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3 11/15 23-27頁
  • 在西班牙逐鄉逐村地傳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在西班牙逐鄉逐村地傳道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小標題
  • 法律認可策勵鄉村見證工作
  • 『找出配得的人』
  • 聖經讀者敏於響應
  • 克服偏見
  • 向聖經尋求真理
  • 豐盛的收割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守》93 11/15 23-27頁

在西班牙逐鄉逐村地傳道

耶穌基督「往耶路撒冷去,在所經過的各城各鄉教訓人」。(路加福音13:22)耶穌和門徒為了要完成他們的服事職務,他們不但『逐城逐鎮』,也『逐鄉逐村』地傳道。雖然把傳道工作集中在城鎮上會較為容易,他們卻絕沒有忽略郊外的一些鄉村地區。a

西班牙的耶和華見證人跟耶穌一樣面對一項類似的挑戰。直至1970年,當地還有一大片未經開發的地區正待收割。(馬太福音9:37,38)在西班牙北部多雨的山區、中部乾旱的平原和沿海一帶都有數以百計的村莊尚未聽見王國的信息。

是故,西班牙的耶和華見證人下決心要全力將好消息帶到這些地區去。但是為什麼這些鄉村地區的人要等這麼久才得以聽到王國的信息呢?他們的反應又如何?

法律認可策勵鄉村見證工作

自1939年西班牙內戰結束以來,耶和華見證人在當地的工作一直受到禁制。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熱心的見證人小心翼翼地在不同的城市傳道,因為在城市裡他們較不受人留意。1970年,見證人的工作終於獲得法律認可,當時西班牙大約有一萬個王國宣揚者,但幾乎全都住在都市及大城鎮裡。住在鄉村地區的西班牙居民其實也需要聽到王國的信息。誰會接受這個挑戰呢?

1970年代,見證人開始著手展開一項運動,把好消息傳遍這個半島的所有地區去。從1973年至1979年間,當地耶和華見證人每月都會在會眾的服務刊物《王國傳道月報》裡讀到一些特別的通告,幫助他們了解國內不同地區的需要。結果有許多家庭樂於響應呼籲,自願到一些有較大需要的地區服務。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羅森德和他的妻子露茜。他們以特別先驅(全時的王國宣揚者)的身分被派到西班牙西北部的一條漁村服務。後來他們有了兒女,就決定在該區留下來。羅森德說:「我必須承認,我們經歷過好些艱辛的日子。我們在這裡很難找到世俗工作,但藉著不斷倚賴耶和華的幫助,我們從不致食不果腹或要露宿街頭。我仍覺得我們留在這裡是值得的。」多年之後,他們已在西班牙這個地區協助了四群會眾成立起來。

『找出配得的人』

耶穌吩咐門徒要在各城各鄉「找出」一些配得的人。(馬太福音10:11,《新世》)在西班牙的農村地區,正如來自阿爾科伊(阿利坎特)的安赫爾弟兄留意到,尋找配得的人的工作需要人表現勤懇主動的態度。有一次,他在馬塞亞斯村探訪完幾個住戶之後,忽然聽見雞啼聲,他不禁自忖:「如果有雞,那兒必然有一戶人家,而且是我們忽略了的。」安赫爾於是四處尋找,最後發現了一條越過山脊的小徑;他沿著小徑前行,結果找到一所孤立的房子。

在這個農莊裡住有一對已屆60高齡的胞兄妹,喬斯和杜羅莉斯。他們非常留心傳道員的話,並且立即接受聖經研究的安排。可是,由於這兩位心地忠實的長者不懂寫讀,所以跟他們研讀聖經殊不容易,傳道員必須將每樣東西都由西班牙語翻譯成他們惟一可以明白的巴倫西亞方言。再者,他們也要面對鄰舍不少的反對。但儘管喬斯和杜羅莉斯遭遇重重障礙,儘管他們要跨過幾座山才能出席聚會,他們在真理方面仍不斷進步,最後更具備受浸的資格。至今他們仍繼續忠心地事奉耶和華。

