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考查聖經?
你能夠想像全世界的人,無論亞洲人黑種人和「白種人,」都樂於以「兄弟」彼此稱呼嗎?你能夠想像一個只有一種宗教的世界嗎?你能夠想像生活一個世界裡,其中所有的人均團結友愛地一致敬拜創造天地的上帝嗎?有史以來最暢銷和最多人閱讀的書便有論及這個光明的希望。這是一本非常古老,但卻同時最合時代的書。
這本富於實際智慧的書完全是由東方人編纂成的。可是它的信息卻不僅與近東和遠東的亞洲人有關,同時也與非洲人、歐洲人和美洲人——事實上全人類——有關!正如這本書說:「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a這本書說是聖經。
日本廣島的一個青年告訴我們聖經的宗教如何影響到他的一生,說:
「在1963年,我準備去奈良接受訓練成為天理教[天聰教]的一個傳教士。有一日,耶和華見證人的一個海外傳道員上門探訪我,我接受了一本稱為《從樂園的失落到樂園的復得》的書。我對聖經有點興趣。這次採訪引起我的興趣將箴言再讓一遍。這海外傳道員再次上門探訪我,並邀請我赴會聆聽一個公眾演講,演講之後我們接著討論《守望台》雜誌的一篇文章,『內在的和諧——證明聖經由神感原的證據。』在討論結束時主持人宣佈耶和華見證人將於8月21-25日在京都舉行一個國際大會。我於是安排在未去奈良接受天理教的傳教士訓練(訂於八月二十六日開始)之前先參加這個大會。
「京都大會的節目十分富於教育性而令我極感興趣。不同的講者逐一上台作合理、現實和富於造就的演講——均以聖經為根據。再者,所有參加的人均以「弟兄姐妹」相稱而以一種最友善的方式彼此交往。那裡絲毫沒有我在宗教集合所慣見的那種冷冰冰的氣氛,每個人都和藹可親而充滿喜樂的氣氛。同時有許多不同國籍種族的外國代表參加大會,他們絕沒有表現任何種族偏見。大會結束之後,一個『弟兄』邀請我和他回去廣島研究聖經。……結果我打銷了到奈良接受天理教傳教士訓練的原意。……用了整整一個月研究聖經之後,我開始接受耶和華見證人的傳道訓練;四個月後,我以水浸禮象徵我獻身給耶和華而完全被接納進耶和華見證人的新世界社會裡。」
這個年青人想成為一個傳教士。但是作什麼的海外傳教士呢?這點他不知道——直至他研究聖經而認識了以天地的造物主耶和華上帝的應許為根據的「一信」之後他才知道。——以弗所書4:5,6。
基督教國的記錄
我們不應該將這「一信」與基督教國的宗教混淆起來。基督教國的各教派久已叛離聖經的道理。這便是為什麼基督教國的歷史如此殘忍暴虐的原因;在宗教裁判所、十字軍、世界大戰和局部的戰爭方面它留下了一項血腥的記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基督教國的納粹黨由於與梵諦岡訂了協約而將耶和華的一萬個基督徒見證人投入集中營裡。有數以百計的真正基督徒因為拒絕支持希特拉的戰爭而被處決。他們寧死也不願違反聖經在以賽亞書2:4所宣佈的聖經原則:「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
今日基督教國正受到與日俱增的罪惡、種族鬥爭和其他暴亂及不道德所困擾。它的各教會則彼此勾心鬥角而充滿了疑惑。聖經曾預言到這個變節不忠的組織的形成,它以古代巴比倫的迷信和宗教儀式去代替聖經的純正道理。今日,它所結出的不法惡果觸目皆是。這些絕不是基督徒的愛心所結的果子。馬太福音13:37-43;7:21-23。
基督教與眾不同
那末,純真的基督教究竟是什麼呢?它乃是以聖經為根據而不分黨派的宗教,它以我們對一位全能的上帝——永生的上帝耶和華——所作的崇拜為中心。耶穌基督在地上時,他竭力顯揚天父耶和華的聖名和旨意;他同時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使人類能夠從死亡的勢力得贖而在一個地上樂園裡永遠享有完美的生命。——約翰福音17:3,6。
耶和華的偉大旨意包括將罪惡從地上消除而使地球成為人類一個光榮的居所。甚至現在,雖然地球為人所濫用蹂躪,地球仍然是美麗的。正如太陽神八號的一位太空人說:「在整個宇宙中,無論我們望向那裡,只有地球顯出些少色彩。在其上我們可以看見海洋的深藍,陸地的褐棕和雲層的乳白。……它是所有天體中最美麗悅目的東西。地上的人不意識到他們享有多麼好的東西。」b我們的確有理由為地球的奇跡和其上的生物感激耶和華上帝!
但是真正的基督徒卻較此更進一步。他們研究上帝的道聖經以找出上帝對這個地球所訂的旨意。他們為上帝的應許而歡欣,因為這個地球很快便會變成一個樂園了,並且會充滿享有完美生命和團結一致的人類。他們趁這個邪惡的制度尚未結束之前參加向萬民宣揚得數方法的緊急工作,以藉此表示他們對上帝的感激。——提摩太後書4:2。
生命的宗教
聖經的宗教教導人在現今和未來的地上樂園裡均過一種喜樂和有意義的生活。(傳道書2:24,25;腓立比書4:8,9)但是今日大部份的教派卻關心死人的喪禮儀式過於關心活人的生活。關於這點,日本政府教育部在1959年出版的《日本的宗教》一書第104頁說:
「從這時起[始於1868年的盟登時代],佛教成為一個主要為人辦理喪事和追悼死人的宗教,這些追悼事宜在每個信徒家裡舉行,在春秋分的時節則在各廟宇裡有隆重的祭祀儀式舉行。這便是佛教的主要工作。
我們可以補充說,喪禮也是基督教國各教派的主要職務之一。
但是聖經卻沒有予人任何關於舉辦喪事的訓示。原因之一是死人並沒有升上西天,也沒有下到地獄,亦沒有去到自古巴比倫的日子以來許多人所相信的陰府。關於死者,聖經清楚地說:「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傳道書9:5,10)所以為死者舉行的種種儀式有什麼好處呢?
