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7月1日星期二
他走遍各地行善,治好所有被魔鬼壓迫的人。——徒10:38
耶穌說話、做事和施行奇跡時,思想和感情都跟天父完全一致。(約14:9)我們可以從耶穌施行的奇跡學到什麼呢?耶穌和耶和華深愛我們。耶穌在地上的時候施行奇跡消除人們的痛苦,這讓我們看出他對人的愛很深。有一次,兩個盲人大聲向他求助。(太20:30-34)請留意,經文說耶穌因為「很可憐他們」,就醫好了他們。這裡譯作「很可憐」的希臘語詞顯示,耶穌看見人受苦就心如刀割。此外,耶穌餵飽飢餓的人,治好一個痲瘋病人,也是出於這種強烈的同情心。耶穌這麼同情別人,是因為他非常有愛心。(太15:32;可1:41)我們可以確信,「充滿溫情」的耶和華上帝和他的愛子耶穌深愛我們,在看到我們受苦時會感到非常心痛。(路1:78;彼前5:7)他們肯定很想早日消除一切苦難,讓人不再遭受折磨。《守》2023.04刊3頁4-5段
7月2日星期三
愛耶和華的人啊,你們要憎恨惡事。上帝守護他忠貞子民的性命,解救他們脫離惡人的魔掌。——詩97:10
我們要盡力避免接觸撒但世界裡錯誤的觀念,儘管這些觀念是人們普遍接受的,我們卻要努力避開。我們還要研讀聖經,讓自己的頭腦充滿正確的想法。此外,參加聚會和傳道也能保護我們的思想。要記得,耶和華承諾過,他一定不會讓我們受引誘超過我們能忍受的。(林前10:12,13)在這段艱難的時期,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更懇切地向耶和華禱告,才能繼續忠於他。耶和華希望我們「在他面前傾吐心聲」。(詩62:8)要讚美耶和華,也要因他所做的一切而感謝他。要祈求他幫助你勇敢地傳道,還要懇求他幫助你應付難題,抵抗引誘。千萬不要讓任何人或任何事阻礙你經常向耶和華禱告。《守》2023.05刊7頁17-18段
7月3日星期四
要互相關心,彼此鼓勵。——來10:24,25
我們為什麼參加會眾的聚會呢?最主要的理由是讚美耶和華。(詩26:12;111:1)另外,在這段艱難的時期,我們參加聚會也能互相鼓勵。(帖前5:11)我們在聚會裡舉手回答問題,就能達到這兩個目標。但我們在評論時可能會面對兩種挑戰,一種是一想到要回答問題就感到很緊張,另一種是很想多回答問題,但常常沒有被叫到。我們可以怎樣克服這兩種困難呢?使徒保羅說我們應該專注於「彼此鼓勵」。如果我們記得,哪怕是用很簡單的話來表達信念也能鼓勵別人,我們就不會那麼緊張了。另外,如果主持人沒有經常叫我們,我們還是可以感到高興,因為這樣別人就有機會發表評論了。(彼前3:8)《守》2023.04刊20頁1-3段
7月4日星期五
他可以上耶路撒冷,重建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的聖殿。——拉1:3
消息傳開了,猶太人可以返回家鄉以色列了!他們被擄到巴比倫已經大約70年,現在竟然可以回去了!(拉1:2-4)這件事只有耶和華才做得到。因為巴比倫通常不會釋放俘虜。(賽14:4,17)但巴比倫被攻陷了,之後新的統治者告訴猶太人說,他們可以離開了。這時候每個猶太人,特別是一家之主,都需要做一個決定:是要離開,還是要留在巴比倫。要做這個決定可能很不容易。許多猶太人年紀已經很大了,沒辦法長途跋涉返回故鄉。此外,大部分猶太人都是在巴比倫出生的,巴比倫才是他們的家。對他們來說,以色列其實是祖輩的老家。有些猶太人看來還在巴比倫過得很富裕,所以他們可能覺得很難放棄自己的生意和舒適的家,搬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守》2023.05刊14頁1-2段
7月5日星期六
你們要做好準備。——太24:44
