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es20 108-118頁
  • 11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11月
  • 天天考查聖經——2020
  • 小標題
  • 11月1日星期日
  • 11月2日星期一
  • 11月3日星期二
  • 11月4日星期三
  • 11月5日星期四
  • 11月6日星期五
  • 11月7日星期六
  • 11月8日星期日
  • 11月9日星期一
  • 11月10日星期二
  • 11月11日星期三
  • 11月12日星期四
  • 11月13日星期五
  • 11月14日星期六
  • 11月15日星期日
  • 11月16日星期一
  • 11月17日星期二
  • 11月18日星期三
  • 11月19日星期四
  • 11月20日星期五
  • 11月21日星期六
  • 11月22日星期日
  • 11月23日星期一
  • 11月24日星期二
  • 11月25日星期三
  • 11月26日星期四
  • 11月27日星期五
  • 11月28日星期六
  • 11月29日星期日
  • 11月30日星期一
天天考查聖經——2020
es20 108-118頁

11月

11月1日星期日

誰吃我這食物,誰就永遠活著。——約6:58

我們事奉耶和華會得到許多福分,其中之一就是得回亞當和夏娃失去的一切,這包括永生的希望。亞當和夏娃選擇不事奉耶和華,因為他們對上帝的愛不夠深厚。雖然他們做了這個決定,耶和華還是讓他們活著,可以生兒育女,也讓他們自行決定怎樣教養兒女。事實證明,亞當和夏娃決定不受耶和華統治是非常愚蠢的,因為後來他們的長子該隱殺了弟弟,人類社會也充滿了各種暴力和自私的行為。(創4:8;6:11-13)不過,耶和華已經作出安排要拯救亞當夏娃的後代中願意事奉他的人。(約6:38-40,57)如果你學習更多耶和華的知識,知道他多麼有耐心和愛心,你對他的愛就會日漸加深。你不會仿效亞當夏娃的行為,而會決定獻身給耶和華。《守》2019.03刊2頁3段;4頁9段

11月2日星期一

你們人人都要……體恤別人。——彼前3:8

要體恤別人,我們就要努力了解家人和弟兄姐妹遇到什麼困難,也要關心會眾裡的年輕人、年長者、生病的人和失去親友的人。我們可以問問他們的情況如何,在他們訴說自己的感受時,認真聽他們說話。要讓對方知道,我們真的體諒他們的難處,也要盡力提供協助。我們這樣做就是以行動表現對弟兄姐妹的愛了。(約一3:18)我們在幫助別人時,要按照對方的情況而調整,因為每個人遇到問題時的反應不一定相同,有些人很願意說出自己的難題,有些人卻不太喜歡說出來。因此,即使我們很想幫助他們,也不該追問對方的私事。(帖前4:11)有時對方說出自己的感受後,我們不一定同意他的觀點,但我們要接受這就是他的想法。我們要先聽對方說,不要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太7:1;雅1:19)《守》2019.03刊19頁18-19段

11月3日星期二

我就非常害怕。——尼2:2

你害怕在許多人面前講論真理嗎?想想尼希米的例子,尼希米的工作是在宮中侍候國王。當他得知耶路撒冷的城牆仍然坍塌,城門尚未修復,就非常憂愁。(尼1:1-4)國王問尼希米為什麼那麼不開心,可以想像尼希米當時一定很緊張。他立刻禱告並回答國王,結果國王幫了上帝子民很大的忙。(尼2:1-8)第二個例子是約拿。當耶和華要約拿去警告尼尼微人時,約拿非常害怕,甚至往反方向逃走。(拿1:1-3)但藉著耶和華的幫助,約拿最終完成這項工作。他宣告的信息對尼尼微人產生良好的影響。(拿3:5-10)我們從尼希米身上學到,回答前先禱告是很重要的。另外,約拿的例子讓我們看出,不論我們有多害怕,耶和華一定能幫助我們繼續事奉他。《守》2019.01刊11頁12段

