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5 5/1 9-13頁
  • 『你們應當作教師』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們應當作教師』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教師……
  • ……和他所施的教導
  • 培養教導的藝術
    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
  • 在教導上表現洞察力和說服力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效法偉大的導師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2年
  • 「他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什麼」
    「來跟隨我吧」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守》85 5/1 9-13頁

『你們應當作教師』

『主的僕人需要善於教導。』——提摩太後書2:24。

1,2.基督徒要特別留意在什麼方面效法耶穌?

公元31年一個春天的日子,耶穌在一個露天的場合對一大群聚集起來聽他教導的群眾作了一個演講。他說話時並沒有現代擴音器的幫助,反之只是運用山邊的自然音響效果使他的話能夠被人聽見。他所說的話令人十分驚訝。他說完之後,聽眾同意他們以前從未聽過這樣的教訓。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群眾對他的教訓都很驚奇。」(馬太福音7:28,《現譯》)在這個以及其他許多場合,耶穌表明他的確是個精良的教師。

2 再者,他告訴門徒他們也要作教師。他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使徒保羅也強調基督徒有責任要施行教導。「到這個時候,你們應該已經作老師了,」他告訴希伯來籍的基督徒說。(希伯來書5:12,《新譯》)他也對提摩太說:「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提摩太後書2:24。

3.基督徒可能在什麼場合需要施行教導?

3 為什麼這麼強調教導呢?基督徒在逐戶及街上向人傳道,回去探訪別人及與感興趣的人士主持聖經研究時均必須知道怎樣施行教導。他們試圖運用他們與別人的一切接觸作為施行教導的機會。(可參閱約翰福音4:7-15。)除此之外,基督徒傳道員在王國聚會所中對會眾演講時,或對別人提出個人性質的勸告時,均需要從事教導。聖經吩咐成熟的婦人要「用善道教導」較年輕的女子。(提多書2:3-5,《新譯》)作父母的基督徒要『按著耶和華的教訓和警戒』教養兒女——這件事無疑需要很大的教導能力。(以弗所書6:4;申命記6:6-8)難怪使徒保羅說基督徒必須「善於教導」!

4,5.我們有什麼幫助可以使我們成為優良的教師?

4 但教導並不是容易的事。這是一種藝術。(提摩太後書4:2,《新世》)既然基督徒「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他們又怎能養成這種藝術呢?(哥林多前書1:26)唯獨憑著耶和華的幫助才能夠如此行。(馬太福音19:26)耶和華將智慧賜給那些向他祈求的人。(雅各書1:5)他的聖靈支持那些竭力遵行他的旨意的人。他同時將聖經賜給我們;這本書『於教訓是有益的,』並且能夠幫助我們『獲得裝備從事各項善工』,包括教導在內。——提摩太後書3:16,17。

5 聖經幫助我們成為更優良的教師。它之能夠這樣行特別是藉著以正確詳實的方式報導耶穌的傳道工作,而耶穌的教導能力曾使他同時代的人大感驚奇。(馬可福音1:22)我們若獲悉究竟什麼使耶穌成為這麼優良的教師,我們便可以設法仿效他。事實是,關於教導,我們需要考慮到兩方面:教師本身的資質和他施行教導的方式。讓我們看看耶穌怎樣在這兩方面均出類拔萃,以及我們可以怎樣向他的榜樣學習。

教師……

6.耶穌所施的教導的什麼方面是我們必須效法的?為什麼?

6 有一次耶穌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約翰福音7:16)另一次他說:「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作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約翰福音8:28)這樣,耶穌將別人的注意引到他的天父身上。雖然他是彌賽亞,他的動機卻是要榮耀耶和華的名而非他自己的名。(馬太福音6:9;約翰福音17:26)這種謙卑的態度有助於使耶穌成為一個傑出的教師。今日的基督徒教師應當懷有同樣的謙卑。他們的動機是要為耶和華而非為他們自己帶來讚譽,要表明他們的教訓是來自耶和華的。這樣他們的學生遂會成為上帝的僕人而非某個人的門徒。——可參閱使徒行傳20:30。

7,8.(甲)耶穌對真理懷有什麼優良的態度?(詩篇119:97)(乙)同樣的態度可以怎樣改善我們的教導能力?

7 然後請考慮一下耶穌來是要「為真理作見證」,而且他對於自己所談及的題目具有徹底的認識。(約翰福音17:17;18:37)甚至在12歲的童年,他已對一切與聖經有關的事深感興趣。(路加福音2:46,47)耶穌顯然熱愛真理。(詩篇40:8)由於對真理懷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和摯愛,耶穌深信別人需要聽見他的信息;他決心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傳講這個信息。——約翰福音1:14;12:49,50。

8 我們又如何?也許我們知道頗多的真理,但是我們愛真理嗎?我們有花時間研讀以求在運用真理方面成為更熟練嗎?我們樂於向別人談論真理嗎?隨著我們對真理的認識漸深,我們對真理的愛也會增加,同時我們會更熱心將真理與別人分享。詩篇的執筆者宣布,一切「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的人是有福的。聖經說,這樣的人「所作的盡都順利,」包括教導一事在內。——詩篇1:1-3。

9.耶穌的其他什麼品質有助於使他具有優良的教導能力?