聖經鼓勵我們要繼續培養忍耐、憐恤之情和愛心。路加福音21:19說:「你們只要忍耐,就會保全性命。」歌羅西書3:12說:「要穿上……憐恤之情。」帖撒羅尼迦前書4:9,10說:「上帝已經教導你們要彼此相愛……可是弟兄們,我們勸勉你們要繼續這樣做,而且要做得更徹底。」這些經文都是對1世紀的基督徒說的,他們已經顯出這三種特質,但還是需要繼續培養。我們也需要這樣做。你可以想想1世紀的基督徒是怎樣顯出這些特質的,然後你就會知道可以怎樣效法他們,從而為將臨的大患難做好準備。這樣,在大患難爆發前,你就已經學會了忍耐,而且會決心在大患難期間繼續忍耐。《守》2023.07刊3頁4,8段
7月6日星期日
那裡會有一條大路,稱為「聖潔之路」。——賽35:8
不論我們是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還是「另外的綿羊」,都需要留在「聖潔之路」上。這樣,我們現在就能繼續崇拜耶和華,將來也能得到上帝王國帶給人的種種福分。(約10:16)自1919年起,有千百萬人離開了大巴比倫,也就是錯誤的宗教。他們不分男女老少,都開始行走這條比喻性的大路。猶太人離開巴比倫的時候,耶和華為他們清除了路上的一切障礙。(賽57:14)現代的「聖潔之路」又怎麼樣呢?在1919年之前的好幾百年,耶和華就任用了一些敬畏他的人掃除障礙,讓人有機會從大巴比倫出來。(參看賽40:3)他們做了必要的準備工作,也就是在比喻意義上修建道路,讓心地正直的人能夠離開錯誤的宗教,進入崇拜方面的樂園,用正確的方式崇拜耶和華。《守》2023.05刊15-16頁8-9段
7月7日星期一
要歡歡喜喜地敬奉耶和華,來到他面前歡呼。——詩100:2
耶和華希望我們歡歡喜喜、甘心樂意地敬奉他。(林後9:7)既然如此,我們沒有動力時還應該繼續朝目標前進嗎?請想想使徒保羅的例子。他說:「我不斷嚴厲管教自己的身體,使身體成為聽命的奴隸。」(林前9:25-27及腳注)有時候,保羅即使不想做耶和華要他做的事,還是強迫自己去做。他這樣做耶和華認可嗎?當然!耶和華給了他很大的獎賞。(提後4:7,8)同樣,看見我們在沒有動力時還是努力達成目標,耶和華會感到非常欣慰。他知道有時候我們去做一件事,不是因為我們愛做這件事,而是因為我們愛他。耶和華會因為我們這麼努力而賜福給我們,就像他獎賞了保羅那樣。(詩126:5)我們體驗到耶和華的賜福後,可能還會因此有了動力。《守》2023.05刊29頁9-10段
7月8日星期二
耶和華的日子來到。——帖前5:2
使徒保羅把那些不會在耶和華的日子存活下來的人比作睡覺的人。人睡著以後,對於時間的流逝和身邊發生的一切都沒有任何意識。因此,他們不知道有什麼重要的事發生,也不能作出回應。今天,大多數人就好像睡著了一樣。(羅11:8)儘管證據清楚表明,我們正生活在「最後的日子」,而且大患難很快就要爆發了,他們卻對這些證據視而不見。(彼後3:3,4)但是我們知道,時間每過去一天,耶和華的日子就更近一天,而我們也就更有必要保持警醒。(帖前5:6)我們必須保持頭腦冷靜。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我們才不會捲入政治或社會問題的爭論之中。隨著耶和華的日子越來越近,我們會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要在這些爭論中支持某一方。不過,我們不需要擔心,因為上帝的神聖力量能幫助我們保持頭腦冷靜,作出明智的決定。(路12:11,12)《守》2023.06刊10頁6-7段
7月9日星期三
至高的主宰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忘記我,上帝啊,求你賜我力量。——士16:28