11月4日星期三

人為了我和好消息,撇下了房屋、[家人]……無不在今世得到百倍……在將來的制度要得永生。——可10:29,30

我們按照聖經真理生活可能會影響到自己與親戚朋友的關係。耶穌曾為門徒禱告說:「求你用真理叫他們成聖,你的話語就是真理。」(約17:17)「叫他們成聖」也可以指「使他們分別開來」。我們接受真理後,就跟世人分開,不再被這個世界同化了。由於我們的價值觀改變了,也按照聖經的標準生活,身邊的人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不想跟人對立,但一些親朋好友可能會和我們漸漸疏遠,甚至反對我們的信仰。我們對他們的反應不會感到意外,因為耶穌說過:「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太10:36)不過,耶穌向我們保證,雖然我們因為買真理而犧牲了一些東西,但得到的會比失去的還多。《守》2018.11刊6頁11段

11月5日星期四

所有外邦人的會眾也感謝他們。——羅16:4

使徒保羅很重視弟兄姐妹,他談到他們時也表達出這一點。他常常在禱告中為了弟兄姐妹的緣故而感謝上帝。他寫信給弟兄姐妹時,也在信中表達出對他們的重視。在羅馬書16章的頭15節經文中,保羅就提到27個弟兄姐妹的名字。保羅清楚談到百基拉和亞居拉為了他的性命冒險,「連自己的頭顱也不顧」。保羅也提到菲比維護過他,也「維護過許多人」。他深愛那些基督徒,稱讚他們辛勤為上帝工作。(羅16:1-15)保羅雖然留意到弟兄姐妹的缺點,不過他更看重的是弟兄姐妹的美好特質。想想看,當羅馬的弟兄姐妹聽到保羅在信中稱讚他們,一定受到很大的鼓勵。結果,他們跟保羅的友誼變得更加深厚。假如弟兄姐妹在言行方面做得很好,你會不會稱讚他們呢?《守》2019.02刊16頁8-9段

11月6日星期五

我不會捨棄忠義!——伯27:5

我們可能覺得自己有很多缺點,甚至常常犯錯。那麼我們該因此認為只有完美的人才能保持忠義嗎?我們不該這樣想。因為耶和華不會只看我們的缺點。詩篇130:3說:「耶和華,耶和華啊,要是你審察罪過,誰能站得住呢?」耶和華知道我們不完美、會犯錯,但他很願意原諒我們。(詩86:5)此外,耶和華知道我們能力有限,他不會要求我們做一些超過我們能力的事。(詩103:12-14)上帝的子民想要保持忠義,關鍵在於愛。我們對天父的愛和忠貞必須是完全、完整的。如果我們面對考驗時,依然全心愛耶和華,我們就能保持忠義。(代上28:9;太22:37)我們認識耶和華的正義標準,我們心裡想的都是怎樣令天父開心。我們愛耶和華,所以在做決定前都會先想到他,表明我們是行事忠義的人。《守》2019.02刊3頁4-5段

11月7日星期六

要保護你的心。——箴4:23

我們按照上帝的標準去做而得到益處,信心就會更堅強。(雅1:2,3)想到仁愛的天父因此以我們為榮,我們就會心滿意足,也更想要時刻令他的心歡喜。(箴27:11)我們每次遇到考驗,都有機會表明自己在崇拜上帝方面沒有三心二意。(詩119:113)我們全心愛戴耶和華,決心要服從他的命令並遵行他的旨意。(王上8:61)當然,我們都不完美,難免會犯錯。但如果我們真的犯錯了,要記得希西家王的例子。他曾犯錯,但後來悔改了,繼續懷著「純全的心」敬奉耶和華。(賽38:3-6;代下29:1,2;32:25,26)我們要抵抗撒但的引誘,不讓他毒害我們的思想。我們也要禱告求上帝賜給我們「一顆服從的心」,永遠忠於耶和華。(王上3:9;詩139:23,24)《守》19.01刊18-19頁17-18段

11月8日星期日

我們要時常以讚美為祭,獻給上帝,那就是宣揚他名的人用嘴唇所獻的果實。——來13:15

聚會時發表評論對自己有益。(賽48:17)為什麼呢?第一,如果我們打算評論,就會想要好好預習聚會資料。我們認真預習,結果更了解上帝的話語,也更知道怎樣將學到的運用出來。第二,我們努力參與討論,所以會更喜歡聚會。第三,準備評論需要付出一番努力,所以就算過了很久,我們通常還會記得自己當時說的要點。另外,我們表達信念能讓耶和華高興。我們知道耶和華願意聽我們說話,也重視我們為了評論付出的努力。(瑪3:16)我們努力使他高興,他就會賜給我們福分,表示他賞識我們。(瑪3:10)的確,我們看出自己有許多理由要在聚會時評論。《守》2019.01刊8頁3段;9-10頁7-9段

