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的益處
人類生來便具有美感和愛美的觀念。這乃是造物主的恩賜。不但如此,他賜予人無窮的機會去滿足這種感覺。人類的家鄉,地球,有美麗的河流湖泊、高山深谷、花草樹木;還有顏色鮮豔的雀鳥、魚額和田野中的走獸。在人類當中我們也可以見到高度的美。
與美相輔並行的一件事是清潔。不潔會掩蓋美麗。雨後的百物何等清新而令人愉快!甚至許多動物都懂得整理自己,使毛皮保持清潔光澤,雀鳥也整理自己的羽毛。當然,魚是不必「沐浴」的,可是在海裡都有許多小動物以潔淨其他海中動物身上的寄生蟲或傳染性瘍腫為生,而此種服務也因互惠作用而大受歡迎。科學家稱此種安排為「共生」。
可是在人類當中清潔尤其是美麗的一個因素。人的臉孔總是使人感興趣的,時常更是美麗的。手和身體的其他部份亦然。但污穢卻可以將美麗奪去。衣服除了蔽體和保暖之外還可以改善一個人的儀容——如果保持清潔和高尚趣味的話。
現代人對清潔所懷的態度
今日有些人以不修邊幅為時尚,藐視整齊清潔是反叛青年的特色之一。由於對他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發生反感,他們遂故意以頭髮蓬亂、衣衫襤褸、身體骯髒來表現這種態度。
可是,並非僅是青年人才對於將物件保持清潔、整齊和悅目愈來愈表示漠不關心和毫不理會的態度。在許多大城市中人們愈來愈不理會家庭、汽車、街道的美觀。當然,在有些地方,家庭和傢俬仍然看來頗整齊。但是調查指出,並非所有小心照料自己的汽車和家庭的人都同樣重視鄰人看不見的東西。他們有什麼不妥呢?他們也許不常洗浴、襪子和內衣要到污穢不堪才更換。
清潔僅次於敬虔
有一段時期,特別是在英語地區,許多人贊同「清潔僅次於敬虔」這句話。可是在現時,由於染污的普遍,也許有人將這句話改作「清潔近於不可能。」可是清潔的重要性是不能輕輕抹煞的。除了清潔與美麗有不可分的關係之外,基督徒也應該因為上帝對清潔的態度而重視這件事。
誠然,聖經中大多數論及清潔的經文都與靈性上,宗教上和道德上的清潔有關。例如上帝的道將異教所崇奉的物體稱為「污穢的偶像」。關於此等靈性上的染污,上帝命令他的僕人說:「不要沾不潔淨的物……你們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哪,務要自潔。」(列王紀上15:12;耶利米書50:2;以賽亞書52:11)基督徒受到勸諭要「除去身體和[精神]的一切污穢。」(哥林多後書7:1)此外聖經也象徵性地將上帝的聖徒描述為身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以代表他們的義行。——啟示錄19:8。
但是上帝若對身體上的清潔並不重視,則以上論及靈性和道德的清潔的話便會沒有什麼力量和效果了。這些吩咐人在靈性上保持清潔的勸諭暗示上帝也期望和要求人在身體上保持清潔。事實上,聖經中大多數論到身體清潔的經文都與以色列人對上帝所作的崇拜有關。古代的祭司有義務沐浴身體,這件事重要到人若是忽略了便會招致死亡的懲罰。對其他的人來說,儀式上的清潔往往要他們沐浴全身。律法在衛生方面對水源特別留意而吩咐人,提防水源被死屍染污。人體的排泄物應該覆以泥土。從這些事我們可以看出上帝的智慧。由於他自己的聖潔,他作了這些規定。——出埃及記30:17-21;利未記11:35,36;15:1-11;申命記23:12-14。
健康和合乎實際的理由
