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挑戰,在世界最大港口之一傳道
鹿特丹位於萊茵河——歐洲最繁忙的河道——注入北海之處,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約有500多間航運公司的輪船前來這裡,將鹿特丹與環球800多個地方連接起來。鹿特丹的確是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港。
然而,這個有650年歷史的荷蘭海港不僅是個航運中心而已,它也是各國人士匯合的地點。不分日夜,一批復一批的船員川流不息地從世界各地抵達這裡。荷蘭的耶和華見證人也留意到這些海員。像別處地方的見證人一樣,他們設法將世上最好的消息——上帝的王國行將使地球變成一個普世樂園——向各式各樣的人傳講,包括船員在內。——但以理書2:44;路加福音23:43;提摩太前書4:10。
「倒轉過來的海外傳道委派」
若干年前,荷蘭的守望台聖經書社邀請了六位全時傳道員,亦稱為先驅傳道員,在鹿特丹港內逐船向人傳道。先驅們欣然接受了這項委派。他們從港口官員搜集到若干資料,然後將海港仔細視察一番。他們很快便意識到,這其實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委派。
負責統籌這項傳道工作的邁恩納德說:「這彷彿是一項倒轉過來的海外傳道委派。」他的話是什麼意思?「通常海外傳道員要長途跋涉去到人家那裡,但我們的情形卻是,人們從老遠的地方來到我們這裡。」他補充說,「我們的傳道地區也許是最國際化的了。」據1985年《鹿特丹海港年鑑》報導,1983年——即先驅們展開這件特別工件的那年——有3萬零820艘來自71個國家的遠洋輪船進入鹿特丹港。由此可見,這是個多麼國際性的海港!
不謀而合的是,這些「港口傳教士」——海員很快便這樣稱呼這些先驅傳道員——也反映出這份國際風味。吉爾特、彼得和他的妻子卡琳是荷蘭人,達尼埃爾和邁恩納德來自印度尼西亞,所羅門則是埃塞俄比亞人。他們分屬於歐洲、亞洲和非洲血統,使他們得以跨越八種語言的障礙;可是,要使這件工作得以大功告成,他們還有其他障礙需要一一加以克服。
「自行車教堂」
現年32歲的彼得以前當過海員,他說:「你不可以隨便來到碼頭,攀上跳板,便登上一艘輪船,你必須有地區通行證才行。」這是指進入碼頭和登船的許可證。彼得憶述說:「這樣行要經過許多繁複的手續。最後,我們領到八份許可證,上面有我們的照片和官方的印章。於是我們準備就緒,打算全力展開工作。」他們將共長37公里的海港碼頭分成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由兩位先驅傳道員去照料。
可是,你如何應付來自這麼多不同國家的海員所說的多種語言呢?儘管先驅們帶備30種文字——數量多到他們的自行車幾乎負荷不了——的聖經書刊,可是看來這仍不敷應用。現年30歲的所羅門笑著敘述說:「你永無法確知需要哪種文字的書刊。時常發生的情形是,海員所要的文字正是你沒有帶來的那一種;然後他們告訴你,還有三小時他們的船便要離去了。」為了不想令這些海員失望,其中一位先驅傳道員會急忙跑去拿所需的書刊,然後趕回來給渴望得到這些書刊的海員。彼得說:「我們的傳道地區若在三個小時自行車車程以外的某處,一旦遇上這樣的難題,顯然我們便需另謀對策了。」
有一天,一些住在海港附近的見證人給先驅傳道員一個驚喜,送給他們兩輪附在自行車後面的拖車——每輛拖車的大小與洗滌盤相若。先驅將各種文字的書刊塞滿拖車,鉤在自行車後面,便啟程往港口去。不久,這些拖車便成了人們常見的景象。一位先驅傳道員說:「它們成了我們的名片一般。守閘的人一看見我們便把閘門打開,揮手示意我們進入,接著喊道:『自行車教堂來啦!』」別的時候,守衛一看到「自行車教堂」迎面而來,便一邊打開閘門,一邊喊道:「兩艘波蘭船,一艘中國船!」這些有用的提示使先驅傳道員能夠帶備適當文字的書刊上船。可是他們還須在適當的時間上船才行。為什麼呢?
