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14 7/15 3-6頁
  • 甘心捨己:密克羅尼西亞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甘心捨己:密克羅尼西亞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兩個禱告,一個回應
  • 三個挑戰
  • 「慷慨撒種的,收穫必多」
  • 你也能加入他們的行列嗎?
  • 「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耶和華在照顧和指引我們」
    人物故事
  • 永不放棄希望!
    聖經真理改變人的一生
  • 尋找渴慕真理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她向上帝傾心吐意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4年
《守》14 7/15 3-6頁
多麗絲和凱瑟琳

甘心捨己:密克羅尼西亞

凱瑟琳在美國長大,16歲時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她努力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不過在地區裡卻找不到什麼人願意聽。凱瑟琳說:「我常常在書刊上讀到一些人的經歷,他們禱告求上帝派人來幫助他們認識真理。我以前老是想,這樣的好事什麼時候才輪到我呢。」

凱瑟琳在同一個地區年復一年地傳道,卻沒什麼成果。有個念頭在她心裡冒了出來:要是能搬去別的地方,在那裡找到人願意聽聽上帝王國的信息,那該多好啊!不過,自己行不行呢?過去,她只有一次離開家人去外地,才兩個星期就已經天天想回家了。這個經歷讓凱瑟琳有點擔心。不過,她真的很想幫助人認識耶和華,嘗嘗其中的喜樂。她的心願是那麼的強烈,戰勝了一切憂慮。但搬去哪裡好呢?她考慮過幾個地方,最後寫信給關島的分部辦事處。分部回信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料。2007年7月,26歲的凱瑟琳搬去了太平洋的塞班島。離家1萬公里(6000英里)那麼遠,她能行嗎?

兩個禱告,一個回應

凱瑟琳剛搬到新的會眾,就在傳道時遇到了四十幾歲的多麗絲,她願意學習聖經。她們討論過《聖經真理》書的頭三章,凱瑟琳不禁擔心起來。她說:「多麗絲學得那麼認真,而我連主持一個聖經研究的經驗都沒有,我可不想看到她栽在我手裡!得找個有經驗的人來幫她,也許一個年紀跟她差不多大的姊妹會好一點。」凱瑟琳於是求耶和華幫助,找個合適的人選,好放心把多麗絲交給對方。凱瑟琳決定把這個主意告訴多麗絲。

凱瑟琳接著說:「那一天,我還沒提這件事,多麗絲就說有個難題想跟我談談。我聽她說完後,就告訴她我也遇過類似的難題,當時耶和華是怎樣幫助我的。多麗絲聽到我的經歷很感動。」接著,多麗絲對凱瑟琳說:「你就是耶和華用來幫我的人。你知道嘛,那天你第一次到我家時,我正在看聖經。我已經看了好幾個小時,還哭著哀求耶和華派個人來幫我明白聖經。就在這時候,你敲響了我家的門。耶和華果真聽了我的禱告!」回想那一刻,凱瑟琳的眼睛不由地濕潤了。她說:「多麗絲的話,正是耶和華給我的回應,耶和華彷彿對我說『你就是教多麗絲聖經的合適人選』。」

多麗絲在2010年受了浸,今天她自己也有好幾個聖經學生呢!凱瑟琳說:「我一直渴望能幫助一個誠心正意的人成為耶和華的僕人,這個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了!」今天,凱瑟琳在太平洋的科斯拉伊島 做特別先驅,快樂地事奉耶和華。

三個挑戰

已有一百多個弟兄姊妹(從19歲到79歲)由外地搬到西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他們在這個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區熱心服務。這些弟兄姊妹有什麼感覺呢?讓我們聽聽埃麗卡的心聲。2006年,19歲的埃麗卡搬到關島 去。她說:「島上的居民十分渴求真理,我能在這裡做先驅,實在太好了!耶和華幫助我在需求大的地區服務,我說不出有多感激。對我來說,沒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了!」現在,埃麗卡在馬紹爾群島的埃貝耶島 做特別先驅,生活得很開心。當然,到國外傳道可不簡單。去密克羅尼西亞服務的弟兄姊妹要面對哪些挑戰呢?讓我們看看其中三個。

埃麗卡

埃麗卡

生活水平 2007年,22歲的西蒙來到帕勞島。不久,他發覺在這裡掙的錢跟英國老家相比,少得可憐。他說:「我學到不能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要找質量好又便宜的東西,貨比三家才不會吃虧。如果家裡有什麼壞了,就去二手店找些零件,再找人幫我修理修理。」對西蒙來說,要過那麼簡樸的生活容易嗎?西蒙說:「我學到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就算擁有的不多,我也能好好過日子。在這裡生活了七年,我多次體驗到耶和華的幫助,吃的住的都沒缺過。」凡先求上帝的王國而過簡樸生活的人,都必蒙耶和華眷顧。(馬太福音6:32,33)

