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1 5/8 12-14頁
  • 你有闖禍的傾向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有闖禍的傾向嗎?
  • 警醒!1971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何以有些人遭遇較多意外?
  • 怎樣克服難題
  • 看出危險的環境
  • 你有發生意外的傾向嗎?
    警醒!1978
  • 保護孩子免生意外
    警醒!1999年
  • 疏忽足以致命
    警醒!1978
  • 怎樣避免發生車禍
    警醒!201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1
《警》71 5/8 12-14頁

你有闖禍的傾向嗎?

紐約布洛克林的一位男子在鄰人的汽車開行時忽然決定要搭鄰人的順風車而衝出前門。他未留意到工人們放了一條管子在行人路上,以致摔了一跤而跌斷膝蓋。幾年之後他在工廠裡被一捲重紙跌下來壓著而傷了背部。不久之後他又因舉起沉重的箱子而患上疝氣,治癒之後不久又因同樣事件而再患疝氣。從表面上看來他似乎是個有闖禍傾向的人物。

有闖禍傾向意味到在同樣的環境下比別人更易發生意外。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你有試過重複地發生意外,在家裡踢著東西跌跤,從樓梯滾下,從梯子跌下,用利器的時候割傷自己嗎?何以有些人特別易闖禍呢?怎樣行才能克服這個難題呢?

這樣的人可能對此大為擔心,因為除了受傷的不便之外,這還可以影響到他們的職業。雇主可能為了減少工作上的意外而將他們解雇。

何以有些人遭遇較多意外?

要解釋何以有些人較別人遭遇更多意外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漢斯·夏恩教授的研究看來證實了這件事,他估計有百分之25的人遭遇這個難題。其他研究者認為此類人在工人中數目約佔百分之10至30,但這批人卻佔意外受傷者的百分之40至60。

這無疑牽涉到許多因素。例如其中之一可能是在做某一件工作時對工作程序缺乏適當的訓練。被跌下的紙卷壓傷的人便由於缺乏處理紙卷的訓練所致。當時他正在暫時做著一件他不甚熟悉的工作。

同樣的情行可能發生於工廠內,一個工人未受過充分訓練和沒有人監察便被派往機器工作。他比訓練有素的人自然較易闖禍。

另一項因素可能是一個人對某種公作的才幹。他也許不適合做某件公作,因為他心智較為遲鈍,而這件公作是需要工人十分警覺和作迅速決定的。因此他便較易闖禍了。倘若他做較適合他心智能力的工作,也許意外便會減少。

一個體力羸弱的人從事要移動重物的公作亦然。他的體力最好做辦公室的文員而不宜於作要用體力的工作。不認識此點也可能導致意外。

神經質脾氣的人是另一個因素。他也許在神經緊張時善感易怒。稍不如意他便會失去慣常的謹慎而闖出禍來。

怎樣克服難題

由於所牽涉到的因素如此眾多。要提出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是不可能的。可是,有幾件事若能做到則對於克服這項難題不無小補。

例如,雇主可以意識到看來有闖禍傾向的人的能力限度。如需給予較佳的訓練和安全的訓示,那無疑是值得的。這可以使工廠的安全記錄和產品均有所改善。也許最好將這人調往其他部門,做一些在他能力範圍之內的工作。

至於闖禍者本身,他也須要認清自己的能力限度。倘若他的體力不能勝任粗重公作,便要明智地另尋別業以免容易闖禍。倘若他從事的是一件令他精神緊張的工作,而他卻是神經質和易於衝動的那種人,他便可以另謀別種工作。藉著認識自己的能力限度,他可以避免一些他知道會對他危險的情況。

意外往往發生於一個人感情衝動而失去自制的時候。駕車人在緊張或暴怒時發生車禍並非罕見。因此一個人若由於衝動易怒而屢次闖禍,他就應該致力於培養自制的品質。他需要學習不計較惹他發怒的事情。聖經的良好教訓可以幫助他如此行。——箴言19:11。

看出危險的環境

為了避免闖禍,一個人需要訓練自己遵從在鐵路交叉點上對駕車人所提出的警告——「停車!觀看!諦聽!」對他說來他可以停下來!觀看!和想一想!

藉著訓練自己在採取行動之前先審度形勢,他會能夠避免意外。倘若上述的人能在出門時向四圍望一望,他無疑會留意到有條管子放在行人路上而不致絆倒。

一個人若橫衝直撞成了習慣,要訓練自己首先審度並不容易。可是他若決定努力嘗試,意外受傷的機會便會較少。鑑於以往闖禍所招致的痛苦和損失,他自然應該樂於改轅易轍。

他時常可以審察形勢而預料會有什麼事發生。例如,你家裡的地板若擦得光可鑑人。為了點綴美麗你可能放上一張小地毯。可是,不要到此為止,該考慮一下假如你衝出去聽電話或開門時踏在地毯上會有什麼事發生。地毯可能在你腳下滑出而使你跌一跤。看出這種可能性,你可以及早防範而在地毯上繫上一些防滑的東西。

另一種情況是點燃煤氣焗爐之類。倘若他沒有想到焗爐充滿煤氣時點火會有什麼事發生,他便可能闖禍了。煤氣爆炸可能燒傷他的臉。他不應在劃著火柴之前便開了煤氣,反之應該在劃火柴之後才扭開煤氣,使煤氣沒有時間充積。這才是顧慮周詳。

一個人坐在裝滿水的浴缸裡可能想開收音機或按電燈開關。他應該先停下來想一想,這樣行有危險嗎?坐在水裡開關電器可能有什麼事發生呢?既然水是良好的導電體,他可能受到致命的電擊。

也許他在半夜起來從藥櫥取點藥。由於知道藥瓶在那裡,便認為不須亮燈也摸得到。這是另一個危險的情況。他需要停下來想一下。問問自己:「假如有人移去藥瓶,以致我取錯了一瓶藥;那又如何?」這可能是一件嚴重的意外。從沒有標籤的藥瓶裡取藥也有同樣的危險。這是很容易出錯的。一個人需要訓練自己認清此等易生意外的情況。

另一種危險是坐在停泊的車裡,開著機器而關上窗門。有人曾經這樣行,為了等人而在冬天開著汽車取暖。由於沒有空氣進入車裡,結果有什麼事發生呢?一氧化碳可以滲入而將乘客殺死。這種事發生過許多次。

諸如此類的情形使未能看出意外陷阱的人闖出禍來。正如孩子要從小訓練看清楚兩邊才橫過馬路,直至成為習慣,同樣地有闖禍傾向的人也應該提醒自己經常停下來,審察和考慮一下。他需要記得自己有闖禍的傾向而養成謹慎的習慣。

當他在工作上獲得關於安全的訓示時,他應該特別留意;要記得他比別人更需要這些訓示。他若看到關於安全的文章,應該小心閱讀以幫助他認識危險的環境和易生意外的情形。當讀到別人發生意外的報導時,他可以特別留意癥結所在以便小心避免。

由於在採取行動之前養成停下來,審度和三思的習慣,他便會自動在各種環境之下保持謹慎。這可以使他省卻許多不必要的意外和幫助他除去有闖禍傾向的不好名聲。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