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忽足以致命
每年世上有多少人因意外而身亡呢?我們無從估計,但數字卻相當驚人。美國出庭辯護律師會的一份報告指出,單在美國,公路上所造成的死亡在二十五年內達1,500,000人之多,但從美國革命以至越戰,在所有戰爭中只有605,000個美國人死於戰場上。更令人震驚的事實是,家庭是意外發生最多的地方——差不多有一半意外受傷的事件發生於家庭裡。
《國際管理工程師》雜誌說:「意外被視為自然的事……我們以一種試驗性質,粗心大意和充滿意外的方式過活。然而……意外便是錯誤。一宗意外乃是一個錯誤的行為,錯誤的決定,錯誤的思想所導致的結果。倘若運用常識,事先的盤算以及作出若干計劃,這些錯誤是不必發生的。」
疏忽大意若能除去,便無疑會減少造成損傷的意外。試想想這世界若能維持真正的品質,這會是多麼好的事。這樣偷工減料的事件便會很少發生。倘若建築者和生產者在建造房屋和生產機器、汽車和用具時小心從事,機械方面的失靈便會較少。運用這些東西的人若顧慮到汽車和機器,電力,煙火,高速等事的危險性,並且以器具和其他工具原來製造的目的去使用它們,在酒精或麻醉劑的影響下不操作機械,意外便會大大減少了。倘若所有人都檢查一下藥架上瓶子上的標籤,意外中毒便幾乎可以免除。
當然,沒有人是完美的,因此人人都會有犯錯、失察和疏忽的時候。高傲和缺乏自制也會引起某些意外,這便是訂出法律和規條的一個原因。遵守法律,特別是與交通和安全有關的法律,可以防止許多意外事件發生。
可是,以人的不完美為自己辯白是不好的,因為粗心大意其實是怠惰的一種形式;這也可能出自高傲或對法律和同胞的蔑視。這些都是不良的特徵。一個人可以因為嚴重的疏忽而被法庭定罪,但一個人對自然的律則稍為疏忽即可能立刻招致懲罰。許多人在下樓梯或站在箱子上攀到一個較高的架時不小心而喪生。一位作家說:「大部份[在家庭裡發生的傷害]都是受害者本身疏忽大意所導致的結果。」
在上帝賜給希伯來民族的律法裡,百姓對於疏忽造成的死亡事件的嚴重性獲得深刻印象。倘若一個人意外地殺死別人——舉例來說,他的斧頭若飛脫而砍著一個與他一起工作的人——引起意外的人必須立刻逃往六座「逃城」之一。他在那裡會獲得暫時的庇護。後來法庭會舉行審訊;倘若法庭發現這件事的確是意外,無意的殺人者就必須留在逃城之內,直至大祭司去世為止。這可能意味到許多年的時間。——民數記35:11-13,22-25。
無疑一個有過這等經歷的人,以及一切認識他的人,均會學得教訓而特別小心行事。
怎樣避免疏忽
有任何「最佳」方法可以抵抗疏忽大意這種不完美的特性嗎?不錯,有。只需對生命和鄰人懷有尊重便能這樣行。我們若熱愛生命,我們自然想自己的生命盡可能延長和快樂。我們會留意所運用的工具受到適當的保養。我們會認識到,當我們做一件工作或駕駛汽車之際——這些時候產生意外的危險較大——我們不會在一種昏昏欲睡或酒後的情況下如此行。我們會記得必需保持警覺。
此外,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的疏忽足以影響到同胞。為了愛鄰人,我們會謹慎工作。舉例來說,一個人若是個汽車機械師或技工,他不會故意用一個有缺點的零件或讓汽車的任何部分沒有加上滑油或操作不靈。他不會將一個顯示危險的情況置諸不理。若有毛病是車主沒有要求修理的,他至少會警告車主或司機留意以求確保安全。
一個人若以同胞的福利為念,他便不會做些危害同胞生命的事。聖經說我們在實際上欠別人的愛,因為「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羅馬書13:10)無論一個人做什麼事,他必須嚴肅地考慮他所做的事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除此之外,大意的人也可能犯上殺人罪,正如古代以色列國中意外造成傷亡的無意殺人者一般。雖然這樣的人並非謀殺犯,他卻犯了流血罪。生命是神聖的,他必須留在逃城裡。離開該處便表示對生命和上帝規定生命是神聖的律法漠不關心。由此他表明他沒有對自己所造成的死亡感到遺憾,所以配受死亡的懲罰。
聖經強調小心謹慎和對鄰人懷有愛心的重要性,並且將一個甚至意外地引致別人死亡的人也視作犯了流血罪。這表明倘若罪和它所造成的不完美沒有因第一個人亞當犯罪而進入世界,世上便不會有高傲、懶惰、和粗心大意去促成意外。再者,由於人人都愛上帝和他仁慈地賜給人的生命,同時也愛鄰人,世上不會有嚴重的意外。這乃是上帝原來的旨意。他說他會把萬有召集到他的統治權之下而再次為地球帶來完美。(以弗所書1:10)他會除滅死亡。——哥林多前書15:26;啟示錄21:3,4。
上帝絕不會疏忽大意或魯莽行事,因為『他的作為[或工作]完全』。(申命記32:4)當他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時,地上的男女均會完全控制他們一切的官能,並且懷著完美的愛心將自己的才能善為運用;這樣疏忽和意外便會成為過去了。——馬太福音6:10。
最嚴重的疏忽
既然聖經談及有一天上帝的旨意會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很明顯生活在那個時候會是一件賞心樂事。因此忽視生活在那個時候的機會乃是一種最嚴重的疏忽。耶穌在他那著名的登山寶訓中說:「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3,《現譯》)若要獲得生命,人必須向聖經求助以認識上帝的訓示。這樣人便可以避免做一些違反支配這宇宙的自然法則和道德法則的事。人的天性要人經常吸收關於上帝的知識。在實際的意義上,「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3。
因此,沒有人可以忽視他一生的屬靈部份而不受損害。我們看見世上一般人因這種疏忽所引致的後果。他們寧可追求物質的東西而不顧屬靈的事。但對於一切自稱為基督徒的人說來,這種疏忽甚至更為嚴重。使徒保羅寫信給生活在他日子的基督徒,警告他們要密切留意他們所聽見的道理。他指出一件事實,就是在古代以色列的律法之下,各種不服從的行徑均會受到應得的報應。然後他問道:「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由耶穌基督顯示出來]怎能逃罪呢?」——希伯來書2:3。
現在便留心從上帝的道聖經學習他的旨意可以幫助我們現在便過一種更快樂的生活,並且帶領我們在一個沒有疏忽和意外的世界裡享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