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4 4/1 24-27頁
  • 在蓋亞那撒播王國真理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在蓋亞那撒播王國真理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小標題
  • 王國的真理傳至蓋亞那
  •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的活動
  • 接觸僻遠的地區
  • 克服種種障礙
  • 對未來的展望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守》84 4/1 24-27頁

在蓋亞那撒播王國真理

蓋亞那位於南美洲的北岸,東面是蘇利南,西鄰是委內瑞拉,南面是巴西。蓋亞那在1966年獨立之前一直以英屬蓋亞那為人所知。全國的面積約相等於美國的愛達荷州,但人口卻相當少,只有800,000人。

東印度群島人佔了人口的一半以上。他們的祖先來自印度,在該處從事耕種。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人口是黑人,他們的祖先從非洲被販賣到那裡作奴隸。其餘的居民則是在歐洲探險家於十六世紀抵達時已在此居留的印第安人的後代,此外還有少數中國人,葡萄牙人和其他國籍的人士在當地居住。英語是官方的語言,可是大多數居民都說當地的語言。

王國的真理傳至蓋亞那

在本世紀初,王國的真理已傳至古蘭泰尼河附近的俄利拉的一個伐木工地來。在那裡彼得·約哈辛獲得一本《守望台》雜誌,他向艾堅先生分享其中的內容,後來他寫信到紐約的布洛克林要求供應更多書刊。雖然艾堅沒有緊守所學到的真理,他卻激發起一些居住在新阿姆斯特丹鎮的人對真理的興趣。在那裡建立起來的一小群人現已擴展至擁有110位傳道員的興旺小組,此外在鄰近市鎮的幾個小組也是從這個最初的小組擴展而成的。

與此同時,在首都喬治鎮,愛德華·腓力斯獲得一些聖經書刊並邀請親戚朋友到他家裡作經常性的聖經討論。1908年,他寫信給守望台社請求組織派出一名代表探訪該國。四年後,科活特抵步並向聚集在喬治鎮和新阿姆斯特丹的大會堂的數百人發表演講。不久,其他人紛紛加入這個聖經研究者的小群中。

後來,在喬治鎮供這群人聚集起來研讀聖經的地方已不夠用了。因此他們租了桑麻撒大廈的一個單位,自1913年至1958年的45年間一直作小組聚會之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一年,守望台社分社辦事處在當地建立。它設於腓力斯弟兄的家裡。

當時列國正陷於世界大戰的情況中,由於它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英屬蓋亞那深受對戰爭的恐懼所支配。當時教士敦促人為英國及其盟邦禱告。科活特弟兄於1917年回國,他致信給報界運用聖經的預言檢討當時的世界局勢。他在喬治鎮的大會堂發表一個題名為「拆毀巴比倫的城牆」的有力演講。

當地教士對此非常憤怒,他們促請當局驅逐科活特弟兄出境並同時禁止我們的某些刊物在當地出版,這項禁止一直維持到1922年。他深受眾人尊重,當他離開的時候,有很多人列隊站在碼頭高聲呼喊:「他是唯一傳講真理的人。」碼頭工人威脅罷工抗議,但聖經研究者(現時稱為耶和華見證人)勸服他們打消這個念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數年間,撒播王國真理的工作受到一位前伯特利總部人員但在後來變節背叛的P.S.L.約翰遜所影響。他曾多次探訪英屬蓋亞那。有一段時間,當地的聖經研究者分裂成三部分,一部分忠於組織,另一批則是反對者,第三批卻不知如何是好。可是,耶和華唯獨祝福忠心的一群,它最後得以繼續興旺起來。

菲力斯·布力治是眾多保持堅定,忠心地撒播王國真理的人之一,他現年已經90歲了。他於1916年受浸,他現在仍是喬治鎮的新鎮——基堤小組的長老。還有一位是馬康·荷爾,現年92歲,他於1915年受浸。他過去在埃塞奎博河的利關島上作先驅達31年之久。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的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撒播王國真理的工作也產生若干影響。在1941年,當時有52個活躍的王國宣揚者,《守望台》和《安慰》(現時稱為《儆醒!》)雜誌遭受禁止。到1944年,守望台社的刊物受到全面禁止。可是,宣揚王國的工作仍不顧反對繼續進行。

1946年早期,大戰後不及一年,一項獲得31,370個簽名支持的請願行動展開了,抗議政府對耶和華見證人所採取的敵對態度。其後在同年四月,守望台社社長N.H.諾爾弟兄訪問英屬蓋亞那,他會晤了當地的殖民地大臣商討有關解除禁止的措施。最後,這項禁止在1946年6月12日正式獲得解除。

在接著的十個星期內,該國的70個王國宣揚者合共分派了11,798本在過去兩年受到禁止的精裝書和小冊子。他們一共用了20,547個小時分派這些刊載王國真理的書刊。在1946年8月,當街上的見證工作首次在當地展開的時候,雜誌的分派就像當地出售的報紙一般的迅速。到1946年,在基列畢業的海外傳道員威廉·脫斯抵步協助推行當地的傳道工作。

接觸僻遠的地區

喬治鎮和新阿姆斯特丹佔地僅2,299英畝(930公頃)——面積不及四平方英里。可是它卻佔了蓋亞那人口的百分之27。甚至在很早期的時候,傳道員已盡力把王國的信息傳至僻遠的地區。當W.脫斯弟兄剛抵步的時候,全國只有三個小組。他說:「我到處視察,沿著海岸和河流往返多次去接觸住在偏遠地區的感興趣人士以及激發其他人的興趣。我乘搭沿岸的火車,公共汽車、腳踏車、大型的河渡,小船和甚至乘坐獨木舟。」

