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參考資料——2018年8月
8月6-12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路加福音17-18章
〈要表達感謝〉
(路加福音17:11-14)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從撒馬利亞和加利利境內經過。12 他到了一個村莊,有十個痲瘋病人迎著他,遠遠地站起來,13 揚聲說:「耶穌啊,老師,求你發發慈悲吧!」14 耶穌一看見他們,就對他們說:「你們去給祭司查看吧。」他們走了,途中就得了潔淨。
十個痲瘋病人:在聖經時代,痲瘋病人通常會一起活動或住在一起,這樣他們就能彼此照應。(王下7:3-5)上帝的律法規定,痲瘋病人不能跟健康的人住在一起,必須隔離。痲瘋病人如果看到有人靠近自己,也必須高聲喊「不潔淨,不潔淨」。(利13:45,46)這些痲瘋病人看到耶穌時都遠遠地站著,這樣的做法與律法的要求相一致。
去給祭司查看:耶穌基督在地上時仍舊遵守摩西律法。他承認亞倫世系的祭司安排仍然有效,他醫治痲瘋病人後就吩咐他們去給祭司查看。(太8:4;可1:44)根據摩西律法,祭司要確認痲瘋病人是否痊癒。恢復健康的痲瘋病人也要去聖殿,獻上規定的祭物。(利14:2-32)
(路加福音17:15,16)其中有一個人見自己痊癒了,就回來大聲榮耀上帝,16 面伏於地,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個人是撒馬利亞人。
(路加福音17:17,18)耶穌說:「得潔淨的不是十個人嗎?其餘九個在哪裡呢?18 除了這個外族人,難道沒有一個回來榮耀上帝嗎?」
〈為什麼要顯出感謝之心?〉
其餘九個痲瘋病人沒有表達感激之心,耶穌有沒有注意到呢?經文接著說:「耶穌說:『得潔淨的不是十個人嗎?其餘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個外族人,難道沒有一個回來榮耀上帝嗎?』」(路加福音17:17,18)
這不是說其餘九個痲瘋病人都是邪惡的人。他們先前才公開表明自己對耶穌有信心,並樂意服從他的指引,包括去耶路撒冷給祭司查看。雖然他們心裡確實非常感激耶穌為他們所做的善行,卻沒有對耶穌表示感激,這使耶穌很失望。我們又怎樣呢?別人善待我們,我們有沒有敏於道謝?有時,我們也許可以寫幾句話表達謝意。
挖掘屬靈寶石
(路加福音17:7-10)「你們有奴隸犁地或牧羊,奴隸從田裡回來,你們誰會對他說,『快過來坐下吃飯』呢?8 難道不是對他說,『你給我擺上晚飯,繫上圍裙侍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嗎?9 奴隸做好了指派的事,難道主人還要向他道謝嗎?10 照樣,你們做好指派給你們的一切事,也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奴隸。我們做的都是應分做的。』」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17:10
無用的:字面意思是「一無是處,毫無價值」。耶穌在比喻中不是想強調奴隸(即門徒)應該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毫無價值。根據上下文,「無用的」一詞表明奴隸應該謙遜地看待自己,不會認為自己理當得到特殊的嘉許和稱讚。有些學者認為,耶穌使用這個詞是運用了誇張的手法,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只是奴隸,不配得到特殊的關注」。
(路加福音18:8)我告訴你們,上帝快要給他們主持公道了。只是人子來到的時候,在地上能找著這樣的信心嗎?」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18:8
