的情況沒有改變。不誠實的行為和其他邪惡的事依舊存在,而重建耶路撒冷聖殿的工程離完工似乎還遙遙無期。既然如此,猶太人為什麼能那麼快就將上帝交託的工作放下不管呢?難道他們返回耶路撒冷只是為了過舒適的生活嗎?耶和華清楚知道他子民的需要,所以他給撒迦利亞看最後一個異象,讓猶太人知道他愛他們,重視他們付出的努力,並保證只要他們再次執行重建的工作,他就會保護他們。關於重建聖殿的工程,耶和華做了一個保證,這個保證就是今天的經文。《守》17.10刊26頁1段;27頁5段
8月15日星期四
上帝……就在你們裡面行動,好叫你們既能立志,又能力行。——腓2:13
弟兄表現勇氣願意負起更多職責,實在是會眾的福分。(提前3:1)然而,有些弟兄可能擔心一些情況而不敢追求善工。例如,一個弟兄可能曾經犯錯,而覺得自己不配做助理僕人或長老。有些弟兄則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完成會眾的工作。假如這正是你的感受,要相信耶和華能夠幫助你鼓起勇氣。(腓4:13)不要忘記,摩西也曾覺得自己無法勝任上帝交託的工作。(出3:11)後來,摩西得到耶和華的幫助,所以能勇敢地完成任務。受了浸的弟兄要像摩西一樣表現勇氣,就要禱告尋求上帝的幫助,也要天天閱讀聖經,仔細想想古代忠僕的榜樣。受了浸的弟兄可以謙卑地請長老培訓自己,也可以主動幫助弟兄姐妹。《守》17.9刊32頁19段
8月16日星期五
我們上帝的話卻萬世長存。——賽40:8
今天,我們不會認定《七十子譯本》、威克里夫聖經、《英王欽定本》或其他聖經譯本都是受上帝啟示所翻譯的。不過,當我們回顧跟這些聖經譯本有關的歷史時,我們會更加確信:耶和華實踐了他的承諾,讓他的話語保存下來。這不是加強了我們的信心,深信耶和華一定會實現所有的承諾嗎?(書23:14)回顧以往的歷史除了能加強我們的信心,還能加深我們對耶和華的愛。想想看,耶和華為什麼要賜給人類他的話語呢?為什麼耶和華要向我們保證他的話語會保存下來呢?這都是因為他愛我們,希望教導我們,使我們得益。(賽48:17,18)耶和華如此愛我們,我們也該愛他並且服從他的誡命。(約一4:19;5:3)《守》17.9刊21-22頁13-14段
8月17日星期六
要孝敬父母。——弗6:2
如果你的配偶不是基督徒,要幫助孩子把這條原則應用出來也許很不容易。要尊重配偶,為孩子立下好榜樣。你可以多想想配偶的優點,也可以經常感謝配偶所做的一切。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配偶的壞話,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必須選擇要不要崇拜耶和華。你努力教導孩子尊重父母,說不定配偶會因為孩子的好品行而想學習真理。有些丈夫可能會禁止基督徒妻子教導孩子聖經知識,或者不讓妻子帶孩子去參加基督徒聚會。即使這樣,身為基督徒的妻子還是會盡力教導孩子。(徒16:1;提後3:14,15)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妻子會尊重丈夫的決定,但還是會把握機會跟孩子談論真理,幫助孩子認識耶和華和他的道德標準。(徒4:19,20)《守》17.10刊14頁9-10段
8月18日星期日
你們既然是蒙愛的兒女,就要效法上帝。——弗5:1
耶和華充滿憐恤之心,而人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所以不論一個人是否認識上帝,都能對人表現同情心,為別人的福利著想。(創1:27)聖經記載一些人顯出憐恤這種特質。例如,曾有兩個做妓女的婦人去見所羅門,她們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才是嬰兒的母親。然而,當所羅門命令人把嬰兒劈成兩半時,真正的母親因為憐恤孩子,所以寧願把孩子給另一名婦人。(王上3:23-27)還有一個例子是法老的女兒,她救了小摩西後才發現這個嬰兒是希伯來人的孩子,必須處死。雖然這樣,「她還是憐憫孩子」,決定收養他。(出2:5,6)《守》17.9刊8-9頁2-3段
