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17 10月 17-20頁
  • 亞利馬太的約瑟勇敢表明立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亞利馬太的約瑟勇敢表明立場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7年(研讀版)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公議會的成員
  • 暗中做耶穌的門徒
  • 終於鼓起勇氣
  • 安葬耶穌的遺體
  • 我們學到什麼?
  • 盡責的家主、上帝的忠僕
    信心的榜樣
  • 約瑟
    洞悉聖經(下冊)
  • 他愛護家人,克盡父職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 「難道我能取代上帝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7年(研讀版)
《守》17 10月 17-20頁
亞利馬太的約瑟對本丟·彼拉多說話

亞利馬太的約瑟勇敢表明立場

亞利馬太的約瑟沒想到自己真的能鼓起勇氣去找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約瑟想要好好安葬耶穌的遺體,就必須先得到彼拉多的同意,但彼拉多是出了名的固執。儘管如此,事情的發展並沒有約瑟想像中那麼困難。彼拉多得到軍官的證實,確定耶穌已經死了,就同意了約瑟的請求。於是,約瑟帶著一顆沉重的心,加快腳步返回耶穌被處死的地方。(馬可福音15:42-45)

  • 亞利馬太的約瑟是誰?

  • 他跟耶穌的關係是什麼?

  • 我們可以從他的故事學到什麼?

公議會的成員

公議會是猶太最高法院兼行政機構,馬可福音說約瑟是「公議會的成員,很有名望」。(馬可福音15:1,43)由此可見,約瑟是個有頭有臉的猶太領袖,因此能跟羅馬總督會面。看來他也十分富有。(馬太福音27:57)

你有勇氣承認耶穌是你的君王嗎?

大部分的公議會成員都非常敵視耶穌,甚至密謀要害死他。但是約瑟不一樣,他是個「良善正義」的人。(路加福音23:50)約瑟為人誠實,道德清白,努力服從上帝的誡命,經文也說他「向來等待上帝的王國」。(馬可福音15:43;馬太福音27:57)約瑟內心充滿對真理和正義的渴求,也難怪他會被耶穌所傳的信息吸引,進而成為他的門徒。

暗中做耶穌的門徒

約翰福音19:38說:「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可是他怕猶太人,所以是暗中做門徒的。」約瑟害怕猶太人,因為他們鄙視耶穌,也極力將所有跟從耶穌的人都趕出猶太會堂。(約翰福音7:45-49;9:22)一個人如果被趕出猶太會堂,就表示他被自己的猶太同胞輕視、排斥。約瑟害怕會身敗名裂,所以遲遲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

其實有不少人跟約瑟一樣,內心充滿掙扎,不敢承認自己跟隨耶穌。約翰福音12:42說:「就連官長也有很多人信從他,只是由於法利賽派,就不敢公開承認,免得被開除,逐出會堂。」公議會成員尼哥德慕也一樣,不敢承認自己跟隨耶穌。(約翰福音3:1-10;7:50-52)

反觀約瑟,雖然他是 耶穌的門徒,卻沒有勇氣公開地承認。這顯然是嚴重的問題,因為耶穌曾說:「凡在人面前承認跟我聯合的,我在我的天父面前也要承認跟他聯合;誰在人面前不認我,我在我的天父面前也要不認他。」(馬太福音10:32,33)約瑟並沒有不認耶穌,但他也沒有勇氣公開表明自己信從耶穌。如果是你,你會勇敢承認自己跟隨耶穌嗎?

不過,聖經也說約瑟一向不贊成公議會針對耶穌的計謀。(路加福音23:51)有些人認為,公議會在審問耶穌時,約瑟並不在場。無論約瑟真正的想法是什麼,他一定對公議會這種顛倒是非的判決深惡痛絕,也遺憾自己阻止不了這樣的惡行。

終於鼓起勇氣

耶穌犧牲生命,終於感動約瑟克服恐懼。他勇敢無畏地表明立場,決心與耶穌的門徒站在同一陣線。馬可福音15:43說:「他鼓起勇氣 進去見彼拉多,請求領取耶穌的遺體。」

耶穌死的時候,約瑟很可能就在現場。後來當約瑟請求領取耶穌的遺體時,彼拉多感到很驚訝,因為他沒想到耶穌已經死了。(馬可福音15:44)假如約瑟親眼目睹耶穌在苦刑柱上受盡折磨而死去,這殘酷的景象可能深深震撼他,使他下定決心要公開表明自己的信仰。無論如何,約瑟不再猶豫,他不想再暗中做耶穌的門徒了。

安葬耶穌的遺體

按照猶太人的律法,被處死的罪犯屍體必須在日落之前埋葬。(申命記21:22,23)但對於罪犯的屍體,羅馬人通常隨意處置,要不是任憑屍體一直掛在柱上,就是丟在亂葬崗裡。不過,約瑟絕不會讓耶穌的遺體受到這樣的對待。約瑟擁有一個墓穴,離耶穌死去的地方不遠。這個墓穴是從岩石裡鑿出來的,還沒有人被葬在裡面。約瑟可能不久前才從亞利馬太a搬到耶路撒冷,而這個墓穴是他為自己的家族準備的。(路加福音23:53;約翰福音19:41)約瑟將耶穌安葬在自己家族墓穴的善行,正好應驗了關於彌賽亞的一個預言:「死的時候也跟富翁在一處。」(以賽亞書53:5,8,9)

有什麼事比你和耶和華的關係更重要?

人們把耶穌的遺體從苦刑柱上取下

四本福音書都記載,耶穌的遺體從柱上被取下後,約瑟就用上等的細麻布裹好,並且安放在自己的墓穴裡。(馬太福音27:59-61;馬可福音15:46,47;路加福音23:53,55;約翰福音19:38-40)經文也特別描述尼哥德慕帶著香料,前來幫助約瑟。他們兩人都是有名望的公議會成員,所以很可能會吩咐僕人搬運和埋葬屍體,而不是親自搬運。即使如此,他們兩人必定承受不小的壓力,因為按照猶太人的律法,凡接觸過屍體的人,都會有七天被視為不潔淨,他們所觸碰的東西也會被視作不潔。(民數記19:11;哈該書2:13)如果約瑟和尼哥德慕真的因此被視為不潔,他們就必須與群眾隔離,不能參與逾越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民數記9:6)除此之外,為了埋葬耶穌,約瑟可能要忍受其他公議會成員的侮蔑。儘管如此,只要能安葬耶穌的遺體,同時讓人知道他是耶穌的門徒,就算要承擔不好的後果,約瑟也在所不惜。

我們學到什麼?

在福音書敘述安葬耶穌的事之後,聖經就沒有再提到亞利馬太的約瑟。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後來有什麼遭遇,但從這次事件,我們看到嚴峻的考驗不但沒有削弱約瑟的信心,反而使他更堅強。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約瑟一定會繼續公開地表明自己是基督的門徒。

約瑟的故事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有什麼事比我們自己和耶和華的關係更重要?我們會讓名望、事業、財富、家人,甚至自由,超越耶和華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嗎?

a 亞利馬太可能就是拉瑪(今日的蘭提斯),距離耶路撒冷西北約35公里。拉瑪是先知撒母耳的故鄉。(撒母耳記上1:19,20)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