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光在比利時照耀
比利時曾被人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細小的國家是位於法國、盧森堡、德國、大不列顛和荷蘭之間。
法蘭德斯青蔥的綠野和肥沃的平原,以及華朗尼亞的山區和叢林均向布魯塞爾、安特衛普、沙利來和列日等各大城市的居民開放它們的「門戶」。每逢週末我們會見到許多的人往來於全歐洲最優良的公路網之一。這些公路甚至在夜間也被照明,使駕車人士能夠看見「大自然」的景色。
比利時也是個充滿不同特色和時常有難題發生的國家。由於由兩個不同的社會組成,這不時為他們帶來難題。法蘭德斯的人是說荷蘭語的,而華朗尼亞的人則說法語。布魯塞爾便位於這兩個文化和言語均不同的社會的正中。可是,這個國家的最大特色卻是生活在這裡的18,000個耶和華見證人,他們和平及團結一致地一起工作以求給予這兒的9,800,000個居民靈性上的幫助。
首次聽到「好消息」
由於對人類同胞懷有深摯的愛心以及熱切渴望向所有種族的人宣揚「好消息」,這推使查爾士·退斯·羅素於1891年的秋季在歐洲的旅途中探訪比利時。羅素,守望台社的第一任社長,體會到人們需要在靈性上獲得自由,因為他們仍然處於極度的宗教黑暗之中。對大多數的人說來,閱讀聖經是受到禁止的;他們生活在地獄永火的恐懼之中以及極之尊敬和畏懼教區中的牧師。
十年後,沙利來區一個愛好公義的人不顧迷信的恐懼而開始閱讀聖經。當他獲得了《千禧年的黎明》的最先兩冊後,這個男子,J.B.提利摩特,遂組織了一個家庭聖經研究班。不久,「好消息」被傳播到其他城市,甚至遠及法國。這都是提利摩特一家無畏地工作的功勞。
耶和華祝福謙卑的人
堂皇的宗教儀式和宏偉壯麗的大教堂均沒有使耶和華謙卑的僕人退縮不前。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一個在列日的煤礦工作,並且精通荷蘭語的男子,名叫約瑟·波蔓斯,經常乘坐腳踏車行走75哩(120公里)的路程到安特衛普宣揚「好消息」。安特衛普大教堂的頂尖高達400呎(122公尺),教堂內收藏著魯賓斯所繪的著名油畫,其中一幅是「基督的復活」。可是,生活在安特衛普的人卻需要別的東西去幫助他們明白這件事的重大意義。這件事提出保證,耶穌便是耶和華任命為「以公義審判天下」的法官。(使徒行傳17:31)波蔓斯弟兄所從事的謙卑服務的確贏得豐盛的祝福,今日在安特衛普已有19個小組建立起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我們在列日一帶的工作也有很大的進展。歐利斯特·希士和倫納德·史麥斯,波蔓斯弟兄的兩位工作同伴,開始在列日從事逐戶的見證工作。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忍受極度的艱辛。可是,「和平的福音」卻打動了許多人的心,以致今日在這地區中已有超過30個小組建立起來。
面對禁令
1940年三月三十日,內政部長下令禁止我們所有的刊物流通。不及一個月之後,比利時便變成戰場,並且迅速落入希特拉軍隊的手中。該國的218個耶和華見證人會怎麼辦呢?他們繼續宣揚上帝的王國為人類得享和平的唯一希望。見證人到處被納粹黨的蓋世太保所尋拿,其中許多被逮捕,驅逐出境和關在納粹黨的集中營內。有些弟兄由於抵受不住加於他們身上的殘暴虐待而在獄中死去。
特別是佛朗斯瓦·韓奇弟兄十分忙於在沙利來從事耶和華的工作。後來,他因為收藏被蓋世太保通緝的安迪·華斯尼亞弟兄而在沙利來被捕。由於韓奇弟兄拒絕透露信徒同工的名字,希特拉的手下將他毒打一頓,然後在他仍然是不省人事之際將他解往拘留所。韓奇弟兄被捕後,有人在他的家中發現小撮染滿血跡的頭髮。由於在被監禁的數年間受到極殘酷的非人待遇,韓奇弟兄在後來從未能完全康復過來。可是,他一生竭盡全力為耶和華服務,直至他在1954年去世為止。今日在沙利來已有26個小組。
守望台社並沒有在比利時設有印刷廠。可是在納粹黨執政期間,由於獲得布魯塞爾一位印刷商的合作,弟兄們能夠印行6,000多部聖經的輔助讀物《兒女》一書。大戰結束後,曾經無畏地從事地下工作的700多個王國宣揚者再次恢復公開的活動;他們成為有如後來空前的擴展的『跳板』一般。小歐利斯特·希士弟兄離開列日遷往布魯塞爾定居。那時,這個擁有超過1,000,000居民的首都城市只有兩個小組(一個說法語,另一個則說法蘭德斯語和荷蘭語)。今日在布魯塞爾已有超過40個小組。
