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香港目擊宣揚王國的工作大為擴展
香港,「美麗的港灣」,的確風光如畫,但同時也十分繁忙。從俯瞰香港、和風吹拂的扯旗山頂,你可以望見半山區的高等住宅。然後你會見到許多矗立的多層樓宇,擠擁的商業區,和海港對面九龍區許多高聳的建築物。海港有許多船隻往來,平均每天大約有五十艘來自世界各地港口的船隻出入。在一年中的每一天你均可以見到各種各式的舢板和帆船與現代化的海洋輪船及迅速的渡海小輪並列。
海港中的繁忙活動也伸展到陸地上。這乃是香港的特色。香港的人口在過去140年間從23,000人劇增至超過五百萬人。在過去二十年間,工業和建築方面的擴展亦十分驚人。
在房屋方面的擴增可見於在港九各處紛紛興建的龐大屋邨和樓宇。有空氣調節的現代化火車,加上計程汽車、電車、雙層公共汽車和渡海小輪,提供世上最方便和廉宜的公共交通工具。一種自信、繁榮和勤勞的氣氛瀰漫在這個城市及其居民當中。
宣揚「好消息」的工作繼續擴展
凡是有人的地方,關於耶和華的王國的好消息就必須受到宣揚。(馬可福音13:10)在1949年之前,若干過境的見證人作過少量的見證。後來有兩位從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十一屆畢業的海外傳道員,卡理惠和施品瑞,抵達香港。但是兩個人在這個布滿四、五層樓宇的龐大、繁忙的城市中能夠做些什麼呢?他們於是開始逐戶探訪人,爬上一個復一個黝黑、狹窄的樓梯以找尋對上帝的王國感興趣的人。起初海外傳道員只能夠對一些說英語的人作見證。但是他們逐漸學會說廣東話,於是遂能夠對他們所遇到的所有人談話。
逐漸有些人表現興趣而開始研讀聖經。這些人當中有些成為耶和華見證人而開始與兩個海外傳道員一同參加傳道工作。隨著參加傳道工作的人數逐漸增加,傳道員必須花很多時間和精神去強化新人對耶和華的信心以及對上帝組織的體會。他們也從社方在各小組所任命的長老得益不淺。
到1973年8月,參加傳道工作的人數增至278人。這些人熱切期待訂於該年在香港舉行的「上帝的勝利」國際大會。大會有耶和華見證人治理機構的五位成員出席,這使當地的傳道員對耶和華見證人的世界組織體會大增。這個大會揭幕時有462人在場。當時有充分證據表明現在工作會以較快的速度展開。
書刊協助工作進行
與香港的人口比較,耶和華見證人的數目只佔很少數,但是這並沒有使他們感覺灰心。他們深深體會書刊給他們的幫助,特別以《導至永生的真理》一書和《守望台》及《儆醒!》雜誌為然。
以下的經驗足以說明書刊所產生的影響。一位見證人在一個門口遇到一位青年男子,後者正準備出外。他沒有時間聽見證人說話,並且表示很不耐煩;但是見證人以友善的態度介紹兩本雜誌。青年男子對他那年老的母親說:「把印刷費給她好了。」見證人將雜誌交給他時,他不耐煩地說:「把雜誌放在桌子上便行了。」他並沒有讀這些雜誌,但是後來有兩位朋友到訪,看見雜誌便問他是從那裡得來的。「如果你喜歡,拿回去讀好了,」他說。「我沒有時間看這些書。」兩個青年男子不但將雜誌拿回家去看,並且在後來一併訂閱兩份雜誌。
在另一個事例上,一位海外傳道員鼓勵一個沒有時間討論聖經的年輕學生訂閱《儆醒!》雜誌。學生同意如此行,並且在一年間讀到各篇不同的文章。他對王國信息產生較大的好感,並且續訂這本雜誌。後來他開始參加在王國聚會所舉行的基督徒聚會,今日這個青年男子和他的兩個姊妹均已成為活躍的傳道員。
許多青年人踴躍參加
你會留意到,在香港參加宣揚王國工作的人大部分是十七、八歲的青少年或二十多歲的青年人。有些是獻了身的中國籍見證人的兒女,其他許多則在年輕的時候便接受了真理。
以一般而言,今日的青年人不像他們的父母一般受傳統所縛束。由於電視和報章的影響,青年人更留意到世上的許多禍患和生活的種種壓力。他們本身的經歷也證實了這點。雖然他們比父母年輕時享有較佳的生活水準,青年人卻時常能夠看出人所作的努力終必歸於失敗。