這樣的信心:或譯「這種信心」,字面意思是「這信心」。在希臘語原文裡,「信心」這個詞前面有一個用於限定範圍的詞,這表明耶穌談到的不是廣義上的信心,而是某種特定的信心,就像比喻中寡婦那樣的信心。(路18:1-8)這樣的信心包括相信禱告的力量,也包括相信上帝會為他揀選的子民主持公道。耶穌在這裡提出了問題卻沒有繼續討論,看來是想讓門徒想想自己的信心到底有多堅定。在此之前,耶穌剛剛談到門徒可能會遇到各種考驗,因此這個關於禱告和信心的比喻對門徒來說特別適時。(路17:22-37)
經文朗讀
(路加福音18:24-43)耶穌看著他,就說:「有錢人要進上帝的王國,是多麼困難啊!25 老實說,駱駝穿過針眼,比富有的人進上帝的王國還容易呢!」26 聽見的人就說:「那麼誰能得救呢?」27 耶穌說:「人所不能的,上帝都能。」28 彼得說:「你看,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一切,跟隨你了。」29 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上帝的王國,撇下了房屋、妻子、兄弟、父母,或兒女,30 沒有不在今世得許多倍,在將來的制度得永生的。」31 耶穌把那十二人帶到一旁,對他們說:「看哪!我們現在上耶路撒冷去,凡先知在經上指著人子所寫的事,都必完全實現。32 例如他必被交給外邦人,被人戲弄、凌辱、吐唾沫在身上。33 人要鞭打他,殺害他,可是第三天他必復活。」34 這一切他們一點也不明白。這番話對他們來說是隱藏的,他們不知道耶穌說的是什麼。35 耶穌走近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盲人坐在路邊討飯。36 盲人聽見群眾走過,就問是怎麼回事。37 有人告訴他:「是拿撒勒人耶穌經過啊!」38 他就喊叫說:「大衛的子孫耶穌,求你發發慈悲吧!」39 走在前頭的人喝令他不要作聲,他卻越發呼喊說:「大衛的子孫,求你發發慈悲吧!」40 耶穌站住,吩咐人把盲人帶到面前。盲人走近了,耶穌問他說:41 「你要我為你做什麼呢?」他說:「主啊,求你使我復明吧。」42 耶穌對他說:「你復明吧。你的信心使你痊癒了。」43 他立時復明,就跟隨耶穌,榮耀上帝。凡看見的都讚美上帝。
8月13-19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路加福音19-20章
〈你明白一千銀元的比喻嗎?〉
(路加福音19:12,13)說:「有一個貴族到遠方去,要執掌王權回來。13 他叫十個奴隸來,把一千銀元分給他們,對他們說:『你們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
英《道路》232頁2-4段
〈一千銀元的比喻〉
耶穌說:「有一個貴族到遠方去,要執掌王權回來。」(路加福音19:12)這樣的旅程通常需要一段時間。顯然,耶穌就是比喻中的那個「貴族」。他要去的「遠方」就是天上,在那裡他會得到天父所賜的王權。
比喻中的「貴族」離開前,把十個奴隸叫到跟前,給每人一百銀元,吩咐他們說:「你們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路加福音19:13)在當時,銀元是價值貴重的貨幣。一百銀元相當於一個農夫三個多月的工資。
門徒可能明白他們就是比喻中的十個奴隸,因為耶穌之前也把他們比作收割莊稼的工人。(馬太福音9:35-38)耶穌當然不是讓他們去收割實際的穀物。耶穌談到的其實是屬靈的莊稼,也就是其他將在上帝王國裡享有一席之地的人。一千銀元的比喻說明,門徒要用他們擁有的一切使更多人承受上帝的王國。
(路加福音19:16-19)第一個前來說:『主啊,你的一百銀元賺了一千。』17 他對這個說:『良善的奴隸,做得好!你在非常小的事上忠信,你有權管十座城。』18 第二個來說:『主啊,你的一百銀元賺了五百。』19 他也對這個說:『你也要管五座城。』
英《道路》232頁7段
〈一千銀元的比喻〉