8月19日星期一
[耶和華]是對你們有耐心。——彼後3:9
所有真基督徒都應該為人謙卑,這樣做會帶來滿滿的福分。(箴22:4)我們為人謙卑有助於促進會眾的和平與團結,而且能得到上帝所賜的分外恩典。使徒彼得說:「你們所有人都要以謙卑相待,好像束腰服事人一樣,因為上帝與高傲的人為敵,卻賜分外恩典給謙卑的人。」(彼前5:5)在現今的社會中,人們通常認為溫和又有耐心的人很懦弱。不過,這種看法是完全不正確的,因為這些美好的特質都源於全宇宙最有力量的耶和華。耶和華上帝是表現溫和 與堅忍 的最佳典範。請想想亞伯拉罕和羅得求問耶和華時,耶和華怎樣通過天使回應他們。(創18:22-33;19:18-21)此外,耶和華也容忍叛逆的以色列國族超過1500年的時間。(結33:11)《守》17.8刊25頁13-14段
8月20日星期二
上帝就必賜你們平安,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可以守護你們的內心。——腓4:7
要禱告,這樣就能得到上帝所賜的平安。請留意,保羅說:「上帝就必賜你們平安,超越人所能理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有些人將這節經文翻譯成「超乎人所想像的」或是「勝過人所計劃的」。其實,保羅的意思是,上帝所賜的平安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美好。所以,雖然有時我們會用人的觀點來看自己的難題,覺得似乎沒有任何解決方法,但是耶和華一定有辦法,而且能以我們意料之外的方式幫助我們。(彼後2:9)面對難題時,我們怎樣才能保有上帝所賜的平安呢?方法就是和我們的上帝耶和華保持良好的關係。我們需要通過基督耶穌犧牲生命所獻出的贖價,才能跟上帝有良好的關係。天父提供贖價拯救我們也是他奇妙的作為之一,贖價能夠遮蓋我們的罪,讓我們有清白的良心能夠親近他。(約14:6;雅4:8;彼前3:21)《守》17.8刊10頁7段;12頁15段
8月21日星期三
自己愁苦,惟有心裡知曉;自己歡喜,外人不能干涉。——箴14:10
有時候,只有痛失親友的人才明白心裡有多痛,對他們來說,內心的感受也許很難用言語形容。就算當事人說出自己的感受,別人也不一定能夠真正明白他們的感覺。當然,我們可能不知道要跟心碎的人說什麼才好。然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和哭泣的人一同哭泣」。(羅12:15)如果你覺得要當面安慰痛失親友的人很不容易,那麼也可以通過慰問卡、電子郵件、短信(簡訊)和書信安慰他們。你可以簡單地引用一節經文、提及對方已故的親友有什麼美好特質或彼此間的快樂回憶千萬不要低估禱告的力量。我們可以為痛失親友的人禱告或跟他們一起禱告。《守》17.7刊14-15頁13-16段
8月22日星期四
上帝使他們同負一軛,人就不可分開。——太19:6
如果婚姻生活面臨的挑戰比你想像的還多,甚至令你感到失望,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想想耶和華怎樣對待古代的以色列人。耶和華將自己比喻作以色列國族的丈夫。(賽54:5;62:4)以色列人屢次讓耶和華失望,這樣的「婚姻」多麼令人難受啊!然而,耶和華並沒有馬上放棄這段「婚姻」,他仍然仁慈地對待以色列國族並且忠貞地履行和他們所立的約。(詩106:43-45)耶和華表現忠貞之愛,實在讓人很想親近他。已婚的基督徒愛耶和華就會效法他。婚姻出現難題時,他們不會用不符合聖經原則的方式來結束婚姻關係。已婚的基督徒知道耶和華讓他們同負一軛,是希望他們廝守終生。聖經談到夫妻離婚並且可以再婚的惟一理由就是配偶犯了淫亂。(太19:5,9)已婚的基督徒努力解決婚姻難題或改善婚姻關係,就表明他們喜愛耶和華的統治方式,樂意擁護他的統治權。《守》17.6刊31頁17-18段
8月23日星期五
你們的心眼就必打開,你們必像上帝一樣。——創3:5