11月9日星期一

惡要痛恨,善要持守。——羅12:9

耶和華教導他僕人的方式很有智慧,他不是給我們一大堆律法,而是耐心地教導我們遵守愛的律法。耶和華希望我們按照他的原則生活,痛恨惡事。在這方面,耶穌的「登山寶訓」可說是一個傑出的範例,這個演講說明人做壞事的真正原因。(太5:27,28)新世界來臨時,上帝王國的君王基督仍然會教育我們,幫助我們對正義和不法的看法跟他一樣。(來1:9)基督也會使我們身心完美。想像一下,到時我們不會再有犯罪的念頭,也不會再受罪影響而痛苦不堪。最終,我們會享有耶和華承諾要給我們的「榮耀的自由」。(羅8:21)我們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我們必須效法上帝的愛心,才能有真正的自由。(約一4:7,8)《守》2018.12刊23頁19-20段

11月10日星期二

做丈夫的就要寫離婚文書給妻子,打發她離開夫家。——申24:1

如果以色列男子看見妻子「做了醜事」,他就可以跟妻子離婚。雖然律法沒有說明「醜事」是指什麼,但這一定是非常嚴重或可恥的事,而不是很小的過錯。(申23:14)可悲的是,在耶穌的時代,許多猶太人以「各種各樣的理由」跟妻子離婚。(太19:3)我們絕對不想跟那些猶太人一樣。先知瑪拉基也提到上帝對離婚的看法。在瑪拉基的日子,許多男人內心詭詐,跟自己「年輕時所娶的妻子」離婚,他們這樣做也許是為了跟崇拜假神的年輕女子結婚。瑪拉基說:「上帝憎恨離婚。」(瑪2:14-16)上帝對婚姻的看法從沒有改變,最初亞當和夏娃結婚時,耶和華說:「人要……與妻子廝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耶穌對婚姻的看法也與他的父親相同,他說:「上帝使他們同負一軛,人就不可分開。」(太19:6)《守》2018.12刊11頁7-8段

11月11日星期三

莊稼的確很多,工人實在太少。——太9:37

有些弟兄姐妹可以搬到比較遠的地方服務,他們的態度跟以賽亞先知一樣,當耶和華問:「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以賽亞回答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6:8)你有樂意服務的心,能夠響應呼籲為上帝的組織服務嗎?耶穌談到傳道和使人做門徒的工作時說:「所以,你們要懇求莊稼的主人,差工人出去收割他的莊稼。」(太9:38)你可以搬到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方,甚至以先驅的身分服務嗎?或者你可以幫助別人達到這個目標嗎?許多弟兄姐妹都覺得,到需要更多「工人」的地方做先驅是表達自己愛上帝和愛別人的最佳方式。想想看你還可以做哪些服務,無論做什麼,只要是為耶和華付出,你都會非常快樂。《守》2018.08刊27頁14-15段

11月12日星期四

你們處世為人,不要貪愛錢財,要以現在所有的為足。——來13:5

在福音書裡,我們能找到耶和華對於物質財富的看法。上帝挑選了約瑟和馬利亞來養育他的兒子,這對夫婦的家境並不富裕。(利12:8;路2:24)耶穌出生時,馬利亞將他「放在飼槽裡,因為客店沒有地方給他們住宿」。(路2:7)假如耶和華願意的話,他也可以為他的兒子安排一個更舒適的地方。不過,對耶和華來說,最重要的是讓耶穌在一個崇拜上帝的家庭裡長大。從聖經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學到耶和華對物質財富的觀點。今天,有些父母無論如何都希望孩子能在物質方面得到最好的,即使這麼做會影響孩子與耶和華的關係。但是,耶和華的觀點是將屬靈的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那麼,你有沒有用耶和華的觀點看事情呢?你的行動顯示了什麼?《守》2018.11刊24頁7-8段

