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mwbr18 3月 1-8頁
  •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參考資料——2018年3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參考資料——2018年3月
  •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參考資料——2018年
  • 小標題
  • 3月5-11日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參考資料——2018年
mwbr18 3月 1-8頁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參考資料——2018年3月

3月5-11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馬太福音20-21章

誰想在你們中間為大,就得做你們的僕人

(馬太福音20:3)上午九點鐘左右,他又出去,看見另一些人站在市集廣場上,沒有工作。

英《新世》精讀本多媒體資料

市集廣場

一些市集廣場沿街而設,正如圖片所示。商販們擺出大量的貨物,街道因而變得很擁堵。當地的居民可以在這裡買到日常生活用品,比如陶器、貴重的玻璃製品,也能買到各類生鮮產品。由於沒有冷藏食物的條件,人們需要每天都去市集廣場。在那裡,人們談論時事消息,孩子開心地玩耍,雇工等待被雇傭。耶穌曾在市集廣場治癒病人,使徒保羅也曾在這裡傳道。(徒17:17)不過,驕傲的抄經士和法利賽派卻喜歡在這個公眾場所得到人們的關注和問候。

(馬太福音20:20,21)那時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兩個兒子來向他下拜,求他一件事。21 耶穌對她說:「你想要什麼?」她對耶穌說:「求你答應,讓我這兩個兒子在你的王國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0:20,21

西庇太兒子的母親:使徒雅各和約翰的母親撒羅米。根據馬可的記載,來見耶穌的是雅各和約翰,顯然是他們倆有這樣的願望,卻通過母親提出請求。他們的母親可能是耶穌的姨媽。(太27:55,56;可15:40,41;約19:25)

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坐在耶穌的左右意味著得到地位和權力,一般來說在右邊代表得到更大的尊榮。(詩110:1;徒7:55,56;羅8:34)

(馬太福音20:25-28)耶穌就叫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列國的人有統治者轄制他們,也有大臣掌權管理他們。26 你們中間可不要這樣。誰想在你們中間為大,就得做你們的僕人;27 誰想在你們中間為首,就得做你們的奴隸。28 正如人子來到,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並且獻出生命,作為許多人的贖價。」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0:26,28

做……的僕人:或作「服事人」。聖經常常用希臘語詞di·aʹko·nos(迪阿科諾斯)形容一個人總是謙卑地為他人服務。這個詞曾用來形容基督(羅15:8)、基督的僕人(林前3:5-7;西1:23)、助理僕人(腓1:1;提前3:8)、家裡的傭人(約2:5,9)和政府官員(羅13:4)。

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或作「做別人的僕人」。

挖掘屬靈寶石

(馬太福音21:9)前行後隨的群眾都不斷喊叫說:「願上帝拯救大衛的子孫!奉耶和華的名而來的人,是蒙福的!願上帝在高天之上拯救他!」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1:9

願上帝拯救:即「和散那」。這個希臘語詞源自一個希伯來短語,意思是「願上帝拯救」或「求你拯救」。在這裡,這個詞用來向上帝祈求拯救和勝利,也可譯作「請把拯救賜給」。後來,這個表達也用在禱告和讚美中。在逾越節期間經常吟唱的讚頌詩篇中,也有這個希伯來短語。(詩118:25)因此,耶穌周圍的群眾很自然地說出這些話。上帝回應這個祈求的一個方法是將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在太21:42中,耶穌也引用詩118:22,23的話,表明經文會應驗在彌賽亞身上。

大衛的子孫:這個表達說明群眾承認耶穌是大衛的後代,也承認他就是應許的彌賽亞。

(馬太福音21:18,19)清晨回城途中,耶穌餓了。19 他一看見路邊有一棵無花果樹,就走過去,卻找不著什麼,只有葉子罷了,於是對樹說:「你今後永遠沒有果實了。」無花果樹就立刻枯萎了。

