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9 1/15 25-27頁
  • 口傳律法——何以輯錄成文?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口傳律法——何以輯錄成文?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傳統的起源
  • 「誰給你這樣的權柄呢?」
  • 口傳律法失傳危機——新的解決方法
  • 口傳律法何以輯錄成文?
  • 《密西拿》與上帝賜給摩西的律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基督以前的律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 不靠口頭傳統而得的正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密西拿》
    詞語解釋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守》99 1/15 25-27頁

口傳律法——何以輯錄成文?

為什麼公元1世紀有這麼多猶太人不信耶穌是彌賽亞呢?一位目擊者報導:「耶穌進了殿宇,正在教導人的時候,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見他,說:『你憑什麼權柄做這些事?誰給你這樣的權柄呢?』」(馬太福音21:23)他們認為,全能的上帝把《托拉》(律法)賜給猶太人,而根據《托拉》,有些人持有上帝授予的權柄。耶穌也擁有這樣的權柄嗎?

耶穌不但對《托拉》深表尊重,而且也尊重那些根據律法獲授真正權柄的人。(馬太福音5:17-20;路加福音5:14;17:14)然而,耶穌卻時常譴責那些行事越過了上帝誡命的人。(馬太福音15:3-9;23:2-28)這些人墨守傳統,而這樣的傳統後來稱為口傳律法。耶穌並不承認口傳律法的權威。由於這緣故,許多人拒絕承認他是彌賽亞。他們認為,人除非擁護他們當中那些操有權柄的人的傳統,否則就不可能受上帝所支持。

口傳律法的起源究竟是怎樣的呢?為什麼猶太人認為口傳律法跟載於聖經裡的律法具有同等的權威呢?既然這套律法原本是以口頭傳授的,為什麼最後卻輯錄成文呢?

傳統的起源

公元前1513年,以色列人在西奈山跟耶和華上帝締結立約的關係。通過摩西,他們接獲跟這個契約有關的法令。(出埃及記24:3)只要他們遵從這些律例,就能夠「成為聖潔,因為[耶和華]是聖潔的」。(利未記11:44)律法契約規定,對耶和華所作的崇拜包括由一個指定的祭司團把犧牲獻上。此外,以色列人要有一個崇拜中心。最後,耶路撒冷的聖殿成為他們的崇拜中心。——申命記12:5-7;歷代志下6:4-6。

摩西律法為以色列國對耶和華所作的崇拜提供了總體的架構。然而,這套律法並沒有論及崇拜方面的每個細節。例如,律法雖然禁止人在安息日工作,卻沒有在工作和其他活動之間劃出明確的界線。——出埃及記20:10。

假如耶和華認為適當的話,他大可以為每個可以想到的問題都定下細則。然而,由於耶和華把人創造成有良心,他容許人在他的法令架構內,自行決定事奉上帝至什麼程度。此外,祭司、利未人和審判官,可以根據上帝的律法審理司法案件。(申命記17:8-11)隨著案件增多,若干案例得以確立起來,其中一些案例無疑會一代一代傳下去。祭司在耶和華殿宇裡照料各項職務的方法,也會父子相傳。隨著以色列國的集體經驗逐漸增多,所積聚的傳統也越來越多。

然而,以色列人的崇拜仍然以摩西寫下的律法為重心。出埃及記24:3,4說:「摩西下山,將耶和華的命令典章都述說與百姓聽。眾百姓齊聲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因此,上帝是按照這些寫下來的誡命 跟以色列人立約的。(出埃及記34:27)事實上,聖經從沒有提到有口傳律法這回事。

「誰給你這樣的權柄呢?」

摩西律法清楚表明,上帝把主要的宗教權柄和施行教誨的責任託付給祭司。這些人都是亞倫的後代。(利未記10:8-11;申命記24:8;歷代志下26:16-20;瑪拉基書2:7)可是後來有些祭司卻玩忽職守、貪污腐敗。(撒母耳記上2:12-17,22-29;耶利米書5:31;瑪拉基書2:8,9)在希臘統治期間,許多祭司在宗教問題上願意妥協讓步。到公元前2世紀,猶太教有一個稱為法利賽派的新興教派出現。他們不信任祭司團,轉而自行制定一些傳統。他們認為,只要緊守這些傳統,平民也可以自視跟祭司同樣神聖。雖然有不少人受到這些傳統所吸引,可是,律法是不容許人擅自增添這種傳統的。——申命記4:2;12:32(猶太教版本見13:1)。

法利賽派成了律法的新學者,試圖負起他們認為祭司忽略了的職責。由於摩西律法並沒有授予他們這樣的權柄,他們於是另闢蹊徑,用隱晦的方式詮釋經文a,或用其他似是而非的方法去支持他們的觀點。既然法利賽派是這些傳統的主要保管人和倡導者,他們在以色列人當中創立了一個新的權力基礎。到公元1世紀,法利賽派在猶太教當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

