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那日子那時辰」對你有什麼影響?
1.上帝最顯著的品質與他沒有將「大災難」開始的「日子時辰」向人透露出來一事有什麼關係?
耶和華上帝沒有向人透露「大災難」會在什麼日子時辰來到將目前的事物制度摧毀。他不將這個日子告訴人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與上帝最顯著的品質——愛心——有密切關係。(約翰一書4:8)由於他是一位仁愛的上帝,他希望他的僕人都是真正愛他的人。(詩篇119:97;約翰一書5:3)他絕不想任何有智力的生物在他面前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僅因為他們害怕受罰才事奉他。反之,他待人的方式一向宅心仁厚,和藹可親,同時讓人有機會將內心的情況顯露出來。
2.耶和華怎樣對不完美的人類表現他的慈愛?
2 耶和華向人表現極大的恩慈,甚至容許忘恩負義的人從他為了使生物能夠在地上生存而設立的自然循環得益。(使徒行傳14:16,17;17:24,25)除此之外,在一段長達十六世紀的時期內,他感示了大約四十個人寫下一項記錄,藉此向人表明他是個怎樣的上帝以及他對他所嘉許的人有什麼要求。(提摩太後書3:16,17)這項包含在聖經裡的紀錄給予人健全有益的指導,使我們甚至在今日,即使我們面對各種難題和困難的情況,也能從生活獲得最大幸福。(詩篇19:7-11)我們也從這本書獲悉上帝所表現的超卓偉大的愛心,賜下他的獨生子為我們犧牲生命。這向人類打開機會與獨一的真神建立一種蒙他悅納的關係,並使人有希望享有不受疾病、衰老和死亡所侵害的永生。——約翰福音3:16;提多書3:4-7;啟示錄21:3,4。
3.為什麼耶和華帶來一場「大災難」與他是一位仁愛的上帝一事並無衝突?
3 但是這樣的一位上帝怎可能為人類帶來一場殺傷力大得驚人的巨大災難呢?其實由於他是一位仁愛的上帝,他才必須如此行。在今日許多人看來,這種說法也許頗奇怪。二千七百多年前,許多以色列人也覺得這種說法奇怪。當時希伯來先知彌迦宣布耶和華將會使災禍臨到十支派的以色列國和兩支派的猶大國之上。他們不信地問道:「耶和華的心不忍耐麼,這些事是他所行的麼?」耶和華回答說:「我耶和華的言語豈不是與行動正直的人有益麼?」(彌迦書2:7)不錯,由於上帝要造益行事正直的人,他必須採取行動處罰所有頑梗不化地拒絕秉公行義的人。這等人蓄意助長不平、壓迫和不法,結果使今日地上的生活更危險和更痛苦。
4.對於全人類,耶和華的願望是什麼?
4 可是,在耶和華的「那日子那時辰」未來到打擊惡人之前,他先熱切地籲請所有人改邪歸正。(可參閱以賽亞書55:6,7;耶利米書18:7-10)正如一個屬人的慈父並不喜歡懲罰不聽話的兒女,反之他希望見到兒女改過自新,耶和華亦然。論到耶和華對他在公元前607年允許臨到耶路撒冷之上的可怕毀滅懷有什麼感覺,聖經說:「他並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憂愁。」(耶利米哀歌3:33)反之他寧願見到人行走正道,這不但使他無需懲罰他們,同時也為他們帶來個人的快樂和滿足,以及促進他們鄰人的安全與幸福。使徒彼得寫道:「[他]不願有一人[滅亡],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9。
5.(甲)由於耶和華沒有將「那日子那時辰」透露出來,這使人將自己的什麼顯露出來?(乙)上帝沒有將「那日子那時辰」透露出來怎樣幫助誠懇的人看出誰是真正的基督徒?
5 耶和華上帝沒有向人透露他會在什麼「日子時辰」差他的愛子對地上邪惡的事物制度執行判決,這件事實無疑有助於將人的內心情況顯露出來。他們若並不真正愛他們的造物主,也不體會與他保持良好關係的價值,他們便會追求他們的心所喜愛的東西——物質的資財,俗世的歡迎,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他們也許想道,既然上帝沒有將「那日子那時辰」告訴我們,很可能就不會在我們的日子。同時,上帝沒有將「那日子那時辰」透露出來也對一般渴望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大為有益。怎會如此呢?因為耶和華上帝這樣行使那些僅是假裝事奉他的人無法趁「那日子那時辰」行將來臨之前盡量表現偽善的虔誠。所以誠懇的人遂不至於對於誰是上帝的忠心百姓感覺困惑。反之他們可以清楚看出到底哪些人將上帝執行判決的那日子那時辰視若無睹,以及誰並沒有如此行。
忽視「那日子那時辰」是很危險的
6.今日有許多人表現彼得後書3:3-7所提及的什麼態度?