英《道路》244頁4-6段

無花果樹與信心

耶穌為什麼要讓這棵樹枯萎呢?他接著說明了原因:「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只要有信心,不懷疑,就不單能做我對無花果樹所做的事。就算你們吩咐這座山說,『起來,投在海裡』,也會發生。只要你們有信心,凡你們禱告所求的,都會得著。」(馬太福音21:21,22)此前,耶穌也說過人只要有信心,就連大山也能移動。他在這裡重申了這個要點。(馬太福音17:20)

因此,通過使樹枯萎,耶穌向門徒有力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人要對上帝有信心。他說:「凡你們禱告求的,只要有信心,認定是得著的,就一定得著。」(馬可福音11:24)這個道理對耶穌的所有門徒來說都很重要!對使徒們來說尤其是這樣,因為他們馬上要面臨嚴峻的考驗。此外,枯萎的無花果樹和信心這個特質還存在另外的聯繫。

就像這棵無花果樹一樣,以色列國也虛有其表。這個國家的子民與上帝立了約,在表面上遵守他的誡命,實際上卻毫無信心,沒有結出任何好果子來。他們甚至拒絕承認上帝的兒子!因此,耶穌通過使這棵無花果樹枯萎,生動逼真地表明這個不結果實、缺乏信心的國家會有什麼結局。

經文朗讀

(馬太福音20:1-19)「天上的王國好像一個做家主的人,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雇用工人。2 他跟工人議定一天的工錢是一銀元,就差他們進他的葡萄園去。3 上午九點鐘左右,他又出去,看見另一些人站在市集廣場上,沒有工作,4 就對那些人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吧,我一定給你們公道的待遇。』5 他們就去了。約莫中午十二點鐘和下午三點鐘,他又出去照樣做。6 最後,下午五點鐘左右,他出去遇見另一些人站著,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整天站在這裡不工作呢?』7 他們對家主說:『因為沒有人雇用我們。』家主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吧。』8 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總管說:『叫工人來,發工資給他們,從最後一個起,到最先一個為止。』9 下午五點鐘雇用的人來了,每人得到一銀元。10 最先雇用的人來,滿以為自己會多得一點,誰知道也是每人得到一銀元。11 他們領了工錢,就埋怨家主,12 說:『最後這批人只工作了一小時,我們卻整天背負重擔,忍受炎熱,你竟然叫他們跟我們同等!』13 家主卻回答其中一個人說:『朋友,我沒有虧待你。你跟我議定的工資不是一銀元嗎?14 拿你的工資走吧。我要給這最後的跟給你的一樣。15 難道我不可以照自己的意思用自己的東西嗎?還是因為我做好人,你就眼紅呢?』16 這樣,現在最後的,將來是最先的;現在最先的,將來是最後的。」17 耶穌正要上耶路撒冷,在路上悄悄把十二門徒帶到一邊,對他們說:18 「看哪!現在我們上耶路撒冷,人子會被交給祭司長和抄經士。他們會定他死罪,19 把他交給外邦人戲弄、鞭打、掛在柱上。第三天他會復活。」

3月12-18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馬太福音22-23章

遵守最大的兩條誡命

(馬太福音22:36-38)「老師,律法上哪一條誡命是最大的呢?」37 耶穌對他說:「『你要全心、全意、全智,愛耶和華你的上帝。』38 這是最大、最重要的誡命。」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2:37

心:這個詞可用來比喻整個內在為人。當與「意」、「智」一起使用時,「心」的含義就主要指人的情感、慾望和感受。這裡三個詞的意思相近,在一起使用起到強調的作用,表示人應該怎樣完完全全、毫無保留地愛上帝。

