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第17章注釋
推理 保羅不只是告訴聽眾王國的好消息,還加以解釋,並且「根據聖經」(即根據《希伯來語經卷》)提出證據。除了讀出經文,他也根據經文來推理,並且按照聽眾的情況調整推理的方式。原文用的希臘語詞是di·a·leʹgo·mai,其定義包括「交談」「討論」和「彼此交流」,含有跟人互動的意思。這個希臘語詞也出現在使徒行傳17:17;18:4,19;19:8,9;20:7,9。
引用聖經證明 譯自一個字面意思為「放在……旁邊」的希臘語詞。這個詞可能暗示,保羅把《希伯來語經卷》中有關彌賽亞的預言跟耶穌的生平仔細地進行對照,從而表明耶穌確實應驗了那些預言。
治城官 又譯「治民官」,希臘語是po·li·tarʹkhes。這個希臘語詞沒有在古典希臘著作中出現過。不過,在帖撒羅尼迦一帶以及馬其頓行省的其他地方都發現了包含這個官銜的銘文,有些銘文的年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這些考古發現證明使徒行傳的記載正確無誤,也證明路加是一位可靠的歷史學家。
凱撒 又譯「皇帝」。當時的羅馬皇帝是克勞狄,他在位的時期是公元41~54年。(徒11:28;18:2;另見太22:17的注釋和詞語解釋)
用心查考 又譯「透徹研究」,希臘語是a·na·kriʹno,其定義為「篩選」或「分開」。這個希臘語詞有時用來指舉行司法聽證。(路23:14;徒4:9;28:18;林前4:3)因此,這個詞在本節經文表達的意思是進行嚴謹而仔細的研究,就像在執行法律程序時所做的一樣。可見,比里亞的猶太人對聖經的查考不是流於表面的。保羅和西拉根據聖經指出耶穌就是上帝在很久以前承諾派來的彌賽亞,這些猶太人於是仔細研究聖經,要確定自己聽到的是不是真的。
市集廣場 雅典的市集廣場(希臘語是a·go·raʹ)位於雅典衛城的西北面,長約250米,寬約200米。這個市集廣場不只是個做買賣的地方,也是雅典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中心。雅典人很喜歡在這個常有民眾聚集的廣場跟人聊天,交流思想。
伊壁鳩魯派……的哲學家 指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公元前341~前270年)的追隨者。這個哲學流派認為,享樂是人生的主要目的。他們相信有神,但認為神明都對人類漠不關心,既不會獎賞人,也不會懲罰人,所以禱告和獻祭都是沒有用的。伊壁鳩魯派的思想和行為都不受道德原則約束。他們勸人要懂得節制,但理由是為了避免過度放縱帶來的惡果。對他們來說,尋求知識只是為了消除人在宗教方面的恐懼和迷信。伊壁鳩魯派和斯多葛派都不相信復活。(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斯多葛派的哲學家)
斯多葛派的哲學家 指古希臘的一個哲學流派。他們認為快樂來自於在生活上遵循理性、順應自然。在他們看來,真正的智者對痛苦和享樂都視若無物。斯多葛派的人相信,萬物都是某個神的一部分,這個神沒有個性特徵,而人的靈魂就源自這個神。在斯多葛派的人當中,有的相信靈魂最終會隨宇宙一起消亡,有的則相信靈魂最終會再次化為這個神的一部分。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派都不相信復活。(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伊壁鳩魯派……的哲學家)
囉囉唆唆 直譯「啄食種子的」,希臘語是sper·mo·loʹgos。這個詞用來形容一隻不斷啄食種子的鳥,也用於貶義,比喻一個人乞討或偷竊食物的殘渣,或比喻一個人不學無術、頭腦簡單,只懂得把聽來的隻言片語胡亂地複述一遍。那些哲學家等於是說,保羅嘮嘮叨叨,而且說的都是他自己不懂的事。
亞略巴古 又譯「戰神山」。亞略,又譯「阿瑞斯」;巴古,原文的意思是山。阿瑞斯是古希臘的戰神,相當於古羅馬的戰神馬爾斯。亞略巴古是位於雅典衛城西北面的一座山,雅典的最高議會通常都在那裡召開會議。「亞略巴古」這個詞可以指那座山本身,也可以指最高議會。(徒17:34)因此,有的學者認為當時保羅是被帶到那座山或附近一帶,有的則認為他是被帶到在其他地方聚集的議會面前(地點可能是市集廣場)。
暫住 又譯「到訪」。希臘語是e·pi·de·meʹo,這個詞的定義是「以外來者或訪客的身分留在某個地方」。
獻給不認識的神 譯自希臘語詞組A·gnoʹstoi the·oiʹ,這個詞組出現在雅典一個神壇的銘文裡。雅典人興建了各種各樣的神壇神廟,以示對神明的敬畏。他們甚至把名譽、謙虛、力量、辯才和憐憫等抽象的東西也奉為神明,為這些神築壇。不但這樣,雅典人還築了一座壇「獻給不認識的神」,也許是因為害怕遺漏某個神而激起那個神的不悅。這個神壇表明,他們承認世上有一個他們完全不認識的神。保羅巧妙地用這個壇作為切入點向民眾傳道,介紹他們認識至高的上帝,也就是他們當時還不認識的真神。
世界 希臘語是koʹsmos。在希臘文學作品中,這個詞常常用來指世人,這也是聖經中最常見的用法。(另見約1:10的注釋)不過,這個詞在一般的希臘著作裡也用來指整個宇宙或受造萬物。保羅在這裡可能用了這個希臘語詞的後一種意思,也就是在場的希臘人也有的理解,作為跟他們溝通的基礎。
人建造的殿宇 又譯「人手建造的殿宇」。希臘語詞khei·ro·poiʹe·tos也出現在使徒行傳7:48(「人[手]建造的」)和希伯來書9:11,24(「人手建造的」)。雅典娜等希臘神明的榮耀來自人建造的神殿、神廟和祭壇,但上帝是天地的至高主宰,任何殿宇都容納不下他。(王上8:27)上帝比人建造的殿宇中任何偶像都偉大得多。(賽40:18-26)保羅之所以說出這番話,可能是因為看到那裡有許多獻給各種神明的神殿和神廟。
我們能有生命,能活動,能存在 有人認為,這句話使用了希臘人的一種修辭手法,就是用三個或三組並列的詞語來表達思想。柏拉圖、索福克勒斯和亞里士多德等作家都用過這種寫作技巧。但也有人認為,這句話間接引自公元前6世紀一個名叫埃庇米尼得斯的克里特詩人的一首詩。
你們有些詩人 「我們也是他的孩子」這句話,看來引自斯多葛派詩人阿拉托斯的詩作《物象》。其他希臘著作中也有類似的詩句,例如斯多葛派作家克萊安西斯的作品《宙斯頌》。保羅引述希臘詩人的作品,可能是因為人們認為,有學識的演說家都會引經據典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全天下 希臘語是oi·kou·meʹne。這裡採用的是這個詞的廣義,指地球這個人類居住的地方。(路4:5;羅10:18;啟12:9;16:14)在公元1世紀,這個詞也指幅員遼闊的羅馬帝國,猶太人散居其中。(徒24:5)
保證 對……的保證,又譯「給……的憑據」。保證,直譯「信心」,希臘語是piʹstis。這個詞最常見的譯法是「信心」,在這裡看來指一個憑據,這個憑據讓人有理由對承諾的事確信不疑。
亞略巴古法庭的審判官 希臘語是A·re·o·pa·gi′tes,指的是亞略巴古議會(法庭)的一個成員。(另見徒17:19的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