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9 5/15 5章26-32頁
  • 第五章 上帝為什麼容許地上有苦難?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第五章 上帝為什麼容許地上有苦難?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 小標題
  • 亞當的良好地位
  • 『知識之樹』
  • 上帝的至高統治權受到挑戰
  • 反叛上帝
  • 夏娃受騙
  • 亞當缺乏信心
  • 全人類均身受其害
  • 上帝對挑戰的反應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守》79 5/15 5章26-32頁

人生的確有目的

第五章 上帝為什麼容許地上有苦難?

科學證據和聖經共同表明,所有人均來自一對共同的始祖。在洪水之後,挪亞三個兒子的後代形成了人類的三個主要分支。——創世記3:20;9:18,19。

使徒保羅說:「[上帝]從一個本源[一個男子,《新世》]造出了萬族來,使他們住在整個大地上。」(使徒行傳17:26,《新譯》)這個男子,亞當,和他的妻子夏娃被造成完美無疵,正如上帝的一切作為一般。——申命記32:4;創世記2:18,21-23。

亞當是上帝的兒子;他雖被造成比天使低一點,卻是上帝的大家庭的正式成員。(路加福音3:38)天使是上帝所造的靈體,在能力和才幹方面均高於人。(彼得後書2:11)但是聖經從沒有表示天使具有較高的道德力量。當耶穌基督由一個女子所生而降世為人時,他在道德上的純潔正直絕不遜於上帝在天上和地上的宇宙家庭中的任何成員。——詩篇8:4,5;希伯來書2:6-9;7:26。

那末,不完美和與之俱來的煩惱、疾病和紛爭是怎樣臨到人類身上的呢?聖經解釋,亞當夏娃的一切後代都不由自主地生來便帶有不完美和缺陷。聖經宣告說:「正好像罪藉著一個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所以死就臨到全人類,因為人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新譯》。

根據遺傳學的法則,兒女從父母承受到各種傾向、特徵以及缺陷。但是完美的亞當是怎麼會變成有缺陷、不完美的罪人呢?為什麼自那時以來,上帝一直容許禍患和苦難存在呢?

亞當的良好地位

亞當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創世記1:26)這意味到他具有各種道德品質,同時也有靈性。他能夠學習和認識上帝,並且與上帝具有彷彿父子的關係。他有推理的能力和良心的作用——一種是非感。亞當能夠在地上代表上帝,向以後出生的人反映出上帝的榮耀——上帝的各種美好屬性。

上帝與亞當保持良好的溝通,可能每天均如此行。據創世記3:8說,亞當夏娃在「天起了涼風」的時候「聽見上帝的聲音」。聖經提及日中特別某個時候,這暗示上帝可能慣於在這個時候與人溝通。不錯,至高者撥出時間教導新近在地上出現的亞當。(創世記1:28-30)第一個人類需要上帝的幫助和教導,使他能夠適當地管理低於人的動物。亞當有充分能力發展靈性和培養愛心。隨著他在學習方面的進步,他能夠加深對造物主的體會和愛戴。(約翰一書4:7,8)他能夠與造物主建立愈來愈密切的關係。

聖經並沒有說上帝用了多長的時間教導他的兒子。但有些事是亞當必須儘早學會的;他必須對植物和動物有適當認識,既然他自己必須精於種植、耕耘,並且教導兒女從事園藝和照料家畜。(創世記2:15,19)這件事顯然需要相當時間。

亞當住在上帝為他所預備的伊甸園裡。這個園子很可能是個相當大的地區,亞當可以在其中四處漫遊。憑著上帝所作的適當安排,亞當能夠在各種動物的棲息所觀察牠們的生活。然後亞當可以按照牠們的特徵為其起名。在這方面他無需匆促了事。——創世記2:8,19,20。

雖然亞當能夠解決在他的知識範圍內發生的難題,他卻必須仰賴地球的設計者和指引者上帝去教導他怎樣「治理這地」。伊甸園外未經開發的土地必須轉變為未來億萬人類的「家園」。正如建築工人會跟從工程師的藍圖,同樣地人亦需要切實跟從上帝的明智引導才能使地球成為一個美麗的家園而為全人類帶來最大的舒適與樂趣。——路加福音16:10。