想念家人 埃麗卡說:「在家時,我和家人的感情很好。我很擔心自己到了國外後想回家,這樣又怎麼能專心傳道呢?」那她怎樣在心理上作好準備?埃麗卡說:「搬家前,我看了幾篇《守望台》的文章,這些文章談到想家時該怎麼辦。其中一篇說,有個媽媽告訴女兒『耶和華照顧你,比媽媽照顧得好』。讀到這句話,我心裡踏實多了,也準備好迎接挑戰。」漢娜和丈夫帕特里克一起在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島 服務。漢娜把心思放在會眾的弟兄姊妹身上,這樣就不那麼想家了。她說:「耶和華給我們一個國際大家庭,弟兄姊妹就像家人那樣,我從心裡感謝耶和華。如果沒有他們的關愛和照顧,要留在這個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區,一點也不容易!」

西蒙

西蒙

適應環境 西蒙說:「跟老家比,新的地方要多不同有多不同。有時候,連說個笑話也沒人聽得懂,真鬱悶!」埃麗卡說:「一開始,我覺得自己像外星人,那倒幫我好好想想自己來這兒為的是什麼。我是為耶和華來的,不是為自己。過了一陣子,我就有了些能交心的好朋友。」西蒙努力學習帕勞語,這樣就能夠「開闊心胸」,讓當地的弟兄感受到他的溫情。(哥林多後書6:13)西蒙所付出的努力也深受賞識。就這樣,本地的和新來的弟兄並肩工作,久而久之,彼此間建立了親密的友誼。這些甘心捨己的弟兄姊妹還得到哪些福分呢?

「慷慨撒種的,收穫必多」

使徒保羅說:「慷慨撒種的,收穫必多。」(哥林多後書9:6)對那些擴大服務的弟兄姊妹來說,這句話不正是他們的寫照嗎?那麼,他們去密克羅尼西亞傳道,有什麼豐富的收穫呢?

帕特里克和漢娜

帕特里克和漢娜

今天,在密克羅尼西亞仍能找到很多願意學聖經的人。來這裡服務的傳道員不但可以建立聖經研究,還可以看著學生一步一步地將學到的知識用出來。帕特里克和漢娜曾在昂奧爾島 傳道,這個小島只有320個居民。去那裡兩個月後,他們倆傳道時遇到一個單親媽媽,她馬上開始學聖經。這個女子把真理的水大口大口地喝下去,後來她的生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漢娜說:「我們每次跟她討論完聖經騎上自行車,都驚訝地你看我,我看你,禁不住說『謝謝你耶和華』。我知道耶和華遲早會吸引這個綿羊般的女子認識真理。剛好我們在這裡服務,耶和華就讓我們找到她。人生中,沒幾件事像這個經歷那麼有意義。」埃麗卡也說:「能幫人認識耶和華,就是最大的收穫!」

你也能加入他們的行列嗎?

不少地區都需要更多傳道員,你能不能搬去那裡?在禱告中,你可以求耶和華加強你的願望,使你能擴大服務。你可以跟誰談談這件事呢?跟會眾的長老、分區監督,還有那些在需求大的地區服務過的弟兄姊妹。你訂下了大概的計劃,就可以寫信給你想搬去的地區的分部辦事處,索取更多資料。a不分男女老少,不論是已婚還是單身,已經有成千上萬的弟兄姊妹甘心獻出自己,到需求大的地區服務。他們都得到豐富的收穫。說不定下一個就是你呢!

a 請看《王國傳道月報》2011年8月刊《你能到「馬其頓」嗎?》一文。

怎樣訓練別人

搬去國外服務的弟兄中,有些是基督徒長老,在牧養羊群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們怎樣訓練當地會眾的弟兄呢?

理查德和喬爾

理查德和喬爾

理查德(65歲)在2010年從美國搬去關島。他說訓練別人時,最重要的是衷心地稱讚對方。理查德還說:「培訓弟兄姊妹的一個好方法就是跟他們一起傳道。這樣,他們就能邊聽邊看,學習你怎麼教導人認識耶和華。傳道工作讓我們凝聚在一起,大家的感情越來越好。」

拜倫和格雷

拜倫和格雷

格雷(60歲)從2010年起就在塞班島 住了下來。他說:「搬來這裡的長老願意花時間在本地的弟兄身上,常常以一對一的方式關心他們,彼此間培養了深厚的友誼,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得益的不單是本地的弟兄,我們也能從對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邁克和艾麗斯

邁克和艾麗斯

邁克(60歲)和妻子艾麗斯在太平洋地區服務了20多年。邁克是怎麼訓練別人的呢?他回答:「我教別人聽從耶和華組織的指示,自己當然也要帶頭這麼做。我怎麼教,就怎麼做,此外還要有耐心,多說稱讚的話。到了新地方,做事不能那麼死板,要靈活點。」

在密克羅尼西亞土生土長的弟兄對自己所受的培訓有什麼感覺呢?住在關島的喬爾(21歲)說:「長老委派我做不同的工作,表明他們很信任我。這也讓我看出,在耶和華的工作上,我是有用的。」住在塞班島的拜倫(31歲)說:「看到外來的弟兄那麼熱心傳道、關愛羊群,我的心融化了。我要多做屬靈的事,不再只顧賺錢。有這些經驗豐富的弟兄在我們周圍,我們不是很有福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