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家人共聚
「看哪!弟兄團結同住,多麼美善,多麼可喜!」——詩篇133:1
有些人慶祝聖誕節的理由:
由於以色列人是雅各(又叫以色列)的後代,他們都可說是「弟兄」,是一家人。以色列人每年都到耶路撒冷慶祝節期,對他們來說,能夠跟同胞聚首一堂,是十分美善和可喜的。同樣,今天有許多家庭都期待在聖誕節跟親人相聚,共度美善可喜的時光。
聖誕節為什麼不能幫助人達到這個目的?
《聖誕及新年習俗百科全書》(英語)說:「平日在家人之間醞釀的不滿情緒,往往會在一家人共聚過節時爆發出來。」
根據聖經,人怎樣做才能達成這個目的?
「兒孫就應該……報答父母和祖父母」。(提摩太前書5:4)在原文中,「報答」一詞以進行時態出現。因此,要盡可能經常探望親人。就算他們住得很遠,你仍有很多方法可以常常與他們聯繫。不妨給他們寫封信、打個電話、發一個電子郵件,或上網跟他們交談。經常和親人溝通,能夠大大減少彼此間的誤解。
「你們的溫情太少……請你們也開闊心胸」。(哥林多後書6:12,13)親人之間每年只見面一次,感情很快就會變得生疏,對小孩來說尤其是這樣。有些孩子覺得,他們跟祖父母和親戚好像是屬於不同世界的人,彼此沒什麼相干。因此,要鼓勵兒女「開闊心胸」,多點陪伴和關心年長的親人。a孩子經常跟年老的人相處,就更容易學會體恤和欣賞比自己年長的人。
「說話合時,多麼美好!」(箴言15:23)你怎樣做能減少家人之間的誤會,使大家的關係不致變得緊張呢?一個方法是:有比較重要的事要跟親人討論時,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你要是平日多跟親人溝通,那麼當彼此有摩擦時,你就不會覺得去跟對方和解是很困難的事。這樣,整家人聚首一堂時,就能共度美善可喜的時光。
a 請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警醒!》2001年4月22日刊《我為什麼該更熟悉祖父母?》和5月22日刊《我怎樣才能跟祖父母融洽相處呢?》這兩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