雖然納粹黨設法捉拿華斯尼亞弟兄,他卻得以逃脫,並且在後來周遊法蘭德斯全境。他的確是個勇敢的逐戶傳道工作者。由於發現煤礦,許多工人遷往甘布蘭一帶定居,於是根克、艾斯頓及和特斯等城市遂成為宣揚「好消息」的肥沃地帶。愛好公義和真理的人逐漸從奴役他們的許多迷信傳統中被釋放出來。由於有這麼多人接受真理,今日在法蘭德斯一共有115個小組。以往人們時常見到牧師逐家逐戶地探訪人。目的何在呢?為要沒收和毀滅弟兄所留下的一切書刊。
作一個徹底的見證
探訪比利時人煙稠密的地區的人可能驚奇地聽見人們說意大利語和西班牙、希臘、亞拉伯、土耳其及英文等不同語言。有超過500個國際性的機構在首都布魯塞爾設有辦事處。外藉的僑民構成全國人口約五分之一,而當地說外國語言的最大社區便是意大利人。當我們在1965年於沙利來舉行國際大會期間,N.H.諾爾(當時的社長)為分社作了安排在比利時組織若干個說外國語言的小組。他對一群725位意大利籍弟兄的聽眾宣布,將會有10個意大利文小組成立。今日在全國已有30個說意大利語的小組。
一個意大利籍的男子在煤礦工作時獲得了我們所出版的一部刊物。由於書籍印製的精美,而且其上印有燙金的字體,他遂以為這部書必定具有相當的價值。故此,他試圖將這本書出售,可是在礦場裡工作的人卻不肯購買。最後,這位男子決定自行閱讀這部出版物,因為他不知道為何沒有人願意購買這部書。這便是他認識真理的起頭。現在他已成為一個意大利文小組的長老,而他的兒子則從事著環務工作。
另一位意大利籍的男子接受了聖經研究的安排,而他看出有幫助他的家人認識王國信息的必要。雖然一位天主教教士力圖說服他停止研究聖經,但教士所提出的純屬哲學性質的理論卻不能與真理相比。即使他的父親恐嚇他,說:「你若不放棄你的新宗教,我便打斷你的雙腿!」這卻沒有削弱他要繼續研究下去的決心。他父親恐嚇要做的事並沒有發生,而後來這位意大利籍的男子能夠喜樂地幫助妻子和家庭的其他分子體會真理。這導致在比利時全境,接而伸展至瑞士和意大利等地的一項連鎖反應,結果這位弟兄家中有70個成員,包括他的父母在內,均接受了真理。
當地的弟兄也在說西班牙語、希臘語、英語和土耳其語的人當中找到許多像綿羊般的人。由於不懂得感興趣人士的本國言語,王國的宣揚者遂通常運用兩部刊物主持聖經研究(一本以見證人所說的語言寫成,另一部則以學生所熟悉的語言寫成)。耶和華的確使真理的種子生長。今日在比利時已有九個希臘文小組,七個西班牙文和三個英文小組建立起來。由於經濟不景,許多意大利、希臘和西班牙籍的家庭被迫返回他們的祖國,但這結果卻造成了一項祝福,因為這些見證人繼續各自在本國裡向人傳道,而這些國家的需要比比利時的需要還大。
克服漠不關心的態度
今日耶和華的僕人在比利時從事逐戶傳道工作時遇到愈來愈多的人表現漠不關心的態度。現今這世代的人均專注於滿足積聚物質資財的慾望而對宗教毫不感興趣。天主教徒由於目睹發生在他們宗教內的事情而感到失望。有些人說:「我們的教會一事無成。」其他人則評論說:「天主教會已餘日無多了。」以往,天主教會曾誇耀比利時是個百分之百的天主教國家。可是較近期在布魯塞爾的一位牧師卻指出,現時在比利時僅有十分之一的天主教徒正實踐他們的宗教,而這些人當中也只有十分之一可以被視為是「良好的基督徒。」因此我們必須作出相當多的努力才能找到真正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士。我們的努力確實受到祝福;在過去兩年間,有超過1,600人以水浸禮象徵他們獻身給耶和華上帝。
由於宣揚王國的工作在比利時是如此為人所知,以致我們時常聽見人們談論耶和華見證人。有一天,一位弟兄在工作的地方偶爾聽到一項十分激烈的辯論。其中一個人說:「你必須承認,你若撥出時間跟他們其中的一個傾談,你便會發覺他們的確言之有理。」這位弟兄感到好奇,遂問他們究竟在討論什麼人。他們回答說:「當然是耶和華見證人。你豈沒有遇過他們上門探訪你嗎?」至此,這位弟兄遂自認是見證人,結果這使其中一位男子及他的妻子一起研究聖經。在接著的星期中,另一對夫婦也在場參加研讀。此後再過一個星期,一位年輕的女子也加入他們的研究。在研讀期間,這位女子的丈夫靜坐在長沙發上,閱讀一份俗世的雜誌。另一次他則逗留在廚房內。在第四次研讀期間,他再次故意避開。可是當傳道員問及那一年標明「末期」的開始,而他們正在猶疑之際,他遂偷偷地告訴妻子說:「1914年!」(提摩太後書3:1)原來他已私下讀完整本《導至永生的真理》。在此之後,這位男子經常參加研究。這三對夫婦一起決定停止抽煙和改變他們的服飾。他們六人在靈性方面有迅速的進步,現已受浸成為基督徒。
