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們的眼睛切合需要
● 康斯坦絲·華納在自然地理雜誌中寫道:「我發覺天然色的眼睛久已具備人造設備如活動百葉窗、有色玻璃、防風窗、遠近兩用眼鏡、擋風玻璃的水撥等的副本與及最精細的照相機的特色。」這位女士是一位眼科專家的遺孀,她曾用多年的時間拍攝各種生物的眼睛;她繼續說:「天然眼睛所透露的邏輯令我大感驚異。某種眼睛只適合某種生物。……
「例如穴居的山犬,牠的眼生在頭頂,兩眼相隔很闊,像其他許多狩獵動物一樣。牠不用作顯著的移動便可以對周圍的景物一目了然。一項對山犬眼球的解剖透露,牠的眼有一塊琥珀色的透鏡將來自平原的強光濾過。……
「普通的鰻魚棲於鹹水和淡水、石隙、泥沼中,有時甚至露出旱地上。牠的眼睛受到良好的保護,在頭皮上宛如風景窗的強韌透明部分之下轉動。
「古巴鐵鏟鼻蟾蜍蹲於山坳的洞穴中,牠的上眼瞼長長地蓋過下眼瞼,形成一個媲美任何信封的防塵封印。美國西南部的大毒蜥蜴在粗沙中掘取食水和其他動物的卵。牠的細小眼睛環著珠鱗,有一塊像厚白緞一般的第三厚眼瞼保護著它們。
「我發覺鳥類的瞬膜——第三眼瞼——有令人難以相信的多種顏色、樣式和構造。有冠頂的秋沙鴨有一塊玻璃般的瞬膜,有助於牠在水中捕食小魚。北方的棉鳧用鼻插進陰暗的海底尋覓星魚、海膽,及其他有刺食物;牠的第三眼瞼看來像蠟般不透明。
「敏捷的鴨鷹有一塊水晶般明澈的第三眼瞼,它可以抵受每小時俯衝一百八十哩的衝力。行動緩慢的藍樫鳥的第三眼瞼是橫掠過牠的眼睛的,不透明,其上生有美麗的交叉條紋;美洲知更鳥的第三眼瞼則生有洋蔥般的條紋。」
anableps是中美洲一種魚,牠「浮在水面,牠的球莖狀眼球分成兩半,以適應在水面上及水中察看東西。這些不同的中層膜需要兩個來自一個透鏡的焦距」。這對anableps毫無困難,因為牠有「一塊有兩個焦點的卵形透鏡。在水面上看東西,光線透過短焦距;在水裡看東西,光線透過長焦距。」
眼睛的所有這些優點都是偶然機遇所生的結果嗎?這種想法是非常愚蠢的。反之,這顯然證明眼睛乃是上帝的天才設計和傑作。——箴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