你聽到參孫這個名字時會想到什麼呢?你想到的很可能是一個力大無窮的英雄。參孫的確是這樣的,但他曾經做過一個錯誤的決定,為自己帶來可悲的後果。雖然如此,耶和華留意的卻是參孫為他所做的一切。他也把參孫的事跡記在聖經裡,讓我們學習。為了拯救自己的子民以色列人,耶和華任用參孫成就了很多大事。參孫死後大約過了1000年,使徒保羅在耶和華的指引下寫下了很多人的名字,這些人都是信心的榜樣,而參孫也在其中。(來11:32-34)參孫即使在逆境中也依靠耶和華,為我們樹立了優良的榜樣。他的榜樣可以鼓勵我們,我們也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一些寶貴的道理。《守》2023.09刊2頁1-2段
7月10日星期四
把你們的請求告訴上帝。——腓4:6
為了繼續培養忍耐,我們可以經常向耶和華懇切地禱告,把心裡的憂慮都告訴他。(帖前5:17)也許你現在沒有遭受什麼嚴峻的考驗,但是當你感到困惑、痛苦或者壓力太大時,你有沒有向耶和華尋求幫助呢?如果你現在就經常求耶和華幫助你應付每天的困難,將來遇到更大的考驗時,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向耶和華求助。你會很肯定,他知道在什麼時候以及用什麼方法幫助你是最好的。(詩27:1,3)現在我們就學會忍耐,將來在大患難期間就更有可能保持忍耐。(羅5:3)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多弟兄姐妹都發現,他們靠著耶和華的幫助忍受了某個考驗之後,就更加確信上帝一定會扶持他們,而這樣的信心幫助他們成功地面對了下一個考驗。(雅1:2-4)《守》2023.07刊3頁7-8段
7月11日星期五
這件事我也答應你。——創19:21
耶和華非常謙卑,而且富於同情心,因此他很願意對人通情達理。比如,耶和華打算毀滅邪惡的所多瑪人時,先通過天使去警告正義的羅得,讓他帶著家人一起逃進山區。當時羅得十分害怕,於是懇求耶和華允許他帶著家人逃進瑣珥,而這座小城本來是耶和華決定要毀滅的。耶和華原本可以堅持要羅得按照吩咐去做,但他答應了羅得的請求,沒有毀滅瑣珥。我們可以從這個記載看出耶和華非常謙卑。(創19:18-22)很多年以後,耶和華向尼尼微的居民顯出憐恤之情。他派先知約拿發出宣告,說尼尼微和其中邪惡的居民很快要被毀滅了。但尼尼微人悔改後,耶和華就憐惜他們,沒有毀滅尼尼微。(拿3:1,10;4:10,11)《守》2023.07刊21頁5段
7月12日星期六
約阿施的臣僕合謀害他。他死後安葬在大衛城,但不是在列王的墓地裡。——代下24:25
我們可以從約阿施的例子吸取什麼教訓呢?一棵樹如果根非常淺,就要完全依賴木樁的支撐才能站得住。要是木樁被撤走了,這棵樹受到強風吹襲就會倒下。約阿施就好像這棵樹一樣。一直扶持他的耶何耶大去世以後,他受到叛道的歪風影響,就沒有站穩立場,離棄了耶和華。這個事例清楚說明,我們不能只是因為有家人和弟兄姐妹的幫助才敬畏耶和華。為了保持信心堅定,我們必須經常研讀、沉思和禱告,不斷加強自己對耶和華的愛和敬畏之心。(耶17:7,8;西2:6,7)耶和華對我們的要求並不高。傳道書12:13把耶和華的要求總結成一句話,說:「要敬畏上帝,遵守他的誡命。人的義務全在於這一點。」我們敬畏上帝,就能夠面對未來的考驗,也能夠堅定不移。只要我們繼續敬畏耶和華,什麼都不能破壞我們跟他的友誼!《守》2023.06刊18-19頁17-19段
7月13日星期日
看!現在我更新一切。——啟21:5
第5節的一開頭是「坐在寶座上的那位說」。(啟21:5上)在啟示錄的所有異象裡,耶和華只有三次親自發言,這是其中一次。也就是說,提出這個保證的不是大能的天使,也不是復活了的耶穌,而是耶和華自己!這就說明了接下來的話是絕對可信的。為什麼呢?因為耶和華是「不可能說謊的」。(多1:2)因此,我們在啟示錄21:5,6讀到的內容是完全可靠的。經文中耶和華說:「看!」(啟21:5)在啟示錄中,譯作「看」的希臘語詞常常出現。接下來耶和華說了什麼呢?他說:「現在我更新一切。」在這裡耶和華談的雖然是將來的事,但他知道自己的承諾一定會實現,所以他說他正在使這些事情發生。(賽46:10)《守》2023.11刊3-4頁7-8段