6 有許多人在別人向他們指出表明「大災難」已臨近的聖經證據時一笑置之或譏嘲不信。他們的反應正如聖經所描述一般:「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他們將上帝在以往執行的判決,例如挪亞日子的洪水,視若無睹。他們拒絕相信上帝會像他在以往所為一般將惡人消滅。他們不想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反之他們想繼續滿足他們的自私慾望。(彼得後書3:3-7)他們若在上帝的「那日子那時辰」臨到時仍然懷著這種態度,他們就無法逃過災劫了。
7.對於耶和華執行判決的「日子時辰」漠不關心的態度怎樣可能甚至使一些與基督徒小組交往的人也蒙受影響?
7 這種對耶和華執行判決的「日子時辰」漠不關心的態度甚至可能影響到在今日與真正的基督徒組織交往的人。一個人可能對聖經論及「大災難」的話知道得很清楚。他可能多年來一直聽見人談及這件事,也許甚至從獻了身的基督徒父母聽聞這件事。但是由於沒有看見任何真正戲劇性的事件發生,他開始在心裡將上帝的「那日子那時辰」放在遙遠的將來。他雖繼續與小組的分子作有益的交往,但卻沒有與他們一同盡性盡力從事基督吩咐門徒執行的傳道和教人工作。他可能愈來愈受這個世界和俗世提出的種種物質利益所吸引。不久他便開始追求物質的利益了,或者他不再努力革除某些阻止他與耶和華上帝保持良好關係的行事方式和惡習了。他甚至可能認為他可以等到「事情真正開始發生時」才在生活上作出必需的改變。現在他尚未願意如此行。這樣的人對上帝所規定的公義條件缺乏體會,因此處於十分危險的地位。
8.飲食無度可以怎樣影響到一個人對「大災難」所懷的態度?
8 有許多人容許飲食無度使他們頭腦昏鈍,以致對「大災難」的來臨不再保持警覺。耶穌基督告誡門徒留意這種危險說:「你們要謹慎,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累住你們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你們。」(路加福音21:34,35)顯然飲食無度會使人頭腦昏鈍,並且使人的心被罪疚之感所「累住」。同時飲食無度也會將良好的動機從人的心裡排擠出去。——箴言20:1;可參閱以賽亞書28:7。
9.對謀生的過度關注可以怎樣成為一種危險?
9 與此類似地,對謀生的過度關注也可以累住人的心。耶和華上帝答應照料他百姓的生活所需。一個人如果容許自己忘記上帝這項予人安慰的保證,不久他的心便會推使他殫精竭慮追求經濟的安全。(希伯來書13:5,6)過了若干時候,屬靈的事務會從他生活上完全消失,以致他在靈性上破產而失去耶和華上帝的喜悅。——提摩太前書6:9,10。
在生活上與信心一致
10.我們應該怎樣過每天的生活?為什麼?
10 好得多的途徑是在每天的生活上深深體會到耶和華執行判決的時候是必定會來到的。這不但可以使人不致在上帝的「那日子那時辰」臨到時處於上帝所不悅的情況,同時也能夠使人甚至在現今亦從生活獲得更大樂趣。(提摩太前書4:8)這乃是因為上帝的命令全以愛心為根據而能夠造益人的緣故。(羅馬書13:8-10)服從這項這些命令可以防止人跟從一條對人的精神、身體或感情有害的途徑。——箴言4:1-15;傳道書11:9,10。
11.什麼使以往許多男女將一生集中於遵行上帝的旨意之上,即使他們明知邪惡的制度的末日不會在他們的一生中來臨?
11 在二十世紀之前很久,有些人的生活方式表明他們堅信上帝的旨意是要鏟除一切罪惡,使地球的事務受到公義的管理。他們深知這件事不會在他們的一生中發生。可是他們期望從死裡復活以分享上帝所應許的一切幸福。他們懷著如此強烈的希望,以致他們的一生均集中於遵行上帝的旨意之上。——可參閱希伯來書11:35-40。
12.亞伯拉罕和撒拉怎樣表明他們深信上帝的應許必定會實現?
