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es25 7-17頁
  • 1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1月
  • 天天查考聖經——2025
  • 小標題
  • 1月1日星期三
  • 1月2日星期四
  • 1月3日星期五
  • 1月4日星期六
  • 1月5日星期日
  • 1月6日星期一
  • 1月7日星期二
  • 1月8日星期三
  • 1月9日星期四
  • 1月10日星期五
  • 1月11日星期六
  • 1月12日星期日
  • 1月13日星期一
  • 1月14日星期二
  • 1月15日星期三
  • 1月16日星期四
  • 1月17日星期五
  • 1月18日星期六
  • 1月19日星期日
  • 1月20日星期一
  • 1月21日星期二
  • 1月22日星期三
  • 1月23日星期四
  • 1月24日星期五
  • 1月25日星期六
  • 1月26日星期日
  • 1月27日星期一
  • 1月28日星期二
  • 1月29日星期三
  • 1月30日星期四
  • 1月31日星期五
天天查考聖經——2025
es25 7-17頁

1月

1月1日星期三

有人抬著一個死人出來,死者是個獨生子,他母親又是個寡婦。——路7:12

耶穌看見這個悲痛欲絕的母親,就對她產生了同情心。(路7:13)但耶穌不只是覺得她很可憐,還把同情心化作了行動。耶穌對她說:「不要哭了。」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一定是十分親切的。然後,耶穌把死者復活過來,並「把他交給他的母親」。(路7:14,15)我們可以從耶穌施行的這個奇跡學到什麼呢?就是要向痛失親友的人顯出憐憫之情。跟耶穌一樣,我們可以多留意痛失親友的人的處境,這樣我們就會更體恤他們。然後,要把同情心化作行動。我們可以主動說些安慰的話,或者提供一些實際的幫助。(箴17:17;林後1:3,4;彼前3:8)就算只能說幾句簡單的話,或者做一些簡單的事,我們也能讓他們覺得很溫暖。《守》2023.04刊5-6頁13-15段

1月2日星期四

這個病的結局不是死亡,而是要使上帝得到榮耀。——約11:4

儘管耶穌知道他的好朋友拉撒路去世了,他還是多待了兩天,然後才動身去伯大尼。所以,當耶穌到達時,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了。這時,耶穌打算為他的朋友們做一件事,而這件事也能讓上帝得到榮耀。(約11:6,11,17)關於友誼,我們可以從這個記載學到一個重要的道理。想想看,馬大和馬利亞雖然派人去報信給耶穌,但她們並沒有請耶穌去伯大尼,只是告訴耶穌,他的好朋友病了。(約11:3)拉撒路死後,耶穌本來可以從遠方就把拉撒路復活過來,但他選擇親自去伯大尼,跟朋友馬大和馬利亞在一起。你身邊有沒有某個朋友,不用等你開口就會向你伸出援手呢?如果有,他就是可以跟你共患難的真朋友,你知道自己可以依靠他。(箴17:17)願我們都效法耶穌,做別人的真朋友。《守》2023.04刊10頁10-11段

1月3日星期五

作出承諾的上帝信實可靠。——來10:23

當我們正在經歷患難時,可能覺得耶和華的新世界永遠都不會來了。這是不是說我們的信心很軟弱呢?不一定。打個比方,在異常寒冷的冬季,我們可能覺得夏天遙遙無期,但最終夏天還是來了。同樣,如果我們感到很灰心,就可能覺得新世界永遠都不會來到。但我們有堅定的信心,心裡就知道上帝的承諾一定會實現。(詩94:3,14,15;來6:17-19)有這樣的信心,我們就能繼續把崇拜耶和華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我們向人傳道時,也需要有堅定的信心。很多人聽到「王國的好消息」時,都覺得上帝承諾的新世界太美好,不可能實現。(太24:14;結33:32)千萬不要讓這種懷疑的態度影響自己!我們必須不斷加強自己的信心。《守》2023.04刊27頁6-7段;28頁14段