比喻中良善的奴隸善用得到的錢財為主人工作。如果門徒看出,他們像那些奴隸一樣盡力而為,充分運用自己的一切幫助更多人成為門徒,就能確信耶穌一定會感到很滿意。他們也能確信,耶穌會因他們的辛勞付出而獎賞他們。雖然每個門徒的情況、機遇和能力不一樣,但他們都一直盡心竭力地幫助人成為門徒。(馬太福音28:19,20)得到了「王權」的耶穌一定會賞識每個人的努力並賜福給他們。
(路加福音19:20-24)另有一個來說:『主啊,你的一百銀元在這裡,我一直用布包著藏起來!21 你知道,我向來怕你,因為你是個嚴苛的人,沒有存的卻要取,沒有種的卻要收。』22 他對這個說:『邪惡的奴隸,我要憑你親口說的審判你。你說你知道我是個嚴苛的人,沒有存的卻要取,沒有種的卻要收嗎?23 那你為什麼不把我的銀元存入銀行呢?這樣,我來到的時候就可以連本帶利收回了。』24 「他對侍立在旁邊的人說:『拿走他那一百銀元,給那有一千的。』
英《道路》233頁1段
〈一千銀元的比喻〉
比喻中的奴隸沒有為主人的王國創造財富,結果損失慘重。使徒們都很期待耶穌在上帝的王國作王,因此當他們聽到耶穌的這番話時很可能會明白,如果他們像邪惡的奴隸一樣懶惰,就不能在上帝的王國裡享有一席之地。
挖掘屬靈寶石
(路加福音19:43)日子快到了,那時你的仇敵必用尖柱築壘包圍你,四面八方折磨你,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19:43
用尖柱築壘:或譯「築木柵欄」。在希臘語經卷中,khaʹrax這個希臘語詞僅在這節經文中出現過。這個詞可以指「木柱,或用於圍出一定區域的尖木棍、木樁」;也可以指「木柵欄,或用木柱建成的類似籬笆的軍事設施」。耶穌的話在公元70年應驗了。當時,羅馬將軍提圖斯命令士兵用尖木柱建起了一道圍牆(即木柵欄)包圍耶路撒冷。為了修建這道圍牆,羅馬士兵把耶路撒冷近郊的樹木都砍光了。提圖斯命令士兵修建圍牆有三個目的:一是防止猶太人逃跑,二是促使他們投降,三是使城中斷糧。
(路加福音20:38)「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因為在他眼中,他們都是活的。』」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20:38
因為在他眼中,他們都是活的:聖經表明,那些跟上帝疏遠的人,在上帝看來活著也跟死了一樣。(弗2:1;提前5:6)但是在耶和華眼中,他的忠僕即使死去也好像活著一樣,因為上帝一定會實現自己的旨意,把他們復活過來。(羅4:16,17)
經文朗讀
(路加福音19:11-27)大家聽這些話的時候,耶穌見接近耶路撒冷,又因他們以為上帝的王國要隨即出現,就講了另一個比喻,12 說:「有一個貴族到遠方去,要執掌王權回來。13 他叫十個奴隸來,把一千銀元分給他們,對他們說:『你們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14 他本國的人卻憎恨他,差大使團隨後去說:『我們不要他作王治理我們。』15 「他執掌王權回來後,吩咐領了銀元的奴隸來見他,要知道他們做生意賺了多少。16 第一個前來說:『主啊,你的一百銀元賺了一千。』17 他對這個說:『良善的奴隸,做得好!你在非常小的事上忠信,你有權管十座城。』18 第二個來說:『主啊,你的一百銀元賺了五百。』19 他也對這個說:『你也要管五座城。』20 另有一個來說:『主啊,你的一百銀元在這裡,我一直用布包著藏起來!21 你知道,我向來怕你,因為你是個嚴苛的人,沒有存的卻要取,沒有種的卻要收。』22 他對這個說:『邪惡的奴隸,我要憑你親口說的審判你。你說你知道我是個嚴苛的人,沒有存的卻要取,沒有種的卻要收嗎?23 那你為什麼不把我的銀元存入銀行呢?這樣,我來到的時候就可以連本帶利收回了。』24 「他對侍立在旁邊的人說:『拿走他那一百銀元,給那有一千的。』25 他們說:『主啊,他有一千銀元了!』——26 『我告訴你們,凡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就連他有的,也要取去。27 至於我那些仇敵,就是不要我作王治理他們的,你們把他們帶到這裡來,在我面前殺掉!』」