青年人接受真理
基督教國的失敗導致宗教方面的冷漠和暴亂。許多青年人既不受任何迷信和限制所約束,遂將注意力轉向其他的事物,包括毒品和放蕩的生活。可是許多年輕的夫婦卻因為接納純真的基督教而得以在生活上更新。
一個15歲的青年人跟一幫電單車隊有密切的來往,這群人經常與其他幫的人打架。後來,他往阿姆斯特丹嘗試不同的毒品。隨後他在比利時忙於賣淫的醜事,慫恿年輕的少女到妓院工作。在21歲的那年,他由於從事非法活動而被警方通緝。這位青年人遂認為人生是沒有目的的。由於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厭惡,他便向上帝禱告,祈求他幫助他擺脫纏繞自己的一切惡行,倘若上帝真正存在的話。後來,他獲悉他年長的兄弟已成為耶和華見證人,而他那曾經一度是個酒徒,好爭吵和嗜賭的父親也戒絕了這一切惡習和參加一項聖經討論。於是這位青年人也開始研究聖經;他體會到他的禱告已蒙上帝垂聽。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位青年人毅然向警方自首,曾經與他同居及跟他一起參與各項非法活動的女子也接受了真理,而且兩人正式結婚。由於這位青年人已改過自新,法庭遂宣判他無罪釋放。這件事在當地成了一項有力的見證,而這對夫婦現正過著堪作模範的基督徒生活。
贏得別人的尊重
關於我們在比利時的工作,過去數年內事情有很大的轉變。電台、電視和報界一致讚揚我們堪作模範的基督徒生活方式。這些評論並沒有逃過別人的注意,結果幫助許多人成為耶和華的崇拜者。1973年在布魯塞爾所舉行的『上帝的勝利』國際大會便給社會人士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弟兄尚未能享有公開聚集的自由,遂紛紛來到布魯塞爾參加該次的大會。在最後一日,全部參加人數共達53,199人。這件事在布魯塞爾作了一項令人鼓舞的見證,直至今日人們仍然談論這次集會。
甚至天主教的教士也以耶和華見證人作榜樣。一天,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得到一部聖經。當他閱讀這部聖經的時候,他才體會到自己的信仰多麼混淆不清。由於渴望認識從什麼地方才可以找到真理,他日以繼夜地向上帝禱告。一個星期日,在參加彌撒之際,這位男子聽到教士向四個在場的人指出耶和華見證人才是真正的基督徒,因為他們逐家逐戶向人傳講上帝的信息。這是多大的一項啟迪——而這句話卻直接來自教士的口!教士接著繼續對那四個人說:「可是你們卻甚至沒有作出努力上教堂。」這番話促使這個男子脫離天主教教會和尋求真理。正當此時,他被邀請參加耶穌基督受難紀念。講者對聖經的運用和解釋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位男子的心深受感動,遂請求見證人與他研讀聖經,結果這幫助他獻身給耶和華。
的確,我們若回顧一下比利時王國傳道工作的初期,便會意識到現今情形已大為不同了。可是,鑑於1979年在這裡參加耶穌受難紀念的人數為36,383人——超過比利時王國宣揚者的雙倍——這表明收割的工作尚未完成。
鑑於比利時的人口密度是世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我們體會到這裡仍有許多見證工作要做。正如耶穌基督一樣,我們憐憫這許多的人,因為在靈性上說來,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不錯,在比利時「要收的莊稼」仍然很多。——馬太福音9:36,37。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他大聲說:『應當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啟示錄14:6,7。
[第8頁的比利時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安特衛普
根特
法蘭德斯(說荷蘭語)
布魯塞爾(說兩種語言)
列日
沙利來
華朗尼亞(說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