1月4日星期六

我們知道會得到所求的,因為已經向他求了。——約一5:15

你曾經覺得耶和華沒有回應你的禱告嗎?如果你有過這樣的感覺,請放心,很多弟兄姐妹也說他們有過這樣的疑慮,特別是在身處逆境時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我們正在遭遇患難,可能也會很難看出耶和華正在用什麼方式回應我們的禱告。為什麼我們可以確信,耶和華一定會回應他忠心僕人的禱告?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愛我們愛得很深,也覺得我們很寶貴。(該2:7;約一4:10)所以他鼓勵我們禱告向他求助。(彼前5:6,7)他很想幫助我們繼續親近他,也很想幫助我們成功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我們在聖經的很多記載裡都讀到,耶和華回應了他忠心僕人的禱告。你能想到什麼例子嗎?《守》2023.05刊8頁1-4段

1月5日星期日

馬利亞說:「我衷心尊耶和華為大。」——路1:46

馬利亞跟耶和華有深厚的友誼,但她有信心並不是因為約瑟的緣故。她非常熟悉聖經。她也安排時間好好沉思。(路2:19,51)毫無疑問,馬利亞跟耶和華的友誼讓她成為了一個好妻子。今天,很多妻子都努力效法馬利亞的榜樣。例如,惠美子姐妹說:「單身的時候,我會自己安排時間研讀、沉思和禱告。結婚之後,丈夫會帶著我禱告,也會在舉行家庭崇拜時帶頭。我發現自己變成在依靠丈夫鞏固我的信心。我意識到我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鞏固跟耶和華的友誼。現在我會安排時間,獨自向耶和華禱告,研讀他的話語,並且好好沉思讀到的內容。」(加6:5)做妻子的,你繼續加深跟耶和華的友誼,你的丈夫就會更有理由愛你和稱讚你。(箴31:30)《守》2023.05刊22頁6段

1月6日星期一

我要教導你們敬畏耶和華。——詩34:11

對耶和華的敬畏之心不是我們生來就有的,是需要培養的。可以怎麼培養呢?一個方法是觀察他創造的萬物。我們可以從「他所造的東西」看出,他充滿智慧和大能,也深愛我們。我們多想想這些事,就會更加尊敬和愛戴他。(羅1:20)經常禱告也能幫助我們培養對耶和華的敬畏之心。我們禱告得越多,就會越認識耶和華。每一次我們求上帝賜我們力量忍受考驗,就是在提醒自己,上帝力量無窮。每一次我們感謝耶和華賜下愛子,就是在提醒自己,耶和華深愛我們。每一次我們懇切祈求耶和華幫助我們面對難題,就是在提醒自己,耶和華智慧非凡。這樣的禱告會讓我們越來越尊敬耶和華,也會讓我們更有決心,不做任何事破壞我們跟他的友誼。《守》2023.06刊15頁6-7段

1月7日星期二

耶和華是我們的立法者。——賽33:22

耶和華一直都清楚告訴自己的子民要遵守哪些法律。比如,1世紀的中央長老團指出,基督徒必須在三方面立場堅定:(1)不拜偶像,只崇拜耶和華;(2)將血視為神聖;(3)持守聖經崇高的道德標準。(徒15:28,29)今天,基督徒可以怎樣在這三方面站穩立場呢?我們只會崇拜耶和華並且服從他。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要專一愛戴他。(申5:6-10)耶穌受到魔鬼引誘時,也清楚說明我們只應該崇拜耶和華。(太4:8-10)因此我們不會拜神像,也不會把人當作偶像來崇拜。不論是政治或宗教領袖,還是體育界或娛樂界的明星,我們都不會崇拜他們,把他們看得好像神一樣。我們專一崇拜耶和華,因為他「創造了一切」。(啟4:11)《守》2023.07刊14-15頁3-4段

1月8日星期三

敬畏耶和華,就能遠離惡事。——箴16:6

在撒但的世界裡,很多人都喜歡色情作品,也沉迷於不道德的事。(弗4:19)因此,我們必須培養對上帝的敬畏之心,遠離惡事。箴言第9章用擬人的手法,把智慧和愚昧描繪成兩個不同的女人。這兩個女人都邀請「缺乏經驗」的人到家裡吃飯。(箴9:1,4-6)但是,去這兩個女人的家,結果是完全不同的。請看看「愚昧的女人」的邀請。(箴9:13-18)她不知羞恥地邀請那些心中不智的人去她家吃飯。接受她邀請的人有什麼結果呢?經文說:「在她那裡的都是死人。」其他經文也警告人要遠離放蕩的「淫婦」,說:「她的家讓人陷入死亡。」(箴2:11-19)箴言5:3-10也叫人遠離「放蕩女人」,因為「她的雙腳下到死亡」。《守》2023.06刊22頁6-7段