9 可是,僅是對一個題目相當熟悉並不一定使我們成為優良的教師。你在學校裡讀書時,你也許有一位教師對自己所教的題目認識頗佳,但卻是個拙劣的教師。何以故呢?可能他缺乏了一種品質,而這種品質卻是在耶穌身上十分顯著的:對別人懷有深摯的愛心和關注。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有一次「[耶穌]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36)耶穌從沒有過於疲倦或忙碌而無暇幫助別人。(約翰福音4:6-26)他為人仁慈溫和,並且對別人的弱點十分忍耐。他想幫助別人。(路加福音5:12,13)今日基督徒教師若要在教導方面成功,就必須具有同樣的品質。

10.為什麼良好的榜樣是成功的教導的一個必要條件?

10 請也留意使耶穌成為一個傑出教師的第四件事。「他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彼得前書2:22)他沒有做任何會減損他的教導效力的事。我們的情形也是如此嗎?保羅對羅馬人寫道:「你講說人不可偷竊,自己還偷竊麼?」(羅馬書2:21)類似地,長老對小組談論組外傳道的重要性,他自己有在組外傳道上保持活躍嗎?一個人若作演講鼓勵人閱讀聖經,他自己有一個閱讀聖經的秩序表嗎?在某些情況中,僅是行為而不用任何言詞便能夠『贏得』一個反對者。(彼得前書3:1)行動能夠勝於雄辯。我們的行動若與言詞有所抵觸,學生便無疑會很快察覺到兩者的差異,於是我們所作的教導便可能成為徒然了。

11.這裡論及教導的其他什麼方面?

11 教師渴望讚美耶和華,他對真理的了解和熱愛,他對別人的仁慈關懷和他自己所立的良好榜樣——這一切均是作好教師的必需條件。誠懇的學生會受這些品質所感動,即使教師在教導的方式和技巧方面並不特別優良。可是,教導是一種藝術,將教導的方式和技巧考慮一下無疑可以改善我們的教導效能。請考慮一下在耶穌所作的教導方面若干與技術有關的問題,看看這些是否能夠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好的教師。

……和他所施的教導

12.(甲)馬太福音5:3-12將耶穌的教導的什麼特色顯示出來?(乙)你可以怎樣運用這項特色去改善你自己的教導能力?

12 為了充分領會耶穌所施的教導的特色,請讀讀他的『登山寶訓』的最先幾節。(馬太福音5:3-12)什麼立即引起你的注意呢?耶穌很小心選擇他的措辭。一系列以「有福了」作為結束的短句子形成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引言。但是請也留意:他並沒有使用複雜、誇張的字詞或句子。他的話表達很深刻的真理,但是卻以很簡單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在此我們見到有效的教導的一個要訣:簡單。請讀完耶穌的演講的其餘部分,你會留意到他以簡單清晰的方式將深刻的真理表達出來的其他例子。(馬太福音5:23,24,31,32;6:14;7:12)然後考慮一下你可以怎樣以簡單的方式解釋某些深刻的真理,例如外邦人的時期或何以聖經同時向人提出屬天和屬地的希望。

13,14.比喻怎樣使耶穌的話生色不少?

13 現在請讀讀馬太福音5:14-16。耶穌鼓勵他那些卑微的聽者以良好的言行將真理散播出去。也許這個主意令他們吃一驚。在耶穌的日子,人們將文士和法利賽人視為猶太國的導師。但是耶穌使他的論點突出,而且聽來十分合理。以什麼方法?藉著運用一個優良的比喻。在此我們見到耶穌時常運用的一個有價值的教導方法:比喻。

14 為什麼要用比喻?因為圖畫可以幫助我們的頭腦思考。此外,藉著運用人所熟悉的事物,比喻能夠使屬靈的事較易於了解。例如耶穌將聽禱告的上帝耶和華比作一個將好東西給兒女的慈父。耶穌把難走的永生途徑形容為通往一條狹路的窄門。耶穌將假先知比作假扮為羊的豺狼或產生腐爛果子的樹。(馬太福音7:7-11,13-21)這些採自真實生活的比喻使耶穌的話生色不少。他的教訓變成更令人難忘。

15.試舉出一些例證表明今日的基督徒可以怎樣運用比喻去改善他們所施的教導?

15 今日的基督徒教師也同樣地運用比喻使新的見解更易於為人接受。有些教師用比喻說明地獄永火的主張如何不合理;他們問聽者如果有一個作父母的人把孩子的手放在火上燒作為孩子不聽話的懲罰,他會對這人有什麼想法。我們也可以用比喻去說明只有較少數的人類會到天上去,大部分人類均有希望在地上永遠生活這項真理,指出一個國家只有少數人在政府裡任職,大部分人均受政府所管理而得益。但是比喻應當通常運用聽者所熟悉的事物。比喻也不應當必須加以詳細解釋或如此冗長,以致比喻所含的教訓變成隱晦不明。

16.怎樣的比喻特別生動有力?

