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虔的方式教養兒女
今日有許多父母由於兒女誤入歧途而非常傷心,他們不斷發問,「我們究竟作錯了什麼?」
但也有些父母從兒女方面感到極大欣慰。例如有一位母親最近寫信給《守望台》社述說她的兒女怎樣為上帝的聖名和王國作見證,她的結論是,「兒女的確是我們的真正喜樂。」
何以有此差異呢?無疑使父母深感喜樂的兒女便是那些「照著主[耶和華]的教訓和警戒」所教養的,(以弗所書6:4)有一個值得留意的例證是一位住在美國亞拉巴馬州的耶和華見證人,這位父親養育了十八個兒女,其中十二個是前妻所出,六個是繼妻所生,今日最年長的已是四十二歲,最幼的十四歲,每個都是耶和華上帝手下獻了身的熱心僕人,其中有些是監督,海外傳道員和全時間的傳道員,他怎樣以「耶和華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呢?
首先,他在家中養成一種溫暖、友愛的氣氛,他們彼此之間隔別了一天便會在晚餐時互相詢問:「你今天作了些什麼?」若有使人感興趣或喜樂的經驗便將其告訴大家。倘若有一人回家稍晚而沒有人問他「今天作了些什麼?」他通常都會說,「有任何人想問我今天做了些什麼事嗎?」每個人都深感其餘的家人對他關心和照顧。
父親時常安排家人一起消遣,他和妻子都參加家庭球隊,雖然女兒往往代替母親下場,他們夫婦對於此道適可而止,在假期旅行大峽谷和國家公園等地都帶著兒女同行。
父親雖然慈愛體貼,在必要時也十分嚴厲,女孩子長大時他為她們立下一條牢不可破的規則。任何男孩若約會其中一位女孩,必須有另一個姐妹追隨左右。這條規制未必合青年男子的心意,可是女兒們在這事上都與其他事情一般遵從父親的訓示和願望,她們體會到父親的慈愛關懷。
父親特別教導兒女將王國的事務置於首位,並且自身作則。(馬太福音6:33)他留意使全家人一起研讀聖經和禱告,也鼓勵兒女作個人聖經研究。他們初學講話便懂得運用聖經詞語。他立下一條嚴格的規例,便是永不錯過基督徒小組的敘會。即使當不是見證人的親戚到訪時,他全家十四口也要去參加敘會,客人往往會問,「你們全家都去嗎」?不錯,於是讓客人選擇單獨留在家裡或跟他們前往敘會。出乎意外地,客人發現從參加見證人的敘會的經驗獲得很大的喜樂和裨益!
在經常喜加基督徒的逐戶傳道方面,不但父母立下良好榜樣,全家在夏季也撥出一至三個月時間到沒有經常聽到上帝王國好消息的地方傳道,逐戶傳道時父母帶同小兒女一起,他們長大時自己做起逐戶傳道工作來便好像『如魚得水』般自然。
「照著[耶和華]的教訓和警戒」教養兒女的另一臂助便是父親慣常邀請守望台社的巡迴代表來家。他們有賓至如歸之樂,因此非常喜歡到臨,他們對兒童有極好的影響,並給兒童定下要達到的目標。
十八個兒女,全都在傳道工作及行為上堅守耶和華的純真崇拜!不錯,倘若跟從使徒的勸諭,「照著[耶和華]的教訓和警戒」教養兒女,這件事是辦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