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是什麼意思
仁慈是什麼意思呢?仁慈的人會真正樂於助人。仁慈可說是愛心的行動表現,因為真正的愛心是切合實際的。仁慈的意思可以指具有同情和助人之心,對別人的福利具有同情的關懷。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裡,被譯成「仁慈」的希臘字克利託斯(chrestòs)甚至更有力,因為這字的意思是「樂於幫助別人」。
不錯,仁慈的意思不是指感情用事,也不是指縱容別人的弱點。反之仁慈的意思是對需要幫助的人真正有所幫助。體貼的同情心可以幫助我們道出怎樣在小事上及大事上對人有所幫助。
舉個例來說,1969年五月的一日,厄瓜多爾的該亞喬爾城正下著傾盆大雨,街上滿是泥濘而十分滑。一個年老的海外傳道員急步行過,不慎滑倒而臀部撞正行人道的邊石。當他打算站起時,他痛得無法動彈。他環視四周想請人扶他起來,但他等了二三十分鐘之後才有一個行人停下來問他需要什麼幫助。這人於是立即通知這個海外傳道員的朋友。
當朋友抵達時,他們小心翼翼將他抬起來放在一架旅行車的後廂裡然後將他送往醫院。X光檢驗的結果透露他遭受T形的折骨,情況的嚴重為醫院醫生所罕見。這個傳道員多麼感激有人對他表現仁慈!他的妻子和朋友也多麼感激!無疑表現仁慈的人也因為能夠予人一臂之助而深感快樂。
為什麼今日這麼少人肯以仁慈待人呢?原因之一無疑是自私。人們所表現的愛心正愈來愈淡薄。大城市的擠迫情形使人易於對別人的需要漠不關心。現代生活的急速步調亦有同樣的影響。人們總是急急忙忙的,但幫助人卻需要花一點時間。一般人都害怕惹事上身。
可是既然我們從造物主耶和華上帝受到這麼多的恩惠,我們也有義務對別人表現仁慈。造物主在仁慈方面立下多麼好的榜樣!見到人類的困境,他向人表現「恩慈和仁愛」,賜下「他的獨生子」使一切信他的人可以獲得永生。——提多書3:4;約翰福音3:16。
聖經說表現這種信心的人已「嘗過主[耶穌]的滋味。」(彼得前書2:3)耶穌在一生中無疑充分表現仁慈和樂於助人的精神。他曾餵飽飢餓的群眾和醫好他們的疾病,甚至在拿恩城將一個寡婦的獨子從死裡復活。這是多麼大的仁慈!(路加福音7:11-17)他也將好友拉撒路復活;對拉撒路和為他哀傷的姐妹說來,這是多麼大的仁慈!(約翰福音11:1-44)耶穌也藉著滿足人們在靈性上的需要,「教訓他們許多道理」而向其表現仁慈。他所表現的最大仁慈便是為我們犧牲他的屬人生命。——馬可福音6:34;馬太福音20:28。
仁慈應從家庭圈子裡開始。這包括許多事在內。例如這意味到丈夫應「按照知識」與妻子同住,體會到其實在生理和情緒上的變化。(彼得前書3:7)妻子也可以對丈夫表現仁慈,不對丈夫諸多挑剔批評或以瑣碎的小事煩擾丈夫。父親可以對兒女表現仁慈,花時間與兒女一起消遣,教導他們,並且避免不必要地激惱兒女。(以弗所書6:4)兒女也可以藉著體會父母的劬勞而表現仁慈。他們不但可以在口頭上對父母表示感激,同時也可以用行動表現這種感激,例如幫助父母作各種家務,將自己的房間收拾整齊,幫母親洗碗等。
富於體貼之心的基督徒在小組的聚會所也有許多方法向別人表現仁慈。他會向赴會的陌生人自我介紹,使後者有賓至如歸之感。他可以對一些看來寂寞的老年人說幾句鼓勵的話,對一些可能感覺受人冷落的年青人表示關心。他會留意幫助任何在參加聚會方面需要幫助的人。
今日世上有許多心地正直的人急需屬靈的幫助。有許多人正因所見的「可憎之事嘆惜哀哭。」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正給予這些人一臂之力,為他們帶來安慰和滿足他們在靈性上的需要;這無疑是仁慈的表現。——以西結書9:4;馬太福音5:3,6。
基督徒傳道員以各種方式表現他們的仁慈;他們逐步向人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回去探訪別人及在渴望了解聖經的人家裡主持聖經研究。他們在街頭向人介紹聖經雜誌,及利用各種機會向人作臨時傳道。他們一方面這樣行,同時也沒有忘記以其他方式表現仁慈;他們這樣行時常使他們的傳道工作有意外的收穫。
例如有一對曾對上帝的道表示若干興趣的夫婦,他們院子裡的一棵大樹被風吹倒了。他們請求鄰人和親友幫助他們將樹移去,但卻沒有人肯給他們一臂之助。有幾個見證人獲悉他們的難題,於是有一天帶了電鋸到他們家裡;雖然當時沒有人在家,他們卻將大樹鋸成可用的木柴留下在院子裡。這對感興趣的夫婦回家之後獲悉見證人的所為——他們的鄰人親友卻沒有一個肯幫忙——他們感覺多麼驚奇!他們認為見證人的宗教一定有些特殊之處是他們應該知道的。他們於是在家裡與見證人研讀聖經,結果他們自己也成為見證人。
仁慈的意思是在別人真正有需要時樂於伸出援助之手,特別是這樣行對別人有所造就的話,這種仁慈不但為別人帶來快樂,同時為表現仁慈的人帶來甚至更大的快樂。——使徒行傳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