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4 5/8 9-11頁
  • 探測其他行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探測其他行星
  • 警醒!1974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其他行星又如何?
  • 再探火星
    警醒!1999年
  • 近觀火星
    警醒!2009年
  • 引人入勝的行星——供我們欣賞
    警醒!1976
  • 漫遊車探索火星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4
《警》74 5/8 9-11頁

探測其他行星

美蘇兩國都曾發射太空船到其他行星附近探測。它們獲得任何徵象,表示其他行星上有演化而成的生物存在嗎?關於這些行星,我們獲悉什麼呢?

論到美國對火星所作的太空探測,參加海員9號太空計劃的一位科學家說:「火星有一個與別不同的特色。它不像地球也不像月球,火星就像火星。」

那末,火星有些什麼特色呢?海員號通過濾色器拍回的照片顯示火星的土壤是紅色的。這證實了地球上望遠鏡的觀察所得,火星是個「紅色行星」。

藉著太空船所拍的幾千張照片之助,科學家發現火星有四個主要的「地理區域」。其中之一是火星西半球的火山地帶。這個區域最低限度有九個巨大火山。出類拔萃的是尼克·奧林匹加火山,基部直徑達310哩(500公里);其上部邊緣據估計比高達29,000呎(8,845公尺)的額菲爾士峰還高三倍。

另一個區域是崎嶇的岩層,其中包括不少峽谷。這個區域中的最大峽谷據報約比美國的大峽谷長九倍和深三倍。換句話說,峽谷全長據估計達2,500哩(4000公里),寬75哩(120公里),深75哩(6公里)。

第三個區域是成叢的火山口。這個孔穴密佈的地區與月球頗為相似。

第四個區域是廣袤的梯形台地,有許多深溝從南極伸展出來。

在接近南極處發現一個小「冰冠」,直徑約200哩(320公里),甚至在嚴夏也依然存在。有些科學家認為「冰冠」並非全是凍結的二氧化碳(乾冰),部份可能是凍結的水。

火星的大氣層又如何呢?據蘇聯的火星2號和火星3號所作的探測透露,該星的大氣層比地球的大氣層乾2,000倍;火星「比地球上的觀察者所預料的更乾得多」蘇聯的官方通訊社塔斯社報導說。接近火星表面的大氣層據發現主要是二氧化碳,但是十分稀薄,僅及地球大氣層的百分之一。

火星上可能有任何液體的水存在嗎?科學家認為火星上曾經有一個時期有水,因為峽谷和山脈看來是被水勢沖激而成的。但人的知識十分有限,這些峽谷也許由別種力量造成也說不定。可是,科學家們認為火星表面現在是不可能有水存在的。何以故呢?因為火星的二氧化碳大氣層是如此稀薄,以致空氣壓力不足以使水保持液體狀態。若有一滴水也會立即蒸發了。

至於火星的氣溫,蘇聯的探測發現它的溫度從華氏55°至零下148°(攝氏13°至零下100°)。美國的海員9號探測它在午後的氣溫升到華氏80°(攝氏27°)。

火星上大氣層的風勢達時速115哩(180公里)。在整個星球發生塵砂風暴時,風勢被認為高達時速300哩(480公里)。

至於引起很多議論的火星「運河」,在1895年有一位天文學家認為它們是由有智力的生物所建成,用來從火星極的冰冠運水往赤道的沙漠。許久以來這些運河一直是個謎。那末海員9號有什麼發現呢?分析過7,000張以上的電視照片之後,科學家認為並無運河存在。神祕的「運河」僅是錯覺而已。《國家觀察報》在1972年十一月廿五日解釋說:「火星的強風揚起了輕沙和灰塵,在塵沙飛揚之際,暗色的表土部分被揭露出來又再覆蓋,使人看起來很像運河。」火星的峽谷起伏也有助於使人以為這顆「紅色行星」之上有許多運河。

但是現在火星上有沒有生物演化的徵象呢?參與海員9號計劃的科學家之一,美國馬利蘭州綠帶市葛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韓利爾博士說:「我們尚未看到火星上有任何生物的徵象」

其他行星又如何?

蘇聯最低限度曾十次發射太空船到稱為金星的雲封行星探測。他們的金星8號曾使若干探測裝置在金星著陸,這些裝置曾在1972年七月傳送訊號達50分鐘之久。結果有什麼發現呢?

1972年九月廿五日的《時代雜誌》報導,「在金星探測所作的發現中,最有意義的一項是金星的化學成分,最低限度有一部分,與地球頗相似。金星號的加瑪線分光器決定著陸地點所蘊藏的放射性鉀、鈾和釷的比率大致上與地球上多處火山岩石所含的相同。這顯示金星也像地球、火星和月球一般是『分化了的』,意即金星曾經一度熱到足以使物質柔軟和流動。在這段時期內,較重的元素向中心部分沉澱,較輕的元素則帶著放射性元素升到表面形成地殼」。

探測發現金星的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構成。它的大氣壓力比地球高九十倍或以上。

關於金星的另一發現與該星四周的濃厚雲層有關。金星的雲層既厚且密,以致天文學家用強力望遠鏡也看不到它的表面。陽光可以透過覆蓋金星的雲層嗎?這久已成為一個辯論的題目。蘇聯的金星8號配備的光度計對範圍廣泛的光度變動具有敏銳的反應。1972年十一月刊的《美國科學》雜誌說:「光度計顯示太陽光線被大氣層大大削弱,……但有些陽光在白晝的一面確能透至金星表面。」《時代雜誌》說:「蘇聯科學家可以測定在射向金星的太陽輻射線中大約有三分之二可以透過厚厚的雲層而到達星球表面。」

金星的強風在30哩(48公里)的高空以110哩(176公里)的時速吹動。這種速度與地球的噴射機氣流大約相同。在表面附近,風速僅達時速4哩(6公里)。

另一項發現是,金星在夜間是不會轉涼的。它的大氣層造成一種所謂「溫室效果」,使熱力在晚上不致發散。那末,這種熱力的溫度有多高呢?生物看來能在金星生存嗎?

從金星8號太空船送回的訊號顯示,金星表面的氣溫大約是華氏880°(攝氏471°)比鉛的融解點高出250度(攝氏121°)!難怪1972年的《科學年鑑》報導說:「訊號證實了以前的想法,即沒有人類可以在金星上生存,因為氣溫太高和氣壓太重。」

我們這太陽系九顆行星中最大的木星,現在也有太空船前往探測了。先鋒10號太空船在1972年三月二日從美國的甘迺迪角出發。先鋒10號預計要在1973年十二月才抵達木星附近,因為航程長達六億二千萬哩(九億九千萬公里)。有更多的木星探測計劃正在進行中。有一份報章報導說:「美國航空及太空總署計劃在1979年用太空船飛過木星,在其上找尋是否有生物存在。」

從各行星的太空探險所得,我們所獲悉的主要之點是這些行星既不宜於人類居住,也沒有發現有任何生物存在。可是進化論者卻依然繼續在太空找尋生物。

關於在外太空是否有生物存在,我們有任何權威性的資料來源嗎?我們能否確知地球以外有沒有生物呢?

[第10頁的圖片]

右:根據海員9號拍攝的照片,火星上有大約75哩(120公里)寬,300型(480公里)長及岔脈分岐的巨大峽谷。上:一位畫家繪成的火星峽谷的一段狹窄部分,深約2哩(3公里)。一項報導說:「火星是個比我們想像遠較複雜的天體。」

[第11頁的圖片]

人類久已渴望知道太陽光線是否能通過金星的濃厚雲層。蘇聯的金星8號在金星所作的著陸探測揭開了這項祕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