7月14日星期一
他就出去,痛哭了起來。——太26:75
使徒彼得需要跟自己的很多弱點搏鬥。請看看幾個例子。耶穌告訴門徒,為了應驗聖經的預言,他會受許多苦,還會被人殺害,彼得卻勸阻他。(可8:31-33)另外,彼得和其他使徒多次爭論誰是最大的。(可9:33,34)在耶穌被處死前的最後一個晚上,彼得很衝動地削掉了一個人的耳朵。(約18:10)在同一個晚上,彼得因為懼怕人,所以三次不承認自己認識耶穌。(可14:66-72)彼得因此非常難過,痛哭了起來。不過,耶穌沒有放棄這個灰心的使徒。耶穌復活後給彼得機會表明對他的愛。他請彼得牧養他的羊群,謙卑地為弟兄姐妹服務。(約21:15-17)彼得欣然接受了耶穌交託的這份重任。後來在五旬節那天,彼得跟一些弟兄姐妹聚集在耶路撒冷時,受到了神聖力量任命,他們是第一批有榮幸得到這個寶貴福分的人。《守》2023.09刊22頁6-7段
7月15日星期二
你要牧養我的小綿羊。——約21:16
使徒彼得勸勉長老們,說:「要牧養上帝交給你們照顧的羊群。」(彼前5:1-4)如果你是長老,我們知道你肯定很愛弟兄姐妹,也很想牧養他們,不過,有時候你可能覺得自己太忙或太累了,沒有辦法負起這個責任。如果是這樣,你可以怎麼做呢?要把你的憂慮都告訴耶和華。彼得說:「服務的,就該靠著上帝賜予的能力服務。」(彼前4:11)弟兄姐妹面對的一些難題可能是在這個世界裡無法完全解決的,但要記得,我們的「總牧人」耶穌基督能夠幫助他們,而且他能做的要遠遠超過你能做的。他不僅在今天,也能在將來的新世界裡好好照顧弟兄姐妹。上帝希望長老做的就是愛弟兄姐妹,牧養和關心他們,並且「做羊群的榜樣」。《守》2023.09刊30頁13-14段
7月16日星期三
耶和華知道,有智慧的人的思想徒勞無益。——林前3:20
我們要避免依靠人的想法。如果我們從人的觀點來看事情,就可能會漠視耶和華和他的標準。(林前3:19)「這個世界的智慧」常常迎合我們錯誤的慾望。在古代的別迦摩和推雅推拉,拜偶像和不道德的性行為十分普遍,那裡的一些基督徒也受到了這種風氣影響。這兩群會眾縱容不道德的性行為,結果被耶穌責備。(啟2:14,20)今天,我們也受到壓力要採納錯誤的觀點。家人和一些認識的人可能會訴諸感情,勸我們放棄基督徒的立場。比如他們可能說,順從自己的慾望沒什麼錯,聖經的道德標準早就過時了。不過,在另一些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耶和華給的指引不太足夠,甚至想要「越出聖經上的話」。(林前4:6)《守》2023.07刊16頁10-11段
7月17日星期四
真朋友時刻顯出愛心,像兄弟為共患難而生。——箴17:17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需要得到力量。她還沒有結婚卻要懷孕生子。她還沒有養育兒女的經驗,卻要把一個孩子撫養長大,而這個孩子還是未來的彌賽亞。她從來沒有跟人發生過性關係卻懷孕了,她該怎樣跟未婚夫約瑟解釋這件事呢?(路1:26-33)馬利亞怎樣獲得力量呢?她尋求幫助。比如,關於這個任務,她請加百列提供進一步的說明和解釋。(路1:34)之後不久,她動身前往「猶大山區」探望親戚伊利莎白。伊利莎白稱讚和鼓勵馬利亞,並且在耶和華的指引下說出了關於馬利亞腹中胎兒的預言。(路1:39-45)聽完這些話以後,馬利亞不禁讚美耶和華,說耶和華「用臂膀施展大能」。(路1:46-51)通過加百列和伊利莎白,耶和華給馬利亞加添了力量。《守》2023.10刊14-15頁10-12段
7月18日星期五
讓我們組成王國,為他的上帝,也就是他的父親做祭司。——啟1:6
