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仁慈以取悅耶和華
「[耶和華]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仁慈],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
1.耶和華期望他的子民表現仁慈,這件事何以不應當令我們感到意外?
耶和華期望他的子民表現仁慈。這並不應當令我們感到意外。上帝本身對所有人都表現仁慈,甚至對忘恩負義的惡人也不例外。關於這點,耶穌告訴門徒說:「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加福音6:35,36。
2.關於仁慈,有些什麼問題值得我們考慮?
2 正如彌迦書6:8宣布,凡是與上帝同行的人必須切實『愛 仁慈』。顯然,耶和華見到他的僕人喜愛仁慈,並且衷誠地表現這種美德,他便感到喜悅。但仁慈是什麼呢?表現仁慈可以帶來什麼裨益?我們可以怎樣表現這種美德?
仁慈是什麼
3.你會怎樣界定仁慈?
3 仁慈便是對別人表現積極關懷的特質。這種特質通過對人有幫助的行動和體貼的言詞表達出來。對人仁慈意味到努力行善而非做任何傷害人的事。仁慈的人態度友善、溫柔體貼、宅心仁厚和富於同情心。他對別人懷有寬厚、體恤的態度。仁慈是每個真正基督徒的屬靈衣著的一部分,因為保羅勸勉說:「要穿上憐憫的溫厚感情、仁慈、思想上的卑微、溫和、恆忍。」——歌羅西書3:12,《新世》。
4.耶和華怎樣帶頭對人類表現仁慈?
4 在表現仁慈方面,耶和華親自帶頭。正如使徒保羅指出,「我們救主上帝的仁慈和對人類的愛給顯明了;那時,他[按著他的慈悲]通過使我們重獲生命的洗濯,並通過聖靈使我們更新,救了我們。」(提多書3:4,5,《新世》)上帝以耶穌的血潔淨或「洗濯」受膏的基督徒,將基督贖價祭物的裨益應用在他們身上。他們也藉著聖靈而更新,成為上帝從靈而生的兒子及「新的受造物」。(哥林多後書5:17,《新世》)當然,上帝的仁慈和愛心也伸展到一「大群人」身上,這些來自萬國的人「用羔羊的血,把自己的衣袍洗潔白了」。(啟示錄7:9,14,《新譯》;約翰一書2:1,2)再者,受膏的基督徒和大群懷有屬地希望的人都歸於耶穌那「仁慈的」軛下。——馬太福音11:30,《新世》。
5.為什麼我們可以期望一切受上帝的靈所指引的人都對別人表現仁慈?
5 仁慈也是上帝的聖靈(動力)所結的果子之一。保羅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5:22,23)因此,我們對於那些受上帝聖靈指引的人可以懷有什麼期望呢?無疑他們會以仁慈待人。
6.仁慈應當促使長老和其他基督徒以什麼方式行事?
6 仁慈可以用許多種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我們對人慈悲為懷,便是表現仁慈了。例如,基督徒長老對衷誠悔改的犯過者表現慈悲而設法在靈性上予以幫助,他們便是表現仁慈了。上帝賦予人的仁慈特質使作監督的人待人忍耐、體貼、憐憫、溫柔。這促使他們「愛惜羊群」。(使徒行傳20:28,29)事實上,仁慈這種聖靈果子應當使所有的基督徒均富於慈悲、忍耐、體貼、憐憫、友善及慷慨。
避免懷有錯誤的仁慈
7.為什麼你會說錯誤的仁慈其實是軟弱的表現?
7 有些人把仁慈視作軟弱。他們覺得人必須冷酷無情,有時甚至要粗魯無禮,才足以表明自己是個強人。但有人說得不錯,「粗魯無禮是軟弱的人假裝強壯的方法。」其實,人若要表現真正仁慈而避免錯誤的仁慈,就必須真正有力量才行。仁慈是上帝聖靈的果子之一,它絕不意味到對錯誤的行為懷有軟弱、妥協的態度。相反,錯誤的仁慈乃是寬容過犯的軟弱表現。
8.(甲)以利怎樣對兒子疏於管教?(乙)為什麼長老要提防對錯誤的仁慈屈膝?
