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島三寶壟的耶和華見證人(約1937年)
印度尼西亞
「我就從這裡開始!」
亞歷山大·麥吉利夫雷是澳大利亞的分部僕人,他在自己的辦公室來回踱步,陷入沉思。這幾天,他反覆思考一件事,現在終於想通了,他需要馬上和弗蘭克·賴斯弟兄談一談。
28歲的弗蘭克是個吃苦耐勞的派書者(即全時傳道員),他在幾個星期前來到澳大利亞分部。弗蘭克在青少年時期學習真理,很快就加入派書者的行列。接著超過十年的時間,他騎馬、騎自行車、騎摩托車、駕駛活動房屋車,把真理傳遍大半個澳大利亞。這次,弗蘭克在伯特利停留了一小段時間,他已準備好面對新的挑戰,前往下一個委派地區。
麥吉利夫雷弟兄把弗蘭克叫到辦公室來,指著地圖上澳大利亞以北的一列島嶼說:「弗蘭克,這些島上連一個弟兄也沒有!你願意去那裡傳道嗎?」
這個群島吸引了弗蘭克的目光,就像一串珍珠在印度洋閃閃發光,這裡就是荷屬東印度(今天的印尼)。a這些島上住了幾千萬人,都還沒有聽過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弗蘭克指著首都巴達維亞(今天的雅加達)說:「我就從這裡開始!」
在爪哇島傳道
1931年,弗蘭克·賴斯到了雅加達,那是爪哇島上一個繁榮的大城市。他在市中心附近租了一個房間,房裡堆了一箱箱聖經書刊,讓女房東非常驚訝。
弗蘭克·賴斯和克萊姆·德尚在雅加達
弗蘭克回憶說:「我剛來的時候覺得很失落、很想家。這裡的人都身穿白棉衫,頭戴遮陽帽在街上穿梭,我卻穿著厚重的澳大利亞服飾,熱得滿頭大汗。我連一句荷蘭語和印尼語都不會說。我在禱告尋求耶和華的指引之後,決定前往商業地區傳道,覺得那裡肯定有人會說英語,事實證明,那個地方的反應真的很好!」
雅加達的居民大多說荷蘭語,所以弗蘭克認真學習荷蘭語,很快地,他就能用這種語言挨家挨戶傳道了。他也慢慢學會用印尼語傳道。弗蘭克說:「問題是,我沒有印尼語的書刊。後來在耶和華的指引下,我找到一個在學校教書的印尼人,他對聖經真理反應很好,同意幫忙翻譯《死者在哪裡?》這本冊子。之後,其他的冊子也陸續翻譯出來。沒多久,許多說印尼語的人開始對真理產生興趣。」
1931年11月,又有兩個澳大利亞的先驅來到雅加達,他們是25歲的克萊姆·德尚和19歲的比爾·亨特。他們帶來一輛活動房屋車,好像有輪子的先驅之家,那時印尼還沒幾輛這樣的車子。他們學會說一些簡單的荷蘭語之後,就開始傳道旅行,走遍爪哇島的各大城市。
查爾斯·哈里斯騎自行車和駕駛活動房屋車做見證
另一個刻苦耐勞的澳大利亞先驅查爾斯·哈里斯,也像克萊姆和比爾一樣踏上傳道旅程。從1935年開始,查爾斯騎自行車和駕駛活動房屋車,把好消息傳到爪哇島大部分地區。他分發的書刊包括印尼語、荷蘭語、英語、阿拉伯語和中文五種語言,幾年下來他分發了大約1萬7000本書刊。
查爾斯分發了大量書刊,結果引起許多人的注意。一個雅加達的官員問克萊姆·德尚:「你們到底有多少人在東爪哇活動?」
德尚弟兄回答說:「只有一個。」
官員對他大吼:「我才不相信!你們起碼有一大群人在那裡工作,島上到處都是你們分發的書刊!」
早期的先驅經常到不同的地方,好接觸更多人。比爾·亨特說:「我們從島的這頭傳到那頭,很少跟同一個人說上兩次話。」他們沿途撒下大量的真理種子,後來也取得美好的成果。(傳道書11:6;哥林多前書3:6)
蘇門答臘的人聽到好消息
在1936年前後,爪哇島的先驅們討論,怎樣把好消息傳到世界第六大島——蘇門答臘。這座山巒起伏的島嶼橫跨赤道兩端,島上除了有幾個大城市和農地,還有大片沼澤和雨林。
先驅們同意派弗蘭克·賴斯過去。他們都掏出僅有的錢,合力支持弗蘭克的旅費。弗蘭克帶著兩個傳道書包、40箱書刊和口袋裡的一點錢,來到蘇門答臘北部的棉蘭。弗蘭克信心堅定,準備工作,他深信耶和華會供應他需要的一切,幫助他達成任務。(馬太福音6:33)
他在棉蘭傳道的最後一個月,遇到一個友善的荷蘭人,他邀請弗蘭克到屋裡喝杯咖啡。弗蘭克告訴他,自己需要一輛車,才能把好消息傳遍全島。這個男子指著花園裡的一輛破車,對他說:「如果你修得好,這輛車就算你100荷蘭盾。」b
弗蘭克對他說:「我沒有100荷蘭盾。」
這個男子兩眼盯著弗蘭克,追問:「你真的想把福音告訴蘇門答臘島的所有人嗎?」
弗蘭克回答說:「當然!」
男子說:「那麼,如果你修得好,就拿去用。等你有錢再付給我就好了。」
於是弗蘭克開始修理車子,很快就順利開上路了。他後來寫道:「帶著滿車的書刊、滿滿的油箱、和滿懷信念的心,我就這樣開始向蘇門答臘的居民傳道了。」
1940年亨利·考克曼與妻子琴恩和克萊姆·德尚在蘇門答臘
弗蘭克花了一年,把好消息傳遍了整座島,之後返回雅加達。他在那裡用100荷蘭盾把車給賣了,然後把錢寄還給棉蘭的那位荷蘭人。
過了幾個星期,弗蘭克收到澳大利亞分部的來信,委派他到新的地區做先驅。他立刻背起背包前往中南半島(現在的柬埔寨、老撾[寮國]及越南),開始當地的傳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