基督的門徒中有14萬4000人受神聖力量任命,他們跟耶和華享有一種特殊的關係,會去天上跟耶穌一起做祭司。(啟14:1)聖幕的聖所象徵這14萬4000人還在地上時,就由神聖力量而生,成為上帝兒子的情況。(羅8:15-17)聖幕的至聖所象徵天上,也就是耶和華居住的地方。把聖所和至聖所分開的「帷幔」象徵耶穌的身體。耶穌只要還是血肉之軀,就不能以大祭司的身分進入天上為耶和華服務。耶穌獻出自己的身體,作為救贖人類的代價後,讓14萬4000人有機會得到天上的生命,而他們也必須放棄自己的血肉之軀,才能得到這樣的獎賞。(來10:19,20;林前15:50)《守》2023.10刊28頁13段
7月19日星期六
如果我還要敘述基甸的事跡,時間就不夠了。——來11:32
基甸被以法蓮部族的人批評時沒有生氣。他表現謙卑,耐心地聽完他們的抱怨,還婉轉得體地回應他們,結果氣氛緩和了下來。(士8:1-3)明智的長老也可以效法基甸,在受到批評時認真聆聽並溫和地回應。(雅3:13)這樣,他們就能在會眾裡促進和睦。基甸打敗米甸人以後,以色列人想讓基甸得到榮耀。但基甸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將所有功勞都歸於耶和華。(士8:22,23)長老可以怎樣效法基甸呢?在取得一些成就的時候,要將所有功勞都歸於耶和華。(林前4:6,7)比如,一個長老被人稱讚很有教導能力時,他可以強調,真正發揮效力的是上帝的話語,或者他也可以強調,他是因為受到上帝組織的培訓才有這些能力的。長老可以時不時想想,自己有沒有引起別人過多的關注。《守》2023.06刊4頁7-8段
7月20日星期日
我的思想跟你們的思想不同。——賽55:8
如果我們沒有立刻得到自己所求的,可以問問自己:「我請求的事恰當嗎?」我們常常以為自己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但從長遠來說,我們請求的事不一定是對自己最好的。如果我們正在為某個難題向耶和華禱告,就要記得,也許還有某些解決方法要比我們想到的更好。此外,我們禱告祈求的一些事也許跟耶和華的旨意不一致。(約一5:14)比如,父母禱告求耶和華幫助他們的孩子留在真理中,這樣請求並沒有錯。不過,耶和華不會強迫任何人崇拜他。他希望所有人,包括我們的孩子,都自願選擇敬奉他。(申10:12,13;30:19,20)所以,這對父母其實可以禱告求耶和華幫助他們打動孩子的心,激勵孩子發自內心地愛耶和華,願意成為他的朋友。(箴22:6;弗6:4)《守》2023.11刊21頁5段;23頁12段
7月21日星期一
要不斷互相安慰。——帖前4:18
為什麼安慰別人是表達愛心的一個重要方式呢?一本聖經參考書說,保羅用的「安慰」這個詞的意思是「當別人經歷嚴峻的考驗時,站在他的身邊給他鼓勵」。我們安慰遭遇患難的弟兄姐妹,就能幫助他們振作起來,繼續行走通往永生的道路。每一次我們陪伴和安慰傷心流淚的弟兄姐妹,都是在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林後7:6,7,13)我們先要有憐恤之情,才會去安慰別人。一個有憐恤之心的人看見別人受苦時,就會很想安慰別人,盡力減輕他們的痛苦。保羅強調,耶和華安慰人跟耶和華對人的憐恤之情密切相關。保羅把耶和華稱為「憐憫人的父親,賜一切安慰的上帝」。(林後1:3)《守》2023.11刊9-10頁8-10段
7月22日星期二
遭遇患難時也應該歡欣。——羅5:3
每個跟隨基督的人都會遭遇患難,使徒保羅就是這樣的。他對帖撒羅尼迦的會眾說:「我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曾經預先說明我們會遭受患難。事實果然這樣。」(帖前3:4)他也對哥林多的會眾說:「弟兄們,我們在亞細亞行省遭遇的患難,我們不希望你們一無所知……我們以為自己活不下去了。」(林後1:8;11:23-27)今天,基督徒也會面對某些患難。(提後3:12)你有沒有因為信從耶穌而被親戚和朋友嘲笑呢?你決心在所有事上都誠實,這有沒有讓你在工作的地方遇上麻煩呢?(來13:18)你有沒有因為跟別人分享聖經中的希望而遭受政府的反對呢?保羅說,無論我們遭遇哪一種患難,都應該歡欣。《守》2023.12刊10-11頁9-10段