11月13日星期五

有耶和華作為上帝,這樣的人才算有福!——詩144:15

耶和華是快樂的來源,他也希望我們得到快樂。他給我們很多喜樂的理由。(申12:7;傳3:12,13)今天我們要保持喜樂並不容易。為什麼呢?有很多情況會奪去我們的喜樂,例如,親友過世或被會眾開除,婚姻出現難題或丟了工作。如果經常和家人意見不合,被同事或同學嘲笑,因為信仰的關係被迫害或被關進監裡,我們在這些情況下要保持喜樂就很難了。又或者,我們的健康大不如前,長期患病或感到抑鬱,這些都可能令我們失去喜樂。雖然如此,「那快樂的、獨一的掌權者」耶穌基督,很渴望為人帶來安慰和喜樂。(提前6:15;太11:28-30)在「登山寶訓」中,耶穌提到一些特質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撒但世界的考驗時仍保持喜樂。《守》2018.09刊17頁1-3段

11月14日星期六

不可為死人而割傷身體,也不可為死人而剃光額頭。——申14:1

有些人在知道某些習俗不符合聖經原則後,就不再按照這些習俗去做。(箴23:23)但有些人卻覺得很不容易捨棄這些習俗,因為他們知道一般人對某些習俗有濃厚的情感,尤其是跟祭拜死去的親人有關的習俗,所以他們擔心親朋好友或同事不能接受他們的改變。我們可以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從別人的榜樣學會怎樣鼓起勇氣作出改變。在以弗所,當一些行魔法的人要成為基督徒時,需要怎麼做來買真理呢?聖經說:「[他們]把書帶來,堆在一起,當眾燒掉。他們算了算書價,才知道共值五萬塊銀子。」(徒19:19,20)這些忠心的基督徒雖然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卻得到上帝所賜的豐厚福分。《守》2018.11刊7頁15-16段

11月15日星期日

國民全都受了割禮之後,就留在營中靜養,直到痊癒。——書5:8

在以色列人過約旦河後不久,約書亞碰到一個拿著劍的男子。這個男子是「耶和華手下大軍的元帥」,已準備好要保衛上帝的子民。(書5:13-15)天使給約書亞明確的指示,讓他知道怎樣攻下耶利哥城。然而,一些指示聽起來似乎不是好的策略。例如,耶和華通過天使吩咐所有男子要受割禮,而這可能會使他們好幾天無法上戰場。(創34:24,25;書5:2)那些毫無防禦能力的以色列士兵也許會想:「如果敵軍來突襲營地,我們要怎麼保護家人呢?」但接下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耶利哥城的人害怕以色列人,所以「城門因為以色列人而緊緊關閉」。(書6:1)事情有了這樣的轉變,一定使以色列人更加信賴上帝的指示。《守》2018.10刊23頁5-7段

11月16日星期一

為什麼這樣做呢?我們也不過是人,跟你們一樣軟弱。——徒14:15

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保羅謙卑的榜樣呢?首先,我們必須避免想要受人抬舉的念頭,因為我們是依靠耶和華的幫助才能完成他的工作。我們也應該想想自己怎樣看待傳道對象。我們會像地區裡的人一樣,對某個族群的人有偏見嗎?值得高興的是,世界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在安排傳道工作時,總會考慮哪裡還有人沒機會聽到好消息。為了幫助人認識好消息,有些人會學習某個民族的語言和風俗習慣,就算這個民族普遍不受人重視,他們也會這樣做。耶和華見證人在向這些人傳道時,不會自以為高人一等,反而會努力了解他們,用真理打動他們的心。《守》2018.09刊5頁9,11段