在上帝賜福給亞當的事上,亞當幹得怎樣呢?起初他幹得很好;他留意將自己從上帝所學到的事傳授給他的妻子。(可將創世記2:16,17與創世記3:2,3作一比較)耶和華既創造了人,他乃是他們的上帝。亞當夏娃若要繼續與上帝保持正當的關係,就必須承認上帝是他們的至高統治者而倚賴服從他。當他們在地上生養繁殖、逐漸遍布全球之際,服從上帝的統治乃是維持秩序與協調的要素。亞當夏娃可以教導和訓練兒女,使兒女亦能為上帝增光。

『知識之樹』

上帝告訴亞當,除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之外,他可以隨意吃園中樹上的果子。(創世記2:17)上帝將永生的希望放在這對夫婦和他們的後代面前,只要他們表現順服便行了。亞當若對上帝毫不尊重,以致悍然忤逆上帝,那便會使上帝在天上地上的整個大家庭都蒙羞了。

上帝賜給亞當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亞當自己並沒有創造地球以產生其上種種美味的食物。他那美麗的配偶夏娃並不是他創造的。他自己的身體,連同使他能夠享受種種美物的身體機能,也不是他所造的。但是,雖然亞當喜愛上帝仁慈地賜給他的美好生活,他卻沒有以順服的方式貫徹始終。

最後亞當竟將假想的個人利益置於他天父的權益之先。他關心自己的自私慾望過於關心上帝的大家庭和他自己的後代。甚至不完美的人也瞧不起一個不忠於自己的家庭,出賣自己的兒女而使其陷於奴役和死亡中的人。這正是亞當所行的事。——羅馬書7:14。

亞當犯了什麼罪呢?他所犯的罪與「分別善惡樹」(「善惡知識之樹」,《新世》)有關。人們對這棵樹作過許多揣測。這是一棵真正的樹嗎?「知識」和「善惡」是什麼?上帝為什麼要將這樣一棵樹安置在園裡?

聖經表示這是一棵真正的樹,因為聖經的記載說這棵樹位於園裡的果樹當中。(創世記2:9)樹所代表的「知識」是什麼呢?天主教的《耶路撒冷聖經》在創世記2:17的注腳作了一項適切的評論:

「這種知識是上帝留歸己有的一項權利,而人犯罪則試圖侵佔這項權利[創世記]3:5,22。因此它不是指全知,這是墮落的人類所沒有的;它也不是指分別是非的能力,因為人在未墮落之前已擁有這種能力,而且上帝亦無法拒絕將其賜給有理性的生物。所以,它乃是自行決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並且按之而行的權力;憑此人聲稱在決定是非方面完全獨立自主而不再承認自己的受造物身分。人所犯的第一項罪便是反抗上帝的至高統治權,自驕的罪。」

這棵樹在實際上象徵人的正當活動範圍的界限——分界線——或限度。上帝將這個界限告訴亞當是對的,而且是必需的。一個完美的人吃這棵樹的果子必然是一項蓄意和自主的行動。這表示他已在事先已下了決心要脫離上帝的統治,自行決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而獨立自主,我行我素。

上帝的至高統治權受到挑戰

於是人遂叛離上帝而獨立。上帝並沒有干涉亞當的自由意志。但是亞當所作的錯誤決定卻為他自己和兒女帶來了各種各式人力無法解決的惱人難題。——羅馬書1:28。

再者,問題所牽涉到的不僅是亞當和他妻子的犯罪而已。上帝的屬地兒子的反叛引起了一個問題:在上帝的屬地家庭中,會有任何人出於自願地選擇對上帝的統治權保持忠貞嗎?有任何人會在壓力之下,或在可以藉著忤逆贏得自私利益的引誘之下,繼續對上帝保持忠貞嗎?因此,在天上和地上的所有受造物心裡,每個男女的節操和忠貞均成了一個疑問。

