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來遊覽非洲的小瑞士!
《儆醒!》雜誌駐薩伊爾通訊員報導
在非洲中部高地的一處地方有這個大洲最美麗的湖泊、最引人入勝的山嶺、翠谷和最悅目的景色。它被稱為「熱帶瑞士」的確名不虛傳。
但這裡卻是探險家最後才去的地方之一,在一百年前是如此,甚至在今日也不是遊客的常到之地。這是不足為奇的,因為這個美麗的國家至少距離海洋600哩,周圍是熱帶密林、沼澤和疾病叢生的地方。可是跨越天然障礙而到此尋幽探勝的人卻能獲得豐富的酬報。他們在這裡曾遇到非洲最高和最矮的人,以及種類繁多的動物和農作物。他們會看到噴火的火山和溫泉。和瑞士一般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和馬特合恩峰一般高的雪蓋山峰,奔騰的瀑布,巨大的湖泊,青蔥的山谷和點綴在山坡之間的如畫鄉村。
這個隱蔽的「瑞士」鄰接烏干達南部、羅溫達和伯倫特諸國以及薩伊爾東部的基烏省。
首途出發
我們必須向你警告,即使在今日,來往這個地區也絕不容易。無論你去那裡,你必須準備飽受旅途顛簸和行程緩慢之苦。
令人興奮的第一程首先從卡巴爾至基素盧。公共汽車很舊,除了滿載六十多名乘客之外,車頂還裝滿了雜物:腳踏車、傢私、各種箱子、一束束和一袋袋的糧食和牲畜。
公共汽車終於滿載開行!我們經過幾條鄉村,在山路中盤旋而上時空氣漸次清新,愈高則濕度愈低。後來更看到明珠一般的賓安尼湖,它也像個狹灣的盡頭,在熱帶陽光下掩映著青翠的樹木,點綴著彎曲的岸線和湖中的美麗小島。我們愈行愈高,山間赤紅的非洲火焰樹盡收眼底。在另一方向可以看到遠處的深谷,其中有開發了的坡路和路邊的村落。車停下來讓一兩個乘客下車,各人要從車頂取下行李,包括袋子、玻璃瓶、雞、籃子、凳子、碗等物。
看哪!在我們的左邊可以望見卡巴爾。這正是我們出發的地方!經過差不多五小時在盤旋曲折的山路上繞行五十多哩之後,我們直線距離卡巴爾只有十哩左右。
現在我們的車子駛入竹林。竹林是如此茂密,以致道路看來像隧道一般。突然間別有天地,著名的卡拿巴峽谷就在眼前。我們現時可以看到威路加火山向三個國家伸展——烏干達、羅溫達和薩伊爾。最接近火山的山坡是野生大猩猩的最後棲息地之一。
向羅溫達進發
在這個「千岡之國」,顧名思義地,旅行是頗為悠閒而又可以欣賞景色的。其中卓然聳立的是海拔14,786呎(約4,500公尺)的卡利森比,它是威路加山脈中最高的火山。在其南的是盧漢加利山,四周環繞著綿延不斷的香蕉林。我們在這裡看到火山岩漿夾著灰泥造成的美麗屋子,髹上白色。此地的保利拉湖和盧漢杜湖使我們想起風光如畫的賓安尼湖。
這裡是農業國家。所有可耕之地都用來種植咖啡、馬鈴薯、粟、豆、花生、玉蜀黍、參茨和其他作物——有時種在四十五度的斜坡上。在路上不時經過磚廠,他們用的是舊式磚窯,出產各種灰色、黃色和紅色的磚。
不久我們又再度登上7,000呎(2,100公尺)以上的高山。汽車在蜿蜒的山嶺上行駛多哩。赤道的太陽照射在田園地帶,輝映著深淺不一的青翠。這裡有不少樅樹和有加利樹,後者的樹身繫著蘆葦籃子作為蜂巢。
車上有人說我們已將近到達首都基加利。若然,我們的這部份行程也可算順利,在四個半小時即已行了八十多哩的泥土路。在這個早晨我們還要再行二十五哩。
在我們所經過的百哩行程中,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未曾看到任何大鄉村,只有一兩條小村落,屋宇不超過十間。原來這就是羅溫達的本色,這個小國只有四百萬人,人口密度與歐洲相若,可是大多數人家都散居於鄉村地方。當我們經過街市時,立刻可以數出有多少人在那裡。
可是種族卻複雜得驚人!其中有身高六呎至七呎的華杜西族人,也有十分矮小的土人。但他們卻不是巴華族的小黑人;這些小黑人住在離此頗遠的山區。可是,人不論高矮,大多數都是赤足的——百人中只有七人左右穿鞋。
我們必要前行了。還有九十哩彎曲的路在我們前頭,直至抵達羅溫達的西南部。
尼羅河發源地
路漸行漸高,我們已進入巨大森林中。人、屋宇和田疇都拋在後面。這裡是個處女林,多產熱帶植物:花樹、閃閃生輝的葉子、葵樹生長在路旁。行了一小時的山路後,我們以為已到達森林的盡頭了。可是車上乘客告訴我們,現時只行到半路而已!