8月20-26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路加福音21-22章
〈你們快要得救了〉
(路加福音21:25)「太陽、月亮、星辰必顯出奇異的景象,地上列國都因海洋咆哮翻騰而不知所措,痛苦不堪。
〈上帝的王國消滅仇敵〉
9 天上出現異常景象 耶穌預告:「太陽就要變黑,月亮也不放光,星辰從天上墜落」。人們不會再向宗教領袖尋求指引,也不會再認為他們是屬靈亮光的來源。不過,耶穌的話也可能是指,天空中會出現一些超自然的現象。(以賽亞書13:9-11;約珥書2:1,30,31)人們會有什麼反應呢?他們會「不知所措」,因而「痛苦不堪」。(路加福音21:25;西番雅書1:17)沒錯,上帝王國的仇敵,上至君王下至奴隸,都「必驚恐,想到世上要發生的事就頭暈目眩」。他們會四處躲藏,卻發覺無論躲在哪兒都不安全,都躲不過我們君王的憤怒。(路加福音21:26;23:30;啟示錄6:15-17)
(路加福音21:26)人必驚恐,想到世上要發生的事就頭暈目眩。天上的力量也必動搖。
(路加福音21:27,28)到時,人必看見人子在雲中來臨,大有榮耀和力量。28 一有這些事,你們就要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快要得救了。」
〈下定決心常存弟兄之愛〉
17 要有十足的勇氣。(請讀希伯來書13:6)我們信賴上帝,就會有勇氣面對各種困難。這樣的勇氣會使我們保持積極。我們有弟兄之愛,再加上積極的態度,就能安慰和支持我們的同工。(帖撒羅尼迦前書5:14,15)就算在大患難期間,世界陷入最黑暗的時刻,我們還是能「挺身昂首」,因為知道自己快要得救了。(路加福音21:25-28)
〈你們快要得救了!〉
13 像山羊一樣的人知道自己會被毀滅,有什麼反應呢?他們會「悲慟捶胸」。(馬太福音24:30)受膏基督徒和支持他們的人又怎麼樣呢?他們會聽從耶穌的吩咐,耶穌說:「一有這些事,你們就要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快要得救了。」(路加福音21:28)
挖掘屬靈寶石
(路加福音21:33)天地都會消逝,我的話卻絕不會消逝。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21:33
天地都會消逝:聖經的其他經文表明,天地會萬世長存。(創9:16;詩104:5;傳1:4)因此,耶穌說「天地都會消逝」可能是使用了誇張的手法,強調即使天地真的消逝了,他的話也一定會實現。(參看太5:18)不過,耶穌提到的也很可能是比喻意義上的天地,即啟21:1所說的「從前的天、從前的地」。
我的話卻絕不會消逝:或譯「我的話卻一定不會消逝」。在希臘語原文中,「消逝」這個動詞前有兩個否定詞,這種結構用於強調某件事絕不會發生。經文中兩個否定詞的連用,強有力地表明耶穌的話一定會實現。
(路加福音22:28-30) 「我受考驗的時候,你們從沒有捨我而去。29 父親跟我立約,把王國賜給了我,現在我也跟你們立約,讓你們也同得王國,30 好叫你們在我的王國裡坐席吃喝,又坐在寶座上審判全以色列十二部族。
〈你們必成為「祭司的王國」〉
15 耶穌創立了「主的晚餐」後,就跟忠心的門徒立約。這個約時常被人稱為王國之約。(請讀路加福音22:28-30)王國之約跟其他的約不同,其他約的立約者是耶和華,但王國之約是耶穌跟受膏門徒訂立的。耶穌說:「父親跟我立約」,這裡所指的,顯然是耶穌要「照麥基洗德的模式,永遠做祭司」的那個約。(希伯來書5:5,6)
16 耶穌受考驗的時候,11個忠心使徒從沒有捨他而去。耶穌跟他們訂立王國之約,保證他們會跟他一起在天上,坐在寶座上做君王兼祭司。不過,並非只有那11個使徒才有這個殊榮。得了榮耀的耶穌曾在異象裡向使徒約翰顯現,並說:「戰勝的人,我要讓他跟我一起坐在我的寶座上;正如我戰勝了,就跟我父親一起坐在他的寶座上一樣。」(啟示錄3:21)因此,耶穌是跟14萬4000個受膏基督徒訂立王國之約的。(啟示錄5:9,10;7:4)這個約就是個法律根據,讓他們能跟耶穌一起在天上統治。他們就好像一個嫁了給君王的新娘,成為王后,跟王一起管治國家。聖經說,這些受膏基督徒是基督的「新娘」,「像貞潔的處女一樣」許配了基督。(啟示錄19:7,8;21:9;哥林多後書11:2)