帶著適時的信息作適時的探訪
先驅只可以趁水手在早上和午間小休或午膳時間跟他們攀談。可是,廚子的工作時間卻不一樣。船長和其他工作人員則在日中的其他時間也可以碰到。此外,先驅們也發覺,停泊在鹿特丹的英國船隻所守的是英國時間(跟荷蘭的時間相差一小時)。因此他們的水手在非英國籍的水手回去工作時才前往餐廳用膳。顯然,對於在海港從事先驅工作的人來說,一個準確的錶是不可或缺的。
可是,海員是否願意把自己的小休時間用來討論聖經呢?現年31歲的吉爾特說:「以一般而言,我發覺他們對王國的信息並沒有成見,這也許是由於他們曾親眼見到人為政府的不妥的緣故。」例如,有些海員告訴吉爾特,他們回到埃塞俄比亞港口,看見多月前他們所卸下用來賑濟埃塞俄比亞飢民的大堆穀物仍然在那裡,但這時穀物已經腐爛了,而且給老鼠吃了不少。吉爾特評論說:「難怪許多海員都對政治大失所望。由於這緣故,聖經談及的應許——一個統治全人類的政府——令他們頗感興趣。」
彼得同意這個說法,他說:「一位德國船長說,若在十年前,他的水手早就打發我離去了;可是,瞬息萬變的世局卻促使船員對聖經的合時信息表現興趣。」一艘韓國船上的廚師提及,在兩伊戰爭期間,他在其上工作的超級油輪被火箭射中,在波斯灣著火焚燒。當時他發誓,若能死裡逃生,他必定要尋求上帝。他真的逃出生天。後來先驅傳道員在鹿特丹遇見他,他把他們所帶來的韓文書刊全部留下來。
大部分船隻都在海港停泊數天。先驅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回去兩三次或更多次,在海員工餘的時候繼續跟他們討論。可是,輪船若有機械故障,便可能停泊達三星期之久。一位先驅傳道員俏皮地笑著說:「這對船公司來說十分不利,但對我們的工作卻極之有利。」先驅除了可以繼續跟船員討論聖經之外,還安排在船上餐廳放映一齣社方的幻燈片——《聖經,給這世代的書》——給他們看。有些海員也前來參加耶和華見證人在鹿特丹多個外語小組所舉行的聚會。他們這樣行,直至機件修理完畢為止。至此,他們不得不將聖經合起來。輪船下錨的大索解開了,不久船便在海港中消失了蹤影。可是,它卻仍然留在先驅們的腦海裡。
富於鼓勵的海員故事
藉著報章以及港口官方的公眾電腦系統之助,在港口工作的先驅們能夠獲知他們探訪過的船隻來去的時間。這些船一回到鹿特丹,先驅便渴望立即探訪其上的海員,看看自上次探訪之後,他們的情況究竟怎樣。海員所訴說的故事有時十分令人鼓舞!