較早前提及的羅森德和露茜也憶述一個癱瘓的女士接受真理的經過。這個女士名叫瑪麗亞,住在西班牙西北部近莫阿尼亞的一所孤立房子裡。瑪麗亞起初跟見證人接觸時既不會閱讀,也不會書寫;由於在兒時患上脊髓灰質炎,瑪麗亞有多年時間一直臥病在床。她的住所離最近的公路約兩公里。可是,瑪麗亞卻熱切渴望研讀聖經,不久她已有非常強烈的心願要事奉耶和華。瑪麗亞於是開始學習寫讀和出席聚會。她的確非常感激會眾給她的全力支持。在出席聚會時,弟兄們每次都要背著她步行到離住所200米一條未經鋪砌的人行路上,然後小心翼翼地扶她上汽車。起初瑪麗亞還要面對家人的反對,但她卻繼續進至受浸的地步。隨著她靈性逐漸進步,她的自信心亦隨之大增。現在她已學會駕駛一輛經過特別改裝的汽車,並且完成了基本的教育課程。羅森德解釋說:「能夠幫助到像瑪麗亞一樣的人,我們所作的任何犧牲都是值得的。」

聖經讀者敏於響應

1970年代,聖經首次在西班牙公開流通。許多西班牙人都爭相購置聖經,有些更開始閱讀其中的內容。1973年,耶和華見證人初次探訪坎波城(巴利亞多利德省)。居住在這城鎮的皮拉爾在此之前已閱讀過聖經。由於她是個天主教徒,所以她不願接受見證人的書刊。但她確實渴望明白聖經。最後,她同意傳道員每週一次回去跟她討論,解答她所提出的聖經問題。

負責探訪皮拉爾的先驅姊妹善用守望台社的出版物,解答了對方提出的許多聖經問題。皮拉爾深深體會自己所學得的知識。幾個星期之後,她同意運用《導至永生的真理》一書討論聖經。在未讀完《真理》書之前,皮拉爾已將整本聖經讀過一遍,並且深信自己已找到了真理。她成為坎波城第一個見證人。目前當地已有一個美觀的王國聚會所和一群擁有63個傳道員的會眾。

西班牙的見證人仍不斷尋找那些「認識自己的靈性需要」、願意經常研讀聖經以求明白上帝的旨意的人。(馬太福音5:3,《新世》)佩佩從前是個天主教徒,在蘇馬阿(西班牙北部)教區負責主持教理問答班。她成為見證人之後,有一次在鄰近的一條村莊傳道,遇見當地教區的神父。

神父對她說:「佩佩,你正在浪費你的時間。在伊塞拉這條村裡,只有一對夫婦會對屬靈的事感興趣,其他人只不過是循例上教堂而已。」

佩佩回答說:「那麼,這兩個對屬靈事物感興趣的人必定會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佩佩和其他見證人繼續在村內完成他們的逐戶傳道工作。後來弟兄們果然在一所孤立的房子裡找到了神父所提及的那對夫婦。這對夫婦一直自行閱讀聖經,但卻並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他們欣然接受了一個聖經研究,並且進步得很快,最後在1991年4月受了浸。

有些心地忠實的人僅是自行研讀守望台社出版的書刊就已能夠學到聖經的真理。例如,來自阿爾馬登(雷阿爾城)的見證人在錫魯埃拉斯(巴達霍斯省)的一個小鎮傳道時遇見一位女士,這女子非常留心聆聽他們所傳講的信息。見證人見她對好消息表現熱切興趣,於是向她提出一個家庭聖經研究的安排;但她卻婉言拒絕,並透露已有一名年長男子給她上過聖經課了。該區其他的人也有同樣的反應。弟兄們感到好奇,便向村民查個究竟。最後他們取得了該名年長男子的住址,然後登門造訪。

令弟兄大感意外的是,原來這位名叫費利培的男子,在馬德里曾獲得一本《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他在讀過這書以後,知道自己有責任要與鄰舍分享好消息,就毅然運用該書跟其他人上聖經課。弟兄們於是跟他安排一個聖經討論;另一個他曾與之討論聖經的女士也接受了一個聖經研究安排。雖然費利培已屆80歲高齡,而且健康也欠佳,他仍在學習真理方面有良好進步。

克服偏見

農村的確有其獨特的難題。宗教傳統和迷信往往能夠左右村民的生活。許多村民都對「新宗教」懷有根深蒂固的偏見。有些村民則非常擔心,一旦他們改變宗教,鄰舍和親屬會用什麼眼光看他們。但上帝話語的力量卻能夠幫助人克服這些難題和改變他們的生活。這種情形確曾發生在西班牙西北部的漁村坎加斯-德莫拉索之上。

羅伯托是這條漁村的原住民。由於渴望過獨立的生活,他在14歲那年開始當船員。他在一艘商船上工作,跟船上其他的年輕水手有很多接觸。為了打發在海上的沉悶時刻,這些人往往酗酒吸毒。所以羅伯托很快就變成酒徒和癮君子。

