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動聖經學生的心
1 你希望聖經學生把所學得的事實行出來嗎?學生如果要從所獲得的知識得益,就必須把知識應用出來。為了推動聖經學生採取行動,你必須打動他的心。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使徒彼得作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演講,令3000左右的人「覺得扎心」。結果,這些人『誠心領受他的話』,那天就受了浸。(徒2:37,41)你怎樣才能打動聖經學生的心呢?
2 要作充分準備:不要一次研讀太多資料,以免沒有時間就資料跟學生推理。要預先決定你會強調的要點,同時要肯定自己明白,而且能夠有效地把經文應用出來。考慮到學生的背景,要預先想想資料可能令學生提出什麼問題。你如果熟悉自己的學生,這種認識就能夠幫助你準備一些對學生特別適用的資料。
3 效法耶穌的教導方法:耶穌時常運用比喻,用顯淺的方法解釋較艱深的論點,藉此幫助學生明白資料的意思,同時也體會事情牽涉到的感情。(路10:29-37)照樣,你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事物作簡單的比喻,同時把比喻特別應用在學生的情況之上。這樣,你就能夠把優良的教訓深印在學生的心版上。
4 正如耶穌多次表明,對於打動聖經學生的心,提出問題特別有效。(路10:36)如果學生僅是把書裡的答案讀出來,不要因此就感到滿意。要用引導性的問題使學生達到某個結論,也許是學生原先沒有想過的。這個步驟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思考能力。要向學生提出觀點性的問題,探知他個人對事情的看法。這樣,你就能夠辨識學生在哪方面需要幫助,然後著手給他較具體的協助。
5 如果聖經學生沒有進步,你就需要探知原因。你可能要在通常研讀以外的時間作一次探訪。學生為什麼裹足不前呢?他對某個聖經觀點不明白嗎?他是否不願意在生活上作出所需的調整?如果聖經學生試圖「心持兩意」,要幫助他明白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王上18:21。
6 使徒保羅意識到,教導感興趣的人士認識聖經真理乃是救生的工作,因此,他勸勉所有基督徒『要謹慎自己的教訓』。(提前4:16)研讀聖經的人必須不僅吸收聖經的知識,明白世事的發展,還要對耶和華和耶穌有確切的認識,同時培養與耶和華和耶穌的親密個人關係。惟有這樣做,學生才能受到感動以行為把信心表明出來。(雅2:17,21,22)學生如果真正受到打動,就會努力跟從一條既榮耀耶和華,又保障自己生命的途徑。——箴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