魔鬼撒但質疑耶和華的統治權是否正當。撒但聲稱,上帝是個苛刻的統治者,不把好東西留給人。根據他的說法,人類自行統治會更快樂。(創3:1-4)另外,撒但暗示人只要遇到難題,就不會繼續服從上帝。(伯2:4,5)耶和華容許人類自行統治一段時間,讓他們看出不受上帝統治會有什麼後果。耶和華知道魔鬼的指控並不正確。既然如此,耶和華為什麼要容許爭議持續下去,給撒但時間證明他是對的呢?因為這件事與天使和人類息息相關。(詩83:18)亞當夏娃拒絕受上帝統治,許多人也和他們一樣,有些人可能因此覺得撒但的指控是正確的。《守》17.6刊22-23頁3-4段
8月24日星期六
你們要去,使……人做我的門徒。——太28:19
幫助人成為基督徒能讓你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和溝通技巧,也能使你靈活變通,更有自信。(箴21:5;提後2:24)這項工作最令人快樂的理由是,你會更懂得如何解釋信仰。此外,你還能夠學會怎樣和耶和華一起工作。(林前3:9)就算傳道地區裡大部分的人對好消息反應冷淡,你仍然能夠體會幫助人成為基督徒的喜樂。幫助人成為基督徒不能單靠一個人,整群會眾都要努力尋找渴求真理的人。雖然可能只有一個弟兄或姐妹找到願意學習聖經的人,並幫助他成為基督徒,但是會眾裡的每一個人都參與了傳道,所以大家都能分享傳道的成果和喜樂。例如,布蘭登在一個反應冷淡的地區做了九年的先驅。他說:「雖然我從沒有幫助過任何人成為基督徒,但是其他弟兄姐妹做到了,所以我還是很高興自己決定全力參與幫助人成為基督徒的工作。」(傳11:6)《守》17.7刊23頁7段;24頁9-10段
8月25日星期日
哈拿臉上再沒有愁容。——撒上1:18
哈拿無法生育,丈夫以利加拿的另一個妻子比妮拿卻有孩子,而且年年嘲諷她。(撒上1:4-7)哈拿因此感到十分痛苦,所以通過禱告向耶和華尋求安慰。(撒上1:12)哈拿相信耶和華會回應她的禱告,或是以某種方式彌補她不育的痛苦。我們不完美而且生活在受撒但控制的世界,所以會一直面對考驗或患難。(約一5:19)然而,我們知道耶和華是「賜一切安慰的上帝」,這令人多麼高興!(林後1:3)我們能成功面對患難的一個方法就是禱告。哈拿遭受患難時向耶和華傾心吐意,我們身受患難時也該這樣做。我們不要只是向耶和華談到 自己的感覺,而是要懇切祈求 上帝的幫助,毫無保留地向他傾訴心裡的感受。(腓4:6,7)《守》17.6刊6頁10-11段
8月26日星期一
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勝過愛這些嗎?——約21:15
復活後的耶穌看到門徒沒有捕到任何魚,就對他們說:「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會得著。」於是「他們把網撒下去,卻再也拉不上來,因為有許多魚」。(約21:1-6)耶穌準備早點給門徒吃後,就對西門彼得說了今天經文裡的話。耶穌的話是什麼意思呢?耶穌知道彼得很喜歡捕魚,所以耶穌應該是想問彼得,彼得心裡最愛的到底是什麼。彼得愛耶穌和耶穌教的道理勝過捕魚和自己的事業嗎?彼得回答耶穌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對你的感情很深。」(約21:15)彼得確實說到做到。從那時起,彼得就致力於幫助人做門徒的工作,用行動證明自己真的深愛耶穌,他後來成了1世紀基督徒會眾的支柱。《守》17.5刊22頁1-2段
8月27日星期二
有耶和華幫助我,我決不害怕。人能把我怎麼樣?——來13:6
保羅相信仁愛的耶和華會看顧他,這讓他能夠克服許多考驗。保羅從哪裡得著力量呢?他依靠「賜一切安慰的上帝」,深信自己不論遭遇什麼患難,上帝都會安慰他。(林後1:3,4)我們要和上帝有緊密的關係,就需要通過禱告和上帝溝通。(詩86:3;帖前5:17;羅12:12)每當我們撥出時間好好向上帝表達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我們就會很想繼續親近我們的天父,靠近「聽禱告的主」。(詩65:2)而且當我們看出耶和華回應我們的禱告時,我們對他的愛就會更強烈,也更能體會聖經說的:「凡呼求耶和華,凡真誠地呼求他的,上帝都親近他們。」(詩145:18)我們相信仁愛的耶和華會扶持我們,這讓我們能夠克服任何信心的考驗。《守》17.5刊19頁9-10段
