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好消息」傳遍芬蘭全境
把「好消息」傳給所有人是很吃力的工作,尤其是在芬蘭。芬蘭位於歐洲的頂端,在瑞典和蘇聯之間,是世界上最偏北的國家之一。芬蘭氣候寒冷,但卻不凜冽,而且並非長年積雪,因為有墨西哥灣流的暖和作用之故。
這個「千湖之邦」有居民4,743,000人,多半說芬蘭語,但人口有百分之七以瑞典語為母語。據說芬蘭人本來由俄國東南部某處移居這裡。他們的血統與愛沙尼亞人相近,也與匈牙利人有關係。
人口的百分之92都聲稱屬於國教——芬蘭福音派路德教會。可是許多人堅持聖經不過是人寫的書,並且認真懷疑它的內容。他們其實只是附和某些顯要牧師的主張。上教堂的人僅佔百分之3,男人上教堂只限於特別場合,例如婚禮或者喪禮。當然,芬蘭人需要「好消息」。這裡有超過13,000個耶和華見證人竭盡全力把這個予人安慰的信息帶給人。但是宣揚「好消息」的工作是怎樣在芬蘭開始的呢?
田地肥沃,生長迅速
在1909年,有些全時工作者從瑞典首次來到芬蘭,分發了一些聖經刊物。但真正的開始卻在同年稍後的時候。有一個虔信宗教的男子由芬蘭土庫港出發前往巴勒斯坦朝聖,但因事滯留在瑞典。那裡有人向他作見證,他同時接受了一本研究聖經的輔助刊物,作者是守望台社第一任社長羅素。這個男子不久便看出書裡含有真理。他取消旅程,返回芬蘭,把書拿到赫爾辛基他的朋友卡魯·哈特瓦那裡,請他把書譯成芬蘭文。這兩個男子很快便受了浸,並且開始熱心地把「好消息」傳到芬蘭境內各處;他們也翻譯刊物及發表公眾聖經演講。
他們勤奮工作,很快便有了成果。羅素在1912年訪問芬蘭的時候,有幾乎2,000人來聽他的演講,當時舉行的大會也有140人參加。報告表示在1912年舉行過477次公眾演講,有17人參加全時傳道工作。盧述福在1913年到芬蘭探訪的時候發表過演講,聽眾有3,000人。
上帝的百姓在芬蘭早期這種良好的傳福音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上帝的工作有了「閃電」般的開始,而且進展得很穩定。目前全國有251個小組。早在1922年,政府通過了「宗教自由」條例。從那時起,人民想脫離國家教會也可以辦得到。同時,這條新法例保證人人有權信奉自己的宗教,只要不違背良好的道德和習俗便行了。既有這條法例,耶和華見證人遂得以在1945年正式註冊為一個宗教團體。不過,守望台社早在1911年已於赫爾辛基設立了分社辦事處,《守望台》雜誌芬蘭文版則在1912年面世。
接觸民眾須作很大努力
在早期,要接觸這個地廣人稀的國家的人民是極不容易的事。這個國家有三分之一面積在北極圈內。遼闊的森林佔去土地的三分之一,湖泊沼澤又佔去十分之一。芬蘭有壯麗的湖泊——不止1,000個,而是差不多60,000個——島嶼的數目幾乎雙倍,就在沿海一帶已經有30,000個。因此,到各處去接觸人,旅程相當緩慢,尤其在早期。今天,道路和交通都大有改善,汽車、舒適的火車、公共汽車都比以前大增,此外,還有一個獲良的航空系統。
芬蘭在1917年12月脫離俄國獨立之後發生了內戰,敵對的黨派為了把持政權而爭鬥。內戰引起了很多難題,但是真正的基督徒仍舊繼續宣揚「好消息」,並在各處成立新的小組。
第二次大戰期間,芬蘭耶和華見證人的刊物被政府禁止銷流,傳道員遭受拘捕、監禁,特別是因為嚴守基督徒中立立場的緣故。(約翰福音15:19)可是他們宣揚「好消息」的努力卻帶來了極大的祝福。1944年,王國宣揚者的人數增加了百分之62。到1945年,傳道員總數達1,632人,小組有267個。今日,在這個國家裡,每373人便有一個是耶和華見證人;這明顯是上帝祝福的證據。
北極的氣候當然是個挑戰。可是這些「好消息」宣揚者都穿得很暖,在天氣最寒冷的日子也上門探人。有時候寒冷的氣候反而有幫助。且舉一個例:有一個男子在冬日看見幾個見證人向他的屋子走來。他不想跟見證人談話,於是躲進屋頂的小閣,打算留在那裡,讓太太跟見證人說話。他在這個沒有暖氣設備的寒冷屋頂小閣裡可以聽見王國傳道員在下面和暖的房間裡向他的太太說話。他以為訪者說完便會離去,但卻聽見太太說要為他們煮咖啡;他不禁大失所望。他坐著發抖,忽然聽到見證人建議與他太太研究聖經六個月。那真是忍無可忍了!他絕不能躲在屋頂小閣裡六個月!於是他走下來,參加談話及喝點熱咖啡。聖經研究建立起來,這個男子也加入討論,現在已成為我們的屬靈弟兄。
強化各小組
在1949年,全國有415個小組,各小組平均只有9個傳道員。理由是交通工具缺乏,弟兄們在農村地方很孤立。可是情形漸漸改善,有越來越多小組合併起來,這大大鼓勵、強化了芬蘭的基督徒。現在,全國只有251個小組,但每一個平均有52位王國宣揚者,這有助於舉行更富於教導性和更能強化信心的聚會。
