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4 5/1 259頁
  • 提防傳揚他人的過失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提防傳揚他人的過失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相似資料
  • 你會「揭人短處」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 錯處,挑錯
    洞悉聖經(上冊)
  • 是誰的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 接受上帝的幫助克服隱秘的過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守》64 5/1 259頁

提防傳揚他人的過失

上帝的道聖經鼓勵我們要慷慨施予。因為這樣行能使眾人皆大歡喜。可是有一種施予是聖經所不鼓勵的。那是什麼呢?就是講出或傳揚自己的弟兄,朋友或知己的過失。——詩篇50:20;使徒行傳20:35。

你可能非常謹慎不散播謠言並憎惡任意造謠中傷或作假證的事,這是好的。可是,在舌頭的使用方面,你是否知道上帝要求我們要更進一步以它來表現對鄰人的愛心呢?——出埃及記20:16。

關於這點,我們在詩篇15:1-3讀到:「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他就是……不以舌頭讒謗人,不惡待朋友,也不隨夥毀謗鄰里。」不錯,你若想做上帝的朋友則不論真或假你都不可羞辱一個親密的朋友。

從詩篇的另一篇我們可以看出在上帝的眼中任意說損害人的誹謗話是一件很嚴重的事:「但上帝對惡人說:『你怎敢傳說我的律例,口中題到我的約呢?其實你恨惡管教,將我的言語丟在背後。你坐著毀謗你的兄弟,讒毀[講出他的過失,NW]你親母的兒子。』」——詩篇50:16,17,20。

顯然,惡人在傳講他的過錯時往往心懷惡意,可是很多時候講出別人過錯的人往往並不是這個人的仇敵而是一些自稱彼此相愛的人。夫妻時常會彼此揭露瘡疤而讓外人得知一些不應外揚的家醜。還有,父母對別人批評自己兒女的短處,有的時候甚至當著兒女的面這樣做使得兒女深受傷害。這種傳揚別人過失的事即使在基督徒小組裡的份子之間亦非絕無罕有。

上帝譴責這種傳揚別人過錯的行為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原因之一是,它牽涉到背棄人的信託和信賴,尤其是將一個弟兄的過錯傳出,使一個密友蒙受羞辱更受到上帝的譴責。由於在家庭裡,在工作或聚會崇拜的地方彼此間密切的接觸關係,我們對他人有更深切的認識,因而亦有機會觀察到他們的短處。忠誠要求我們不傳揚他人的羞辱。然而,當第一個人亞當自動道出他的妻子才是最先犯罪的人時,他泄露出他對妻子極缺乏忠誠,而且他之所以如此並非由於他對上帝更為忠誠。——創世記3:3,12。

更甚者,泄露別人的過失乃是缺乏愛心的表現。它與以下的訓示:「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罪,」正背道而馳。事實上,僅憑公正感便應阻止我們傳講他人的過失,因為我們豈不是應該對待別人好像我們希望他們對待我們一樣嗎?誰願自己的羞辱讓別人傳播呢?——彼得前書4:8;馬太福音7:12。

傳播別人的過失還有其他的害處。它可能離間親密的朋友:「遮掩人過的,尋求人愛。屢次挑錯的,離間密友。」為什麼要以讒言破壞友誼呢?為什要顯揚一個人的錯處而削減或毀壞他原來可能具有的良好影響呢?談論別人的優點長處豈不要比議論別人的錯處好得多嗎?——箴言17:9。

於是有些人可能會問,什麼使得人去傳講別人的過失呢?是否因為需要找話題而未能考慮到它所可能產生的後果呢?抑或是由於缺乏體貼的同情心,而未能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呢?一般的閒話通常均是如此,因為縱使這些閒話毫不損害任何人,卻往往包括了一些被談論者寧願人不要談及的閒言瑣語。

再者,致使人去傳講別人過失短處的亦可能是自驕的心理,甚或是一種不自覺的自詡心理。亦可能因為一個人自覺受了委曲而盼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卻不跟從聖經的原則往冒犯自己的人那裡將問題解決。(馬太福音18:15-17)另一個動機可能是為自己辯護的心理。例如亞當不但泄露出他缺乏忠誠的品質,同時由於他企圖引起上帝對夏娃罪過的注意而顯明了他為自己辯護的願望。在訴說別人的過失方面,人的心很容易會自我欺瞞。(耶利米書17:9)唯有耶和華上帝能澈底察透人的心,不過他的道亦能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心,因為它「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來書4:12。

然而,在揭露過失的事上亦有例外的時候,例如當一個人被徵詢關於一件司法性質的事情時。對上帝,原則,個人的正義感和自己親人的忠誠,可能要求我們將別人的過失揭露出來。耶穌就憑著這些正當的理由將當日宗教領袖的過失,偽善,暴露出來。所以,在今日有的時候為了維護他人的利益,特別是基督徒組織的利益,我們亦必須將一個弟兄或一個密友的過失講出來。——哥林多前書1:11;5:1。

可是除了這些例外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正當理由可以使我們將弟兄或密友的過失講出來。正如我們屢次注意到,當我們想談論一些有關私人性質的事時最好先問問自己:這是仁慈的嗎?這是真實的嗎?這是否需要呢?使徒保羅給了我們適切的忠告說:「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不可毀壞上帝的工程。」——羅馬書14:19,20。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