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13 4/1 11頁
  • 「要不斷懇求,就必給你們」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要不斷懇求,就必給你們」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3年
  • 相似資料
  • 耶和華把聖靈賜給懇求他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6年
  • 關於蒙上帝垂聽的禱告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9年
  • 在「末世」禱告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 要畏懼聽禱告的主耶和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3年
《守》13 4/1 11頁

親近上帝

「要不斷懇求,就必給你們」

「主啊,求你教我們禱告」。(路加福音11:1)耶穌的一個門徒曾經向耶穌提出這個請求。耶穌回答時用了兩個比喻來說明人應該怎樣禱告,以及上帝會怎樣回應我們的禱告。如果你曾經想過上帝是否會聽你的禱告,那麼你必定會想知道耶穌的回答。(請讀路加福音11:5-13)

頭一個比喻著眼於禱告的人的態度。(路加福音11:5-8)比喻是這樣的:某天深夜,有一個人家裡來了朋友,可是他沒有食物可以招待朋友。對一個主人來說,這是一個必須馬上解決的問題,所以雖然當時已經很晚了,他還是跑到另一個朋友的家去借餅。起初,那人不願意起來,因為他的家人都在他身旁睡著了。可是,這個主人不肯放棄,仍然厚著臉皮不斷懇求,那人只好起來給他食物。a

關於禱告,耶穌希望我們從這個比喻學到什麼?他希望我們明白禱告應該堅持不懈,我們必須不斷地懇求、尋找、敲門。(路加福音11:9,10)為什麼?耶穌的意思是不是,我們禱告就好像敲上帝的門,而上帝卻遲遲不願意開門呢?不是的。上帝跟比喻中那個不願開門的朋友截然不同。耶穌想強調的其實是,上帝很樂意回應那些懷著信心向他提出正當請求的人。我們堅持不懈地禱告,就是有信心了。因為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為某件事祈求,就表明我們將這件事看得很認真、很重要,而且深信只要自己所祈求的事符合上帝的旨意,上帝就會應允我們。(馬可福音11:24;約翰一書5:14)

第二個比喻的焦點則在「聽禱告的主」耶和華身上。(詩篇65:2)耶穌問道:「你們中間做父親的,哪有兒子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哪有兒子求蛋,反拿蠍子給他呢?」答案顯而易見,一個深愛兒女的父親絕不會給孩子有害的東西。耶穌接著解釋說,如果人間不完美的父親尚且懂得送好東西給兒女,那麼天父不是更要把聖靈——世上最好的禮物——賜給地上那些懇求他的兒女嗎?b(路加福音11:11-13;馬太福音7:11)

上帝很樂意回應那些懷著信心向他提出正當請求的人

從耶穌的這個比喻,我們看出「聽禱告的主」耶和華是個怎樣的上帝呢?耶和華是個很關心兒女的父親,他很樂意回應兒女的請求,也很想滿足他們的需要。因此,崇拜耶和華的人可以放膽向他祈求,隨時把內心的願望告訴他。上帝總是為我們的益處著想,希望我們得到最好的,所以就算上帝所給的回應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我們也該樂意接受。c

建議在4月閱讀的經文

路加福音7-21章

a 耶穌的比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猶太人的生活和習俗。在猶太人眼中,慷慨好客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一個家庭每天只會做足夠一天吃的餅,不夠餅的時候,他們常常會向別人借餅。另外,在貧窮的家庭裡,整家人會睡在同一個房間的地板上。

b 耶穌施教時經常運用「不是更」「尚且……何況」等對比手法,提出程度較低的事例作為襯托,然後作進一步的推理。一個學者解釋:「這個推理方法是:假如甲是如此,乙不是更是如此嗎?」

c 關於人應該怎樣禱告,以及上帝會怎樣回應我們的禱告,請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辨明聖經的真理》第17章,那裡有更詳盡的資料。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