一名海員在船啟航後將幾本《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派發給船上的五位夥伴,然後他們六個人一起研究聖經。他還將論及家庭生活的那一章用錄音機錄下來,在餐廳播出,讓所有船員都能自其得益。在另一艘船上,一名海員曾到過鄰近安特衛普港的王國聚會所,於是在船上膳堂的牆上掛起一道橫幅,上面寫著「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幾個大字。他邀請船員到那裡,參加他所主持的聖經聚會。拆下橫幅前,他再邀請他們出席下個聚會。接著的星期,橫幅再度掛起,船員也再次出席。
先驅同時發覺,有些海員從不放好自己的書刊。邁恩納德敘述說:「我們走進西非洲籍無線電員艾薩克的船艙,好不容易才找到個地方坐下。房裡到處都是社方的雜誌、書刊、經文彙編等,而且通通是打開的。」艾薩克還準備了一長串的聖經問題,因為他一直在等著先驅回去探訪他。
可是,有些海員卻急不及待。一天晚上,吉爾特已經入睡,電話鈴卻響了起來。
「究竟是誰呢?」吉爾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在黑暗中找尋聽筒。
一副快樂的嗓子說:「喂,我是你的朋友呀!」
吉爾特設法想起這人是誰。
「我是你船上的朋友呢。」聲音再次發出。
吉爾特說:「現在是凌晨三時哪!」
「不錯,可是你告訴我,船再來鹿特丹就要盡快打電話給你。現在我來了!」之後不久,吉爾特便前往跟這個對上帝的話語深感興趣的朋友會面。
『把你的糧食撒出去』
此外,海員也在他們寫給先驅的信中表達自己對聖經書刊的賞識。以下是一些摘錄:
『我已開始閱讀《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這本書。……現在我明白到許多我在以往不了解的事。我希望我們的船能回來鹿特丹。』——安杰洛。
『書我已讀過了,現在將一些問題寄給你,請你在來信中為我解答。』——艾伯蒂。
『我現在每日研讀聖經,我十分慶幸能夠成為你們的朋友。能夠找著一些帶領我歸向上帝的朋友,實在是我一生最好的事。』——尼基。
這些令人鼓舞的來信提醒先驅們聖經在傳道書11:1所說的話:「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令他們特別感到欣慰的是,他們獲悉有些海員已採取行動擁護耶和華。
波蘭籍海員斯坦尼斯拉夫就是一個例子。他從社方書刊所獲知的事令他大感興奮。他迅速取得一批聖經書刊,在航行期間仔細研讀其中每一本。邁恩納德說:「我們收到他的來信,他告訴我們他已經受了浸。」
福爾凱是一艘行走內陸輪船的船長。他第一次在鹿特丹接觸到王國的信息。然而他每兩個月才回鹿特丹一次,每次逗留一星期。於是,他連續七日研讀聖經。在他啟行作為期兩個月的航程之前,先驅傳道員把他航線所經各處的王國聚會所地址交給他。福爾凱前往這些聚會所,他所獲得的熱烈接待令他深受感動。不久,這位船長受了浸,現在正熱心事奉上帝。
邁克是個英國海軍官員,以前曾接觸過見證人,並在航海期間研讀過聖經。有一次,他在其上工作的護航艦在鹿特丹停泊,於是他騎著自己的折疊自行車前往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他在那裡見到見證人所表現的愛心和團結,令他十分感動。他告訴朋友他決定辭職了。雖然還有四年他便可以拿到一筆可觀的退休金,但他去意已決,並在不久之後受了浸。
邁恩納德說:「邁克、斯坦尼斯拉夫、福爾凱以及其他海員所表現的熱忱,促使我們決心繼續在港口尋找那些像他們一樣的人。」
你能夠參與這項工作嗎?