當他們獲悉上帝的王國是人類唯一的希望時,他們便全心接受真理。他們將個人的研讀,參加小組的聚會,從事傳道工作和個人的禱告看得十分認真。這幫助他們在靈性上有迅速的進步。這樣他們遂有力量抵抗目前這個世界的物質主義壓力,並且在耶和華的工作上保持可嘉程度的熱心。——約翰一書2:15-17。
勤懇導致良好結果
勤懇是香港人的特色,也是香港耶和華見證人的特色。他們在傳道方面獲得優良的結果,並且繼續向前邁進。他們分派書籍的成績很好。例如在1981年六月,香港的895個王國傳道員(當時的最高紀錄)分派了超過34,000本雜誌,並且主持了1,391個聖經研究。
他們獲得這樣良好的結果並不是因為香港居民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樂於接受聖經的信息。以部分而言,優良的結果反映出傳道員的熱心。雖然許多見證人在工廠裡任職而工作時間頗長,可是800多個見證人卻平均每個月用超過15小時幫助別人認識聖經的真理。這些傳道員當中大約有百份之10在整年間以全時從事傳道工作,其餘的傳道員則有超過半數在一年中一次或多次參加輔助先驅工作。由於這種熱心以及留意把握每個機會向人傳道,他們獲得了良好的結果。
例如在稱為「山頂」的高等住宅區,傳道員在逐戶傳道時很少有機會與人交談;但有兩個耶和華見證人留意到許多人喜歡清晨在山頂的馬路和小徑上散步,於是他們決定在星期日早上七時也到該處散步。他們一面走一面與別人談話。有許多人願意聆聽和接受雜誌。在一個月內兩位傳道員以這種方式派了300本雜誌。這樣,住在高等住宅區的人也有機會聽見王國的信息。
另一個例證是一個有60位王國傳道員的小組計劃乘船前往郊外的一個地區向當地的居民傳道。在以前幾次,見證人均一同坐在輪船的一個角落以享受基督徒的交往。可是這一次他們卻決定要對船上每個乘客談論王國的好消息及向人介紹雜誌。他們登上小輪之後,有超過50個傳道員散布在乘客當中,每個人均閱讀自己的雜誌。不久他們便開始與人談話及向人分派雜誌了。正如一位見證人解釋說:「那天早上,小輪上最熱門的話題是上帝的王國,有許多人攜帶了聖經書刊回家。」
香港每個宣揚王國信息的人平均主持超過一個家庭聖經研究。他們能夠在聖經研究方面有這麼優良的成績並不是因為聖經研究很容易建立。其實開始聖經研究相當困難,要經常主持甚至更困難。但是香港的見證人將此視為一項挑戰。何以有這麼多人喜歡參加輔助先驅工作的原因之一便是要獲得一個聖經研究。
一個有四個孩子的家庭主婦和母親在認識真理之後才開始學會寫讀。她因為自己沒有聖經研究而感覺失望。但是別人鼓勵她參加輔助先驅工作,在該月用60小時從事傳道,因為這樣她便會分發更多書籍,並且有更多機會回去探訪別人,因此建立聖經研究的希望也越濃。她熱心地參加這種服務;自那時以來她能夠每個月主持兩個家庭聖經研究。
在1980服務年度,每個月平均有90個人參加輔助先驅工作。在1981服務年度的最初六個月,平均每個月有92人參加這種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香港在聖經研究方面的良好成績乃是見證人的熱心和勤懇所導致的直接結果。
香港的見證人很注重屬靈的事,並且充分體會到即使他們熱心從事栽種和澆灌的工作,『使之生長』的乃是耶和華。(哥林多前書3:6,7)我們也從另一件事實可以見到這種生長,那便是現今大部分的傳道工作均由當地的中國籍見證人所擔任。他們具有優良的精神,並且深深體會他們在事奉耶和華方面所享的權利。再者,他們態度認真和衷心渴望做對的事。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宣揚王國的工作於香港展開的30年來,只有15個人被開除。
像在世界各地一樣,香港的耶和華見證人也面對與日俱增的壓力和憂慮,但是他們卻在宣揚「好消息」的工作上保持積極和樂觀。他們深信,憑著耶和華的祝福,傳道工作必定會繼續向前邁進。——哥林多前書15:58;1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