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大裂谷
《儆醒!》駐肯尼亞通訊員報導
這是個巨型深溝,是地表上一條巨大深痕,人即使在月球上也能夠看見!這個深溝從以色列北部的約旦河谷,向南伸延至莫桑比克,全長共達6400公里,在非洲大陸上形成了一條巨型的長溝。
1893年,蘇格蘭地質學家格雷戈里開了先河,仔細研究這個令人稱奇的自然現象。格雷戈里看出這個巨大深溝並非因風雨侵蝕所致,而是「岩層沉陷,周圍的陸地卻原封不動」。(參看詩篇104:8。)他把地表上這條大裂隙稱為大裂谷。
現今科學家還不完全了解在千古以前,地底有什麼力量形成這個裂谷。在裂谷範圍內,生物繁富,氣象萬千,令人嘆賞不已。屬於非洲部分的大裂谷始於埃塞俄比亞,其中有一個極其險峻的地區,就是達納基勒窪地(又稱阿法爾三角)。這個大鹽田連接紅海,是個廣達15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土地下沉到海平面以下120米,氣溫有時高達攝氏54度,非常酷熱。裂谷從窪地升至埃塞俄比亞的高原地帶,這些地帶位於海平線以上足有1800米,那裡有些山嶺高達4300米。高原土地肥沃,山坡林木茂密,源源不絕地受到青尼羅河和多條河流所滋潤。裂谷繼續向南伸延,東部地勢起伏有致。
大裂谷沿途有許多火山,形狀和大小都不一樣,還有不少規模較小的裂谷,向四面八方伸展。在大裂谷的西部,火山活動形成了魯文佐里山脈和維龍加山脈,跨越盧旺達、扎伊爾和烏干達的邊界。有些山嶺仍然顯示出地熱活動的跡象,間或冒煙和噴出赤熱的熔岩。在裂谷東部附近,歷史悠久的乞力馬扎羅火山和肯尼亞火山高峻雄偉,儘管熱帶區陽光熾熱,山頂還是白雪皚皚的。大裂谷沿途也有許多冒煙的溫泉和熱燙燙的水,證明在地表下的深處,陸地運動仍然相當活躍。
沿著大裂谷南下就是坦桑尼亞,那裡有一大片草原與裂谷接連。這個草原的馬薩伊語名稱是西林格,意思是「廣闊的空間」,可是,人們通常稱它為塞倫蓋蒂平原。這個平原草兒繁茂,是大群野生動物的食糧。大牛羚就是在這個平原上移棲的,景象非常壯觀!
大裂谷的湖泊
非洲大裂谷的東部有一連串湖泊,吸納了大量碳酸鈉。這些化學物質是從火山集水區濾出來的,也有一些是由於地下火山活動而滲進湖泊的。部分湖泊略帶鹼性,肯尼亞北部的圖爾卡納湖就是一例。這個湖的四周是廣達幾千平方公里的偏僻沙漠區,部分湖水呈翡翠綠,嬌美悅目,而且也是世上有最多鱷魚群集的地方。肯尼亞的馬加迪湖和坦桑尼亞的納特龍湖含大量鹽分,幾乎形成了白色的碳酸鈉沉積物。成因是什麼?由於這些湖泊沒有出口讓水流把鹽分帶走,大部分水分都是通過蒸發而流失的,結果,湖中的礦物質含量越來越高。由於大裂谷的湖泊含大量碳酸鈉,沒有什麼動物能夠在這麼苦澀的湖水裡或附近生存。然而,外形高雅的粉紅色火烈鳥卻是例外,這種雀鳥是從一個碳酸鈉湖遷到另一個去,湖水雖然具腐蝕性,微細的水藻卻能在其中生長,而火烈鳥就是靠吃這些水藻生存的。聚集在這裡的火烈鳥多達幾百萬隻,彷彿是個粉紅色的活動海洋。
此外,還有一種細小的魚(tilapia grahami)能夠在這個其他魚類活不成的湖中生存。這種魚類有抗鹼性的能力,常常在水下蒸氣出口附近活動。那裡的水相當燙熱,赤手觸摸令人很不舒服。可是,這種魚兒卻能在其中生存,並且靠吃湖中的水藻來維持生命。
在大裂谷的東部,淡水湖寥寥無幾。肯尼亞的奈瓦沙湖就是其中一個。這個湖位於海平面以上1870米,湖水清澈,不但是各種魚類的棲身之所,同時也是大群河馬曬太陽的好地方。湖泊沿岸都有蔥翠的紙莎草和水生植物,400多種色彩繽紛的雀鳥在其中棲息。奈瓦沙湖的四周都有黃色的金合歡屬植物,四周有山巒環抱,景色宜人。
裂谷範圍內還有世上第二大的淡水湖,就是維多利亞湖,與肯尼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相接,同時也是尼羅河的源頭之一。再往南下就是坦噶尼喀湖,水深1440米,是世上第二深的湖泊。