7月23日星期三
你們給我惹了很大的禍。——創34:30
雅各面對過很多難題。他的的兩個兒子西緬和利未不僅敗壞了家族的名聲,也讓耶和華的聖名蒙羞。此外,雅各深愛的拉結在生第二個孩子時難產而死。到了晚年,雅各還因為一場嚴重的饑荒不得不搬到埃及去。(創35:16-19;37:28;45:9-11,28)雖然遭遇了這麼多難題,但雅各從來沒有對耶和華和他的承諾失去信心。因為這個緣故,耶和華賜福給雅各。例如,耶和華賜給雅各很多財富。另外,雅各本來以為約瑟早就死了,後來竟然能夠跟約瑟重聚。你能想像雅各當時有多感激耶和華嗎?雅各因為跟耶和華有深厚的友誼,所以能成功地應付各種考驗。(創30:43;32:9,10;46:28-30)我們也要不斷鞏固自己跟耶和華的友誼。這樣,就算遭遇突如其來的考驗,我們也能成功面對。《守》2023.04刊15頁6-7段
7月24日星期四
耶和華是我的牧人,我必一無所缺。——詩23:1
大衛在詩篇23篇表達了他的堅定信念。他深信耶和華愛他,也很關心他。這篇詩描述了他和他的牧人耶和華之間深厚的感情。大衛完全信賴耶和華,有耶和華的指引,他感到很安心。大衛知道自己一生都會被耶和華的愛呵護,他為什麼這麼肯定呢?耶和華一直照顧大衛的各種需要,這讓大衛覺得自己受到了悉心呵護。此外,大衛跟耶和華有深厚的友誼,也得到了耶和華的認可。因此,他確信無論將來發生什麼,耶和華都會繼續照顧他。大衛毫不懷疑耶和華的愛,這樣的信心讓他能克服一切憂慮,也能深感幸福和滿足。(詩16:11)《守》2024.01刊29頁12-13段
7月25日星期五
在這一切日子,直到這個制度的末期,我都與你們同在。——太28: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很多地方都相對和平,上帝的子民可以自由地傳道教人。現在,傳道工作已經擴展到世界各地,幫助了很多人認識耶和華。今天,中央長老團繼續聽從基督的指揮,力求讓發出的指引符合上帝和基督的想法,並且會任用分區監督和長老向各群會眾提供指引。當然,這些弟兄都是不完美的,有時會犯錯,就像摩西、約書亞和使徒們一樣。(民20:12;書9:14,15;羅3:23)不過聖經說,受神聖力量任命的長老都在基督的「右手」中,這也可以引申指會眾的所有長老都在基督的指揮下。(啟2:1)因此我們明白,基督正在悉心帶領忠信睿智的奴隸和所有長老,也會繼續這樣做。我們真的有充分的理由信賴耶穌通過帶頭弟兄發出的指引。《守》2024.02刊23頁13-14段
7月26日星期六
你們既然是蒙愛的兒女,就要效法上帝。——弗5:1
今天,我們可以怎樣讚美耶和華,讓他高興呢?我們可以滿腔熱誠地跟別人談論耶和華,並且在言談中流露出我們多麼感激和愛戴天父。在傳道時,要記得我們的主要目標是幫助人親近耶和華,幫助他們像我們一樣愛戴親愛的天父。(雅4:8)所以,我們會用聖經幫助別人認識耶和華以及他的美好特質,比如愛心、公正、智慧、力量。此外,我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效法耶和華。我們這樣做,別人就可能會看出我們在這個邪惡的世界裡與眾不同,也可能會想知道我們為什麼跟其他人不一樣。(太5:14-16)這樣,當我們有合適的機會時,就可以向他們解釋原因,而一些態度誠懇的人就可能因此受到吸引來親近上帝。我們用這些方法來讚美耶和華,會讓天父感到十分欣慰。(提前2:3,4)《守》2024.02刊10頁7段
7月27日星期日
能鼓勵人,也能責備人。——多1:9
