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提倡貞潔
在今日這個放任的社會裡,美國賓雪法尼亞州州立大學的莫士丁·戴維斯(J. Mostyn Davis)博士卻別具隻眼而提倡貞潔。他在新近一期《醫藥世界新聞》中撰文指出,醫藥界「對於性革命所產生的副作用沉默得令人奇怪。」希望保持貞潔的青年人並沒有從傳播媒介獲得任何鼓勵,因為對後者來說,「性便等於推銷成績」。父母也沒有給予兒女鼓勵,因為這些父母「以大部分而言已失去了與兒女開心見誠地交談」的能力;一般輔導機構也沒有鼓勵青年人保持貞潔,反之這些機構「以不易察覺的方式懷有贊成婚前性關係的偏見。」
在另一方面,戴維斯博士指出,「貞潔所提出的自由大可以和一些與性有關的自由媲美。你無需憂慮非意願的懷孕、性病、節育丸的副作用和墮胎的併發症。」他並且補充說,「這是為人所知的最便宜的節育方法。」他也報導說,「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婚前的性關係可以改善婚姻或婚姻中的性關係,」而且最重要的是,「貞潔可以促進自律,」這位醫生說。
聖經說「從上頭來的智慧」是貞潔的,並且將自律或自制稱為『聖靈的果子』。(雅各書3:17;加拉太書5:22,23)聖經也勸勉青年人「應當逃避青年人的私慾,要和那些以清潔的心求告主的人,一同追求公義、信心、愛心、和平。」——提摩太後書2:22,《新譯》。
脆弱的婚姻
今日一般婚姻都非常脆弱,一個明顯的徵象是婚前的合約越來越流行。在一對男女結婚之前,他們可以請律師先擬定一份合約,詳細規定如果雙方決定離婚的話要怎樣劃分財產,探視兒女和負責贍養費等。這樣的合約現今在美國十四個州被視為有效,而且自1981年以來這種合約在紐約大約增加了五倍。簽定合約的人大部分是以前離過婚的人,他們有些金錢、財產和商業利益是他們希望加以保護的。「他們被燒傷過一次,現今他們要將一切都以明文規定好以防萬一,」美國婚姻律師學會的利斯特·窩爾曼(Lester Wallman)說。
對配偶的愛心和關懷乃是恆久婚姻的主要支持力。(以弗所書5:28,33)但是結婚的人最關心的若是維持和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所愛的就不是配偶而是「專愛自己、貪愛錢財、……沒有親情」了,正如聖經所預言一般。(提摩太後書3:2,3,《新譯》)婚前的合約也許能夠保護他們的金錢和財產,但卻無疑不能保護他們的婚姻。
科學與上帝
《紐約時報》在一篇報導聲譽卓著的布爾實驗室的文章中對一位數學家和電器工程師,米沙·布力克(Misha Buric)作了一項簡介,這位科學家的專長是先進電腦所用的微電路。
「我怎樣[在一塊只有1/4英寸的小片中]將17,000個半導體組織起來造一些有用的事呢?」布力克問道。他能夠從人腦得到一點啟示嗎?「人腦實在令人嘆為觀止,」他說。「我們意識到這件東西的複雜,並且意識到它完全未為人所了解。……我們不應當試圖造一個腦,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怎樣著手。」不但如此,「他發現了一件為其他科學家所相信,但卻很少討論的事,」該篇文章說。這件事是什麼呢?並不自稱虔信宗教的布力克評論說:「我們意識到,認為人無所不能的見解是不正確的。有些事我們無法像大自然或上帝做得那麼美妙。」於是怎樣呢?「意識到有些東西能力比我們高超,」他承認說,「你便會安然接受這件事實。」
這段話與詩篇的執筆者在幾千年前所寫的話有一點類似:「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1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