12 請想想亞伯拉罕和撒拉所立的榜樣。他們本來住在文化進步的吾珥城中。可是亞伯拉罕卻應上帝之邀甘心離鄉別井前往一個他對之一無所知的地方。(創世記12:1-4)他的妻子撒拉在這件事上與他通力合作。當亞伯拉罕和撒拉最後抵達上帝差他們前往的土地時,他們並沒有在一個城市找一間舒適的住宅定居下來。反之他們和他們的忠心後代均繼續住在帳篷裡。既然其實沒有東西阻止他們返回吾珥過一種較舒適的生活,為什麼他們沒有如此行呢?聖經回答說:「這些人……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屬於]天上的。」——希伯來書11:13-16。
13,14.什麼表明亞伯拉罕和撒拉沒有讓對物質資財的過度關心決定他們一生的途徑乃是明智之舉?
13 你覺得亞伯拉罕和撒拉作了一個明智的選擇嗎?他們的一生的確為他們帶來了莫大的滿足。(創世記25:8)亞伯拉罕和撒拉所採取的行徑為他們贏得豐盛的獎賞。耶和華祝福亞伯拉罕在維持家人生活方面所作的努力,使他豐衣足食而沒有任何匱乏。(創世記13:2;14:14)亞伯拉罕與上帝關係十分親密,甚至有權利與天使交談及款待天使。(創世記18:1-19:1)上帝施行奇跡將亞伯拉罕和他妻子的生育能力恢復過來,使亞伯拉罕能夠藉他的愛妻撒拉生下以撒。上帝的愛子亦在亞伯拉罕的家系中誕生為人。(創世記17:17;希伯來書11:11,12;路加福音3:23-34)關於亞伯拉罕和他的忠心後代從上帝所得的保護和照顧,詩篇105:14,15說:「他不容什麼人欺負他們,為他們的緣故責備君王,說:『不可難為我受膏的人,也不可惡待我的先知。』」——創世記12:17;20:3,7。
14 亞伯拉罕若沒有聽從上帝所請離開吾珥,他便會錯過一些千載難逢的機會了。他會和古代吾珥城中名字久已湮沒的任何富裕居民毫無分別。但是因為亞伯拉罕聽從上帝的吩咐,耶和華實現了他的應許,使亞伯拉罕的名「為大」。(創世記12:1,2)古代很少人的名聲能及得上亞伯拉罕,特別在傑出的信心方面。亞伯拉罕也贏得了「耶和華的朋友」的美譽。(以賽亞書41:8)在上帝所訂的時間,亞伯拉罕會從死裡復活而享永生的希望,論到亞伯拉罕和他的忠心後代,希伯來書11:16說:「上帝被稱為他們的上帝,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彌賽亞的王國]。」
15.第一世紀的基督徒期望上帝公義的新規制在他們一生中來臨嗎?
15 亞伯拉罕和撒拉所表現的良好精神也見於第一世紀耶穌基督的真正門徒身上。他們也知道公義的新天新地並不會在他們一生中來臨。使徒保羅在上帝感示之下向他的信徒同工指出「耶和華的日子」必須等到一項偏離純真信仰的變節墮落變成根深蒂固之後才會來臨。——帖撒羅尼迦後書2:1-8;彼得後書3:13。
16.早期的基督徒對物質資財懷有什麼態度?這有什麼益處?
16 第一世紀的基督徒有沒有因此便過著一種將耶和華的「日子時辰」置諸腦外的生活呢?一切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而珍惜他們與上帝關係的人都沒有這樣行。反之他們甘心犧牲物質的資材,使別人能夠分享他們的屬靈喜樂。(路加福音14:33;腓立比書3:7-9)例如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之後,許多信徒變賣他們的財物,將錢用來使一些需要資助的人能夠留在耶路撒冷繼續從使徒的教導得益。——使徒行傳2:41-47;4:34,35。
17.為什麼第一世紀的基督徒將宣揚「好消息」視為當務之急?
17 耶穌基督的忠心門徒負有使人作基督門徒的使命,他們將這項任務看得十分認真。(馬太福音28:19,20)不及三十年之後,他們已將好消息傳遍了羅馬帝國各處,甚至傳到帝國之外的地區。(歌羅西書1:23)他們深深體會到這件工作的緊急性。他們知道人們可能在尚未獲悉人有贏得不死生命與耶穌基督一同作王統治的希望之前便已死去。因此他們不自私地努力向人傳道,盡量使多些人有機會享有這個偉大的希望。再者,猶太事物制度的末日在那個世代之內便會來臨。因此猶太人,無論他們居住在什麼地方,都需要知道耶穌基督論及這件事的預言,使他們能夠採取行動逃過災劫。
18.在我們的日子,以一個群體而言,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對於將聖經的勸告應用在自己生活上以及對人傳講「好消息」懷有什麼感覺?