經文朗讀
(路加福音22:35-53)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從前差你們出去,你們沒有錢袋,沒有行囊,沒有鞋,那時你們有什麼缺乏沒有?」他們說:「沒有!」36 耶穌說:「現在有錢袋的要帶錢袋,有行囊的要帶行囊,沒有劍的要賣掉外衣去買劍。37 我告訴你們,經上所記的『他被人當做不法的人』這句話,必應驗在我身上。其實我的事正在應驗。」38 他們說:「主啊,你看!這裡有兩把劍。」耶穌說:「夠了。」39 耶穌照常到橄欖山去,門徒也跟隨他。40 到了那裡,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不斷禱告,免得受到引誘。」41 耶穌離開他們,走了大約扔一塊石頭那麼遠,屈膝禱告說:42 「父親啊,如果你願意,求你為我撤去這個杯。可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做,只要照你的意思行。」43 有一個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44 他非常痛苦,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血滴似的,滴在地上。45 禱告完了,他起來到門徒那裡去,見他們因為憂愁而打盹,46 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睡覺呢?起來,要不斷禱告,免得受到引誘。」47 耶穌還在說話,有一群人來了,那十二人之一,名叫猶大的,走在前頭。他上前去要親吻耶穌。48 耶穌對他說:「猶大,你用親吻來出賣人子嗎?」49 耶穌身邊的人見情勢不妙,就說:「主啊,我們拿劍砍好嗎?」50 他們有一個人已經向大祭司的奴隸砍去,削掉了他的右耳。51 耶穌立時說:「住手吧。」他就摸摸那個人的耳朵,醫好了他。52 耶穌對那些來捉拿他的祭司長、守殿官和長老說:「你們帶著刀劍棍棒出來,像捉拿強盜一樣嗎?53 我天天跟你們在聖殿裡,你們也沒有下手捉拿我。現在是你們的時候,黑暗掌權了。」
8月27日-9月2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路加福音23-24章
〈總要樂意寬恕人〉
(路加福音23:34)[[耶穌說:「父親啊,求你寬恕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抽籤分了耶穌的衣服。
〈認識基督的愛〉
16 此外,耶穌也在另一個重要方面,把天父的愛心以完美的方式表現出來,就是「樂意寬恕人」。(詩篇86:5)甚至在被人掛在苦刑柱上的當兒,耶穌仍然樂於寬恕人。雖然耶穌要以受盡屈辱的方式死去,手腳都被人用釘子刺穿,這時他怎麼說呢?耶穌是不是呼求耶和華,懲罰那些向他行刑的人呢?不是,在臨終前他反而說了以下的話:「父親啊,求你寬恕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路加福音23:34)
(路加福音23:43)耶穌對他說:「我今天實在告訴你,你必定跟我一同在樂園裡。」
〈上帝會寬恕嚴重的罪嗎?〉
耶和華不僅注意人犯的罪,也留意犯過者的態度。(以賽亞書1:16-19)請想想,耶穌受苦刑時身旁有兩個罪犯,其中一個承認說:「我們從前做過什麼事,現在就有什麼報應,我們是罪有應得的。」這兩個罪犯顯然犯了嚴重的罪。但那人繼續說:「可是[耶穌]沒有做過一件越軌的事。」他的話表明他對耶穌略有所聞,而他對耶穌的這一點認識,很可能足以使他的態度有良好的改變,所以他懇求耶穌說:「你領受王權以後,求你顧念我。」耶穌怎樣回應他這個懇切的請求呢?他說:「我今天實在告訴你,你必定跟我一同在樂園裡」。(路加福音23:41-43)