意:即整個人。

智:指心智能力。一個人必須運用思考力才能認識上帝並加深對他的愛。(約17:3;羅12:1)這節經文引自申6:5,本來的希伯來語用詞是「心」、「意」和「力」。而在希臘語寫成的馬太福音中所用的字眼將「力」換成了「智」。這個差異可能出於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在希伯來語中,沒有單獨表達「智」這個含義的詞。希伯來語「心」一詞可比喻整個內在為人,指一個人的想法、感受、態度和動機。(申29:4;詩26:2;64:6參見「心」這個詞條的注釋)因此,「心」這個詞有「智」的意思。所以希臘語《七十子譯本》常常把希伯來語的「心」譯作「智」。(創8:21;17:17;箴2:10;賽14:13)另一個原因是「力」這個希伯來語詞既可以指體力,也可以指思考力或智力,因而也有「智」的含義。總之,福音書執筆者的用詞與申命記的用詞不同,原因就在於希伯來語和希臘語詞彙的意思重疊。

(馬太福音22:39)其次的也相似,就是「要愛人如己」。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2:39

其次的:耶穌在太22:37直接回答了法利賽派的人提出的問題。接著耶穌又進一步引用經文,說明了第二大誡命是什麼。(利19:18)耶穌表明這兩個誡命密切相關,全部律法和眾先知的話都以這兩條誡命為基礎。(太22:40)

人:這裡譯作「人」的希臘語詞字面意思是附近的人,但不僅僅指住在附近的人,也包括接觸到的所有人。(路10:29-37;羅13:8-10)

(馬太福音22:40)「全律法和眾先知的話都繫於這兩條誡命。」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2:40

律法和眾先知的話:「律法」指《創世記》到《申命記》的五卷書,「眾先知的話」指希伯來語經卷中的先知書。兩個詞放在一起使用時,指整本希伯來語經卷。(太7:12;22:40;路16:16)

繫於:這個希臘語動詞的字面意思是「繫在上面」,比喻「以……為本,以……為基礎」。耶穌指出不僅摩西律法或十誡以愛為基礎,整本希伯來語經卷的核心都是愛。(羅13:9)

挖掘屬靈寶石

(馬太福音22:21)他們說:「是凱撒的。」於是耶穌對他們說:「因此,凱撒之物要還給凱撒,上帝之物要還給上帝。」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2:21

凱撒之物要還給凱撒:在聖經記載中,耶穌提到了一次羅馬皇帝。這節經文以及可12:17,路20:25都描述了這件事。「凱撒之物」指人們要向政府繳納的稅款,以及對政府表現的尊重和相對順服。(羅13:1-7)

上帝之物要還給上帝:指一個人全心全意崇拜上帝,愛戴上帝,對上帝表現絕對的忠誠和順服。(太4:10;22:37,38;徒5:29;羅14:8)

(馬太福音23:24)「你們這些瞎眼的嚮導,蚊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反倒吞下去!」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3:24

蚊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反倒吞下去:在算為不潔的生物中,蚊子是以色列人所知體型最小的,而駱駝則是最大的。(利11:4,21-24)耶穌用誇張和諷刺的方式,揭露宗教領袖的敗行。他們在類似蚊蟲弄髒飲料這樣的小事上小心翼翼,避免不潔,但在更重要的事上卻完全不理會上帝的律法。這樣做好像把蚊蟲濾出來,卻把駱駝吞下去。