8 以色列的大祭司以利對他那在會幕作祭司的兒子何弗尼和非尼哈疏於管教。雖然上帝的律法指定將祭物的一部分歸於祭司,這兩人卻不感滿足,以致竟派差役在祭物的脂油未於祭壇上燒去之前要求獻祭的人將肉交給他們。以利的兒子也與在會幕門口服侍的女子發生苟且關係。可是,以利卻沒有革除何弗尼和非尼哈的職位,只是溫言責備他們,以致他尊榮自己的兒子過於尊榮上帝。(撒母耳記上2:12-29)難怪「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撒母耳記上3:1)因此,基督徒長老絕不可對錯誤的想法屈膝,或表現錯誤的仁慈以致危害會眾的靈性健康。真正的仁慈絕不會對違反上帝標準的惡言或惡行視若無睹。
9.(甲)什麼態度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對錯誤的仁慈屈膝?(乙)在對待叛道的宗教人士方面,耶穌怎樣表現堅強的力量?
9 我們若要避免表現錯誤的仁慈,就必須禱告求上帝幫助我們具有所需的力量,正如詩篇的執筆者所祈求一般:「作惡的人哪,你們離開我吧!我好遵守我上帝的命令。」(詩篇119:115)我們也需要跟從耶穌基督所立的榜樣,他從沒有表現錯誤的仁慈。事實上,耶穌是真正仁慈的化身。例如,「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因此,心地忠實的人都樂於親近耶穌,甚至把年幼的孩童帶到他那裡。請想想耶穌『抱著小孩子,為他們祝福』時表現多大的仁慈和憐憫!(馬太福音9:36;馬可福音10:13-16)雖然耶穌十分仁慈,他卻堅定地緊守他天父視為對的事。耶穌從不寬容罪惡。憑著上帝所賜的力量,他勇敢地譴責偽善的宗教領袖。他在馬太福音23:13-26曾屢次重複以下的宣布:「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每次耶穌均陳明上帝的判決基於什麼理由。
仁慈與愛心息息相關
10.耶穌的門徒怎樣對信徒同工表現仁慈和愛心?
10 耶穌論及他的跟從者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將耶穌的真正門徒標明出來的特質乃是愛。愛的表現之一是什麼?保羅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書13:4)我們若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就會樂於包容別人的缺陷和弱點,正如耶和華仁慈地包容我們一般。(詩篇103:10-14;羅馬書2:4;彼得後書3:9,15)當某些地方的信徒同工經歷艱辛時,基督徒也有機會將愛心和仁慈表現出來。其他地方的基督徒除了表現「屬人的仁慈」之外,更踴躍捐出物質東西去協助這些敬拜耶和華的同工,藉此表現出弟兄的友愛。——使徒行傳28:2。
11.從聖經說來,慈愛是什麼?
11 「慈愛」這個字詞將仁慈與愛心相提並論。這個字詞在聖經裡時常出現。這乃是一種發自忠貞之愛的仁慈。譯作「慈愛」的希伯來名詞(克塞德)並非僅指溫厚的感情而已。它所指的乃是一種憑著愛心緊緊依附一個對象,直至達成有關目的為止的仁慈。耶和華的慈愛或忠貞之愛曾以多種不同方式表現出來。例如,他藉著拯救和保護的行動表現他的慈愛。——詩篇6:4;40:11;143:12。
12.耶和華的僕人禱告向他求助或求他搭救時,他們可以確信什麼?
12 難怪耶和華的慈愛吸引許多人歸附他!(耶利米書31:3)每逢上帝手下忠信的僕人需要搭救或幫助,他們確知他的慈愛的確是忠貞之愛,從而絕不會令他們失望。因此,他們能夠像詩篇的執筆者一樣滿懷信心地禱告說:「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詩篇13:5)既然上帝的愛是忠貞的,他的僕人絕不會徒然信賴他的慈愛。他們向他禱告求助或懇求他搭救時,他們可以放心堅信:「耶和華必不丟棄他的百姓,也不離棄他的產業。」——詩篇94:14。
仁慈所帶來的獎賞
13,14.為什麼仁慈的人會有忠貞的朋友?
13 耶和華的僕人效法他的偉大榜樣,「各人都要以慈愛和憐憫待弟兄。」(撒迦利亞書7:9,《呂譯》;以弗所書5:1)「施行仁慈的,令人愛慕,」表現這種美德的確獲得豐盛的酬報。(箴言19:22)酬報包括些什麼在內呢?
14 仁慈使我們待人機巧,因此幫助我們與別人保持良好關係。機巧的人以體貼和不惹人反感的方式說話、行事或處理困難的局勢。雖然「殘忍的人」受人杯葛,「仁慈的[卻]善待己身。」(箴言11:17)人們會避開殘忍的人,但卻受以慈愛待他們的人所吸引。因此,仁慈的人會有許多忠貞的朋友。——箴言18:24。
15.在宗教分裂的家庭裡,仁慈可能產生什麼效果?
