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地傳講上帝的道
傳道是基督教自始至今主要的傳播方法之一。可是傳道的方法並不僅限於一種。基督教國內有不少的布道家往往用一種極端感情激動的方式高聲喊叫,和手舞足蹈,旨在激動他們的聽眾的情緒或甚至煽動他們的偏見。但是這些人卻不能在聖經裡找到支持他們這種傳道方式的根據。這種傳道也不是使徒保羅在教訓提摩太時所指的那種傳道,他說:「你當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正確地]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後書2:15。
但是基督教國裡的其他一些走向另一個相反的極端的傳教士們,例如那些用一種散漫毫無目的的方式,全無次序或連貫性地,東拉西扯不著邊際地偶而傳講上帝的道的教士,亦沒有正確地傳講上帝的道。他們沒有竭力去得蒙上帝喜悅。今日許多的傳道正是如此空洞之談這件事實可以從美國伊里諾州,芝加哥城的《論壇報》1963年十月四日所刊載的一篇報導看出來。其標題謂:「李特告大公會議,要傳揚上帝的道。教會時常失職,樞機主教斷言謂。梵蒂岡城十月三日訊——聖路易之樞機主教李特今日在梵蒂岡之大公會議中發言謂羅馬天主教會需要更努力傳講上帝的道。在聖彼得大教堂內的長方形會議廳裡這位美國的樞機主教首次向該會議中的2,262名主教發言,他告訴他們今日傳道的責任只是以一種散漫的方式在進行而已。」其中,他又說傳講上帝的道的工作乃是「不可缺少的,假若大公會議想使它所作其他一切的革新措施成功的話。」這位樞機主教竟然會將傳講上帝的道視為如此基本,以致說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所作的其他一切革新措施之是否成功有賴於此。這的確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既然他們承認傳講聖經是如此基本的條件,那末我們大可以問一下何以羅馬天主教會的情形是如此糟以致他的一位顯要人物會發怨言說,「傳道的責任[傳上帝的道]只是以一種散漫的方式在進行而已」呢?這是否可能歸咎於他們未能體會到聖經本身的重要性呢?
上帝的道很清楚表明傳道決不可以散漫的方式更不可被疏忽。當耶穌復活之後,他在遇到正往以馬忤斯途中兩個滿心困惑和憂傷的門徒,耶穌向他們傳道產生了立即的效果:「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結果如何呢?後來他們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麼?」——路加福音24:13-32。
同一日稍後的時候耶穌又對十一個使徒和其他與他們聚集在一處的人作了類似的見證:「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藉著他的講道,「他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又對他們說,『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很明顯地耶穌絕沒有忽略聖經也沒有毫無目的地運用它,反之他的講道卻產生極大的效果。——路加福音24:44-46。
使徒保羅自謂效法他。在各方面效法他的方法之一就是以一種合邏輯首尾一貫和合理的方法傳道而其效果亦極大;這是我們可以從使徒行傳各章中看到的。其中關於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的記錄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那裡有猶太人的會堂,保羅照他素常的規矩進去,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講解陳明基督必須受害,從死裡復活。又說,我所傳與你們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他們中間有些人聽了勸,就附從保羅和西拉。並有許多虔敬的希利尼人,尊貴的婦女也不少。」——使徒行傳17:1-4。
聖經的記載對於門徒亞波羅在亞該亞的傳道亦作過類似的見證:「他到了那裡,多幫助蒙恩信主的人,在眾人面前極有能力,駁倒猶太人,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他的傳道絕不是毫無目標而散漫的,對嗎?——使徒行傳18:27,28。
至於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在傳揚上帝的道和以正確的方式去傳揚方面究竟聽從李特樞機主教到什麼程度則尚需留待以後才知。在這件事上他很可能會好像在荒野裡一聲微弱的呼喊而已,就好像他的前任者之一,甘得力克樞機主教在第一次羅馬天主教的大公會議的徒然呼籲一樣;在該次會議中甘得力克樞機主教曾強烈地反對教皇絕無謬誤之說。
無論怎樣,事實仍然是,傳道若想產生基督徒便必須以上帝的道為根據。除此以外,這種傳道絕不能以一種極端的情緒激動方式,也不能以一種空無目標或散漫的方式來從事。相反地,傳道一定要藉著提出事實和合理而首尾一貫的論據才能使人信服。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以及他們所用的書刊便是從事著這種的傳道活動,而正如事實表明,這的確是有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