18 以一個群體而言,今日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正努力做著同一件事。他們堅信聽從上帝的道的勸告是最佳的生活方式。這使人能夠甚至在現今便享有生活的樂趣,並且懷有一個穩確的未來希望。(提摩太前書6:17-19)他們也體會到他們急需促請普世各地的人趁「大災難」尚未臨到之前與造物主締結一種蒙他嘉許的關係。(可參看以西結書33:2-9;哥林多前書9:16)由於這緣故,他們甘願竭盡全力幫助別人對上帝的旨意獲得正確的認識。
19,20.(甲)有許多見證人甘願作多大程度的犧牲以求幫助別人認識上帝的旨意?(乙)他們有理由因為沒有致力於其他事務而覺得遺憾嗎?
19 為了幫助別人認識耶和華及他為人類所定的神妙旨意,有許多耶和華見證人放棄了有前途的事業或賺錢的生意,變賣他們覺得並非必需的物質資財,或在其他方面調整他們的環境。為了同一理由,有許多人遷到本國的其他地區或甚至前往外國居住。有些人選擇保持獨身,有些已婚的人則決定放棄有兒女的樂趣以便全力從事一些不然便難於擔任的服務。
20 這些男女中有些已年老力衰。他們是否感覺失望他們尚未從目前的邪惡制度獲得拯救呢?他們感覺遺憾他們沒有專注於某些本身並無不妥之處的事務嗎?他們覺得自己所作的犧牲是不必要的嗎?由於深愛耶和華上帝和切望幫助別人而作出決定的人都毫無遺憾。他們絕不妒羨別人,以為他們若以不同的方式過一生也許會好一點。他們也不會瞧不起那些決定在某個地區定居下來,按照聖經原則教養兒女的人。反之他們因為做了他們確知對他們來說是對的事而深感滿足,並且因為能夠與耶和華保持親密關係而歡欣鼓舞。
體會耶和華的行事方式
21.「大災難」若不像我們個人所期望的那麼快來臨,我們應當有什麼感覺?
21 我們自然渴望儘快從世界與日俱增的難題、每日謀生的艱難以及疾病、衰老和死亡獲得紓解。但是如果這項紓解不像你個人所期望的那麼快來臨,那又如何呢?這會對你的心有什麼影響呢?你會受到引誘忘記了與耶和華上帝保持正當關係的重要性,轉而看看你可以從俗世獲得一些什麼歡愉嗎?你若真正愛耶和華,你對上帝的事奉便不會受任何日期所限制。你深知真正基督徒所擁有的東西遠比這個世界所能給人的任何利益可貴得多。你堅信耶和華上帝必定會實現他對他的僕人所作的一切應許。正如他感示人寫成的希伯來書說:「上帝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為他名所顯的愛心。」——希伯來書6:10。
22.我們若真正對人類懷著上帝所懷的觀點,我們便會對「大災難」未來臨之前所剩下的時間懷有什麼看法?
22 我們絕不應該以為以上所說意味到「大災難」還有很久才會來臨,以致容許自己在思想上與這個遠離上帝的世界無異。只要人們仍然響應上帝親切感人的呼籲,我們便應該受到鼓勵。這是與耶和華的願望一致的,因為他不想見到任何人滅亡,反之他希望人人都悔改得救。(彼得後書3:9)我們若對人類懷著上帝所懷的觀點,我們便會因為別人仍然有機會採取立場擁護耶和及有希望贏得永生而歡欣鼓舞。耶和華的旨意是要盡量使多些人在他面前贏得一個蒙嘉許的地位;我們正繼續見到他的這項旨意獲得明顯的應驗。這無疑應當加強我們的信念,使我們堅信他執行判決的「日子時辰」行將來臨,因為這也是他那永恆不變的旨意的一部分。
23.(甲)什麼使我們絕對相信上帝鏟除目前這個邪惡的制度和帶來一個新規制的旨意必定會在上帝指定的時候實現?(乙)有鑑於此,我們應當個別地決心怎樣行?
23 耶和華的信譽和真實使我們可以堅信他要消除一切不平壓迫和痛苦的應許正「急於」或快要應驗了。(詩篇117:2)從人的觀點來看,有些人也許覺得上帝的應許遲遲未能實現。可是,情形其實正如上帝向哈巴谷先知所透露一般:「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哈巴谷書2:3)既然如此,你現在是否正努力與耶和華上帝保持一種蒙他嘉許的關係呢?你是否決心繼續事奉他,不論未來有什麼事發生呢?你若受到對上帝與同胞的愛心所推動,你就必定會如此行。你可以充滿信心地期望獲得上帝會賜給你和一切忠心愛他的人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