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3 3/8 20-23頁
  • 流動學校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流動學校
  • 警醒!1973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裝備和障礙
  • 奇怪的小輪
  • 渡河花絮
  • 陸上行
  • 非洲人的歡迎
  • 學生
  • 中非洲的巨河
    警醒!1974
  • 加利利海古船——見證聖經時代的瑰寶
    警醒!2006年
  • 請來遊覽非洲的小瑞士!
    警醒!1977
  • 船在島上觸礁
    我的聖經故事書
查看更多
警醒!1973
《警》73 3/8 20-23頁

流動學校

《儆醒!》雜誌駐撒爾共和國通訊員報導

你喜歡旅行5,000哩(8,000公里)走遍撒爾共和國八省中的七個省份嗎?我和妻子曾經完成這樣的旅程。行程需時一年另五個月,其中充滿極饒趣味的經驗。

我們所辦的是一間流動學校。「流動」一詞在史華希利語中是「旅行」之意,撒爾的語言有多種,這是其中之一。這間學校不是為了兒童而是為了成年的基督徒傳道員開設的。學校的目的是裝備這些基督徒以更有效的方式照料他們的小組在靈性上的需要。

這項教育課程稱為王國傳道學校,由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舉辦。這種訓練班通常設在一國的某些地方,或某些固定地點,基督徒監督們則前往參加。

可是,撒爾共和國(即以前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幅員廣大,有些人無法負擔長途旅程的費用。但藉著我們的「流動學校」將學校帶到接近他們的地方,這些傳道員遂可以參加而不必在經濟上負擔太重了。

這間學校平均每班有二十位傳道員參加。全部課程需時兩星期。科目主要分為四類:監督、王國教訓、敘會和組外傳道工作。聖經是主要的教科書,其他聖經書籍為輔。這間學校也像其他各地的王國傳道學校一樣不收學費;訓練是全部免費的。

裝備和障礙

我們用旅行車首途。我們需要帶備摺床、炊具、主食品、燈、學校書籍、黑板、個人衣物、汽車零件、鏟、斧、厚板、鋼線、幾罐後備石油汽和地圖等。放置這些東西是一種藝術,它們要靠得緊以免在崎嶇的路上碰壞。在有些路上我們必需準備發生故障或任何不測之事。地圖上畫著紅線的道路看來頗為平坦,但行起來卻是另一回事!

從加薩至金沙薩是一段較長的旅程,兩地相距1,000哩(1,600公里)而需要在崎嘔的路上駕車四日。有兩件事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極深印象。首先,路上有多處是很深的沙地。有時我們要用最低速,以四輪磨著又長又低的沙地前進。其次是河流之多,有些甚至非常闊。較細的河流可用橋渡過,但有十一條較闊的河流則非用小輪渡過不行。

奇怪的小輪

乘搭輪渡是一項異乎尋常的經驗。它們通常由三、四隻長長的獨木舟構成,或僅是幾艘簡單的金屬小舟縛在一起,其上鋪著木板。現在大多數的船尾都設有馬達。可是,其中仍然有用當地人力以槳或竿撐動。一次渡河船上有船夫十人組成一隊,自隊長發出口號使其動作合一。

有些小船用纜拖動。船纜繫在兩岸的混凝土柱上,小船順流而下,纜上有一個活動的車輪拖著船渡過對岸。

將汽車駛到船上是一項艱難的事。汽車要在兩塊搖幌不定的板上行過,這些板無一例外地放在不平的角度上。每次當汽車平安地過了河再踏在堅固的陸地上時,我們都不禁鬆一口氣。

路上的行人也利用小船渡河,看來人數沒有限定。我們的汽車許多時被人群包圍著,擠得像沙丁魚。可是,透不過氣還是小事,我們最擔心的是看見獨木舟的邊緣入水。但眾人卻若無其事。船夫們將水戽出,和流入一般的快!

渡河花絮

我們的流動學校有一次從金沙薩到伊圭特省的波安第,由於道路特別惡劣,以致要乘八日船。渡河輪是大型的機動船,它推著或拉著幾艘沒有馬達的平底船。我們的睡處是在主船的頂層,因此居高臨下可以飽覽河岸風景和平底船。我們的汽車在一艘平底船上,它的四週圍滿盒子、箱子、貨物和人群。有一群人認為我們的汽車是最佳的牆壁,可以靠著來支搭臨時帳幕,遮擋猛烈的陽光。

使我們大感驚異的是船上人群和貨物的擁塞。這裡的公共交通正像俗語所謂「多多益善!」這裡有縛在一起的山羊、綁著足的雞、水桶裡面活魚在翻騰跳動、口和尾被綁著的活鱷魚、烏龜、野豬和幾籠鸚鵡及別的雀鳥。那裡還有幾籠燻魚在熾熱的陽光下發出強烈的氣味。

船上的嘈吵自不在話下。後面的馬達機聲軋軋。它使每個人在平常談話也要提高聲音讓對方聽到。孩子遊戲時又笑又哭,加上山羊叫聲和雞啼之聲。簡略地說,這艘船像個充滿動作,「極視聽之娛」的舞臺。