可是,聖經吩咐基督徒不要「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13)為什麼呢?因為死者仍有希望。所有在人類共通的墳墓裡的「死人,無論大小」都會在地上復活過來。(啟示錄20:11-15)他們若對耶穌為他們的益處獻作的贖價祭物具有信心,並且符合上帝為生活在地上樂園裡的人所訂的條件,他們便可以獲得完美永恆的生命。你覺得這事令你很難置信嗎?耶穌預料他的聽者會對這件事感覺驚奇,因此他說:「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上帝兒子]的聲音,就出來。」——約翰福音5:28,29。
聖經同時描述會有一「大群」來自各國各族的人。這些人與偽宗教分離,也沒有被捲入示威、學生暴動、和推翻政府的漩渦裡。反之他們學會按照聖經的原則而生活,耐心等候上帝在他所訂的適當時候解決世上的種種難題。他們和平而熱心地向人宣揚基督所統治的上帝王國乃是人類的唯一希望。這一「大群人」期望憑藉耶和華的恩典得以渡過現今這個邪惡制度的毀滅而在地上的樂園裡享受真正豐富的生命。——啟示錄7:9-17;21:3-5;約翰福音11:25,26。
在宗教方面何以如此混亂?
人類既面對著如此光明的前途,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只有這麼少人肯接受聖經的希望。為什麼會這樣呢?聖經在哥林多後書4:3,4回答說:「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事物制度]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上帝的像。」「這事物制度的神」是一個實際存在的隱形生物。聖經說他「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啟示錄12:9)他迷惑這世界結果導致多麼混亂的情形!
四千多年前,在古代的巴比倫,由於人類偏離正道隨從偽宗教,上帝第一次將人類驅散各地。直至今日,撒但仍利用許多不同的教派作為混亂人類的主要工具。他使人以為墨守父母傳下的宗教是合理的。
但是一般人有什麼保證他們從父母承受的宗教便是純真的宗教呢?例如在日本,政府在1957年發表的統計,表示這個國家有379個教派,其中有38個隸屬於基督教國。當時日本的人口有九千萬人,而各教派卻聲稱擁有一億二千三百萬個信徒;這表明有許多人隸屬於多過一個教派c可是,既然這些教派均彼此衝突,如果其中有任何一個是純真的宗教的話,那末每個信徒信奉純真宗教的可能性僅佔379分之一二而已。
使現代各教派更形紛亂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許多新教派。在日本,被登記的這些新教派至少有171個。可是它們當中的大部份均墨守舊教派的各種迷信。例如日本日蓮宗的佛教就是靈友會立正公和創學會的前身,它們都贊同「真理忘憂」經。為了說明忘憂經的道理,我們引錄它在結論中第28章的一段話:
「凡挑剔及批評此經之皈信者,今世會染上大痲瘋。譏誚此經之皈信者會世世牙崩齒落,唇厚鼻扁,手足扭歪,身體潰爛,出膿出血,腹起水脹,呼吸短促,兼受各種痼疾重症之苦e故此,人若見到——甚至在遠處看見——守此經者,則當起而敬之如佛。」d
為了作一比較,我們提議你讀讀聖經中的詩篇或馬太福音第五至第七章耶穌所作的《登山寶訓》。你寧願接受那種道理呢?擺脫幼稚的迷信的人是快樂的。「從上頭來的智慧」遠較有益得多,因為耶和華的教訓是「[合理的],……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假冒。」——雅各書3:17。
那個宗教是好的?
顯然我們無法說「所有宗教都是好的。」在現代的巴比倫宗教世界帝國中,有許多道理是引起惑亂,謬誤無稽和傷風敗俗的。聖經將這個派別眾多的龐大宗教組織稱為「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為了自私目的而與政黨勾結和干預政治的宗教賣淫絕不會得到上帝的祝福!現在有一個緊急的呼籲正向所有仍然留在「巴比倫」裡,但卻渴望尋求純真宗教和永生的人發出:「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今日迅速惡化的世界情形表示上帝對偽宗教執行判訣的日子已很近了!——啟示錄17:5,15-17;18:4。
但不是僅捨棄偽宗教便夠了,耶和華上帝還要求一切想得永生的人學習和奉行純真的宗教。這意味到我們必須研究聖經,並且對耶和華上帝,對他的兒子耶穌基督以及對那使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實現的王國養成深摯的愛。(馬太福音6:9,10)聖經比人所寫的一切百科全書和教科書含有更多的智慧。它能夠予人帶來永生的教育。你若想為自己和家人贏得一個光明的希望,接受聖經中明智的勸告和訓示是必需的。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於免費幫助你研究聖經,使你尋得純真的宗教和導至永生的真理。
[腳注]
a 使徒彼得在使徒行傳10:34,35所說。
b Time, Inc., Radiopress to The Yomiuri, Tokyo, January 17, 1969.
c 日本教育部出版的《日本的宗教》第82頁。
d 《日本的新宗教》,哈利·湯遜著,第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