1月9日星期四

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們通情達理。——腓4:5

長老必須在通情達理方面立下好榜樣。(提前3:2,3)例如,一個長老不該認為別的長老比他年輕就總是要聽他的。他明白,耶和華的神聖力量能夠推動任何一個長老提出合理的建議,幫助長老團作出明智的決定。如果大多數長老的決定不違反聖經原則,通情達理的長老就會樂意支持,而不會堅持己見。基督徒通情達理會帶來很多益處。我們跟弟兄姐妹的關係會變得更好,整群會眾會更加團結和睦。我們會欣賞不同弟兄姐妹的性格和文化,開開心心地跟他們一起並肩敬奉耶和華。最重要的是,我們知道自己正在效法通情達理的耶和華上帝,就會深感滿足。《守》2023.07刊25頁16-17段

1月10日星期五

洞悉事理的人能領悟這些話。——但12:10

但以理懷著正確的動機研究預言,一心要明白真理。但以理也很謙卑。他知道一個人只要繼續親近和服從耶和華,耶和華就會幫助這個人理解預言。(但2:27,28)但以理確實依靠耶和華的幫助,這表明他真的很謙卑。(但2:18)此外,但以理仔細研究聖經,查考了他當時能讀到的所有經卷。(耶25:11,12;但9:2)你可以怎樣效法但以理呢?檢查你的動機。你學習聖經的預言是因為很想明白真理嗎?如果是這樣,耶和華一定會幫助你。(約4:23,24;14:16,17)但有些人研究聖經預言可能是想找到證據,證明聖經不是來自上帝的。要是能證明這一點,他們就有藉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因此,我們要確保自己研究預言是出於正確的動機。《守》2023.08刊9-10頁7-8段

1月11日星期六

如果你氣餒,你的力量就會微弱。——箴24:10

如果我們跟別人比較,就很可能會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結果讓自己承受很大的壓力。(加6:4)如果我們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就可能會產生妒忌和競爭的心態。(加5:26)為了能跟別人一樣,我們可能會不顧自己的情況,強迫自己做一些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想想看,「期待的事遲遲不來」,已經會讓人「憂心如病」,更何況期待的事是永遠不會來的呢?這肯定會讓你非常沮喪。(箴13:12)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會讓你精疲力竭,沒辦法繼續跑永生的賽程。你對自己的要求不要比耶和華對你的要求還高。他從來沒有要求你獻出你沒有的。(林後8:12)請放心,耶和華不會拿你跟別人比較。(太25:20-23)你保持忍耐,你忠心地為他服務,你全心全意地敬奉他,他都非常珍視。《守》2023.08刊29頁10-11段

1月12日星期日

難道現在我要渴死?——士15:18

耶和華回應參孫的禱告,施行奇跡變出了水。參孫喝了水,「就精神振作,恢復了活力」。(士15:19)很多年以後,先知撒母耳在上帝的指引下寫了士師記,那時這個水泉看來還在。看見這個水泉的以色列人可能會想到,忠心崇拜耶和華的人在遭遇困境時,耶和華一定會扶持他們。不論我們有什麼天賦或能力,也不論我們在為耶和華服務時取得了什麼成就,我們都需要向耶和華尋求幫助。我們要謙虛,要承認只有依靠耶和華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參孫喝了耶和華給他提供的水就恢復了活力。同樣,我們善用耶和華給我們提供的一切,就能獲得力量,繼續忠於他。(太11:28)《守》2023.09刊4頁8-10段

1月13日星期一

溫和的回答平息暴怒,傷人的話語激起怒氣。——箴15:1

在一些情況下,要保持溫和特別不容易。比如,聽到別人污衊上帝的聖名或貶低聖經的價值時,我們可能會感到氣憤。這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祈求耶和華賜給我們神聖力量和智慧,幫助我們以溫和的方式去應對。如果我們事後發現自己沒有應對得很好,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再次禱告,並且想想下次可以怎麼做得更好。這樣,耶和華就會賜我們神聖力量,讓我們能夠控制脾氣,保持溫和。我們記住一些聖經的經文,就更能在不容易的情況下約束自己的舌頭,而神聖力量也能使我們想起這些經文。(約14:26)例如,箴言裡有很多原則能幫助我們保持溫和。(箴15:18)箴言裡也有很多經文表明,在氣氛緊張時保持克制能帶來很多益處。(箴10:19;17:27;21:23;25:15)《守》2023.09刊15頁6-7段

