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
在西爪哇結出美好的成果
特奧多羅斯·拉圖
1933年,弗蘭克·賴斯請北蘇拉威西省的本地人特奧多羅斯·拉圖(以下簡稱特奧)幫忙管理雅加達的存書倉庫。特奧說:「我對上帝王國的工作很有興趣,所以開始和賴斯弟兄一起傳道。後來我加入比爾·亨特的行列,前往到爪哇傳道,也成為散布亮光者號的一員,和他們開船到蘇門答臘傳道。」特奧是最早接受真理的印尼人,他在爪哇、北蘇拉威西和蘇門答臘做了幾十年的全時傳道員。
第二年,比爾·亨特把一本《死者在哪裡?》的冊子送給住在雅加達的學生費利斯·陳。費利斯回到西爪哇省萬隆的老家,也把冊子拿給多多,他的弟弟看。他們從冊子看出人類的始祖亞當沒有 不死的靈魂,都感到非常驚訝。(創世記2:7)他們屬靈的胃口大開,渴望知道更多關於上帝的事,就走遍萬隆的舊書店,希望能找到更多守望台社的出版物。費利斯和多多也跟家人分享學到的知識。他們很快就把所有找到的書刊和冊子看完,於是寫信給雅加達的存書倉庫。出乎意料的是,弗蘭克·賴斯居然登門造訪,還帶來許多新的書刊,讓他們大受鼓勵。
陳氏家族
賴斯弟兄回到雅加達之後不久,新婚的克萊姆和琴恩·德尚前往萬隆,在那裡待了15天。費利斯回憶說:「德尚弟兄問我們想不想受浸,結果我們全家四個人,多多、妹妹約瑟芬、媽媽和我都獻身事奉耶和華。」a受浸之後,費利斯一家參與了德尚夫婦長達九天的傳道活動。克萊姆教他們使用見證卡傳道,見證卡上以三種語言傳遞簡單的聖經信息。萬隆小組很快就成為印尼的第二群會眾。
主教的高帽
印尼的傳道工作進展迅速,引起了教士的注意。教士和同夥投稿給報社,批評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和傳道工作。宗教部的官員看了這些文章,就要求弗蘭克·賴斯前來答話。官員對弗蘭克的回答感到滿意,准許傳道工作繼續進行。b
1930年代早期,大部分殖民官員都對傳道工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隨著納粹德國在歐洲擴張勢力,一些官員,特別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開始改變態度。克萊姆·德尚回憶說:「一個信奉天主教的海關人員把運來的書全都沒收了,藉口是書裡含有對納粹主義不利的言論。我向海關投訴時,和我們作對的官員剛好休假,另一個非天主教的友善男子代理他的工作,他趁機將沒收的書刊還給我們,說:『趁負責的人不在,快點把書帶回去!』」
琴恩·德尚說:「另外有一次,官員堅持要我們刪除《仇敵》書裡面的兩張圖片。他們反對兩張畫有纏繞的蛇(撒但)和酒醉娼妓(錯誤宗教)的漫畫,兩者都頭戴主教的高帽。c我們決心要把這些書分發出去,所以三個人就在炎熱的天氣下,坐在碼頭邊,打開上千本書,把畫有教宗帽子的圖片一一塗黑。」
《仇敵》書裡被官員刪除的兩張圖片
當時戰爭在歐洲一觸即發,我們的書刊還是勇敢地揭穿教會的偽善和介入政治的行徑,結果引發教會的不滿,他們就向當局施壓,禁止我們的傳道工作,許多聖經書刊也被列為禁書。
不過,弟兄們勇往向前,繼續傳道工作,並善加利用澳大利亞運來的印刷機。(使徒行傳4:20)琴恩·德尚說明他們當初的一個策略是:「我們每印刷一本新的冊子或雜誌,就必須提交一個副本給當局批准。所以我們在每週開始時印刷書刊,並把這些刊物分發出去。然後在那週快結束的時候,把副本送到總檢察長的辦公室。書刊一旦被否決,我們就難過地搖搖頭,然後衝回印刷間準備印下週的書。」
分發被禁書刊的弟兄姊妹經常和警察玩貓捉老鼠的遊戲。舉個例,當哈里斯·查爾斯在東爪哇省諫義里傳道時,突然被當地的警察叫住。
警察說:「我找了你一整天!我要去拿你們的禁書清單,你給我等著!」
查爾斯說:「我趁警察回家找清單的時候,偷偷把禁書藏在大衣的暗袋裡。他一回來,我就拿給他15本沒有被禁的冊子,結果他心不甘情不願地掏錢拿走這些冊子。之後,我就到街的另一頭分發禁書。」
在壓力下印刷書刊
第二次世界大戰襲捲歐洲,從荷蘭運送書刊到印尼的安排因而中斷。不過,弟兄早就預料會有麻煩,因此小心地在雅加達找了一間廣告公司,透過他們來印刷雜誌。第一期印尼語的《安慰報》(現在的《警醒!》雜誌)在1939年1月問世,緊接著又發行印尼語的《守望台》。弟兄們買了一台小型印刷機,開始自己印刷雜誌。1940年,他們獲得一台從澳大利亞運來的平台印刷機,就自籌經費,用來印刷印尼語與荷蘭語的冊子和雜誌。
第一台印刷機送至雅加達的存書倉庫
到了1941年7月28日,當局終於全面禁止守望台社的出版物。琴恩·德尚回憶說:「有天早上,我在辦公室裡打字,突然有三個警察和一個資深的荷蘭警官闖進來,警官穿戴整齊,配備徽章、白手套、配劍和羽毛帽子。我們並不驚訝,因為三天前就有來自內部的情報,通知我們書刊快要被禁了。這個警官態度傲慢,先宣讀一份冗長的文件,接著要求到印刷間查封我們的出版物。但我丈夫告訴他,他慢了一步,那些書早在前一天就賣光了!」
不過,聖經並沒有被禁,所以弟兄們就用聖經繼續挨家挨戶傳道,主持聖經課程。但戰火在亞洲一觸即發,外國的先驅接獲指示,就一一返回澳大利亞了。
b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弗蘭克返回澳大利亞負起家庭責任。1986年,弗蘭克·賴斯弟兄走完了地上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