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1 4/1 223頁
  • 讀者來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讀者來函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相似資料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花——上帝賜給人的可喜禮物
    警醒!1971
  • 花——創造的奇觀
    警醒!1988年
  • 花的種類
    警醒!1972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守》71 4/1 223頁

讀者來函

● 鑑於異教徒獻花圈給死者這件事實,在喪禮舉行時,基督徒贈送花圈或在墓前獻花是否適宜?——美國G.T.君問。

不錯,古代的異教徒向死者獻花圈,布拉治著的《它怎樣開始?》一書說:「在喪禮中送花圈,將其放在靈柩上或在墓前獻花乃是古代迷信及偶像崇拜的遺風。」

他們這樣行目的何在呢?同一本刊物的作者說:「花圈是弔慰死者這種信仰的遺俗。花同時也被實際視作花祭,即獻給死者的一種祭物。它們的用意是要使死者快樂,以免他們由於不滿而回來騷擾哀悼者。」異教徒由於迷信死者有個不死的靈魂,所以獻上花圈以圖安撫死者。

可是花是否源於異教呢?我們應該僅因為異教徒獻花給死者便認為在這種場合使用花是不對嗎?頗有趣地,我們同時留意到同一位作者布拉治說:「現在已沒有人記得這種起源。花圈已不再具有魔力了,而『以花表敬意』已成為西方世界中一種確立的習慣。」

在西方世界中,花通常不是用來慰撫死者的。送花其實是對死者家屬的一項仁慈表示。花是耶和華造來娛人的,它的確有一種使人愉快的力量。

一個人若以為送花是要尊榮死者,他的行為便與異教徒無異了。從基督徒的觀點看來,這種動機是錯的。但是他送花的目的是要安慰生者,使悲哀的場合開朗些,這無疑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可是我們應該提及雖然送花是表示敬意的一種習慣,我們卻沒有義務這樣行 。其實我們為死者的家屬做些其他的事甚至可能更有意義。一個人若不送花,他可以自告奮勇替這家人煮一頓飯,因為這家悲哀的人可能有其他許多煩瑣的事要照顧。或者一個人可以仁慈地建議代死者的家屬照料小孩,直至喪事辦妥為止。喪事過後,死者的近親,例如寡婦,無疑會感到孤寂。請這些人吃一頓飯或作郊遊會是一種仁慈的表示。這會使他們體會到他們是受歡迎的,他們的朋友仍要他們參加他們的活動。正如雅各書1:27說:「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崇拜]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所以由此可見雖然懷著正當的動機,不以異教徒信仰為背景而送花沒有什麼不妥之處,我們還有其他有益的事可以做。受惠者對這些事可能比對沒有親自幫助的送花更感激。

通常致喪的花在喪禮後放在墓前。但是有些人可能以其他方法處置這些花,他們可能將花送給別人,送給那些很少有人送花給他們的人,有病的人和年老的人。一個人可能感到生人會賞識這些花,但是將花放在墓地則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死者並不能欣賞它們。——傳道書9:5。

當然,有些人可能寧願將花放在墓前,只為了增加墓地的美觀而不是要尊榮死者。這也是一件可由個人決定的事。

所以一個人若懷著正當的動機及清楚了解死者的情形,他在送花這件事上怎樣行乃是一件任由私人決定的事。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還可以為死者的遺屬做些比送花更有意義的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