可是,與一個遠較重大的爭論比較,這個問題僅屬次要而已。較大的爭論便是,上帝至高統治權的公義和正當受到挑戰。二千五百多年後的事態發展將這個爭論顯示出來。所牽涉的爭論從發生於約伯這個人身上的實際事件足以見之。為了我們的益處,聖經將約伯的事跡記錄保存下來。

約伯記一書透露上帝的一位天使帶頭提出挑戰。他在至高者面前狂妄地指控上帝的忠僕約伯,聲稱約伯之忠於上帝純粹是為了自私的緣故。上帝容許這位靈體兒子使大禍降於約伯身上作為一項考驗。雖然約伯在考驗之下保持忠貞,背叛上帝的天使仍然指控約伯心術不端。耶和華對他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的毀滅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無可指責,忠於上帝]。」天使回答說:「人以皮代皮,情願捨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你且伸手,傷他的骨頭和他的肉,他必當面棄掉你。」——約伯記2:2-5。

上帝讓約伯飽受試煉;他深知約伯必定會保持忠心。約伯雖然受苦一會兒,其實卻沒有蒙受真正損失。因為在考驗結束後,上帝賜給約伯遠超過他以前所享的福分,包括多活140年的壽命。——約伯記42:12-16;可參閱希伯來書11:6。

獲悉在隱形天界發生的這件事幫助我們看出上帝容許罪惡存在的真正原因。向上帝提出挑戰的天使,稱為魔鬼撒但,其實是策動反叛的罪魁。可是,第一對人類在撒但初次提出挑戰時竟支持撒但一方;他們犯罪是完全蓄意而無可原諒的。

上帝給予亞當一切所需的訓示和機會,使他有充分能力對上帝保持忠貞,因為上帝永不會讓他的僕人受到他們無法抵抗的攻擊。(哥林多前書10:13)因此,亞當既能隨意運用自己的自由意志,他本可以保持堅定而對上帝表現節氣和忠貞。當時並沒有任何他所無法控制的因素迫使他犯罪,像今日不完美的人類的情形一般。反之,他的罪是完全自主和蓄意的。

可是,上帝的仇敵,反叛他的靈體兒子,卻試圖找尋機會在宇宙中發動反叛。他想利用亞當夏娃作為工具對上帝的統治權提出挑戰。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他怎樣首先向女人下手。撒但深信他一旦征服了夏娃,他便能夠向亞當大施壓力。

反叛上帝

撒但打算向上帝的統治權提出挑戰,他怎樣實際發動這項攻擊呢?聖經的記載報導,田野中一隻低微的動物,一條蛇,向夏娃說話。當然,一隻動物本身並不會說話。其實說話的是魔鬼撒但,他只不過利用蛇而已。由於撒但利用蛇行騙,上帝將他稱為「古蛇[欺騙者]」。(啟示錄12:9)耶穌指出撒但是首先對上帝的至高統治權提出挑戰的罪魁。他說魔鬼是「謊言之父」;魔鬼從起初,當他在伊甸園裡發動反叛時,便是殺人的凶手。(約翰福音8:44,《新世》)聖經報導這個最早的謊言和反叛的經過,說:

「耶和華上帝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謹慎]。蛇對女人說:『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唯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上帝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一定不會死,《新世》]。因上帝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創世記3:1-5。

在此之前,女人一直服從上帝的命令不吃蛇所提及的『知識之樹』的果子。她有各種食物可吃,而且毫無匱乏。她意識到吃這棵樹的果子會帶來不良的後果。這並不是因為果子本身有毒,而是因為上帝說過,吃這果子便會招致死亡的懲罰。如果一個人在樹林裡看見某些有毒的植物,例如野葛,或果子有毒的樹,他會受其吸引,或禁不住要觸摸和摘下果子來吃嗎?不,他絕不會受到這樣的吸引。這便是夏娃的感覺。但現在撒但的謊言卻使樹看來十分誘人。夏娃相信撒但假蛇之口所說的話過於相信造物主的話。我們讀到: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創世記3:6。