11月17日星期二

加利利人猶大起來,拉攏民眾跟從他。——徒5:37

羅馬人處決了加利利人猶大。除了猶大和激進的猶太人以外,一般猶太人都很期待彌賽亞能夠成為政治領袖。猶太人期望彌賽亞來到時,能夠使以色列國族脫離羅馬的統治。(路2:38;3:15)當時許多人相信彌賽亞會在地上建立王國,這樣數百萬分散各地的猶太人就能重回故土。施浸者約翰曾派門徒去問耶穌:「你就是『那位要來的』嗎?還是我們要期待另一位呢?」(太11:2,3)約翰很可能想知道,是否還有另一位領袖會來實現猶太人的心願。另外,有兩個門徒在前往以馬烏斯的路上碰到復活的耶穌,他們也以為彌賽亞會拯救以色列。(路24:21)後來,使徒聚在一起時,有人也問復活的耶穌:「主啊,你要在這個時候為以色列復興王國嗎?」(徒1:6)《守》2018.06刊4頁3-4段

11月18日星期三

缺乏經驗的,凡話都信。——箴14:15

當我們聽到關於耶和華子民的報導時,需要特別謹慎,因為撒但一直在指控上帝忠貞的僕人。(啟12:10)耶穌也說過反對者會「用各樣邪惡的話誣衊」他的門徒。(太5:11)我們將耶穌的提醒記在心上,這樣我們聽見有關耶和華子民的誇張報導時就不會感到震驚了。你喜歡通過電郵或短信跟朋友或認識的人分享信息嗎?如果你喜歡這麼做,當你看見新聞媒體有最新的報導或是聽到一個經驗,是不是很想像個新聞播報員一樣,成為第一個報導消息的人呢?不過,在你寄出短信或電郵之前,先問問自己:「我確定這則信息是真實的嗎?我真的知道事情的真相嗎?」如果你不確定信息的真假就告訴別人,你就可能在基督徒之間散播錯誤信息了。因此,如果你懷疑信息的真實性,就該按下刪除鍵而不是寄出錯誤的信息。《守》2018.08刊3頁3段;4頁6-7段

11月19日星期四

要常向人施與,你們就必蒙施與。——路6:38

耶穌想要我們因慷慨而快樂。一般來說,人對於慷慨施與的行為會有良好的反應。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會感謝我們,但有些人也許會因為我們的付出而受到鼓勵,決定對人慷慨。一個慷慨的舉動可能會帶來非常美好的結果。所以,不論人是否賞識我們的付出,我們都要樂意施與。有慷慨之心的人向人施與是不求回報的。耶穌說:「你設宴的時候,要請貧窮的、傷殘的、跛腳的、瞎眼的,這樣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以報答你。」(路14:13,14)一位受上帝啟示的執筆者說:「心眼慈善的人必然蒙福。」另一位也說:「關懷寒微人的,多麼有福!」(箴22:9;詩41:1)可見,我們應該向人施與,因為幫助別人會使我們快樂。《守》2018.08刊21-22頁15-16段

11月20日星期五

你要全心信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在你所行的一切事上都要留意他,他必修直你的路。——箴3:5,6

今天,我們要得到可靠的信息並且正確地分析所接收的信息並不容易,因為許多資訊的可靠性很低或內容不完整;身心不完美也會影響我們作出正確的判斷。我們怎樣克服這些挑戰呢?我們必須知道聖經原則並且運用出來。聖經提醒我們,在還沒聽到真相前就對事情作出回應,既不明智也會羞辱自己。(箴18:13)聖經也提醒我們不要輕易地相信任何信息。(箴14:15)最後,不論我們成為基督徒多久,都必須小心不要依靠自己的聰明。我們根據可靠的信息來作明智的判斷和決定,就是讓聖經原則保護我們了。《守》2018.08刊7頁19段

11月21日星期六

我們不是應該順服[屬靈生命的父親]嗎?——來12:9

藉著水浸禮,我們正式並且公開表明自己屬於耶和華,願意服從他。耶穌也表達類似的想法,他的浸禮就像是在對耶和華說:「我的上帝啊,我樂於遵行你的旨意。」(詩40:7,8)耶和華對於耶穌的浸禮有什麼回應?聖經說:「耶穌受了浸,立刻從水裡上來。看哪!天開了,約翰看見上帝的靈好像鴿子降在耶穌身上。忽然有聲音從天上發出說:『這是我的兒子,是我所愛的,是我所悅納的。』」(太3:16,17)雖然耶穌已經屬於他的天父,但耶和華還是很高興看見兒子願意全心全意地遵行他的旨意。我們將自己獻給耶和華,他同樣會感到高興,也會賜福給我們。(詩149:4)《守》2018.07刊23頁4-5段