車子繼續爬行,我們上到海拔8,000呎(約2,400公尺)的高山,這裡長滿高聳的山區植物,黃、青、紅、棕的苔蘚從樹枝上垂下。左邊有一塊褪色傾頹的小標誌告訴我們,越過一條狹窄的小溪之後便是亞加格拉河的源頭。這是尼羅河的發源地,而尼羅河長達4,100哩(約6,600公里)一直流入地中海!
美麗的基烏湖
我們終於下山,在落日餘暉的途中看到美麗的基烏湖,像珍珠般點綴在西面的峽谷中,伯加庫市在它的南端。映入眼簾的是除蟲菊種植地上開著紫色的花,並且長滿茶樹、咖啡、甘蔗、金雞納樹。懸崖高聳入雲,拔出湖面約一哩。我們在基謝茲欣賞過的安哥利大角牛群在薩伊爾也可以看到。牠們在山區赤紅的火焰樹和黃色的肉桂樹之間找尋青草。
景色在不斷改變——在蔚藍的湖泊的出口處發現出半島及其傾斜的海岸線,湖面有小島點綴其間。在另一方面赫然出現深谷,半山的瀑布隨處可見。
再行數哩,我們經過香蕉林。不少婦女背負著籃子,裡面裝著大葫蘆,用帶子繫在前額上。空氣中酒香四溢。因為葫蘆裡裝的是香蕉啤酒,正運往市場售賣。
北方湖岸的美景不一而足:從尼亞拉格拿火山直至湖上有綿延數哩的黑色堅硬熔岩,這些熔岩還未有三十年歷史。那崎嶇不平的表面正開始被植物覆蓋。再向前行,又看見巍然矗立的第二活火山尼拉幹高。在晚上可以看見它噴火的紅光閃閃。再進一程,我們很高興再度看見威靈加山脈,這回卻是從薩伊爾一方看到。這些山峰與著名的馬特合恩峰高度相若,似乎是難以置信的事。
威靈加公園
離開了一系列的火山再往前行,我們不久便看到另一奇景:一片平原充斥著羚羊、象和其他動物,悠閒地在保護區中吃草。我們的腦海中立刻泛起「樂園」一詞。兩岸長著棕櫚樹的河流向北流入尼羅河,數以百計的河馬散躺在河畔淺灘上。遠方又有另一個湖,輝映著銀色的湖光。
當我們從保加庫南行時,身後的白雲深處隱蔽著盧雲索利山,又名「月之山」,它高達16,791呎(約5,100公尺)。
我們從路西尼峽谷下山,伯倫達遙遙在左。除了在接近坦干伊喀湖所見的桃花種植區之外,羅溫達的景色大致相同。
那群山環繞的湖多麼美麗!我們聽說一百年前,著名探險家李文斯頓和史丹利曾在這裡遙望非洲的「小瑞士」,但他們無法盡窺全豹。不錯,其中每一條蜿蜒崎嶇的道路在通過山嶺時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奇景。但若要探尋所有幽勝,則非要數年時間不行。
在現時,和藹可親的人群站在這裡揮手,以史華希利語道出「圭,希利!」意思是「再見」。我們的小船正慢慢向南方的坦干伊喀湖駛去。我們在此次旅程中對這塊美麗的土地,隱蔽在非洲中心的「小瑞士」,留下不少可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