1月14日星期二

我一直想要提醒你們這些事。——彼後1:12

使徒彼得知道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過去幾十年來,他一直忠心地敬奉耶和華。他曾經陪耶穌一起傳道,也開展了向外族人宣揚好消息的工作。此外,他也是中央長老團的成員。雖然他的一生快要來到盡頭,但他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大約在公元62~64年之間,彼得在上帝的指引下寫了兩封書信,也就是彼得前書和彼得後書。(彼後1:13-15)彼得在寫這兩封信的時候,弟兄姐妹由於「各種考驗」而感到「憂愁」。(彼前1:6)當時,邪惡的人試圖在會眾中散播錯誤的道理,還引誘人做不潔的事。(彼後2:1,2,14)此外,生活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很快就要面對「萬物的終結」,這指的是羅馬軍隊即將摧毀耶路撒冷和整個猶太制度。(彼前4:7)毫無疑問,彼得的兩封信幫助弟兄姐妹看出他們可以怎樣應付當前的考驗,並且為將來的考驗做好準備。《守》2023.09刊26頁1-2段

1月15日星期三

基督在苦難中學會服從。——來5:8

跟耶穌一樣,我們通常也是在不容易的情況下學會服從的。比如,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的初期,我們收到指引要暫停在王國聚會所的聚會以及挨家挨戶的傳道工作。那時你覺得很難按照指引去做嗎?不過,你還是努力服從。這不僅保護了你,使你跟弟兄姐妹更加團結,也讓耶和華非常高興。我們受到的這些訓練會幫助我們在大患難期間更願意接受上帝組織的指引,這樣我們就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伯36:11)我們選擇服從耶和華,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愛他,很想讓他高興。(約一5:3)耶和華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永遠都報答不完。(詩116:12)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服從他和他賦予權力的人。這樣做就表明我們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會讓耶和華的心歡喜。(箴27:11)《守》2023.10刊11頁18-19段

1月16日星期四

你們要崇拜造天、地的主。——啟14:7

如果有天使對你說話,你會聽嗎?其實,今天有一個天使正在「向每個國族、部族、語言和民族的人」說話。說什麼呢?「你們要敬畏上帝,頌揚他……你們要崇拜造天、地……的主。」(啟14:6,7)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每個人都應該崇拜他。他讓我們有機會在比喻性的偉大聖殿裡為他服務,我們多麼感激他!這座比喻性的聖殿指的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哪裡找到相關的解釋呢?這座聖殿不是實際的建築物,而是耶和華根據耶穌的贖價祭物作出的崇拜安排,人們按照這個安排崇拜他,才能得到他的認可。使徒保羅在1世紀寫信給猶地亞的希伯來裔基督徒,信中他對這個安排作出了解釋。《守》2023.10刊24頁1-2段

1月17日星期五

耶和華說:「不是依靠軍隊,不是依靠能力,而是依靠我的神聖力量。」——亞4:6

公元前522年,國王聽信了讒言,頒布禁令不准猶太人繼續重建耶和華的聖殿。但撒迦利亞向猶太人保證,耶和華一定會用強大的神聖力量來移除所有障礙。公元前520年,大流士王解除了禁令,讓猶太人可以繼續重建耶和華的聖殿。大流士王還提供資金,並且要求當地的官員協助他們。(拉6:1,6-10)耶和華向以色列人提出保證,只要他們把重建聖殿的工作放在第一位,耶和華就一定會支持他們。(該1:8,13,14;亞1:3,16)猶太人受到先知的激勵,在公元前520年重新開始建造聖殿。不到五年,他們就完成了建殿的工程。猶太人儘管遭遇逆境,還是先做好耶和華的工作,就得到耶和華的照顧。結果,他們能夠歡歡喜喜地崇拜耶和華。(拉6:14-16,22)《守》2023.11刊15頁6-7段

