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賴比瑞亞的郊野找尋「綿羊」
一個高大的曼丁哥族牧人沉默地站在一個白蟻巢的頂上,他所穿的藍色長袍保護他的身體免受非洲炎熱的陽光所灼傷。在他的注視之下,羊群嚼食著長在薩特溪的紅樹濕地和鹽性沼澤旁邊的肥美青草。羊群夾雜著有棕白色皮毛的山羊和高大瘦削的白色綿羊。
當我們停下來觀察羊群之際,我們不禁想起耶穌所說關於綿羊和山羊的比喻。耶穌預言地上萬國均會聚集在他面前,他會把一般與綿羊相若而有永生希望的人從許多與山羊相若而配受毀滅的人分開。(馬太福音25:31-46)因此我們大可以問道:這件分別的工作進展如何?上帝有在賴比瑞亞的效野尋得「綿羊」嗎?
耶和華找尋「綿羊」
耶和華在賴比瑞亞有超過一千名與綿羊相若的僕人。你想知道上帝怎樣在這個國家裡尋得和照顧他的「綿羊」嗎?若然,何不與我們一同探訪幾個有「綿羊」居住和聚集起來的地方呢?
從首都門羅維亞開始,我們遇見一個在皇冠山海外傳道員之家研讀聖經的青年男子。他一度住在遠離任何耶和華見證人的內陸。他是怎樣找著見證人的呢?
「我對父親的宗教並不感覺滿意,」他解釋說。「於是我禱告求上帝給我指引。幾天之後,我在一個鄰人的家裡看見一本『導至永生的真理』。我借了這本書回家。讀完之後,我堅信我的禱告已蒙上帝垂聽,於是寫信給守望台社在門羅維亞的辦事處。但是我等不及他們的答覆;於是我前往門羅維亞,找著見證人,請他們開始與我研讀聖經。」有一次一個相識的人問他說,「是誰將你拖到耶和華見證人那裡的?」他回答說,「是耶和華自己。」
離開門羅維亞,沿著海岸行了大約一百英里(160千米),我們來到布坎南城。這個城在1830年代由一些曾在美國為奴的賴比瑞亞人在當地的巴薩族人當中建立起來。今日布坎南是個繁榮的港口,來自寧巴山脈的鐵礦藉鐵路運抵這城,經過提煉之後運往別處。我們進城時看見柏油路旁有一間髹成綠色的細小王國聚會所。進去看看好嗎?
四十個微笑的面孔迎接我們。哥利特別有理由要微笑。他是許多在近年來受浸的人之一。「我在卡卡他讀中學時,」他說,「我有些同學對我談及耶和華,並且邀請我到他們的王國聚會所去;但我卻沒有去,因為我覺得他們的律法過於嚴格。可是,我畢業後遷到布坎南,我開始留意到見證人的生活比我更好,因為他們有更大的自律能力。於是我寫信給小組請求幫助。一位長老開始與我研讀,今日我很高興我已成為耶和華手下一位獻了身給他的僕人。」不錯,耶和華以他的聖靈尋得這些與綿羊相若的人,並且指引他們歸附他手下結集起來的羊群。
耶和華餵養他的「羊」
現今耶和華的「羊」正享受著「肥美的草場」;在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曾一度在基督教國的各教會裡找尋靈糧。耶和華仁愛地將這些人帶領到一些聽從耶穌的吩咐「餵養[他]的小羊」的人那裡。——以西結書34:2,14,15;約翰福音21:15。
找尋靈糧的人之一是法蘭西斯。他住在門羅維亞城中稱為克拉拉鎮的地區,在布殊洛島岸邊十分擠擁的房屋中。他是怎樣找著靈糧的呢?
「我以前屬於五旬節會,」他解釋說,「但是我見到教堂中將特別的座位留給某些教友而感覺不平。我想明白聖經,但是牧師卻大部分時間均談及金錢。他說我們若不捐錢給教會,就不能上天堂。後來有一天一個耶和華見證人留下一本守望台給我。我讀過之後,立即看出聖經的道理和我自己教會的行為有很大差別。見證人回來經常幫助我明白聖經,我開始參加聚會,使我的聖經知識大為增加。我的表弟也加入研讀,現在我們兩人都受了浸。」
離開布洛殊島之後,我們的計程汽車將我們帶過蒙撒拉都河,穿過商業區而抵達門羅維亞市內最現代化的星柯地區。這個地區裡的耶和華見證人在一間美觀的王國聚會所裡聚集。我們也在這裡遇見一個找尋問題答案的人。他告訴我們說:
「我在中學裡對聖經教師所懷的態度深感不安。例如我們所讀的一本書將耶穌形容為一個無知和迷信的人,因為他相信鬼魔不但存在,而且能夠附在人身上。我渴望知道聖經究竟是上帝的道抑或是人的主張。我對於有這麼多宗教均以基督教自居一事感覺困惑。」
後來這個青年男子與波斯泛神教來往了一段時期,但這「看來只是令他更感空虛」而已。他繼續說:
「我接受了在干他的一份教書職位,我的母親便住在那裡。當時她正與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後來我也接受了一個家庭聖經研究,但起初我的用意是要證明見證人的信仰錯誤。在第一次討論中,見證人對我提出的一切問題均給我來自聖經的答案,這使我感覺十分驚奇,並且使我意識到其實信仰錯誤的是我。……我決定閱讀一些較舊的守望台書刊,看看我是否能夠找出一些自相矛盾之處。但是這些書刊僅是使我更加堅信聖經是上帝的道,以及見證人是他的百姓。」
「於是我開始在生活上作出改變。我戒了煙,脫離了循道會,並且開始將自己的信仰與別人分享,包括我的未婚妻在內。她雖然受到家人反對,並且由於嚴守基督徒的中立而被學校開除,她卻毅然接受了真理。我們結了婚之後在1971年受了浸。」