除了上帝所賜的愛美觀念和正當感之外,清潔也由於健康的原因而極為有益。不潔可以招致疾病。傳染性的肝炎及許多其他疾病都是藉污水蔓延的。事實上,現代許多國家的人之所以壽命比以前較長歸功於注重衛生多於醫藥!著名作家繆福在他所著的《歷史上的都市》一書聲稱,「運用肥皂與水的習慣流行乃是使嬰兒死亡率降至低於十九世紀之前的原因。」他並沒有將功勞歸於所謂的現代文明。
人若忽略清潔,結果不但使病原體和細菌麇集,而且招致各種害蟲如蝨子、臭蟲和蟑螂等。這些害蟲可以攜帶疾病;臭蟲據說攜帶三十種不同的疾病。在貯藏食物或處理垃圾方面不留心則會助長齧齒類動物如小鼠、大鼠等繁殖。這些也是疾病攜帶者和食物的掠奪者。為了避免此等情形發生,最好將食物小心收藏,垃圾桶緊緊蓋好而切勿讓殘餘食物漏出外面。
清潔也切合實際。一個整齊清潔的家庭可以令人更愉快和滿足,東西會較容易找著而可以節省時間和避免氣惱。清潔的衣服不但好看,而且也更耐穿。
替他人著想
清潔有益的另一個重大理由是可以避免不必要地惹起別人反感。雖然忽略個人衛生未必會使人減壽,這卻可以使人發出惡臭而令人大感厭惡。有時我們也許需要用防臭劑和香水,但千萬不要以此「掩蓋」久不沐浴的氣味。再者,不梳理的頭髮,皺亂的衣服和不潔的肌膚可以使許多著重整齊清潔而有自尊心的人感到不快。何必要觸怒他們呢?我們願意怎樣待我們,我們也應該怎樣待人。我們自然不喜歡別人觸怒我們;因此我們便不應以不良的個人習慣不必要地觸怒別人。——路加福音6:31。
父母們應該及早開始教導兒女認識保持身體清潔的價值和重要性。他們應該幫助兒女養成對凡物保持清潔的美的體會。甚至一些簡單的話,例如「這件乾淨的襯衣多麼好看」或「這張清潔的毛毯聞起來多麼令人愉快,」等也大大有助於孩子養成正確的觀念。在環境許可的時候,父母應該教孩子在坐下吃飯、上床、上學或參加基督徒敘會之前必須洗手洗臉。父母可以求助於兒女對他們的愛,指出兒女若不將衣服和房間保持清潔便會使母親多做許多工作及使父親多花許多金錢。除了雙手清潔之外,在處理書籍時,特別是聖經一類的書籍,雙手也應該潔淨。自幼養成清潔的習慣可以終身受用。
不要忘記應用在基督徒監督身上的一項原則,那便是,他們應該「在教外有好名聲。」事實上,所有基督徒都應該以身體及儀容整潔和家庭整潔有序為外人所稱道。當然,清潔的標準因地而異。可是,基督徒在這方面應該立下榜樣;在流行標準低落的地方,他們應該以自己的行為向人指出一種較好的行事方式。——提摩太前書3:7。
特別是在到別人家裡傳講生命之道時,基督徒應該留意使自己的儀容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他的衣服也許不是最新款的;可是簡樸端莊的衣服也可以說得很清潔。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在從事傳道工作穿著污穢的衣服。視腳下地上的情形而定,鞋子應該擦得光亮。當然,工作地區的街道若充滿塵埃或泥濘,鞋面無法保持光亮亦情有可原。
不錯,清潔是有益的;我們的確有許多良好理由要保持清潔。首先是審美的理由,由於人生來便有愛美之心,而清潔是與之相輔並行的。另一個理由是健康和衛生;沐浴本身即使未必能使人長壽,卻可以幫助人避免觸怒他人。只要是自己能力所及,我們應該設法與別人保持良好關係。我們希望使人產生良好印象及自己立下良好榜樣。清潔可以幫助我們這樣行。當然,這一切也可以使一個作為上帝王國大使的人更有資格如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