法利賽派一方面搜集現存的口頭傳統,另一方面自創更多的傳統,並且試圖使這些傳統跟聖經扯上關係。後來,法利賽派意識到必須加強自己的權柄,去支持他們的活動。結果,關於這些傳統的起源,法利賽派提出一種新見解。猶太拉比開始這樣聲稱:「摩西在西奈接獲《托拉》,交給約書亞,約書亞交給眾長老,眾長老交給眾先知。先知則把《托拉》交給公議會的成員。」——《密西拿》的《先賢箴言》1:1。

至於「摩西……接獲《托拉》」這句話,拉比所指的不僅是成文律法本身,還包括他們所有的口頭傳統在內。儘管這些傳統根本是由人所制定和設立的,拉比卻聲稱它們是上帝在西奈授予摩西的。他們認為上帝不容許人擅自填補律法的空隙,而是用口頭傳統去補成文律法的不足。他們聲稱,摩西把口頭律法傳給其他領袖而非傳給祭司;通過這個方法,口頭律法得以世世代代傳流下來。法利賽派自稱是這「一脈相傳」的權威的自然繼承人。

口傳律法失傳危機——新的解決方法

猶太宗教領袖並不承認耶穌持有上帝授予的權柄。耶穌曾預告聖殿會被摧毀。(馬太福音23:37-24:2)公元70年,羅馬人果然摧毀了聖殿。自此以後,以色列人無法再按照摩西律法的規定獻上祭物,也不再能夠執行祭司的職務。然而,上帝根據耶穌的贖價犧牲定立了一個新契約。(路加福音22:20)摩西律法的契約因而告終。——希伯來書8:7-13。

法利賽派不但沒有從這些事件看出耶穌就是彌賽亞,反而另尋方法企圖自圓其說。他們早已篡奪了祭司不少的權柄。如今聖殿既已摧毀,他們更變本加厲。設於賈內奈的拉比學院成了重組的公議會——猶太人的最高法庭。在賈內奈的約翰蘭·本·撒該和迦瑪列二世的領導下,猶太教得以完全重整過來。以往聖殿裡由祭司主持的崇拜,如今被會堂裡由拉比領導的宗教儀式所取代。祭物則被禱告——尤其是贖罪日的禱告——取而代之。法利賽派辯稱,上帝在西奈授予摩西的口頭律法早已預見這些發展,並且為這樣的發展作了準備。

拉比學院的地位越來越高。他們的主要課程包括對口傳律法作深入的討論,並且熟記和應用這些律法。起初,口傳律法是跟聖經的詮釋(米德拉西)合併為一的。現在,隨著傳統不斷增多,拉比於是把傳統組織起來,成為獨立的科目。他們把口傳律法的每條規定簡化成簡短、易記的片語,還往往配上樂曲。

口傳律法何以輯錄成文?

拉比學院紛紛設立,拉比的規條也日漸紛繁,結果產生了新的難題。拉比學者埃丁·斯泰因薩爾茨評論說:「每個導師都有各自的教學方法,並且以獨有的方式把自己的口頭規條表達出來。……學生單單熟悉自己導師的教訓並不足夠,他還須熟悉其他學者的主張。……由於這種『知識爆炸』,學生不得不熟記巨量的資料。」學生要緊記的資料不但無窮無盡,而且拉雜無章,令他們的記憶不勝負荷。

公元2世紀,猶太人在巴爾·科赫巴領導下,起來反抗羅馬的統治,結果令拉比學者受到猛烈的迫害。曾支持科赫巴的著名拉比阿吉巴,連同許多顯要的學者,都遭迫害至死。拉比擔心新掀起的迫害浪潮會導致口傳律法失傳。他們一度認為,最好的方法是由師父以口頭的方式把傳統傳授給門徒。可是,鑑於情勢有變,他們不得不設法把口傳律法重新加以整理,以求保存先哲的教訓,免得被後世遺忘。

後來猶太人跟羅馬的緊張關係稍為緩和下來。就在這段時期,猶大·哈-納西(公元2世紀末至3世紀初的著名拉比)把許多學者招聚起來,以期把巨量的口頭傳統輯錄下來。他們以有系統的方式把這些規條編成六個回目,每個回目細分成若干專論,全書共有63篇專論。這部著作後來稱為《密西拿》。口傳律法專家埃弗拉伊姆·烏爾巴赫說:「除了《托拉》本身以外,沒有其他書在受認可的程度和權威方面及得上《密西拿》。」彌賽亞受猶太人所擯棄,聖殿已淪為廢墟,口傳律法卻被人輯錄成《密西拿》而得以保存下來。於是猶太教的一個新時代就這樣開始了。

[腳注]

a 這種解經法稱為米德拉西。

[第26頁的圖片]

為什麼有這麼多猶太人拒絕承認耶穌的權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