另一位基列畢業生,約翰·邦庭後來在1950年成為分社僕人,他談及在沿著蓋亞那眾多河流的河岸地區工作的情況。「我們乘搭渡輪。當沿途的村民划著獨木舟而來與這艘流動的郵局收發郵件時,我們請求他們順路載送我們上岸,深信有人會樂意供應我們的食宿。我們在村落中作見證,到了晚上我們通常都可以找到棲身之所。翌日有人會划船載送我們沿河而下,因此我們得以在下一條鄉村撒播王國的信息。有一次在下午探訪一間木廠的時候,工廠經理吩咐工人暫停工作並召集工人一起聆聽一個為時15分鐘的演講,後來他們所有人都有接受書刊。」

到1951年,每月撒播王國真理的平均人數增至279人,是五年前的四倍!近年來弟兄已擁有自己的船隻,『王國宣揚者一號』和『王國宣揚者二號』,它們被用來接觸河流和運河兩岸的居民。這項工作帶來若干危險,正如一位於1970年在基列學校畢業的本地見證人,弗特烈·麥艾民說:

「一個星期六下午,當我在波馬倫河作完見證回家的途中,一艘大型貨船全速前進向我的船撞來。由於該船的船長和水手正在舉杯狂飲,而沒有全神貫注小心駕船。我被撞離『王國宣揚者一號』,掉進河裡在船底之下。我不斷向下沉,在黑暗中掙扎求存。我頭部不斷撞向船底距離螺旋槳僅數吋之處。船上一名青年見我身陷險境便縱身跳下河裡把我救出來。在幾個星期內我身上多處的傷口仍痛楚難當,可是我卻十分慶幸能夠生還!」

然而這項經歷卻沒有把麥艾民弟兄嚇倒。他解釋說:「由於沿河的人對聖經所表現的興趣,我決意繼續工作下去。在距離查理堤七英里[11公里]的斯里卡有一個小組研經班需要我的幫助。」

克服種種障礙

當基列畢業生哉依·史翠韓於1959年抵步時,當時英屬蓋亞那的王國傳道員數目已增至603人。雖然她因為患上多數性硬化症而要臥病床上,她繼續緊守在遣派的崗位上去撒播好消息。她的聖經研究則來到她的家裡學習真理。去年哉依用了365小時從事傳道工作和每月平均主持三個聖經研究。她喜樂地評論說:「我能夠參加『王國的真理』區務大會。我躺臥在一輛停泊在講台前的小型貨車上,這樣我便能夠觀看戲劇的演出,聆聽演講和跟前來與我見面的弟兄們交談。」

在蓋亞那最常見的障礙是許多夫婦均沒有合法註冊結婚,故此當他們認識王國真理之後,他們便需要在生活上作出調整以求符合聖經的標準。哥頓·徹斯的情形便是這樣。早於1971年他訂購了《凡事要察驗;美善要持守》這本書。在分社辦事處工作的詹姆斯·湯遜親自把書派送而非郵寄。湯遜經過多次探訪都不能成功與他建立聖經研究。後來更失去了聯絡。

然而所撒播的聖經知識卻結出了果子。哥頓終於以合法的方式和他的配偶結合,此外他也停止食黑布丁,一種當地用血製成的食品。幾年後,他在1979年接受邀請出席一個聖經演講,講者正好是詹姆斯·湯遜。「我故意坐在聚會所的後排,」哥頓說。「我不想他看見我,但他卻看見了。聚會結束之後,他上前來和我握手並且說,『你打算在什麼時候開始研究聖經?』(他說話的方式就像已經肯定我會開始這樣行一般。)因此我說:『星期六』。接著的星期六他果然依約而來,我的妻子也加入一起研究。」

在1979年8月,哥頓開始從事組外傳道工作,同年十一月,他和妻子一起受浸。翌年六月,他開始從事輔助先驅工作,到1982年9月他開始參加經常先驅的工作。目睹這麼多人現在正對王國的真理有這麼良好的反應,這令人感到多麼鼓舞。

對未來的展望

雖然王國的工作始於這個世紀的初期,但在1958年之前仍然沒有任何自建的聚會所。到了1969年第二間聚會所才興建完成,接著在過去的13年間,每年平均興建一間新的王國聚會所。其他聚會所亦相繼地在興建之中。

將來擴展的展望是光明的。在去年三月我們見到有3,874人參加受難紀念。去年也有2,505人出席「王國的真理」區務大會。最近舉行的環務大會有1,235人參加,雖然環內只有709個傳道員。從某些小組的報告顯示星期日參加聚會的人數差不多是傳道員數目的一倍。有許多青年人懷具先驅的精神。

以伐木工地為撒播起點的王國真理現已撒播到蓋亞那34個不同的地方了。29個小組和6個孤立的小群被分成兩個環。在1,100多個傳道員當中,大約有140位正每個月以先驅的身分參與傳道活動。在這個國家撒播王國的真理仍要克服很多障礙,但藉著耶和華不斷的祝福,我們期望將來會有一段前所未見的擴展時期出現。

[第24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蓋亞那

喬治鎮

新阿斯姆特丹

古蘭泰尼河

[地圖]

南美洲

蓋亞那

[第26頁的圖片]

弗爾德·腓力斯(愛德華·腓力斯之子),彌敦·諾爾和威廉·脫斯攝於1946年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