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1 5/8 4-7頁
  • 撥出時間作好父母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撥出時間作好父母
  • 警醒!1971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商討難題
  • 父母保持團結極為重要
  • 獲致最後決定
  • 工作的習慣
  • 上帝的知識
  • 獲致效果
  • 將上帝的道應用在我們自己的家庭之上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6年
  • 教養兒女愛戴耶和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你對自己的兒女有什麼看法?
    警醒!1981年
  • 你有教導你的兒女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1
《警》71 5/8 4-7頁

撥出時間作好父母

盡責的父母對於供給兒女生活上的物質需要——食物,住所和衣服——深感關懷無疑很好。這是正當和必需的。

可是父母撥出時間去滿足兒女在感情、精神和靈性上的需要卻更為重要。——馬太福音4:4。

兒女需要父母所能給予的愛與親情。這包括慈愛的擁抱和接吻,以實際的行動表示他們是被愛的。事實上,倘若缺乏這種表示,嬰兒的感情便會受到擾亂,甚至變成在精神上不平衡。由於這緣故,甚至孤兒院也要請看護或其他婦女不時將嬰兒抱起撫拍一番;他們發覺這有很好的效果。不錯,耶和華將孩子造成有這種需要,而且安排父母有滿足孩子這種需要的能力。

兒女逐漸長大,與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並不能減少。特別在十餘歲的時期,少年所受的壓力漸增,他們往往別難題、疑竇和問題所包圍。學校並不能應付所有這些難題。上帝的道也表示這並不是學校的基本責任。監護兒女乃是父母的責任。這件事只有與兒女相交才能辦得到。

商討難題

今日父母與兒女的「相交隔膜」大部分是父母之過。許多父母忽視了撥出時間與兒女相處的責任。他們不願付出時間聆聽兒女的難題和疑問,並給予堅定而仁慈的訓導。這些人等到兒女長大至十歲或十五歲才開始這種重要的相交。這時已經太遲了。這種相交必須在嬰兒時代就開始。

這種相交應該是雙方面的討論。父母除非聆聽兒女的申訴,否則自不能真正知道兒女的需要。這不是僅僅命令兒女必要做什麼和不要做什麼就行。這樣的發號施令可能迫使兒女找別人作坦白的討論。

關於這件事,上帝的道指出:「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耶和華]的教訓和警誡養育他們。」(以弗所書6:4)若僅是不斷告訴兒女要做些什麼而不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及與他們推理,兒女便可能愈來愈不願與父母相交了——於是遂造成了「隔膜」。

即使孩子作了錯事而需要糾正或懲戒,父母與兒女推理一下也時常頗有益處。他們可以向孩子指出他犯了什麼錯,何以是不對的,行動的結果會怎樣,為什麼另一條途徑好得多——一切都根據上帝的觀點。這樣行需要時間,可是對兒女的前途這卻是一項很好的投資。

父母保持團結極為重要

在提出勸告,施行管教或甚至執行懲罰方面,父母保持團結是極為重要的。

兒女若看見父母公開爭論或表示意見不同,特別以牽涉到兒女的難題為然,他們的心靈便會大受打擊。父母對兒女各執一詞會造成極壞的影響。這使兒女的感情和忠貞都發生分裂。

務要避免在兒女面前各執己見。這是一種可以將你家庭的團結和幸福破壞無疑的毒素。誠然,在許多事上夫妻雙方會各有不同的意見。可是這些歧見應該在兒女背後先私下加以解決。

雖然丈夫是「妻子的頭」,這並非意味到只有他對於處理各事的意見才值得考慮。(以弗所書5:3)明智而仁愛的丈夫會樂於聆聽妻子的提議,並對她的話作鄭重的考慮。

至於妻子,她「應當敬重丈夫」。(以弗所書5:22,23)上帝授權給男子作一家之主,並且裝備他勝任這個職位。因此妻子不應企圖越俎代庖或者在兒女面前與丈夫爭論以減削丈夫的首領權柄。不,她應該尊敬丈夫的地位。她應該作丈夫的助手而非敵手,因為上帝為男人創造女人時說:「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18。

獲致最後決定

可是,若在一件事上經過私下討論之後,夫妻雙方對於怎樣處理兒女仍然意見不同又如何呢?他們應該怎麼辦呢?

上帝的道所提出的最成功和最有效的途徑便是:「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以弗所書5:24。

這意味到丈夫有權柄和責任作最後決定。妻子也許並不同意,但丈夫一經作下決定,她就應該遵從和加以支持。當然,這僅限於丈夫不是命她作違反上帝律法的事為然。倘若丈夫要他違反上帝的命令,她就必須「順從上帝過於順從人」了。——使徒行傳5:29。

每隻船都有一位船長。耶和華授權給男人在家中負起這種職責。誠然,丈夫會犯錯;但妻子也會,可是雙方所犯的最大錯誤便是不遵從上帝規定的這種安排而繼續爭執不下。

父母的團結對兒女具有極為有益的效果。這會使兒女對父母、父母的權威及耶和華的安排都更為敬愛。即使不然,即使兒女容許自己受外界壓力所影響,在長大離家之後違背父母的教訓,父母也可以因為盡了自己的責任而感到安慰。請記得,正如聖經所載,以掃和雅各是孿生子,而且從敬畏上帝的以撒和利百加受到同樣的教養,長大後以掃卻不及雅各那麼善良。