羅伯托回家之後仍無法戒除他的惡習。為了獲得金錢去滿足毒癮,他淪為竊賊,坐牢達六次之多。他在18歲那年喝了一種由葡萄酒和鎮靜劑混合而成的飲品,幾乎因此喪命。醫生雖然救回他一命,但他的雙臂和雙腿都癱瘓了。羅伯托出院時,四肢均失去了功能。儘管羅伯托要經常坐輪椅,他卻仍然無法戒除毒癮。他對宗教大失所望。毒品似乎已成為他一生最重要的事——直至三年後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他為止。

由於獲悉聖經預言的應驗,羅伯托消除了內心的疑惑。他在王國聚會所受到熱烈歡迎,使他深信純真的宗教的確能夠充實人的生活。羅伯托在九個月內便戒除了毒癮而受浸。他雖然有嚴重的身體殘障,卻以先驅身分為耶和華服務了八年之久。他更在兩年前受任命成為會眾的長老。羅伯托以前的夥伴弗朗西斯科由於目睹他的改變而大受感動,因此也成為見證人;現在弗朗西斯科已是一位服事僕人了。這個看來無可救藥的吸毒者的戲劇性轉變使當地人士更深深體會我們的工作性質。一個婦人甚至帶同她那吸毒的兒子到王國聚會所,希望見證人可以助他戒除毒癮。

向聖經尋求真理

村民對真理的深刻體會往往使世俗有智慧的人感到羞愧。(哥林多前書1:26,27)亞德莉娜就是這樣的一個深懷體會的人。這個害羞的中年婦人曾一度虔信天主教,每日都不間斷地在早上跪下來誦念天主經和聖母經。為了確保禱告得蒙垂聽,她會天天向不同的「聖者」禱告。

亞德莉娜開始研讀聖經之後也對新近尋得的真理表現類似的熱心。害羞的性格並沒有對她形成障礙。雖然她跟丈夫初次前往聚會所時,他們躊躇了十分鐘才能鼓起勇氣進入王國聚會所;可是,一旦進去之後,她便非常留心聆聽聚會的資料。有一次,她聽到有關基督的千年統治的資料。她對這個題目感到非常雀躍,回家之後想從聖經找到更多有關的資料。她和丈夫雖然知道啟示錄一書有提及這個題目,卻無法找著有關的經文。於是亞德莉娜在當晚便從第一章開始閱讀啟示錄,直至她在凌晨時分終於在第20章找到所需的資料為止。

另一次,亞德莉娜獲悉丈夫應當代表妻子禱告。雖然她的丈夫也願意這樣做,卻不知道要說些什麼話。亞德莉娜於是決定在當晚從聖經找一些提議。終於在凌晨兩點鐘,她在馬太福音第6章讀到了有關禱告的細節,於是便將丈夫喚醒。丈夫讀過耶穌在馬太福音就禱告所作的訓示之後,便帶頭作禱告。如今亞德莉娜和她的丈夫已是耶和華見證人了。

豐盛的收割

耶和華的僕人一直熱心在西班牙的農村作見證,至今已差不多有25年了。好消息已傳遍了西班牙的每個角落。正如第一世紀在小亞細亞的情形一樣,「[耶和華]的道傳遍了那一帶地方。」(使徒行傳13:49)結果,有數以千計的村民對真理有良好反應。

在西班牙和其他許多地方,將好消息傳遍農村地區的確需要人具有堅忍不拔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但既然上帝的旨意是要「萬人得救」,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努力找出那些體會真理的人。(提摩太前書2:4)正如以上的經驗表明,見證人熱心地在西班牙逐鄉逐村傳道,耶和華的確有大大祝福他們所作的努力。

[腳注]

a 據約瑟夫斯估計,在加利利總共有204個「城鎮和村莊」,他也將這一帶描述為一個有「很多村莊」的地區。

[第23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法國

葡萄牙

西班牙

巴利阿里群島

加那利群島

[第24頁的圖片鳴謝]

萊里達的維拉斯

[第24頁的圖片鳴謝]

薩莫拉的薩納夫里亞鎮

[第25頁的圖片鳴謝]

馬拉加的卡薩拉沃內拉

[第25頁的圖片鳴謝]

韋斯卡的錫內斯

[第26頁的圖片鳴謝]

比斯開的萊基特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