夏娃受騙

當蛇出乎意料地對夏娃說話時,為什麼夏娃沒有目瞪口呆,為什麼她沒有轉身逃開呢?聖經沒有說明。可能她看見蛇在樹上,而蛇的動作吸引了她的注意。她知道蛇是一種極為謹慎小心的動物。因此蛇可能看來很聰明,蛇說話時似乎具有特別的智慧。

無論如何,通過這隻動物而發出的謊言使夏娃深信,她吃禁果並不會死。反之她相信她會因此獲得特殊的能力——像上帝一樣完全獨立自主,可以自行決定她喜歡採取什麼途徑。她不用再倚賴或順服任何人。她的丈夫曾將上帝的命令告訴她,但現在她已不再順服丈夫了。她沒有徵求丈夫同意便擅自摘下果子來吃。

由於這緣故,使徒保羅強調基督徒女子必須順服。他指出夏娃雖以為自己贏得了絕對的獨立,其實卻適得其反而為自己帶來最大的禍害,她不自量力,膽大妄為。保羅說:「亞當並沒有受騙,但女人卻完全被騙倒而陷在過犯中。」——提摩太前書2:11-14,《新世》。

亞當缺乏信心

既然亞當沒有受騙,什麼促使他與妻子一同反叛上帝呢?他容許自己對妻子夏娃的戀慕變成比他與上帝的關係更為重要。因此當他看見妻子時,他便從妻子手上接過果子來吃了。——創世記3:6。

聖經並沒有將亞當夏娃之間的對話記錄下來。但是這時有一個極為嚴重的難題突然臨到亞當身上。亞當也許在管理動物和料理園子方面遭遇過需要解決的難題,但是夏娃所造成的這項新情勢卻影響到他的內心而考驗他的忠貞。他可能想道:『我的生活一向這麼美滿幸福,為什麼要突然有這件令人震驚的事發生在我身上呢?上帝為什麼容許這件事發生呢?』他對上帝的信心受到考驗。他應當對上帝表現更大的愛心才對。他應當知道上帝是必定會支持他的。——詩篇34:15。

亞當若保持忠貞,上帝無疑不會讓他的兒子亞當吃虧。他必定會妥善地處理事情,使亞當得以保持完全的快樂。(可參閱詩篇22:4,5。)但是亞當卻沒有表現這樣的信心。不但如此,他妄圖為自己辯護,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創世記3:12。

亞當的回答為自己辯護,將罪責推在女人身上。但是亞當必須對自己的行動負起全部責任;再者,既然他是一家之主,上帝遂直接處置他。他是應受譴責的。亞當其實採取了雅各書1:13-15(《新譯》)所描述的途徑。

「人被試探,不可說『我被上帝試探』,因為上帝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以惡]試探任何人。每一個人受試探,都是被自己的私慾所勾引誘惑的。私慾懷了胎,就生出罪;罪長成了,就產生死亡。」

全人類均身受其害

亞當由此成為罪人。根據希伯來文「罪」一字的意思,他『未能中的』。他無法再達到完美的標準。在那一天,他在靈性上死去,他的身體也開始衰敗。現在亞當有了缺陷,他的道德弱點使他的身體也蒙受影響,因為「死的毒刺就是罪。」(哥林多前書15:56,《新譯》)亞當的靈性健康既已毀去,精神亦失去平衡,這使他的身體也失去平衡而開始衰退。亞當必須死亡。(創世記3:19)他無法將全部的精神和身體力量傳給兒女,因為他自己已不再是完美無疵的了。由於這緣故,「人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雖然亞當曾一度完美地將這種榮耀反映出來。——羅馬書3:23,《新譯》。

亞當既已淪為罪人,他便無權再與耶和華上帝密切交往了。他不再有權住在樂園裡。看來上帝於是對他在天上的首生子說話,耶和華曾在創造工作上重用他。(歌羅西書1:13,15,17)耶和華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耶和華上帝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創世記3:22,23)今日的情形也與此類似,聖經吩咐基督徒必須將不肯悔改的壞人或不道德的人從他們的小組中開除而不再與之交往。——哥林多前書5:11-13。