1月18日星期六

效法亞伯拉罕的信心行事。——羅4:12

很多人都聽過亞伯拉罕這個人,但大都對他了解不多。不過,你一定知道很多關於亞伯拉罕的事,比如聖經說他是所有懷具信心的人的父親。(羅4:11)你可能會想:「我真的可以效法亞伯拉罕,像他那樣有堅強的信心嗎?」是的,你可以。想要培養跟亞伯拉罕一樣的信心,一個方法是研究關於他的記載,留意他的榜樣。亞伯拉罕聽從上帝的吩咐,搬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在帳篷裡生活了很多年,甚至把心愛的兒子以撒獻在祭壇上。他做這些事是因為他非常信賴耶和華。由於有信心和行動,亞伯拉罕得到了耶和華的認可,也成為了耶和華的朋友。(雅2:22,23)耶和華希望我們所有人,包括你,都能得到他的認可,成為他的朋友。因此,他指引保羅和雅各在聖經中提到亞伯拉罕的例子。《守》2023.12刊2頁1-2段

1月19日星期日

人人都要樂於聆聽,不急於說話。——雅1:19

姐妹要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基督徒需要學會有效地跟人溝通。在這方面,在今天的經文裡門徒雅各提出的建議非常實用。你認真聽別人說話,就是在向對方顯出「憐恤之心」。(彼前3:8)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理解了對方的意思和感受,你可以提一些適當的問題。在說話之前,要先想一想說什麼以及怎麼說。(箴15:28及腳注)你可以想想:「我要說的話是真實的嗎?能讓對方獲得鼓勵嗎?我說的話有分寸,顧及對方的感受嗎?」你可以向善於溝通的姐妹學習。(箴31:26)你可以多留意她們說話的內容和說話的方式。你越擅長溝通,跟別人的關係就會越好。《守》2023.12刊21頁12段

1月20日星期一

孤立自己的人拒絕一切實用的智慧。——箴18:1

今天,耶和華可能會通過家人、朋友或長老來扶持我們。不過,我們傷心的時候,可能想避開其他人,只想自己一個人待著,有這種反應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我們想要得到耶和華的扶持,可以怎麼做呢?我們要付出努力,抗拒孤立自己的傾向。如果我們孤立自己,思想就很容易變得狹隘。我們會開始只想著自己和自己的難題,結果很難作出明智的決定。當然,我們都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特別是在經歷痛苦的事情時,我們更需要時間讓自己靜一靜。不過,如果我們長時間孤立自己,就會把耶和華的幫助拒之門外。因此,要接受家人、朋友和長老的幫助。要記得,耶和華正在通過他們來扶持你。(箴17:17;賽32:1,2)《守》2024.01刊24頁12-13段

1月21日星期二

他不可用刀剃頭。——民6:5

離俗人許下誓願後就不可剃頭,必須把頭髮留長。這象徵他們完全順服耶和華。可惜,歷史上有些時期,以色列人大都不支持也不尊重他們當中的離俗人。離俗人要謹守誓願,與眾不同,有時需要很大的勇氣。(摩2:12)我們選擇服從耶和華,所以也跟周圍的人很不一樣。無論在學校還是工作的地方,我們都需要有勇氣才能告訴別人自己是耶和華見證人。此外,人們的道德越來越墮落,行為越來越敗壞,我們想堅持按照聖經的原則生活並且傳講好消息,可能會越來越不容易。(提後1:8;3:13)但要記得,我們努力跟不崇拜上帝的人分別開來,勇於與眾不同,就能讓耶和華的心歡喜。(箴27:11;瑪3:18)《守》2024.02刊16頁7段;17頁9段

1月22日星期三

你們要彼此接納。——羅15:7

請看看羅馬會眾的情況。這群會眾有各種各樣的人,有從小就遵守摩西法典的猶太人,還有背景完全不同的各國各族的人。有的人很可能是奴隸,有的則是自由人,有的甚至是奴隸的主人。這些基督徒可以怎樣克服這麼多差異,繼續加強愛心呢?使徒保羅勸勉他們「要彼此接納」。在原文裡,譯作「接納」的詞可以指慷慨地接待別人,比如請他到家裡來。這個詞也可以指好好對待別人,比如跟他做朋友。請看兩個例子。奧尼西慕是從腓利門家逃走的奴隸,但保羅告訴腓利門要接納奧尼西慕,「好好對待他」。(門17)雖然亞波羅沒有百姬拉和亞居拉那麼熟悉基督教的道理,但這對夫妻還是接納他。他們主動去找他,跟他來往。(徒18:26)這些基督徒沒有讓彼此間的不同破壞團結,而是努力克服差異,彼此接納。《守》2023.07刊6頁13段