工作的習慣

父母也須要撥出時間對兒女施行切合實際的訓練。兒女也應該對家庭的福利有所貢獻;他們可以分擔各種家務,如打掃、剪草、擺設餐桌、烹飪、洗碗碟等。當然,小孩子能力有限,而且易犯錯誤。但切勿讓這些錯誤阻礙你實行自幼訓練兒女的計劃。

看到許多青年男女對未來的生活角色毫無準備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有些新娘在結婚之前甚至從未煮過一餐飯!

好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會指派他們擔任一點工作,並一齊計劃怎樣對兒女施行逐步的訓練。母親可以派小女孩在準備飯餐或擺設餐桌方面做一些輕微的工作。以後年復一年地逐漸增加,直至女孩能弄妥全部飯餐為止。她和她將來的丈夫會對這種訓練多麼感激!

慈愛的父親會付出時間訓練兒子負起男子的責任。在兒子年幼時便教他作家裡各種工作。讓他運用漆刷、槌子或其他工具。幫助他學會他在將來須要做的事,如駕車、處理金錢,甚至保險和納稅等。引導他養成一種在將來有用的謀生既能。幫助他了解女子的性格和需要的不同,以及有一天他享受婚姻幸福時所必需體會的事。——彼得前書3:7。

此外,要教導孩子對別人懷有適當的尊重,正如上帝的道勸告我們:「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少年人如同兄弟,勸老年婦女如同母親,勸少年婦女如同姐妹,總要清清潔潔的。」——提摩太前書5:1,2。

上帝的知識

毫無疑問地,好父母能送給兒女的最大禮物便是對上帝的正確知識。這也需要時間。但這件事重要到什麼程度呢?聖經回答:「這就是永生——吸收關於你這獨一的真神和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的知識。」(約翰福音17:3,《新世》)沒有任何禮物可以與之相比——永遠的生命。你教導兒女認識上帝的旨意和條件,那便是帶引他們行走永生的道路了。

教導兒女認識上帝應在多早開始呢?使徒保羅論及提摩太說:「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後書3:15。

教導兒女認識上帝並非意味到你將責任推在別人身上。我們的意思是在你自己家裡坐下來用研究聖經的輔助讀物,例如耶和華見證人在家裡所用的,以父母的身分親自教導兒女。這件事應該在入學之前許久便要實行。

但是要入學之前的孩子學習這些嚴肅的事豈不是對他們要求過高嗎?絕不是!事實上,最近的研究證實,成績最優良的兒童通常在入學之前便受到父母所教導。

兒童到三四歲已學會複雜的言語因此他們無疑能夠學習認識上帝!由於這緣故耶和華見證人在兒女的嬰兒時代便教導孩子認識上帝的道。孩子稍長之後教導他們閱讀和書寫也有很大幫助。至兒女入學時,他們在對上帝的認識和閱讀寫作方面已有很好的進步了。這對他們一生均有所幫助。

獲致效果

許多父母的經驗都證明這種早期訓練收效甚大。例如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寫出以下的經驗,當時他正探訪另一位見證人的家庭,後者有一個三歲大的女孩和一個僅八個月大的男孩。他說:

「一天晚上我參加完[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的敘會回家,我和那男孩談話,問他是否喜歡和獅子玩耍。他立即明白我說的是什麼,並用我幾乎聽不懂的語調說:『我拿書來,』他拿出《從樂園的失落到樂園的復得》一書,並翻至17頁指出獅子的圖畫。

「我又問他別的動物,他打開40,41頁,指出進入方舟的各種動物,我問他知道亞當是誰,他打開21頁指著他,他也能認出28,29頁的夏娃與蛇。我也和女孩談話,她能夠詳述《樂園》書中許多圖畫的故事,這些孩子並不比別的孩子聰明,但這的確表示孩子並不須要等到入學年齡才能明白上帝的道。」

唯有撥出時間以上帝的道教訓兒女,你才能夠決定他們是否開始了解和體會上帝的旨意。你若撥出時間從兒女幼年便在他們心中養成這種體會,你就可能獲得豐富的報酬,看見他們長成為成熟敬畏上帝的優秀青年。正如箴言22:6指出:「教養孩童,使他[或她]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將孩子教養成能夠為父母及耶和華增光是多麼令人滿意!——箴言23:24,25。

誠然,好父母並不易為,可是為此所付出的時間和努力是值得的。這樣行不但使家庭生活幸福得多,而且兒女也能踏上在上帝的新規制享永生的道路。這樣父母便能夠在上帝面前持有一個清白的良心,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盡了父母的責任。

[第5頁的圖片]

你有撥出時間與孩子一起嗎?

[第6頁的圖片]

撥出時間作好父母包括以上帝的道教訓兒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