15 配偶不信的基督徒妻子可以藉著仁慈的美德吸引丈夫接受上帝的真理。基督徒妻子認識真理之後便「穿上新品格,這品格是按著上帝的旨意,在真正的公義和忠貞裡創造的」。在此之前,她也許為人並不仁慈,甚至好爭吵。(以弗所書4:24,《新世》)她的丈夫若熟悉某些箴言,便很可能同意箴言所說,「妻子的爭吵如雨連連滴漏」,「寧可住在曠野,不與爭吵使氣的婦人同住」。(箴言19:13;21:19)但是現今基督徒妻子的貞潔品行和對丈夫表現的深深尊重,連同仁慈一類的美德,也許能夠幫助配偶接受純真的信仰。(彼得前書3:1,2)不錯,這可能是妻子表現仁慈的獎賞之一。
16.我們可以怎樣從別人對我們表現的仁慈得益?
16 別人對我們表現的仁慈也許會促使我們更富於憐憫和更樂於助人,從而使我們得益不淺。例如,我們若需要屬靈的協助,而別人以仁慈、溫和的方式對待我們,這豈不會促使我們更樂於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嗎?我們可以期望具備屬靈資格的男子以仁慈溫和的方式待我們,因為保羅寫道:「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拉太書6:1)受任命的長老在試圖幫助犯過的信徒同工時會以溫和、仁慈的方式發言。可是,無論我們是否曾親自受到這種仁慈的協助,上帝期望所有事奉他的人都怎樣行呢?所有基督徒都應當對別人表現仁慈及聽從保羅的勸告:「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32)當然,我們若蒙別人赦免,或別人曾以仁慈的方式幫助我們克服靈性上的困難,我們便應當更樂於寬恕、憐憫人而向人表現仁慈。
體會上帝的非配得仁慈
17.既然我們生來便是罪人,我們特別應當感激什麼仁慈的表現?
17 既然我們所有人生來便是被判處死刑的罪人,有一項仁慈是我們需要特別感激的。這便是耶和華上帝所表現的非配得仁慈。罪人得以擺脫死亡的懲罰而被稱為義乃是一種全屬不配得的仁慈。在保羅受上帝感示而寫成的14封信中,他提及上帝的非配得仁慈達90次之多。他告訴古代羅馬城的基督徒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非配得仁慈,《新世》],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羅馬書3:23,24)我們應當多麼感激耶和華上帝所表現的非配得仁慈!
18,19.我們可以怎樣避免徒受上帝的非配得仁慈?
18 我們若缺乏體會,就可能徒受上帝的非配得仁慈了。關於這點,保羅說:「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上帝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上帝和好。上帝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上帝的義。我們與上帝同工的,也勸你們不可徒受他的恩典。因為他說[在以賽亞書49:8,《七十人譯本》]:『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上帝的用人。」(哥林多後書5:20-6:4)保羅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19 受膏的基督徒代替基督作大使,大群人則是基督的使者。他們合力鼓勵人與上帝和好以求贏得救恩。保羅不想任何人一方面通過耶穌基督領受上帝的非配得仁慈,但到頭來卻徒受了他的恩典。我們若沒有從事上帝的非配得仁慈使我們有資格擔任的工作,就可說是徒受上帝的恩典了。既然我們已經與上帝和好,與他享有友善的關係,我們自不應當徒受他的非配得仁慈;相反,我們應當努力執行『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使上帝能夠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哥林多後書5:18,19)我們努力幫助別人與上帝和好,就是對別人表現最大的仁慈了。
20.我們接著會查考什麼?
20 耶和華的僕人通過基督徒的服事職務努力在靈性上幫助別人,藉此他們運用自己的時間和資源向人表現仁慈。聖經裡有許多藉著行動表現仁慈的例子,我們可以從這些例子學得什麼教訓呢?讓我們查考一下這些例子的一部分,並且考慮可以用其他什麼方法向人表現仁慈以取悅耶和華。
你會怎樣回答?
◻ 仁慈是什麼?
◻ 我們可以怎樣避免對錯誤的仁慈屈膝?
◻ 為什麼耶和華的子民可以信賴他的慈愛?
◻ 仁慈會帶來一些什麼獎賞?
◻ 我們怎樣行便不至於徒受上帝的非配得仁慈?
[第13頁的圖片]
仁慈使基督徒長老富於耐心、體貼和憐憫
[第15頁的圖片]
基督徒妻子的仁慈可能有助於感化配偶接受純真的信仰
[第17頁的圖片]
我們幫助別人與上帝和好,便是對他們表現最大的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