這一切發展對人類有什麼影響呢?結果是人有了遺傳的弱點。可是沒有人可以將自己所做的一切壞事都歸咎於這件事實,因為其實所有人都可以蓄意犯罪而必須自負責任。罪在人類當中大大增加,以致罪的極端惡果——連同罪所帶來的一切痛苦和憂傷——已顯露出來。罪像君王一般統治人類,滲進差不多所有的思想和行為中;人都生來便有自私的劣根性。——羅馬書5:14。

上帝對挑戰的反應

可慶幸地,由於上帝對人類的恩典和慈愛,他並沒有捨棄人類而任由他們永遠滅絕。可是,試想想這件事使上帝居於什麼處境:他的至高統治權是否正當、公義和配得受到懷疑和挑戰。據魔鬼聲稱,耶和華沒有憑愛心施行統治。他聲稱有智力的受造物服從上帝並不是因為他們愛好上帝的統治過於其他任何統治。不,他認為上帝的至高統治權之所以受人支持只是因為上帝將種種好處賜給服從他的人——他在實際上等於以賄賂收買人心。(約伯記1:9-11)除此之外,魔鬼指控上帝剝奪了他的受造物理應享有的權利。這些權利之一是完全脫離上帝而獨立,人人均有權自行其是,為所欲為。——創世記3:5。

上帝深知他的統治是正當公義的。他本可以當時就消滅魔鬼,但是這樣行並不能解決所引起的爭論。因為撒但在亞當夏娃支持之下所提出的挑戰不但毀謗上帝的聖名和政府,同時使宇宙中每個有智力的生物的名譽均蒙上陰影。因此,為了他自己身為君王的名譽,以及為了他手下一切忠心生物(包括當時活著和所有未來的成員)所構成的大家庭起見,上帝容許罪惡繼續存留一段有限的時期。

上帝若在當時立即將亞當夏娃處死,我們所有在地上生活過的人就根本不會出生了。雖然亞當夏娃變壞了,上帝卻深知並非他們所有的後代都會蹈其覆轍。有許多人會不顧魔鬼加於他們身上的一切考驗,繼續忠貞地事奉上帝。因此上帝容許撒但以罪犯的身分繼續生存,並且准許亞當夏娃生兒育女。正如聖經的記載表明,亞當夏娃的後代中有許多人均對上帝保持忠心。——希伯來書第11章。

即使情形不如理想,大部分人類均樂於享有若干年的壽命。其實只有少數人在一生中受過相當長期的痛苦。因此,雖有種種艱辛,大部分人仍然感覺欣幸自己能夠生於世上。可是,耶和華上帝容忍這些惡事,目擊種種罪惡和痛苦,已差不多有六千年之久了。身為他的宇宙大家庭的慈父,他對此大感痛心。(可參閱詩篇78:40。)他有能力隨時終止罪惡,但卻為了一個目的而暫時制止自己採取這項行動。他之所以如此行並不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宇宙現今和未來一切聰慧受造物的好處著想。(路加福音18:7,8;約伯記35:6-8)世界歷史和聖經均表示爭論獲得徹底解決的時候已近了。

上帝的行動也具有法律上的理由。舉例說,一件案子若被呈交給國家的最高法庭審訊,法庭在經過充分辯論之後作出決定來;最高法庭所作的決定於是成為先例,以後所有牽涉到同一問題的個別案件均可憑此作出決定。同樣地,這個宇宙性的爭論在天上的最高法庭獲得解決之後,便會成為一個先例。於是上帝就不會再讓罪惡和與之俱來的痛苦擾害這個宇宙了。聖經在但以理書7:9,10將耶和華的法庭向我們顯示出來。

因此,為了徹底解決宇宙統治權的爭論,上帝容許罪惡和痛苦暫時存留。在解決這個爭論之際,上帝也作了安排將人類從可悲的情形解救出來。這項安排會將罪作王統治人類所造成的一切傷害除去。

[第27頁的圖片]

憑著上帝的教導,亞當學會怎樣管理動物

[第30頁的圖片]

一件案子在法庭上受過公平的審訊之後,法庭的判決便立下一個先例。同樣地,天上的最高法庭對於宇宙的爭論作出判決時,天下眾生都會得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