請留意:耶穌即使一息尚存,仍表現慈悲,向一個罪犯說了仁慈的話,而這個罪犯承認自己被判死刑是罪有應得的。這多麼鼓舞人心!因此我們可以肯定,不論從前有什麼過犯,所有真心悔改的人都必蒙耶穌和他的天父憐恤。(羅馬書4:7)
(路加福音24:34)正在說:「主真的已經復生,顯現給西門看了!」
〈認識基督的愛〉
17 耶穌樂於寬恕人,也許更令人感動的例子,是他怎樣寬恕使徒彼得。彼得深愛耶穌,這是無庸置疑的。尼散月十四日,就是耶穌臨終前的晚上,彼得對他說:「主啊,我隨時可以跟你一起坐牢,一起赴死。」然而,短短幾個小時後,彼得竟然三次不認耶穌!當彼得第三次不認耶穌時,聖經說:「主轉過身來,看了彼得一眼」。彼得頓時因自己犯下大罪而覺得無地自容,「就出去,痛哭起來」。當天稍後耶穌死了,使徒彼得很可能忐忑不安,禁不住想道:「主寬恕了我嗎?」(路加福音22:33,61,62)
18 彼得很快就知道答案了。耶穌在尼散月十六日早上復活了,看來就在當天,他私下探望彼得。(路加福音24:34;哥林多前書15:4-8)耶穌對這個曾大言不慚,後來卻又再三不認他的人,為什麼還這麼眷念呢?耶穌很可能想向已經悔改的彼得清楚表明,自己仍然深愛他、重視他。不但這樣,耶穌更採取進一步行動,好讓彼得安心。
挖掘屬靈寶石
(路加福音23:31)要是樹還有水分,人已經這樣做,樹一旦乾枯,又怎麼樣呢?」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23:31
要是樹還有水分,……樹一旦乾枯:耶穌在這裡談論的顯然就是猶太國族。由於耶穌和一些猶太裔門徒的存在,猶太國族這棵快要枯萎的樹可說是還殘留著一些水分。然而,耶穌快要被處決,忠心的猶太人也即將受聖靈膏立,成為屬靈以色列的成員。(羅2:28,29;加6:16)到時,血統上的以色列就會像一棵乾枯的樹,在屬靈意義上完全死去。(太21:43)
(路加福音23:33)眾人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就在那裡把耶穌和兩個罪犯掛在柱上,一個在他右邊,一個在他左邊。
英《新世》精讀本多媒體資料
釘穿腳後跟骨頭的釘子
圖片顯示一塊考古文物的複製品,是一塊被長為11.5厘米的釘子釘穿的腳後跟骨頭。(參看《聚會手冊》2017年12月第5頁的圖片)1968年,考古學家在耶路撒冷北部發掘了圖片所示的遺骸。這塊羅馬時代的骸骨顯示,當時人們會用釘子把人釘在木柱上來行刑。羅馬士兵處決耶穌時可能就使用類似的釘子。考古學家發現這個遺骸保存在一個石製的屍骨匣子裡。屍體腐化後,人們把剩下的骨頭保存在這樣的匣子中。這顯示一個人被釘死在木柱後,可能會得到安葬。
經文朗讀
(路加福音23:1-16)他們大夥人全都起來,把耶穌押到彼拉多那裡,2 開口指控他說:「我們發現這個人煽動我們的同胞造反,禁止人納稅給凱撒,又說自己是基督,是王。」3 彼拉多問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了,我是。」4 彼拉多對祭司長和群眾說:「我查不出這個人有什麼罪。」5 他們卻堅持說:「他在全猶地亞傳道,煽動民眾,從加利利起,直到這裡來。」6 彼拉多聽見,就問這個人是不是加利利人。7 他一知道耶穌是從希律的轄區來的,就把他解到希律那裡。當時希律也在耶路撒冷。8 希律看見耶穌,就非常高興,因為他聽過耶穌的事,早想見他,希望看他顯顯神跡。9 希律問了耶穌許多話,耶穌卻一言不發。10 祭司長和抄經士紛紛站起來,極力指控他。11 希律和守衛一同侮辱他,給他穿上華麗的衣服,戲弄一番,就把他解回彼拉多那裡去。12 那一天,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成了朋友,從前他們一向是對頭。13 彼拉多召集祭司長、官長、民眾前來,14 對他們說:「你們把這個人帶到我這裡來,說他挑唆民眾造反,可是你們看,我在你們面前審問過他,卻查不出你們告他的罪狀。15 希律也是這樣,就把他解回這裡來,可見他實在沒有犯該死的罪。16 我把他懲戒了,就釋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