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水力發電站新建設計劃
《儆醒!》雜誌駐愛爾蘭通訊員報導
1968年的一天,我們駛車前往域魯郡的格倫德遜谷。當抵達域魯峽谷那高達1,567呎的峰頂時,一個令人驚異的景象展開了!放眼一望,從亂石四散的不毛之地直至那漢尼根湖,所見的已不是我們熟悉的景象而是熱鬧地充滿了人和機器!不錯,大片土地已經鏟平,道路也敷設了。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經過訪問後,我們發現這真正開始進行一項新的水電計劃。這怎麼可能呢?格倫德遜河僅是一條小河流而已。我們的好奇心直至1970年夏天才獲得滿足,那時有一位來自那龐大的工事現場的工程師帶我們前往參觀,將基本的計劃向我們解釋清楚。
基本計劃
那漢尼根湖被用作天然蓄水池。從地圖看來,它的水平高於海面1,378呎。可是背後的特羅夫山巍然矗立,比它高出2,250呎,山頂上正在建造一個人工蓄水池。這兩個蓄水池由一條隧道連貫起來,隧道需爆穿特羅夫山的中心岩石而建成。
基本計劃是採用現代的抽唧貯水法。此法是將水從下面抽往上面的蓄水池貯藏。若要發動電力時便開放貯藏的水,讓其流入隧道,通過渦輪轉動發電機,然後流入下面的蓄水池。
參觀現場
請來與我們一同再往現場參觀一下,你便會明瞭其梗概了。
那漢尼根湖的水平已被放低了許多呎。我們駛車一直通過在湖畔設立的工作場地,來到黑黝黝的隧道口,特羅夫山高聳在我們之上,在山中的岩石鑿出隧道來。汽車搖搖擺擺地進入隧道,車頭燈突破了路上的黑暗。隧道裡可容兩車並行。這是雙程的隧道,牆壁塗上混凝土。我們顛簸地徐徐下山。最後路面稍為寬闊。光線顯現了,掘鑿的工作差不多至此為止。我們看到岩石的本來面目,並問及隧道的每次爆鑿能延至多遠。據云通常可爆破六呎半至十呎不等。我們穿著膠靴跋涉前行時看到隧道的前端狹窄而彎曲,然後陡直上升。何以故呢?
這便是將來連貫兩個蓄水池的壓力豎坑或隧道。它的傾斜角度和水平線相差28度,這意味到傾斜率稍超過二與一之比,駕車人可以了解到這種陡峭!斜路的長度差不多540碼。直徑約十六呎左右。這條壓力隧道將鋪上鋼片,在鋼片和石壁之間填上混凝土。
我們回到車上,車子在隧道的寬闊處很容易行。到了外面後,我們又駛入換氣隧道的入口處。這裡的直徑小得多,我們必須步行,沿著隨峭的坡路下山,去到一處稱為『洞窟』的地方。這裡的地下將安設發電機,完成後由隧道的兩端都可以抵達。洞窟開鑿的直徑差不多有九十碼長,二十五碼闊和三十三碼高。多麼大的洞窟!這裡的主要設備將是四個順逆兩用的抽唧渦輪,當水力將其轉向一方時可以發電,逆轉時可以抽水。這裡又設置兩個七十噸的起重機和一個控制室。
我們回到換氣隧道,然後又駛往初次所見,在1968年敷設的路上。從這條路蜿蜒而上,差不多行了二又四分一哩才到達特羅夫山頂。景象煥然一新!峰頂已經削平了。那裡有許多機器,以鏟土機為多。其中一副機器極其龐大,它將投入的石塊和大石都輾成碎石。結果是;一大塊地被鏟平了,在中央掘出一個大「盆地」,四周以基堤圍著。
我們登上基堤橫越盆地。不錯,上部蓄水池正在建築中!堤壩建成時將比低水平高出六十五呎。堤底,內面斜坡和堤頂將敷上一層瀝青混凝土,最後塗上淡黃色。景色多麼壯麗!堤壩頂上周圍超過八分之七哩。我們俯臨四週的域魯峰巒,眼界為之大開。
我們開始踏上歸途,此行快將終結了。看過了這一切後,我們納罕這需要多少費用。它的全部費用是一千四百萬鎊。花費這麼大筆金錢的益處何在呢?
利益
抽唧貯水系統的最大益處也許是在有所需要時可以供應額外的電力。只要按一下鈕,水便從上部蓄水池源源而下,幾分鐘內便開動了發電機。特羅夫山所能供應的全部電力是二億八千萬瓦特!
請考慮一下別的發電方法:其他方式的發電廠不斷發電,而最大負荷必須預早準備。從那些以煤或重油作燃料的蒸氣發電站可以見之。(這些名為火力發電站。)想想一副蒸氣機車;它需要很長時間燃著火,在高速或上坡時又要更多蒸氣供應。與一按鈕便有額外電力供應比較,它是相當緩慢的;現在的新方法是多麼有效和穩確!因此我們看出特羅夫山電力站可以防止在需求最殷時發生故障或供應不足。
另一個益處是減省供應費用。正如電力的需求有時最多,有時最少,主要是在晚上。假設多數電力站在晚上關閉,請想想每晨在重開機器時需要多少燃料,尤其是電力站愈來愈大,以致重開的燃料需要愈多才能應付最大需求量的增加。
再說到消耗與損壞的問題。我們可以將這種情況比作使用一輛汽車;頻頻地又停又開會消耗更多燃料和增加機器的磨損率;使汽車繼續穩定地行走不但較為經濟,而且機器磨損較少。同樣地,運用火力發電站的最經濟方法是保持穩定的速度,在需求最殷時加上抽水式發電站的供應。可是若要這樣行,則必需在晚上將水從下面蓄水池抽回上面的蓄水池,以便不斷供應抽水式的發電站。換句話說,從二十四小時開動所得的剩餘電力可以轉送到巨大的貯電所,在有所需要時立刻動用。
經濟的利益並非僅此一端。火力發電站所需的煤和重油價格正日漸高漲;有些地方一年之內增加了百分之50。抽水發電站沒有這項難題,因它用的是水力!誠然,建設費非常昂貴,但它是固定的。我們若將特羅夫山計劃所需的一千四百萬館與愛爾蘭在今後十年花在別種火力發電站和發電網的三億鎊費用比較一下,那便算不得什麼了。
愛爾蘭現時的總電量有一半由水力發電站供應。這種供應無需靠煤和石油的輸入。在這個時候,依靠輸入的危機正與日俱增。因此特羅夫山發電站會使該地的電力供應更加安全。
許多人正享受到更可靠的電力供應,不但較經濟,而且也較安全。難怪多國的人已從各種抽水電力計劃獲益,例如,蘇格蘭和威爾士都有水電計劃,全歐約有十餘個水電站,美國也有許多個。當局打算在北愛爾蘭的紐利附近也建設一個。
這裡的人都期望特羅夫山計劃能在1973年完成啟用,這乃是該國的第一個水力發電站。
[第20頁的附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特羅夫山計劃
上部蓄水池
重力隧道
洞窟
那漢尼根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