11月22日星期日

難道非要我們從這塊岩石中引水給你們不成?——民20:10

當摩西說「我們」時,他可能是指自己和亞倫。摩西的話顯示自己毫不尊重耶和華,因為他沒有把施行奇跡的能力歸功於耶和華。詩篇106:32,33說:「後來,他們在米利巴水邊惹動怒氣,結果摩西因他們而遭殃。他們使摩西苦惱氣憤,於是他的嘴冒失發言。」(民27:14)摩西沒有將榮耀歸於耶和華。後來,耶和華對摩西和亞倫說:「你們違背了我的訓示。」(民20:24)這是多麼嚴重的罪!先前,耶和華決定不讓那一代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因為他們反叛上帝。(民14:26-30,34)所以,耶和華對反叛的摩西作出同樣的判決,也是公平合理的。摩西不能進入應許之地。《守》2018.07刊14頁9,12段;15頁13段

11月23日星期一

無論是吃肉,是喝酒,還是任何事,如果能使你的弟兄失足,就一概不做才好。——羅14:21

為了不讓弟兄在屬靈方面失足或良心不安,我們願意放棄自己的喜好。某些基督徒在學習聖經之前有酗酒的問題,所以他們決心滴酒不沾。我們不想讓他們再犯同樣的錯誤,因為這會在屬靈方面對他們造成傷害。(林前6:9,10)因此,如果我們邀請弟兄來家裡用餐而對方不願喝酒,我們就不該強迫他,這才是愛弟兄的表現。提摩太20歲左右時,考慮自己傳道的對象包括猶太人,就決定受割禮。提摩太跟保羅一樣,他們都不想令人在屬靈方面失足。(徒16:3;林前9:19-23)你願意學習提摩太的榜樣,為了別人的益處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嗎?《守》2018.06刊18頁12-13段

11月24日星期二

我要教導萬民改說純潔的語言。——番3:9

請想想,你遇到一個不崇拜上帝的陌生人時,你對他的認識有多少呢?除了這個人的名字和外表,你大概對他一無所知。但你初次見到一個耶和華見證人時卻不同,你知道他愛耶和華,也知道耶和華看到他美好的地方,吸引他成為屬靈大家庭的一員。(約6:44)因此,就算你們的背景、國家、種族、文化都不同,你們卻已經了解彼此了。你遇到另一個崇拜上帝的人時,很快就會看出你們說的都是「純潔的語言」。你們知道彼此都信賴上帝,遵守同樣的道德標準,對未來有相同的希望。而你要了解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知道這些事,這樣你們才能互相信任,並建立起長久的友誼。《守》2018.12刊21頁9-10段

11月25日星期三

你們不受割禮,就不能得救。——徒15:1

在基督的引導下,中央長老團清楚表示非猶太裔基督徒不必受割禮。(徒15:19,20)但許多年過去了,不少猶太裔基督徒仍然給孩子行割禮。我們也許會納悶:「既然摩西律法已經因為耶穌的死亡而廢除,為什麼耶穌還要容許割禮的爭議持續這麼久呢?」(西2:13,14)要接受新的觀點需要時間,所以一些猶太裔基督徒需要足夠的時間去調整看法。(約16:12)他們有些人很難接受割禮不再是和上帝享有特別關係的憑證。(創17:9-12)其他人則害怕自己的做法與猶太同胞不同會受到迫害。(加6:12)但後來基督通過保羅寫下書信,進一步引導當時的基督徒。(羅2:28,29;加3:23-25)《守》2018.10刊24-25頁10-12段

11月26日星期四

該亞法曾經勸猶太人,說一個人替眾人死,對他們有好處。——約18:14

該亞法派士兵乘夜捉拿耶穌。耶穌知道他們的計謀,所以和使徒吃最後的晚餐後,告訴他們沒有劍的要賣掉外衣去買劍。使徒後來從那兩把劍學到重要的教訓。(路22:36-38)當晚,彼得用劍攻擊了一個來捉拿耶穌的暴徒。彼得會被激怒,也許是因為他們在夜裡來捉拿耶穌是非常不公的事。(約18:10)耶穌卻告訴彼得:「把劍收回原處!凡拿劍的,都會死在劍下。」(太26:52,53)耶穌的話是多麼重要的提醒,這個提醒也跟耶穌先前禱告的內容一致,就是門徒必須不屬於世界。(約17:16)只有上帝才有權打擊不公正的事。不過,我們仍然能享有和平與團結。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耶和華一定很高興他的子民仍然團結合一。(番3:17)《守》2018.06刊6頁13段;7頁14,16段