經文朗讀

(馬太福音22:1-22)耶穌又用比喻向他們講話,說:2 「天上的王國好比一個作王的人為兒子舉行婚宴。3 他差奴隸出去,召那些被邀請的人來參加婚宴,他們卻不願意來。4 他又差別的奴隸出去,對奴隸說:『告訴被邀請的人說:「我的宴會預備好了,公牛和肥畜已經宰了,一切俱備。來參加婚宴吧。」』5 被邀請的人卻滿不在乎地走了,一個到自己的田裡去,一個做生意去;6 其餘的人抓住奴隸,凌辱他們,殺死他們。7 王就發怒,差軍隊除滅那些殺人凶手,燒掉他們的城。8 然後王對奴隸說:『婚宴的確預備好了,只是被邀請的人不配。9 所以,你們要到出城的路上去,遇見誰,就邀請誰來參加婚宴吧。』10 於是奴隸到路上去,把遇見的人全都聚集了來,有邪惡的,也有良善的。舉行婚禮的大廳就滿了坐席的人。11 王進來視察客人,見有一個人沒有穿婚宴的禮服。12 王就對他說:『朋友,你進這裡來,怎麼不穿婚宴的禮服呢?』他無言以對。13 那時王對僕人說:『綁住他的手腳,把他扔到外面的黑暗裡去。在那裡,他就要哀哭切齒了。』14 被邀請的人多,蒙揀選的人少。」15 那時法利賽派的人離去,商議怎樣利用耶穌的話來陷害他。16 他們派自己的門徒,跟希律的黨徒一起去見耶穌,說:「老師,我們知道你只說真話,按真理教導人認識上帝的道路,也不顧忌什麼人,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表。17 所以,請告訴我們,你認為怎樣?納人頭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呢?」18 耶穌知道他們的惡意,就說:「虛偽的人,你們為什麼試探我?19 拿一枚交人頭稅的錢幣給我看。」他們就拿一枚羅馬銀元給他。20 耶穌對他們說:「這是誰的像,誰的名號?」21 他們說:「是凱撒的。」於是耶穌對他們說:「因此,凱撒之物要還給凱撒,上帝之物要還給上帝。」22 他們聽見就都驚奇,離開他走了。

3月19-25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馬太福音24章

在最後的日子保持警醒

(馬太福音24:12)因為不法的事增加,大多數人的愛都會冷淡下來。

《洞悉上》50頁6段

愛

愛心可以冷淡下來 耶穌基督向門徒預告,很多自稱信奉上帝的人的愛心(阿格配)都會冷淡下來。(太24:3,12)使徒保羅指出,到了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必有許多人「貪愛錢財」。(提後3:1,2)由此可見,人是有可能忘掉正義原則的,起初的愛也有可能逐漸冷淡下來。因此,基督徒實在有必要經常沉思上帝的話語,以上帝的標準來塑造自己,好實踐愛心,讓愛心多而又多。(弗4:15,22-24)

(馬太福音24:39)他們毫不理會,直到洪水來到,把他們全都沖走,人子臨在也會這樣。

《守》1999/11/15刊19頁5段

〈你正履行你對上帝的本分嗎?〉

5耶穌基督論及我們這個凶險的時代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的兒子臨在也會怎樣。洪水以前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一日;他們毫不理會,直到洪水來到,把他們全都沖走,人的兒子臨在也會這樣。」(馬太福音24:37-39)只要保持節制和適中,吃喝並沒有什麼不對,嫁娶也是上帝所設立的安排。(創世記2:20-24)可是,如果我們發覺日常生活的事務成為了我們最關心的事,何不為此向上帝禱告求助呢?耶和華能夠幫助我們繼續把王國事務置於首位,行事明智,努力履行我們對他的本分。——馬太福音6:33;羅馬書12:12;哥林多後書13:7。

(馬太福音24:44)「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妥當,因為在你們認為不大可能的時刻,人子就來了。」

《道路》259頁5段

使徒詢問末世的徵象

耶穌說他的門徒要時刻警醒守望,做好準備。他用一個比喻來強調這個要點:「有一件事你們要知道,家主如果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會保持警醒,不容賊挖洞進家裡來。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妥當,因為在你們認為不大可能的時刻,人子就來了。」(馬太福音24:43,44)

挖掘屬靈寶石

(馬太福音24:8)這一切像產痛一樣,只是重重苦難的開始。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4:8

重重苦難:這個希臘語詞的字面意思是產痛,在這裡泛指苦難。這個詞可能是想表達,太24:21提到的大患難來臨前,聖經所預告的種種苦難會像產痛一樣越來越猛烈、頻繁和持久。

(馬太福音24:20)你們要不斷禱告,叫你們逃難的時候,不致遇上冬天或安息日才好;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太24:20

冬天:在這個季節,天氣寒冷,常有大雨和洪水。人們在這樣的時期逃難很不容易,也很難找到食物和住所。(拉10:9,13)

安息日:在猶地亞等地,在安息日出遠門或運送物品都受到相關律法的限制。城門也會在安息日關閉。(徒1:12;《參考手冊》第16單元)