自從1968年以來,有100間新的王國聚會所落成,現在差不多200個小組都經常在自建的聚會所裡舉行聚會。在1961年建成的新伯特利之家,已嫌太小而不足以應付工作的擴展,於是在七十年代加建了相連的兩座建築物。1978年,社方在哈密連拿購置了物業撥作舉行環務大會之用。這座美輪美奐的大禮堂在1979年初落成,可容納1,300人。芬蘭南部大約有9,000個見證人使用這個會堂。
適應民眾
見證人逐家逐戶傳道的時候盡量與人友善地談話。可是傳道員要學會適應才行。在城市裡,屋主似乎受著更大的壓力,因此傳道員要敏捷地說明來意。不過,在若干農村地區,見證人要先回答屋主的問題,例如「你是那裡來的?」「你結婚了麼?」等,才可以發揮聖經話題。在芬蘭一些地方,跟屋主開始談話是相當困難的。可是,耐心的王國宣揚者往往得償所願,跟屋主談得很投機。頗有趣的,在這些地區,見證人與人口的比率反而最高。
幾年前,有一位環務監督談及一個叫利斯圖的青年。小組的聚會都是在他家裡舉行的。可是他總是一言不發而從沒有參加過聚會中的討論。家人說他不感興趣。有一次,環務監督做完了附近的地區後,請利斯圖帶他和他的妻子到剩下來還沒有探訪過的幾間房屋去。
環務監督見到附近的屋子不很多,於是請利斯圖跟他們同去。利斯圖答應了,鄰居也都很友善的接待他。探過兩家人之後,環務監督建議利斯圖請鄰居參加在他家裡舉行的公眾演講,說這會好一點,而他亦樂意照樣做。後來,他還向屋主介紹雜誌。家人聽聞利斯圖向人講聖經的事,都覺得很詫異。他們驚嘆道:「原來你是有興趣的,我們都不知道!」「怎麼不告訴我們呀?」利斯圖答道:「你們根本沒有問我。」自此以後,他進步得很好;幾年前他已經成為特別先驅(全時王國宣揚者),而且工作成績非常好。
反對不能遏止我們的工作
自由是芬蘭的傳統,官員通常待人公道。可是他們曾經企圖制止見證工作進行。
比如在幾年之前,芬蘭城市協會擬定了一套法例,建議各城鎮採納,其中「公安條例」有一項規定禁止「逐戶探訪」的宗教活動。該會辯稱按人家的門鈴會騷擾屋主的安寧,尤其在住宅大廈內。許多市鎮都採納了這些法例。
耶和華見證人知道有許多人在住宅大廈裡按門鈴,而且門鈴聲可以打擾附近的人家,所以他們設法隔數戶才探一家,而不是連續探訪每一戶人家。在其他環境之下,見證人還是繼續逐家逐戶的向人作見證。這項活動有極多的人非常賞識。數年間均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可是有一天,在蘆葦沙這個沿海的小鎮裡,兩位先驅恰巧探到一個警察的家,他堅持說他們犯了法。後來,他們收到罰款通知單,但卻決定向法庭上訴。
法庭承認人民有權受人探訪
弟兄們在辯狀中聲稱,按理來說,正當地為了合法的理由按人家的門鈴並不能算是打擾屋主,因為屋主有門鈴,正是要給想跟他說話的人按的。辯狀指出,逐家逐戶向人傳講聖經的信息,是耶和華見證人的宗教的一部分;當政府批准見證人宗教團體會章的時候,連帶也批准了這個傳福音的方法。辯狀並且表明,有許多人都想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他們,因此當局如果僅因為一小撮人不想見證人探訪他們,便貿然禁止一切逐戶的探訪,這就是剝奪人民的自由了。
上訴的青年先驅在法庭上說,他沒有遇到耶和華見證人之前是個癮君子,若不是見證人上門探訪他,他便不會知道可以向他們求助解決這個難題了。所以他很高興見證人未經邀請便來探訪他。見證人幫助他戒除了毒癮,使他得以再作有用的公民。他說有其他許多人都會很感激有人這樣幫助他們,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在那裡可以尋得幫助。這位先驅指出,逐家逐戶找尋這樣的人是必需的。
法官聽完弟兄申辯後認為他沒有犯法,因為他沒有企圖入屋。法官根據這一點宣判罪名不成立,原告人也沒有上訴。因此,就如當地一份報紙在翌日說,在蘆葦沙逐戶向人講論宗教是合法的,只要你不企圖入屋。自那時起,許多市鎮都廢除了上述的法例;有些官員並且稱讚耶和華見證人用聖經逐戶向人傳道,認為這是好事。
多年來芬蘭人民一直過著比較寧謐的生活。可是,越來越嚴重的通貨膨脹、失業、罪行,正使人大感不安,於是有越來越多人想知道聖經對於未來怎樣說。真的,芬蘭人民正在饑餓,要『聽耶和華的話』,基督教國內其他地方的人也是如此。(阿摩司書8:11)不過,在這個擁有千湖、綠林、白雪之邦,在這個夏夜明如白晝、冬夜呈現北極光的國家裡,耶和華見證人決心盡力把予人盼望的「好消息」傳給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