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精讀本》
  • 路加福音第20章注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路加福音第20章注釋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相似資料
  • 馬可福音第12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馬太福音第22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馬可福音第1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馬可福音第13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查看更多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路加福音第20章注釋

路加福音

第20章注釋

20:1

祭司長 見太2:4的注釋。

抄經士 見太2:4的注釋。

長老 見太16:21的注釋。

20:9

比喻 見太13:3的注釋。

租給…… 見太21:33的注釋。

去了很久 只有路加在殺人的農戶的比喻中提到了這個細節。(參看平行記載太21:33和可12:1)

20:17

首要的房角石 見太21:42的注釋。

20:22

凱撒 見太22:17的注釋。

20:24

第納流斯 一種羅馬銀幣,上面有凱撒的頭像,是猶太人向羅馬政府繳納「人頭稅」時使用的錢幣。(太22:17,19;路20:22)在耶穌的時代,工人每天做農業工作12個小時的工資,通常是一枚第納流斯錢幣,也就是一銀元。《希臘語經卷》的原文在描述金額或價值時,通常會用第納流斯作為單位。(太20:2;可6:37;14:5;啟6:6)在當時的以色列,人們會使用多種銅幣和銀幣,包括在泰爾鑄造、用於繳納聖殿稅的銀幣。但人們在向羅馬政府繳稅時,使用的看來是刻有凱撒頭像的第納流斯銀幣。(另見詞語解釋以及附錄B14)

誰的像,誰的名號 見太22:20的注釋。

20:25

屬於凱撒的要給凱撒 根據聖經的記載,耶穌只在這個場合提到過羅馬皇帝。本節經文以及平行記載馬太福音22:21和馬可福音12:17都記錄了這件事。「屬於凱撒的」既包括人民因政府提供的服務而繳納的費用,也包括人民應該向政府表現的尊重和適當的順服。(羅13:1-7)

屬於上帝的要給上帝 見太22:21的注釋。

給 見太22:21的注釋。

20:27

撒都該派 路加福音只有這一次提到撒都該派。(另見詞語解釋)撒都該派(希臘語Sad·dou·kaiʹos)這個名稱跟撒督(在《七十子譯本》裡通常拼作Sad·doukʹ)有關。撒督是所羅門時代的大祭司,顯然他的後代在之後的幾百年間一直擔任祭司。(王上2:35)

復活這回事 希臘語原文是a·naʹsta·sis,字面意思是「起來」或「站起來」。在《希臘語經卷》中,這個詞出現了大約40次,基本上都用來指死人復活。(太22:23,31;路20:33;徒4:2;24:15;林前15:12,13)以賽亞書26:19提到死去的人「會活過來」,《七十子譯本》就用了a·naʹsta·sis的動詞形式來翻譯這個意思為「活過來」的希伯來語動詞。(另見詞語解釋「復活」)

20:31

娶了她 見可12:21的注釋。

20:34

目前制度 譯作「制度」的希臘語詞ai·onʹ的基本意思是「時代」,可以指把某個年代、時期或時代區分開來的情勢或特徵。(另見太12:32;可10:30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制度」)

人 又譯「兒女」,直譯「兒子們」。本節經文採用的是字面意思為「兒子」的希臘語詞的廣義,不限於指男性直系子孫,而是既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這一點從經文說「又娶又嫁」可以看出來,因為譯作「嫁」的希臘語詞只用於女性。經文中「目前制度的人」看來是一個慣用語,這個詞組所指的人,無論思想態度還是生活方式都反映出目前制度的特徵。

20:35

未來的制度 譯作「制度」的希臘語詞ai·onʹ的基本意思是「時代」,可以指把某個年代、時期或時代區分開來的情勢或特徵。耶穌在這裡說的是未來那個受上帝統治的制度,到時去世的人會「死而復生」。(另見太12:32;可10:30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制度」)

20:36

人……兒女 直譯「兒子們……兒子們」。字面意思為「兒子」的希臘語詞在本節經文出現了兩次。有些經文採用的是這個詞的廣義,不限於指男性直系子孫。(另見路20:34的注釋)

20:37

摩西……也說過了 見可12:26的注釋。

摩西把耶和華稱為『亞伯拉罕的上帝……』 耶穌在這裡談到,摩西在族長們去世多年後仍然把耶和華稱為他們的上帝。這裡引用的經文是出埃及記3:6,經文的上文(出3:4,5)表明說話的是耶和華。在出埃及記3:6,耶和華對摩西說:「我是你父親的上帝,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當時,亞伯拉罕已去世329年,以撒已去世224年,雅各已去世197年。儘管如此,耶和華卻沒有說「我曾是」他們的上帝,而是說「我是」他們的上帝。《新世界譯本》之所以在本節經文的正文裡用了「耶和華」這個名字,其中一個理由是這段文字跟《希伯來語經卷》有上述的密切關係。(另見附錄C1;C3的簡介和路20:37)

20:38

因為在他眼中,他們都是活的 又譯「因為對他來說,他們全都是活的」。聖經表明,跟上帝疏遠的人在他眼中就好像死了一樣。(弗2:1;提前5:6)同樣道理,受耶和華認可的人就算死了,在他眼中也好像活著一樣,因為他一定會實現他的旨意,使他們復活過來。(羅4:16,17)

20:42

耶和華對我主說 大多數中文譯本把這句話翻譯為「主對我主說」,其中少數譯本在腳注裡說明第一個「主」指的是耶和華,另有少數譯本譯作「上主對我主說」或「天主謂我主云」。另外,在19世紀70年代,有一本用羅馬字母拼寫的上海話聖經在本節經文用Ya-wo一詞來翻譯第一個「主」,有人認為這就是當時上帝的名字在上海話的讀法。本節經文引用的是詩篇110:1,在希伯來語原文裡,經文出現了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輔音字母(相當於英語的YHWH)。不過,正如附錄A5說明的那樣,大多數聖經譯本在一般人稱為《新約》的部分都沒有使用上帝的名字,就算引自《希伯來語經卷》的經文裡包含上帝的名字,也只是簡單地用「主」(英語是Lord,只有首字母大寫)一詞來替代。但正如附錄C顯示,有些英語聖經譯本的確在《希臘語經卷》的正文裡用了以下譯法:Jehovah、Yahveh、Yahweh、יהוה(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輔音字母,相當於英語的YHWH),以及LORD和ADONAI(兩個都是全部字母大寫,表示替代上帝的名字)。17世紀出版的一些《英王欽定本》,在《希臘語經卷》中的本節以及其他三節引用詩篇110:1的經文裡(太22:44;可12:36;徒2:34),都使用了「the LORD」(LORD全部字母大寫)這個譯法。後來出版的《英王欽定本》都沿用了這一做法。由於這個譯本的《希伯來語經卷》用「the LORD」來表示對應的希伯來語原文是上帝的名字,因此如果《希臘語經卷》中出現同樣的寫法「the LORD」,就表示譯者認為那些地方說的也是耶和華。還有一點值得留意:1979年首次出版的《新英王欽定本》把「the LORD」這個寫法用於《希臘語經卷》的其他經文,也就是說只要在引自《希伯來語經卷》的經文裡出現了指代上帝名字的「the LORD」,就都沿用這個寫法。

20:46

市集廣場 見太23:7的注釋。

前座 見太23:6的注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