11月27日星期五

龍向女人發怒,去跟她苗裔的剩餘分子作戰。——啟12:17

撒但還會用強硬的手段迫使我們不再對耶和華忠貞。例如,他能夠利用政府禁止我們的傳道工作,或者讓我們的同事或同學來嘲笑我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彼前4:4)撒但也可能影響我們的親戚來勸我們不要再參加聚會。(太10:36)我們碰到這些難題該怎麼辦?第一,要記得撒但在跟我們作戰,他攻擊我們是意料中的事。(啟2:10)第二,我們應該明白這些難題背後的真正含意。撒但聲稱人只會在自己方便的時候才事奉耶和華,一旦碰到考驗就會離棄上帝。(伯1:9-11;2:4,5)第三,我們必須倚靠耶和華的力量應付考驗。不要忘記,耶和華絕不會離棄我們。(來13:5)《守》2018.05刊26頁14段

11月28日星期六

因為你不知道哪裡有成果。——傳11:6

即使我們的傳道對象對王國信息不感興趣,我們也不該低估撒種工作的影響力。雖然許多人不聽我們傳講的信息,但是他們會觀察我們的言行。他們看到我們衣著端莊、行為有禮而且面帶笑容,一段時間後,他們可能會看出自己對耶和華見證人的負面看法是不正確的。塞爾希奧和奧琳達這對先驅夫婦就有這樣的經歷,他們說:「有一段時間,我們因為生病所以沒有去廣場傳道。當我們再次回到廣場時,一些路過的人都問我們:『你們還好嗎?我們很想你們。』」我們只要在撒播王國種子的工作上不歇手,就能在「對所有國族作見證」的事上盡一分力。(太24:14)最重要的是,我們很高興自己能得到上帝的嘉許,因為他喜愛所有「忍耐著結出果實」的人。(路8:15)《守》2018.05刊16頁16-18段

11月29日星期日

願稱頌歸於上帝。我們遭遇各樣患難的時候,上帝都安慰我們。——林後1:3,4

從人類犯罪變得不完美以來,耶和華一直鼓勵人。亞當和夏娃反叛後,耶和華立刻給了他們的後代振作起來的理由。創世記3:15預告,「最初的蛇」魔鬼撒但和他的邪惡作為都會被消滅。(啟12:9;約一3:8)耶和華的僕人挪亞生活在邪惡的世界,當時只有挪亞和家人崇拜耶和華。由於暴力和不道德的事十分猖獗,挪亞可能感到灰心沮喪。(創6:4,5,9,11;猶6)不過,耶和華告訴挪亞當時的邪惡世界會被毀滅,也告訴他要做什麼來保住家人的生命。(創6:13-18)耶和華確實給挪亞很大的鼓勵。《守》2018.04刊15頁1-2段

11月30日星期一

你們要不斷彼此安慰,互相強化,就像你們現在所做的一樣。——帖前5:11

其實,就算我們不擅長溝通,也可以鼓勵別人。要鼓勵人並不難,例如你可以給對方一個親切的笑容,對方如果沒有對你微笑,代表他可能有心事,需要有人聽他傾訴。你靜靜地聽他說話,也許就能安慰他。(雅1:19)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鼓勵需要安慰的弟兄姐妹,如同所羅門王所寫的:「說話合時,多麼美好!眼睛明亮,心就歡喜;有好消息,骨也豐潤。」(箴15:23,30)保羅還提到另一個得到鼓勵的方法,就是一起唱詩歌。(西3:16;徒16:25)隨著耶和華的日子臨近,基督徒彼此鼓勵就更為重要了。(來10:25)《守》2018.04刊23頁16段;24頁18-19段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