動物紛繁
東非大裂谷的天然環境適合各種野生動物棲息。某些大型的哺乳類動物在裂谷茫無邊際的原野上活動,其中包括非洲野牛、長頸鹿、犀牛,還有大象。在乾旱的地區裡,你也可以看見斑馬、大羚羊和鴕鳥。形態優雅的羚羊在草原上奔馳,彷彿在空中飛躍一樣。身有斑點的貓科動物,例如美洲豹和獵豹,在遼闊的平原上獵食;在夜裡,威嚴可畏的獅吼不時可聞。在維龍加山嶺上,有一種罕有的大猩猩,棲息在高山的森林裡。在裂谷的底部,大群狒狒緩緩地走過崎嶇的地帶,尋覓昆蟲、種子和蠍子,以作食物。強悍的雕和兀鷲展開雙翅,乘著熱氣流在高空翱翔。色彩鮮豔的蕉鵑、鬚鴷、犀鳥和鸚鵡在低地的荊棘叢間搭窩。那裡的蜥蜴形狀不一,大小各異,顏色多樣,牠們四處疾走,彷彿走在火焰上一般。
裂谷的游牧民族
在東非大裂谷,有不少部族住在半沙漠地區裡,他們過著畜牧兼游牧的生活。這些居民體魄強健,習慣闊步而行,這是非洲游牧民族的特色。有些地區的雨量相當低,整個村落的居民往往一塊兒遷徙,為牲畜尋找新的牧場。他們沒有護照,無需簽證,在各國之間並不明確的邊界上自由往來,對於外間的發展和別處的生活方式興趣不大。在這些僻遠的地區裡,居民的生活步調比較緩慢。他們的時間觀念就只有日出、日落。當地人的家財在乎他有多少駱駝、山羊、牛隻和綿羊,或是以他有多少兒女來衡量。
那地的房子相當簡陋,卻別出心裁。居民把樹枝弄彎,然後緊緊捆起來,形成一個穹頂架構。房子的外層是用草編成的,其上還蓋上皮革,或混和了牛糞的泥漿。這類房屋通常都有一個煮食用的柴堆、一個有圍欄的小畜棚,還有一塊用作睡床的獸皮。爐床的火堆點燃起來,整個房子煙霧彌漫,以便驅走室內的蚊蠅。通常一條村落或一個家族會聚居一起,居民把穹頂小茅舍圍圈而建,周圍築上荊棘籬笆,以免牲口在晚間受到野獸傷害。
在大裂谷的整個範圍內,居民如果屬於不同的部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那麼,他們的面容輪廓、語言和習俗也有很大的差異。此外,他們的宗教信仰也各有特色。有些人信奉伊斯蘭教,有些人則信奉名義上的基督教。不少居民相當迷信,他們把無法了解的事物都解釋為超自然力量所致。近年來,當局通過一些計劃,向不少偏僻地區的居民提供教育和醫療服務,結果,這些地區也受到外間世界所影響。
耶和華見證人也作出努力,接觸這些強健、粗豪的游牧民族。見證人渴望幫助他們明白到,聖經應許人將來不用在乾旱的地上糊口。聖經說:「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以賽亞書35:1)大裂谷不愧是萬物的創造者耶和華上帝創意豐富的又一明證。
[第14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以色列
埃及
沙特阿拉伯
紅海
也門
厄立特里亞
亞丁灣
吉布提
埃塞俄比亞
蘇丹
索馬里
肯尼亞
烏干達
盧旺達
布隆迪
扎伊爾
坦桑尼亞
贊比亞
馬拉維
莫桑比克
[鳴謝]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5 Digital Wisdom, Inc.
[第15頁的圖片]
大牛羚在塞倫蓋蒂平原上遷移的壯觀景象
[鳴謝]
Below: © Index Stock Photography and John Dominis, 1989
[第16,17頁的圖片]
幾百萬隻火烈鳥聚集在一起,彷彿是個粉紅色的活動海洋
[第16,17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向大裂谷的居民傳講聖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