自那時以來,這對夫婦有權利幫助其他幾個人成為耶和華的僕人。這男子現今已在小組裡被任命為長老。
耶和華醫治他的「羊」
有許多「羊」在耶和華尋回他們之前曾遠遠偏離了他的道的公義原則。請想想以下的例證:
在薩特溪對岸的加納斯維爾有一個魁梧的克魯族男子;他以前是個喜歡喧嚷吵鬧的人,以致他的朋友為他起了「救火隊」的綽號。他的妻子祖雅煮了一些洋薯葉和飯。當我們在芒果樹蔭下吃飯之際,他告訴我們:
「當我在警隊裡服務時,我獲得獎學金往外國受訓作司機,但後來獎學金卻被取消了,使我大感失望。我於是決定去向一位『鄉村醫生』[靈媒]求助,向他索取一些『藥』[神物]幫助我達成我的願望。但這對我並無幫助。後來有兩個見證人上門探訪我們,並且開始與我們研讀聖經。我們獲悉耶和華的旨意是要使地球成為樂園,公平和公義得以伸張,這使我們的興趣大為增加。但是我們的良心卻感覺不安,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並沒有按照上帝的公義標準而生活。在獲悉關於邪惡的靈體的真相之後,我們將家裡的『藥』和其他與通靈術有關的東西完全毀去。我們決定潔淨自己的生活,但這卻需要相當時間,因為當時祖雅仍然未解除與她以前的配偶的婚姻關係。後來她終於獲准離婚;我們便正式結婚,並在婚後的次月受了浸。」
接著我們前往邦格礦場探訪耶隆。我們從門羅維亞駕車前往大約40英里(64千米)之外的卡卡他。我們在路上經過一行復一行的橡膠樹。我們在卡卡他轉乘公共汽車沿著一條未鋪過的泥路行駛。在散布各處的橡膠園和熱帶叢林中我們見到一些典型的賴比瑞亞鄉村——一簇簇屋頂用棕櫚葉鋪蓋的泥屋。最後我們抵達鐵礦的營地,在溪旁找著耶隆,當時他剛洗完衣服。當我們等待其他一些見證人放工回來之際,他告訴我們耶和華怎樣幫助他:
「我以前喜歡吸煙和縱酒,並且與兩個女子有染。有一天當我與一些朋友一同喝啤酒之際,一個見證人對我們談及聖經,並且將《真理》書介紹給我們。我的朋友試圖阻止我接受這本書,但是我覺得既然我花這麼多錢喝啤酒,無疑我有能力花[小量的錢]買這本書。朋友說我永不會再見到這位見證人。但是他卻在約定的時候回來,並且與我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
「我認識了耶和華之後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他所不悅的,而且我可以藉著實踐聖經的原則而在經濟上得益。憑著耶和華的幫助,我能夠戒了煙和不再縱酒,並且與我的女朋友斷絕來往。我很高興現在我不再浪費自己的生命了,反之我能夠將一生用來幫助別人認識耶和華上帝與他的愛子耶穌基督,並且以全時間的好消息宣揚者的身分如此行。」
我們返回卡卡他參加一個環務大會,在大會裡我們聽見一位來自格班加的姊妹敘述以下的經驗:「我以前曾在葉克巴的市場賣布,市場上的其他女子時常埋怨她們的男朋友不維持她們的生活,反而索取她們買賣所得的收入。我向她們解釋聖經對於榮譽的婚姻有什麼主張,以及應用聖經的原則可以怎樣為家庭帶來和平與快樂。但她們只是取笑我。後來有一天,當我作輔助先驅的時候,我遇見這些女小販之一。她的男朋友慫恿她墮胎,以致她幾乎因此而喪生。她記得我曾告訴她的美好真理,她說她想研讀聖經以改變自己的生活。去年這個女子受了浸,並在最近與一位基督徒結了婚。」
耶和華繼續祝福他的百姓
我們希望這次訪遊賴比瑞亞令你快意,並且幫助你體會到耶和華怎樣尋得和照顧他在這裡的屬靈的羊。但是未來又如何呢?我們深信只要我們努力尋找更多的「羊」,上帝必定會繼續祝福我們的努力。
1979年12月,有1,956人參加「活的希望」區務大會,而且我們很高興見到有十七人受浸。此外,證據顯示還有更多的「羊」需要幫助,因為在1980年3月13日總共有3,931人在賴比瑞亞各地聚集起來記念耶穌基督的受難。——哥林多前書11:23-26。
隨著這個國家裡的羊數目繼續增加,我們需要擴展現有的設備以照料這些羊。我們在1979年5月很高興獲悉耶和華見證人的治理機構授權給賴比瑞亞的分社委員會設立一個非牟利的社團以購置土地興建一間分社辦事處和伯特利之家。自那時以來,社方已購置了一塊很理想的土地。我們向當局申請批准我們的建築計劃,最近在這方面已有良好的進展。現在我們正熱切期待時候來到,我們可以開始這項建築工程。
想到耶和華怎樣在賴比瑞亞召集和祝福他的百姓,我們的確有理由要歡欣鼓舞。從水流緩慢的曼努河至南部的巴爾瑪角,從寧巴的多雨叢林至大西洋海岸有棕櫚點綴其間的沙灘,耶和華的「羊」正被尋得和召集起來。我們祈求耶和華繼續祝福我們的努力,幫助我們不斷熱心地向人宣揚王國好消息及使許多與綿羊相若的人成為基督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