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維護宗教自由
在日本,在學的耶和華見證人多年來一直面對進退兩難的情況:他們應該跟從受過聖經薰陶的良心所指引,還是接受違背他們良心的學校課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難題呢?因為學校的體育科包含武術課。年輕的見證人認為,學習武術是跟聖經原則背道而馳的,例如以賽亞書2章4節宣告說:「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
由於武術相當於戰術,可以傷害他人,所以年輕的基督徒見證人不願學習武術。見證人學生向教師解釋,他們的良心不容許自己上武術課。很多通情達理的教師雖然起初嘗試說服見證人學生接納學校的課程,不過,他們最後都同意尊重見證人學生的良心,並且為這些學生提供別的選擇項目。
可是,有些教師感情用事,有些學校不肯給年輕見證人體育科的學分。1993年,至少有九名見證人因為沒有上武術課而無法升級,有些被迫退學,有些遭開除學籍。
年輕見證人有權在不違背良心的情況下接受教育,現在顯然是他們維護這項權益的時候了。五名在神戶市立工業科技學院(簡稱神戶科技)就讀的學生不獲准升級,於是決定訴諸法律。
爭論是什麼?
1990年春季,這五名學生入讀神戶科技的時候,曾經向教師解釋,由於聖經的理由,他們不會學習劍道(日本劍術)。當時神戶科技的體育科教員態度強硬,不肯給五名學生別的選擇項目去取得體育科的學分。最後,五名學生無法在體育科取得及格成績,結果他們要留級(重修學院第一年的課程)。1991年4月,這五名學生向神戶地方裁判所起訴學校當局,控告校方剝奪了憲法賦予五名學生的宗教自由。a
神戶科技聲稱,為這五名學生提供別的選擇項目就等於偏袒某個宗教,這樣做偏離了學校教育的中立立場。另外,校方辯稱他們既沒有必需的設備,也沒有人力去提供別的選擇項目。
地方裁判所的裁決震動知悉案情的人
裁判所審訊這宗案件期間,五名學生中有兩人的體育科再度不及格,其餘三人勉強及格升級。神戶科技校規聲明,學生如果學業成績差,同時連續兩年留級,就會有被開除學籍之虞。由於這個緣故,兩名體育科不及格的學生,其中一人決定在被校方開除之前退學。另一個學生,小林邦人卻不肯退學,結果被校方開除學籍。值得注意的是,邦人各科的平均成績高達90.2分(總分是100分),即使是不及格的體育科,也有48分。在全班42名學生中,邦人的成績名列第一。
1993年2月22日,神戶地方裁判所裁定神戶科技勝訴,判詞聲稱:「學校所採取的行動沒有違反憲法。」不過,神戶地方裁判所卻承認:「無可否認的是,學校要求學生參與劍道訓練限制了原告的崇拜自由」。
各原告像第一世紀的使徒保羅一樣,決定向高等裁判所提出上訴。(使徒行傳25:11,12)他們於是向大阪高等裁判所上訴。
原告人不自私的態度
筑波大學的下村哲夫教授是一位著名學者,他同意在大阪高等裁判所出庭作證。身為教育專家和法律專家,下村教授強調校方在處理學生的問題上缺乏體貼。小林邦人在庭上訴說自己的感受,他那真誠的態度打動了庭上的人。另外,1994年2月22日,神戶律師協會建議校方恢復邦人的學籍,聲稱校方所採取的行動剝奪了邦人的信仰自由,也侵犯了邦人接受教育的權利。
大阪高等裁判所作出判決的日期近了,提出起訴的年輕基督徒全都參與其事,決心奮鬥到底。他們覺得自己正在為全日本幾千名見證人學童爭取合法的權益,因為這些見證人學童也在學校面對同樣的爭論。由於提出起訴的年輕基督徒並不是全部遭校方開除學籍,上訴很可能遭駁回。這些年輕基督徒知道,他們如果自動銷案,各方就會專注於校方開除小林邦人學籍這件事,而可以看出校方的不合理。所以,除了邦人,其餘的同學都撤回控訴。