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基督徒,你需要培養一些實用的技能。這不僅可以幫助你負起會眾裡的職責,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或一家人,也能讓你跟別人有良好的關係。比如,你可以培養良好的讀寫能力。聖經說一個人天天研讀上帝的話語,並且好好沉思,就會過得成功快樂。(詩1:1-3)通過天天研讀聖經,他會了解耶和華的思考方式,培養清晰的思考力,懂得怎樣運用聖經原則。(箴1:3,4)弟兄姐妹會尋求成熟弟兄的幫助,請他們根據聖經提出適當的指引和建議。如果你有良好的讀寫能力,你準備的演講和評論就能更加言之有物,可以加強別人的信心。你也能夠做好筆記,這些筆記不僅能用來鞏固自己的信心,也可以用來鼓勵別人。《守》2023.12刊26-27頁9-11段
7月28日星期一
跟你們聯合的,比跟世人聯合的更大。——約一4:4
你感到恐懼時,可以好好想想將來當撒但消失以後,耶和華會做的事。在2014年區域大會的一個短劇裡,一個爸爸跟家人討論提摩太後書3:1-5時,一起想像如果這段經文預告的是新世界的情景,經文會怎麼說。經文也許會說:「到了新世界,你會過上最幸福的日子。那時候,人會關愛別人,喜愛真正的財富,謙虛,謙卑,尊重上帝,孝順父母,有感恩之心,忠貞,有親情,樂意達成協議,說別人的好話,自制,溫和,喜愛良善,忠實可靠,樂意讓步,不自高自大,愛上帝而不是愛享樂,懷著虔誠的心處世為人。你要跟這樣的人密切來往。」你平常會跟家人或弟兄姐妹談談新世界裡的生活嗎?《守》2024.01刊6頁13-14段
7月29日星期二
我已經認可你了。——路3:22
聖經說:「耶和華喜愛他的子民。」知道這一點真的讓我們感到非常安心!(詩149:4)不過有時候,一些弟兄姐妹對自己的看法很消極,他們可能會想:「耶和華真的認可我嗎?」在聖經時代,很多忠心崇拜耶和華的人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撒上1:6-10;伯29:2,4;詩51:11)聖經清楚表明,不完美的人是能夠得到上帝認可的。要怎麼做呢?我們必須信從耶穌基督並且受浸。(約3:16)這樣做,就是公開表明我們已經為自己的罪悔改,並且承諾要遵行上帝的旨意。(徒2:38;3:19)我們採取這些步驟來加深跟耶和華的感情,會令他非常開心。只要我們繼續盡力履行獻身誓願,耶和華就會認可我們,讓我們做他的好朋友。(詩25:14)《守》2024.03刊26頁1-2段
7月30日星期三
我們看見的、聽見的,不能不說。——徒4:20
就算政府禁止我們的工作,我們還是要效法1世紀的門徒堅持傳道。我們可以確信,耶和華一定會幫助我們完成傳道工作。因此,我們要禱告求耶和華賜給我們智慧和勇氣,也要懇求耶和華幫助我們應付難題。我們很多人都要面對迫害、疾病、情緒問題、親人離世、家庭難題等不同的考驗,瘟疫和戰爭之類的災難更令我們的情況雪上加霜。所以,要把你的心情和當前的困境全都告訴耶和華,就像跟好朋友無話不談一樣。請放心,耶和華一定會出手幫助你。(詩37:3,5)堅持禱告能幫助我們在患難中保持忍耐。(羅12:12)耶和華知道自己的子民正在經歷什麼,他們求救的呼聲,他都聽見了。(詩145:18,19)《守》2023.05刊5-6頁12-15段
7月31日星期四
要不斷確認什麼才是主所接納的。——弗5:10
如果我們要做重大的決定,就必須辨明「耶和華的旨意是什麼」,然後按照他的旨意去做。(弗5:17)我們想想一件事牽涉到哪些聖經原則,就是在尋求耶和華對這件事的看法。然後我們運用這些原則,就會更容易作出明智的決定。我們的敵人撒但,也就是「那惡者」,很希望我們忙於追求這個世界的事,以致於沒有時間為上帝服務。(約一5:19)我們如果不小心,就很容易把物質財富、世俗教育或個人事業看得比為耶和華服務更重要。如果一個基督徒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就說明他已經被世界的思想影響了。當然,以上提到的事本身並沒有什麼錯,但這些事絕不該在我們生活中佔據最重要的位置。《守》2024.03刊24頁16-17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