1月23日星期四

我要履行我向耶和華許下的誓願。——詩116:14

你獻身給耶和華的主要理由是你非常愛他。你對耶和華的愛不只是出於感情,也是基於「確切的知識」。你越來越認識耶和華和他的旨意,所以越來越愛他。(西1:9)你學習聖經後就確信(1)耶和華真的存在;(2)聖經是他指引人寫下來的,是他的話語;(3)他任用他的組織來實現自己的旨意。一個人獻身給耶和華之前應該先做到哪些事呢?他應該先明白聖經的基本道理,按照聖經的標準生活,並且盡力向人傳道。(太28:19,20)他越來越愛耶和華,所以很想專一崇拜耶和華。你就是這樣的嗎?《守》2024.03刊4-5頁6-8段

1月24日星期五

二人合為一體。——創2:24

聖經說亞比該的丈夫拿八性情粗暴,品行惡劣。(撒上25:3)跟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亞比該肯定過得很不幸福。她有沒有機會擺脫這段婚姻呢?確實有。有一次,拿八羞辱了以色列未來的國王大衛和他的手下,結果大衛就帶著手下來殺拿八。(撒上25:9-13)亞比該本來可以自己逃走,讓大衛除掉拿八。但亞比該沒有這樣做,還說服大衛放過了拿八。(撒上25:23-27)她為什麼這樣做呢?亞比該深愛耶和華,也尊重他為婚姻定下的標準。她明白婚姻在耶和華眼中很神聖。為了讓耶和華高興,她就迅速採取行動去阻止大衛,竭盡所能去救自己的丈夫和家裡的人。《守》2024.03刊16-17頁9-10段

1月25日星期六

我會開口鼓勵你們。——伯16:5

在你的會眾裡,有沒有一些人為了多為耶和華服務而努力簡化生活呢?有沒有一些年輕人在學校裡承受很大的壓力,但還是甘願與眾不同,勇敢地表明基督徒的立場呢?有沒有一些人要忍受家人的反對,努力忠於耶和華呢?讓我們抓緊每一個機會鼓勵這些親愛的朋友,告訴他們,我們真的很欣賞他們顯出勇氣,也很欣賞他們甘願為耶和華作出犧牲。(門4,5,7)耶和華上帝知道我們很想讓他高興,也相信我們一定會甘願作出犧牲,履行獻身誓願。他也很尊重我們,讓我們有機會選擇怎樣表達自己對他的愛。(箴23:15,16)願我們所有人都下定決心繼續敬奉耶和華,甘心樂意地把自己最好的獻給他。《守》2024.02刊18頁14段;19頁16段

1月26日星期日

他走遍各地行善,治好所有被魔鬼壓迫的人。——徒10:38

公元29年的秋天,也就是耶穌開始傳道的時候,他和他的母親馬利亞在迦拿參加一場婚宴。當時,馬利亞看來也在幫忙招呼客人。後來酒竟然喝完了!很快,馬利亞來找耶穌,然後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約2:1-3)耶穌怎麼做呢?他施行了一個奇跡,把水變成了「上等的酒」。(約2:9,10)這次之後,耶穌還施行很多奇跡,幫助了成千上萬的人。例如,有一次他讓5000個男人吃飽,還有一次讓4000個男人吃飽。如果把在場的婦女和孩子都算進去,總人數可能超過2萬7000人。(太14:15-21;15:32-38)在這兩個場合,耶穌還治好了很多生病的人。(太14:14;15:30,31)《守》2023.04刊2頁1-2段

1月27日星期一

我是你的上帝耶和華,我正握著你的右手,對你說:「不要怕,我會幫助你。」——賽41:13

遭受沉痛的打擊後,我們可能有一段時間都會身心俱疲。我們可能像以利亞那樣,躺下去就不想起來,只想一直睡下去。(王上19:5-7)我們也許需要扶持,才能繼續積極地為耶和華服務。耶和華保證,在這樣的時候他一定會幫助我們,就像今天的經文說的一樣。大衛王就體驗到耶和華怎樣幫助了他。當他面對考驗和敵人時,他說耶和華「用右手扶持」他。(詩18:35及腳注)耶和華通常會指引其他人來扶持我們。比如,有段時間大衛覺得自己快要堅持不下去了,他的朋友約拿單就來找他,鼓勵他並幫助他堅強起來。(撒上23:16,17)另一個例子是,耶和華挑選了以利沙來協助以利亞。(王上19:16,21;王下2:2)《守》2024.01刊23-24頁10-12段