16 不要忘記比喻也可以利用視覺。有一次有人問耶穌是否應當納稅給該撒,他吩咐人拿一個銀錢來,然後用錢幣作比喻去說明他的回答。(馬太福音22:17-22)當他強調人需要謙卑時,他叫一個小孩子來,以此作為比喻去說明他的要點。(馬太福音18:1-6)當他談及全心全意愛戴上帝時,他向人指出一個實際的寡婦,後者正將所有的一切——兩個小錢——投入聖殿的庫房裡。(馬可福音12:41-44)類似地,在王國聚會所基督徒的聚會中,有些講者發覺黑板、圖片、圖表和幻燈片頗有幫助。在主持家庭聖經研究時,我們可以運用書刊中的插圖和其他輔助物。人能夠看見的比喻比僅是話語有效得多。

17.試舉出耶穌時常運用的另一項教導方法。

17 最後,請讀讀耶穌在馬太福音12:10-12所報導的場合怎樣應付法利賽人。請留意他多麼巧妙地回答一個十分難應付的問題。不錯,他也使用一個比喻,但你留意到他怎樣將其表達出來嗎?以問題的方式。這樣,他巧妙地引導聽者對安息日懷有較為平衡的看法。因此,耶穌所使用的另一個教導工具是問題。請留意耶穌怎樣運用問題使聽者停下來思考一下以及迫使反對者重新考慮他們的主張。——馬太福音17:24-27;21:23-27;22:41-46。

18.試舉出一些例證說明今日基督徒可以怎樣在討論教義時運用問題。

18 今日基督徒也可以同樣地運用問題。例如,一個相信三位一體的人若試圖用馬太福音28:18去證明耶穌是全能而與上帝同等的,有經驗的教師發覺最好運用問題去幫助對方推理。我們也許可以問:『若所有權柄都賜給了耶穌,正如這節經文所說一般,誰將權柄賜給他呢?耶穌在獲得權柄之前的地位如何?』這樣,你可以幫助相信三位一體的人以一種新的眼光去看經文。類似地,一個相信地獄永火的人可能運用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去試圖證明有一個烈火熊熊的陰間或地獄存在。(路加福音16:19-31)像以下一類的問題也許能夠幫助他:窮人死的時候到了哪裡去?他若到了天上去,這意味到天上人人都躺在亞伯拉罕的懷裡嗎?除此之外,既然耶穌說直至他的日子沒有人曾升到天上,亞伯拉罕在那裡做什麼?(約翰福音3:13)這樣的問題有助於表明比喻所說窮人死後的情況必然是象徵性的。因此,財主「死」後的情況必然也屬於象徵性而不能照字面去解釋——特別鑒於其他經文對陰間所作的描述。——傳道書9:10。a

19.為什麼在所有教導的場合,問題均深具價值?

19 問題可以使學生參與教導的過程。甚至反問(講者並不期望聽者回答的問題)也可以激發聽者的思想。請留意耶穌怎樣在馬太福音11:7-11使用反問。問題還有另一個用處。時常我們必須知道一個人的想法如何才能予以幫助。既然我們不像耶穌一樣能夠看見人心裡的念頭,想探知這件事只有一個辦法:藉著提出經過仔細思考的問題。——箴言18:13;20:5。

20.我們若『不斷留意自己和自己的教訓,』這樣行會帶來什麼獎賞?(提摩太前書4:16,《新世》)

20 不錯,教導是一種藝術。為了培養這種藝術,教師必需本身養成若干品質,並且努力學習怎樣施行教導。這樣行並不容易,但是這種藝術是可以養成的。不錯,作基督徒就意味到作教師。執行基督徒的許多義務均牽涉到教導。因此,我們最好將保羅的勸告付諸實行:「要不斷留意你自己和你的教訓。」誠然,有些人在這方面比別人更能幹。但是所有人都能夠從事成功的教導,只要他們努力學習及仰賴耶和華的幫助便行了。他們若這樣行,獎賞是無可計量的。正如保羅接著說:「在這些事上要有恆心,因為藉著這樣行,你又能拯救自己,又能拯救那些聽你的人。」——提摩太前書4:16,《新世》。

[腳注]

a 可參閱《新世界譯本》參考聖經(英文),腳注;以及附錄4B。

你能夠解釋嗎?

◻ 什麼品質幫助耶穌成為一個優良的教師?

◻ 這些品質可以怎樣幫助我們?

◻ 為什麼在教導方面簡單至為重要?

◻ 為什麼運用比喻和問題可以使我們所施的教導更為有效?

[第9頁的圖片]

耶穌在教導方式方面與宗教領袖們大異其趣

[第11頁的圖片]

像耶穌一樣,今日的基督徒運用所有機會施行教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