8月28日星期三
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16:7
假如長老作了一個決定是你不了解或不同意的,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當我們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我們對耶和華的信心和對上帝組織的信任就受到考驗了。那麼,假如我們面對這樣的考驗,表現謙卑可以怎樣保護我們呢?以下會談談兩個方面。首先,我們表現謙卑就會承認自己不知道事情的所有細節。不論我們有多了解事情的情況,只有耶和華才能看透人心。我們知道這個不爭的事實就會表現謙卑,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也會努力調整對事情的看法。其次,我們有謙卑的特質就會表現順服,也會耐心等候耶和華糾正任何真正不公的事。聖經說:「惡人最終不會得福,他如影的年日也不能延長。」(傳8:12,13)因此,表現謙卑才能蒙上帝賜福。(彼前5:5)《守》17.4刊25-26頁10-11段
8月29日星期四
其實我是從希伯來人的地方被人陷害賣來的,我在這裡也沒有做過什麼該被囚禁的事。——創40:15
從約瑟說的話可以清楚看出,他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約瑟還說自己沒有做過什麼應該被囚的事,所以他請求御酒總管在法老面前替他說話,希望御酒總管可以救他出獄。(創40:14)約瑟只是無奈地接受當時的處境嗎?當然不是,他清楚知道自己遭遇了許多不公平的事。他覺得御酒總管或許有能力幫助他,所以向御酒總管求情。不過,聖經沒有說約瑟曾告訴別人,把他賣去埃及的就是自己的親哥哥,就連法老也不知情。聖經記載,後來約瑟的哥哥們去埃及,在那裡跟約瑟相認、和好,法老還很歡迎他們,請他們把埃及當作自己的家鄉,讓他們享受「埃及全地的美物」。(創45:16-20)《守》17.4刊20-21頁12-13段
8月30日星期五
上帝的厚恩、智慧、知識多麼高深!他的判決多難測透!他的道路多難追尋!——羅11:33
耶和華絕對有權做世界的統治者的一個原因是,他擁有管理宇宙萬物所需的知識和智慧。例如,耶和華曾賜給耶穌能力,讓他治好連醫生都無法醫治的疾病。(太4:23,24;可5:25-29)在耶和華眼中,這樣的事並不是奇跡,因為他完全了解人體的構造,能使生病的人復原、去除身體上的缺陷。不但如此,他也有能力讓死人復活、阻止各種天災發生。這個受撒但控制的世界仍然在尋找方法解決各國間的紛爭,但只有充滿智慧的耶和華能為世界帶來和平。(賽2:3,4;54:13)我們越認識最有知識和智慧的耶和華,就會和保羅有相似的感受,他在聖靈啟示寫下了今天的經文。《守》17.6刊28頁6-7段
8月31日星期六
上帝既然使他們同負一軛,人就不可分開。——可10:9
今天世上有許多人輕看婚姻安排,一旦夫妻關係變得緊張,就會選擇放棄婚姻,離開配偶。不過,基督徒不會這樣做。(林前7:27)不信守婚誓就等於向上帝說謊,而上帝憎恨說謊的人!(利19:12;箴6:16-19)耶和華憎恨人用詭詐的手段跟配偶離婚。(瑪2:13-16)耶穌談到,惟有配偶犯淫亂而清白的一方選擇不原諒配偶,清白的配偶才有聖經的理由可以解除婚誓。(太19:9;來13:4)那麼,分居呢?聖經在這方面也說得很清楚。(林前7:10,11)聖經沒有談到夫妻可以在什麼情況下分居。但是,有些已婚的基督徒可能會在某些極端的情況 下,考慮跟配偶分居。例如受到配偶傷害或虐待而有生命危險,或者在屬靈方面受到未信或叛道的配偶危害。《守》17.4刊7頁14-16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