1月28日星期二

耶和華賜人智慧;他的口所出的話給人知識,使人明辨事理。——箴2:6

箴言第9章把「真智慧」描述成一個女人,說她在家裡準備好了一整桌的佳餚和美酒。我們可以從這個比喻看出耶和華非常慷慨,願意賜給人很多美福。(箴9:2)第4和5節說:「智慧對心中不智的人說:『來吃我做的餅。』」為什麼我們應該接受邀請去「真智慧」的家裡作客呢?因為天父耶和華希望我們成為有智慧的人,可以做明智的決定,避開危險。他不希望我們經歷痛苦才學到教訓,結果抱憾終生。所以經文說:「他為正直的人珍藏實用的智慧。」(箴2:7)我們敬畏耶和華,就會很想讓他高興。我們會樂意聽他的勸告並且照著去做。(雅1:25)《守》2023.06刊23-24頁14-15段

1月29日星期三

上帝並非不義,他不會忘記你們所做的工作。——來6:10

我們也許覺得自己能為耶和華做的很有限,但我們可以放心,我們真心真意為耶和華付出,想讓他高興,他一定會放在心上。我們怎麼知道呢?從耶和華給撒迦利亞的吩咐就可以看出這一點。當時,耶和華叫撒迦利亞用巴比倫的猶太人送的金銀做一個冠冕。(亞6:11)這個「華美的冠冕」會「用來紀念」他們慷慨的捐獻。(亞6:14及腳注)因此,我們可以確信,我們在逆境中仍然全心全意為耶和華服務,耶和華一定不會忘記。在最後的日子,我們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將來情況甚至可能會越來越糟糕。(提後3:1,13)不過,我們不用過度憂慮。要謹記耶和華通過哈該對他子民說的話,他說:「我與你們同在……你們不要害怕。」(該2:4,5)因此,只要我們盡力做好耶和華的工作,就可以確信耶和華一定會與我們同在。《守》2023.11刊19頁20-21段

1月30日星期四

我是個罪人。——路5:8

耶和華本來可以不把使徒彼得的錯誤寫在聖經裡,但他指引人把這些事記下來,就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學到寶貴的道理。(提後3:16,17)我們跟彼得有相似的地方,所以研讀跟他有關的記載就能看出,耶和華並沒有期待我們做到完美。他希望我們不要因為有弱點就放棄崇拜他,而要不斷付出努力堅持到底。為什麼我們要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呢?即使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克服了某個弱點,可能還是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但我們會繼續付出努力。我們都會說錯話、做錯事,感到很後悔,但只要我們不放棄,耶和華就一定會幫助我們不斷進步。(彼前5:10)我們看看耶穌怎樣憐恤一再犯錯的彼得,就會很受鼓勵,決心繼續敬奉耶和華。《守》2023.09刊20頁2-3段

1月31日星期五

主啊,要是你當時在這裡,我的兄弟就不會死了。——約11:21

本來,耶穌確實可以醫好拉撒路,就像在今天的經文裡馬大說的一樣。但他打算做一件更加了不起的事。他承諾說:「你的兄弟一定會復活。」此外,耶穌還對她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約11:23,25)耶穌有上帝所賜的力量,能夠使死者復生。他曾經復活了一個剛剛死去的小女孩,也復活過一個年輕人,而且看來是在這個年輕人死去當天就把他復活過來的。(路7:11-15;8:49-55)但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而且屍體已經開始腐爛了。耶穌連這樣的人也能夠復活嗎?拉撒路的另一個姐妹馬利亞出來見耶穌,她說了跟馬大相同的話:「主啊,要是你當時在這裡,我的兄弟就不會死了。」(約11:32)耶穌看到和聽到馬利亞以及跟她一起的人悲傷痛哭,就非常難過。他很同情這些朋友,不禁掉下淚來。他明白失去親友的人有多心痛。他肯定很渴望幫助他們擺脫這種痛苦,讓他們不再流淚!《守》2023.04刊10-11頁12-13段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