到了目的地,在人們離船和上船時還有一番擾嚷。在船未下碇之際,便有數十隻獨木舟飛掠過來圍著我們。他們多數是售賣魚類動物的。看起來十分有趣。

賣物者搖搖幌幌地站在獨木舟上,為所售的魚或肉與乘客討價還價。船上的人群憑在欄杆旁,討價還價的喧聲使人分不出那位乘客正在和那一名賣物者交易。每個人都好像想高聲蓋過鄰人。有些乘客用手勢表示嫌貨物不好,或作不想買狀,結果卻終於成交。後來船上汽笛發出震耳欲聾的長鳴。我們嚇了一跳。獨木舟各自離去,我們的船又向另一目的地進發;居民們均揮手大聲送別。

途中經過不少風景如畫的鄉村,居民的房屋用木柱建在水上,幾千年來生活未有多大改變。他們在獨木舟垂釣、在林中狩獵、沿著河岸種植。若有餘糧則用來換取衣料和日用必需品。這是一種平靜而簡樸的生活。

河上日落的景色奇美,夕陽的紅光照在河岸的茅屋和樹木上,並在水面上形成美麗的倒影。晚上在月光和星光下行船顯得格外靜穆,如火的赤道驕陽已經落下,習習的涼風令人心曠神怡。

陸上行

可是,我們大部分的行程均在陸上。我們沿途飽覽各種各式的風景——茂密的森林、樹木、峰巒、湖泊,渡過河流、沼澤和大草原。每處地方都有某獨特的景色而各擅勝場。可以順帶一提的是,各種不同的路面也有其惱人之處。

平坦的道路並不多見,大多數均頗差,甚至十分崎嶇難行。在三日的駕駛中我們曾滑下溝渠、陷在三個孔穴裡、陷在泥潭中要用開路機拉上來。這種種困難都是由於下過大雨,使路面的粘土變得像肥皂一般。陷下去的時間只需一秒鐘,但卻要幾小時才可以拔出來。

很慶幸地,沿路附近都有鄉村,村民只需略致薄酬便大喜過望地前來相助。事實上,一位貨車司機告訴我們,許多時村民為了道路惡劣以致收入增加而高興!有些惡劣不堪的地段,若有駕車人不幸拋錨便要付出固定代價才能獲得幫助。

當我們行近泥潭多穴的一陸路時,村民一聽到汽車聲便奔出來站著,交叉著手準備看戲。我改用低速行駛。車子蹣跚顛簸地滾動,差不多通過了,可是後來底盤擱在兩道深痕之間的高脊上,車輪離地數吋,空自轉動。旁觀者高興地大聲喝彩,奔上前來索價幫助救出汽車。討價還價需時十五分鐘。

我們在基伏省通過所謂「撒爾共和國的瑞士。」汽車行在山岳地帶時俯瞰阿爾拔湖、基伏湖和坦干伊喀湖,極盡湖光山色之美。路上有一處經過阿爾拔國家公園,我們可以在四處看見有大野羊、水牛和象出沒。

非洲人的歡迎

最令人感動的經驗便是我們到處受人歡迎。耶和華見證人當地小組的會眾擁上前來圍著我們打招呼,喜氣洋洋地和我們握手。他們同時反覆說著各種土語如「嘩郝」「嘩郝」,「塹堡因奴」或「模唷溫奴」,意即「哈囉」和「歡迎。」與某些國家的人冷淡的禮貌比較起來,毫不拘束的非洲人的歡迎方式實在熱烈得多。無疑這裡每個人都喜歡我們前往探訪他們。

在每一處地方,我們的居停都已預先準備好。有些人遷出將屋子讓給我們。他們將屋頂重新鋪蓋、牆上的破孔補好、窗口裝上遮蓋物,地板也刷得乾乾淨淨,並有一桌兩椅給我們備用。廁所掘過新的,並有一處地方遮蔽起來作為淋浴間。

我們放好各物之後不久,訪客便川流不息地帶著禮物前來。傳統的禮物是一隻雞,在一處地方我們收下了十隻,在屋子四週鳴聲不絕。我們偶爾收受一隻鴨,有兩次別人送一隻小鹿給我們。其他的人則送來生果、菜蔬、米或蛋。這些謙卑的人的慷慨使我們十分感動。他們家道非豐,卻滿心慷慨地施與。

學生

訓練班通常在耶和華見證人當地的敘會地方(王國敘會所)舉行。敘會所多數是頗大的泥磚茅頂屋,屋的四週敞開,因此屋內十分清涼。

受到邀請前來參加的人有些乘船或火車抵達,但最普通的是乘腳踏車。有人甚至步行二百哩(三百二十公里)!每個人都同樣受到熱烈的歡迎。當地小組從未發生住宿地方的難題,因為好客乃是非洲人的天性。

授課主要用法文,並譯成六種土語:凌加拿語、基江高語、史華希利語、基盧巴語、西班巴語和約盧巴語。參加的傳道員來自不同的部落和背境,可是他們在學校裡都彼此團結一致地生活和學習。他們的年齡從二十歲至六十餘歲不等,學習能力也各有不同。

對習慣耕種和從事手工的人來說,連續研讀兩個星期確是相當辛苦的事。可是,他們均表現樂意的精神。他們所作的進修使他們決心繼續改善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鼓勵小組中各人都同樣行。在每兩星期的課程結束時,他們大多數表示學習的時間過得太快。

這種體會的表示以及我們所受到的熱誠慷慨的招待使我們感覺旅途跋涉的辛苦實在算不了什麼。我們的確認為得以參與這間「流動學校」是一項莫大的權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