經文朗讀

(馬太福音24:1-22)耶穌離開聖殿,正上路的時候,門徒來請他觀看聖殿的建築物。2 耶穌就說:「你們不是看見這一切建築物嗎?我實在告訴你們,這裡絕不會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必都被拆下來。」3 耶穌坐在橄欖山上,門徒私下來見他,說:「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有這些事呢?你的臨在和這個制度的末期,有什麼徵象呢?」4 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要當心,免得受人迷惑,5 因為必有很多人冒我的名而來,說『我就是基督』,很多人就受迷惑。6 你們將要聽見戰爭和戰爭的消息。千萬不要害怕。這些事一定會發生,不過終結還沒有到。7 民族要攻打民族,王國要攻打王國,一處接一處有糧荒和地震。8 這一切像產痛一樣,只是重重苦難的開始。9 到時,人要把你們送去受苦,把你們殺死,你們為了我的名,必被所有國族憎恨。10 到時會有很多人失足,彼此出賣,彼此憎恨。11 很多假先知會起來,迷惑很多人。12 因為不法的事增加,大多數人的愛都會冷淡下來。13 可是,忍耐到底的人,必然得救。14 這王國的好消息會傳遍普天下,對所有國族作見證;到時終結就會來到。15 所以,你們一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那使地荒涼的可憎之物』站在聖地(讀者要辨明這句話的含意),16 到時,在猶地亞的就該逃到山上去。17 在房頂上的,不要下來拿家裡的財物;18 在田裡的,不要回家拿外衣。19 在那段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20 你們要不斷禱告,叫你們逃難的時候,不致遇上冬天或安息日才好;21 因為到時必有大患難,這樣的患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現在都沒有發生過,將來也絕不會再發生。22 要不是縮短那段日子,就沒有人可以得救了。可是,為了蒙揀選的人,那段日子是會縮短的。」

3月26日-4月1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馬太福音25章

要不斷守望

(馬太福音25:1-6)「到時,天上的王國好比十個處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2 她們五個是愚蠢的,五個是睿智的。3 愚蠢的拿著燈,卻不帶油;4 睿智的卻用瓶子裝了油,連燈一起帶來。5 新郎遲遲不來,她們就都打盹睡著了。6 就在半夜,有人喊叫說:『新郎到啦!你們快出來迎接他。』」

(馬太福音25:7-10)於是所有處女都起來,整理她們的燈。8 愚蠢的對睿智的說:『把你們的油分一點給我們吧,因為我們的燈快要滅了。』9 睿智的回答說:『恐怕不大夠你我共用。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去買吧。』10 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預備好的處女跟他進去參加婚宴,門就關了。

(馬太福音25:11,12)後來,其餘的處女也來到了,說:『先生,先生,給我們開門吧!』12 新郎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挖掘屬靈寶石

(馬太福音25:31-33)「人子在他的榮耀裡同所有天使一起來到,就會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32 所有國族都被聚集到他面前,他會把人彼此分開,就像牧人把綿羊山羊分開一樣。33 他把綿羊放在右邊,山羊放在左邊。」

《守》2015/3/15刊26頁7段

〈忠貞地支持基督的弟兄〉

7現在,我們更清楚明白綿羊和山羊的比喻。我們知道「人子」或「王」是耶穌。王的「弟兄」是那些受聖靈膏立的人,他們會跟耶穌一起在天上作王。(羅馬書8:16,17)「綿羊」和「山羊」是指所有國族的人。他們會在大患難結束前受到審判。我們也知道,耶穌會根據人怎樣對待在世的受膏基督徒來施行審判。我們多麼感激耶和華在過去幾十年來幫助我們明白這個比喻,以及馬太福音24和25章的其他比喻。

(馬太福音25:40)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這些最小的弟兄,你們這樣待其中一個,就等於這樣待我了。」