1994年12月22日,大阪高等裁判所首席法官島田禮介推翻了神戶地方裁判所的判決。大阪高等裁判所裁定,邦人拒絕學習劍道的理由是誠懇的,邦人根據宗教信仰採取的行動,已經叫他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島田法官說,校方應該為邦人提供別的選擇項目。這項公正的判決在許多關注人權問題的人心裡引起了共鳴。可是,神戶科技上訴日本最高裁判所,結果令邦人失去了另一年受教育的機會。
上訴最高裁判所
《神戶新聞》一篇社論後來評論說:「神戶市學校委員會和神戶科技本該[在大阪高等裁判所作出判決後]恢復小林先生的學籍。……他們不必要的對抗態度剝奪了一個年輕人的寶貴青春。」可是,神戶科技仍然堅持他們的立場,不肯罷休。結果,這宗案件成了全國新聞報導的熱門話題。全國教師和學校當局都密切留意這宗案件,最高裁判所所作的判決會成為以後同類案件的判例。
1995年1月17日,神戶科技上訴最高裁判所一個星期後,神戶發生地震,邦人和家人所住的蘆屋市成了災區。那天早上五時半,地震發生之前幾分鐘,邦人離家出外從事部分時間的工作。邦人騎著自行車,沿著阪神高速公路底下的道路前進。突然發生地震,邦人朝著走去的一截阪神高速公路倒塌下來。邦人立刻掉頭回家,發現所住的房子第一層已經完全摧毀。邦人看出自己本可能在地震中喪生,就不禁感謝耶和華讓他生還。要是邦人在地震中死去,這宗關於學習劍道的案件就會告一段落,無需最高裁判所裁決了。
日本最高裁判所處理上訴案件通常只審核文件證據,然後裁定推翻或維持下級裁判所所作的判決。要不是有重大理由,最高裁判所一般不會開庭重審。最高裁判所也不會把作出判決的日期通知訴訟雙方。所以,1996年3月8日早上,邦人聽見最高裁判所已經在當天作出判決,感到十分意外。令他喜出望外的是,最高裁判所維持大阪高等裁判所的判決。
法官河合伸一領導四位法官一起審理這宗上訴案,他們一致裁定:「根據社會既定的標準,校方所採取的行動極為不當,超越了法律許可的權力範圍,所以是不合法的。」裁判所承認邦人拒絕學習劍道是出於真誠的,聲稱:「被告拒絕學習劍道的理由是誠懇的,跟他的信仰基礎息息相關。」最高裁判所認為神戶科技本來可以也應該為被告提供別的選擇項目,好尊重被告的宗教信仰。
影響深遠
對於在學校維護信仰自由,這項判決無疑成了一個公正的判例。《日本時報》說:「這項判決是最高裁判所首次就教育和宗教自由作出裁決。」不過,年輕學生面對信仰考驗的時候,人人都要憑著良心緊守立場,最高裁判所所作的判決並沒有免除年輕學生這項責任。
筑波大學的內野正幸教授評論,感動各法官裁定邦人勝訴的一個因素是,邦人「這個學生為人態度誠懇,學業成績優異」。基督徒面對信仰考驗的時候,聖經的勸告是:「你們在眾國族中,要保持優良的行為,這樣,他們在什麼事上抨擊你們是作惡的人,就在什麼事上親眼看見你們的優良作為,結果在上帝視察的日子榮耀上帝。」(彼得前書2:12)忠信的年輕基督徒要是一生都按照聖經的標準而生活,就能夠向人證明自己所緊守的聖經立場,確是配受別人尊重的。
最高裁判所作出判決後,神戶科技恢復小林邦人的學籍。當年跟小林邦人一起入學的學生大多已經畢業了。邦人現在跟年紀一般比他小五歲的同學一起上課。在世人看來,邦人浪費了五年寶貴青春。可是,在耶和華上帝看來,邦人的忠誠十分寶貴,邦人所作的犧牲也絕不是徒然的。
[腳注]
a 詳細資料可以參閱《儆醒!》1995年10月8日刊10至14頁,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第20頁的圖片]
左圖:地震發生後邦人的家
下圖:今天的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