我們在世界最大港口之一從事傳道工作已差不多有十年之久。六位「港口傳教士」都衷心同意,這項委派雖然深具挑戰性,但卻報酬甚豐。邁恩納德總結說:「我們每天傳道完畢,騎自行車回家之際,總覺得仍有些海員正等待著我們去探訪。」
在你地區中的某個港口,可能有些海員正等候著這樣的探訪嗎?也許你會眾中的長老可以作出安排,使你也能夠參與這項既富挑戰性又報酬豐富的工作。
[第20頁的附欄]
將工作伸展到受禁制的地區
最近有一年,停泊在鹿特丹港的船隻中,有2500艘來自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受禁制的國家。在港口從事傳道工作的先驅將此視為把聖經信息傳到這些國家去的大好機會。
在一艘他們初次探訪的亞洲船上,先驅把帶來的23本書全分發完畢,但有些船員卻因為沒有拿到一本而不高興。另一艘亞洲船上,一名在廚房工作的男孩子則較為謹慎,他把自己從先驅那裡得到的書用紙包裹,寫上地址,然後交還給先驅。這時先驅才恍然大悟,他攜帶這本書回國去實在太冒險了。於是先驅即日把包裹寄往遠東去。
在一艘來自非洲的船上,一名海員帶來了一張他家鄉的見證人所需書刊的清單。自那時起,每次這個海員回家,他的衣箱都載滿了書刊。來自另一個非洲國家的一位海員獲悉,跟他研究聖經的先驅只能給他三本《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滿幸福》,便表示大感失望。他舉起雙手喊道:「這有什麼用!我家鄉的弟兄需要1000本呀!」可是,為了他的安全起見,先驅說服他每次只帶20本回去。
也許最令人感動的一次是,先驅們聽聞有一艘船來自見證人遭受逼迫的國家,當地的見證人由於自己的信仰不但失去職業,還失去了財產。他們發覺船上的管事原來是個見證人,於是他們請求船長讓他們將救援物資送到船上。船長答允他們的請求。數天後,便有一百袋衣服、鞋子及其他物品被送往這個國家去。
[第21頁的附欄]
逐船向人傳道——一位女子的看法
卡琳是幾位先驅中的惟一女性,她憶述說:「起初我對於陪同彼得一起逐船傳道躊躇不決,因為我聽說海員不但舉止粗魯,而且時常喝醉酒。可是,我卻發現他們多半很有禮貌。許多時,海員獲悉我們是夫婦之後,便拿出自己妻子兒女的照片來,跟我們暢談自己的家事。這樣,我們分發了很多本《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以夫婦身分探訪船隻也使他們較易接觸到船員的妻子及船上的其他女性。卡琳說:「她們通常對陌生人頗為沉默,但看見我便較樂於跟我們交談。」
然而,對卡琳來說,這項工作委派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呢?她回答說:「是繩梯,我最怕這站不穩的東西。」她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嗎?卡琳笑著說:「克服了。有一次我正猶豫之際,一群來自巴拉圭的水手望著我喊道:『你可以爬上來的,只要信賴上帝就行了。』當然他們說了這番話之後,我別無選擇,只好爬上去。」她那欽佩的丈夫說:「經過四年,以及爬了不少繩梯之後,現在她爬繩梯的本領跟海員不相伯仲。」
後來卡琳和丈夫彼得在美國參加了第89屆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他們於1990年9月28日前往他們的工作地區——厄瓜多爾,一個也有港口的國家。在那裡,他們必定會感到十分自在。
[第22頁的附欄]
你是個海員嗎?
你的船若停泊在世界某大港口,你喜歡參加耶和華見證人所舉行的英文聚會嗎?你若想這樣行,請將以下各王國聚會所目前的地址和聚會時間記下為要:
漢堡(Hamburg), Schellingstr. 7-9; Saturday, 4:00p.m.; phone: 040-4208413
香港(Hong Kong), 26 Leighton Road; Sunday, 9:00a.m.; phone: 5774159
馬賽(Marseilles), 5 Bis, rue Antoine Maille; Sunday, 10:00a.m.; phone: 91792789
那不勒斯(Naples), Castle Volturno (40km north of Naples), Via Napoli, corner of Via Salerno, Parco Campania; Sunday, 2:45p.m.; phone: 081/5097292
紐約(New York), 512 W. 20 Street; Sunday, 10:00a.m.; phone: 212-627-2873
鹿特丹(Rotterdam)Putsestraat 20; Sunday, 10:00a.m.; phone: 010-4165653
東京(Tokyo), 5-5-8 Mita, Minato-ku; Sunday, 4:00p.m.; phone: 03-3453-0404
溫哥華(Vancouver), 1526 Robson Street; Sunday, 10:00a.m.; phone: 604-689-9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