《守》2009/10/15刊16頁16-18段

〈你們是我的朋友〉

16如果你希望在上帝王國治下的地球上生活,你可以怎樣表明自己是基督弟兄的朋友呢?讓我們考慮三個方法。首先,要盡心竭力參與傳道工作。基督吩咐他的弟兄把好消息傳遍普天下。(馬太福音24:14)可是,如果沒有他們的同伴——另外的綿羊協助,今天生活在地上的基督弟兄就很難完成任務了。屬於另外綿羊的成員每一次參與傳道工作,都是幫助基督的弟兄完成神聖的使命。像基督一樣,忠信睿智的奴隸深深感激另外的綿羊顯出朋友的情誼。

17另外的綿羊幫助基督弟兄的另一個方法是,資助傳道工作。耶穌鼓勵門徒用「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路加福音16:9)耶穌的意思不是說,我們可以用錢買耶和華和基督的友誼,而是說我們善用物質資財推廣王國事務,就能證明我們對他們的情誼和愛,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有真誠的行動」的。(約翰一書3:16-18)我們有許多機會可以這樣做:出錢出力參與傳道工作,資助興建和維修聚會所的工程,捐助普世的傳道工作。不論所捐的數目是多是少,我們捐得樂意,耶和華和耶穌必定會很賞識。(哥林多後書9:7)

18我們所有人可以表明自己是基督朋友的第三個方法是,跟會眾裡的長老通力合作。這些男子受聖靈委任,在基督領導下牧養會眾。(以弗所書5:23)使徒保羅說:「要服從那些領導你們的人,也要順從他們」。(希伯來書13:17)有時候,我們也許覺得很難聽從長老基於聖經所提出的指引。我們可能察覺到他們的缺點,於是就以錯誤的態度去看他們提出的勸告。可是,會眾的元首基督仍然樂意任用這些不完美的男子。因此,我們是否服從他們的領導權,會直接影響我們和基督的友誼。我們不計較長老的過失,樂於服從他們的指引,就表明我們深愛基督了。

經文朗讀

(馬太福音25:1-23)「到時,天上的王國好比十個處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2 她們五個是愚蠢的,五個是睿智的。3 愚蠢的拿著燈,卻不帶油;4 睿智的卻用瓶子裝了油,連燈一起帶來。5 新郎遲遲不來,她們就都打盹睡著了。6 就在半夜,有人喊叫說:『新郎到啦!你們快出來迎接他。』7 於是所有處女都起來,整理她們的燈。8 愚蠢的對睿智的說:『把你們的油分一點給我們吧,因為我們的燈快要滅了。』9 睿智的回答說:『恐怕不大夠你我共用。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去買吧。』10 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預備好的處女跟他進去參加婚宴,門就關了。11 後來,其餘的處女也來到了,說:『先生,先生,給我們開門吧!』12 新郎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13 所以,你們要不斷守望,因為不知道那個日子,也不知道那個時刻。14 這好像一個人快要出國,就召見奴隸,把財物交託給他們。15 他按照奴隸各自的才能,一個給了三萬銀元,一個給了一萬二千銀元,一個給了六千銀元,自己就出國去了。16 領了三萬銀元的,立刻去用來做生意,另外賺了三萬。17 同樣,領了一萬二千銀元的,另外也賺了一萬二千。18 只領了六千銀元的,卻去在地上刨了個坑,把主人的銀錢藏起來。19 過了很久,奴隸的主人來到跟他們結帳。20 領了三萬銀元的,另外帶著三萬銀元上前來,說:『主人,你把三萬銀元交託給我,你看,我另外賺了三萬銀元。』21 主人對他說:『又良善又忠信的奴隸,你做得好!你在不多的事上忠信。我要委派你管理很多的事。來分享你主人的喜樂吧。』22 然後,領了一萬二千銀元的上前來,說:『主人,你把一萬二千銀元交託給我,你看,我另外賺了一萬二千銀元。』23 主人對他說:『又良善又忠信的奴隸,你做得好!你在不多的事上忠信。我要委派你管理很多的事。來分享你主人的喜樂吧。』」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