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包裝食品的功罪?
美國的普通家庭主婦在一年內要打開二千個包裝,其中大多數是包裝食物和飲品。當她步入現代超級市場時,有上萬的包裝物品可供選擇,用塑膠、金屬、紙張或木片包裹得非常悅目。
這與數年前人們前往鄰近小商店購物時多麼不同?那時還沒有許多牌子可供選購,顧客只能購買商店所備辦的東西。顧客有售貨員殷勤伺候,通常他便是店主。他舀取麵粉和糖來秤重量,從「餅乾大樽」取出餅乾,肉和芝士則要多少使切多少。
你能想像在美國或其他「先進國家」的現代購物者仍然這樣購買食物嗎?看來不會,是嗎?可是為什麼會有改變成現代包裝食物的需要呢?這是否為了消費者的最大益處呢?
促成現代包裝食物改變的重大因素之一是人們紛紛遷離生產食物的小社會和農村。在以往百年來,人們逐漸移居大城市,在工廠或辦公室工作。生活步調日益加速,每個人甚至揭開糖果的包紙這麼小事也力求迅速和方便。預先包裝的食物對這些遠離農村的人有許多好處。
現代包裝食品的功用
功用之一是,現代的罐裝和冷藏可使多種食物保存多月甚至多年,不愁被帶病的微菌所破壞。包裝物品可以運送到世界各地,受多個顧客觸摸而無損於物品的健全。
包裝食物也有方便的好處。食物裝在大小相同的一定容積器皿內方便運載、堆疊、定價、和存倉。近年來的包裝改良得更為方便。今日有些罐頭已不需罐頭刀,它們的蓋可以「剝開」。裝在盤式容器內的冷藏「電視餐」可以連同容器加熱上桌。「連包煮」的蔬菜和肉類只要從冰箱裡拿出來連包煮熟便成。
現代包裝食物還有許多益處。包裝紙和標籤的印字向顧客說明物品的內容、含量和價格。有些則列出烹調法或選用食物的指示。
包裝也在裝璜方面與功用並重。誰未見過藏在草瓶裡的瓶裝葡萄酒呢?它放在餐桌上可以增加進餐的情調。果醬和保存食物大都裝在漂亮的玻璃瓶內。裝在塑膠容器內的芝士和牛油放在餐桌上頗為美觀。裝在條紋玻璃瓶裡的大罐咖啡使現代廚房生色不少。可是作為消費者,你必須運用洞察力。何以故呢?
你也許禁不住裝璜的誘惑而購買一種物品。需知現代包裝還有另一主要目的——這是「好」或「壞」還在未知之數。這另外的目的是什麼呢?
包裝售貨員
包裝本身便是售貨員。這是當然的。普遍一名顧客在超級市場一分鐘可以巡視300種貨色。沒有售貨員向你推薦這種優於那種。包裝本身必然要擔當兜售工作。有時,它造成好像鶴立雞群般說,『買這種牌子,不要買其他的!』
因此,包裝設計必需精美,甚至誘人,以吸引你去購買。它的確收到銷售的功效。據調查透露,百分之70的貨品是顧客進入商店之後才決定購買的。包裝設計家最能誘發你的「衝動購買感」。他們定期更改容器的形狀以迎合大眾口味。新裝差不多成了『思想進步』的象徵。當然,正如我們所見,有些新裝的確使你更加方便。例如,食鹽容器的金屬嘴使鹽更易倒出。但有許多新裝卻僅是想吸引你的視線而將貨物買下來而已。
所有這些更改都是所費不貲的。製造『更漂亮』的瓶子的板模和模型非常昂貴。同時,新容器也許需要新的包裝機或在製作時造成更多廢物。它也許更難於運載。那末,你以為誰要負擔這一切更改的費用呢?當然是你——消費者!事實上,今日食物的包裝佔產品成本的百分之24以上。因此,作為精明的顧客,你必需確定你所付的錢是購買食物而不僅是購買容器。不要被巧妙的裝璜所騙。你應該怎樣行呢?
在包裝世界中作謹慎的購買者
在購物時可以用點時間小心察看標籤。許多顧客一入商店便習慣地購買同一物品,沒有花時間將價格和內容比較一下。這也許是一項損失不菲的錯誤。例如,食物出品商所售的瓶裝醃菜一向是淨重15安士。後來出品成本漲價了,但他的醃菜零售價格卻保持不變。其故安在?很簡單——出品商沿用大小相同的瓶子,但內裡的醃菜祇有133/4安士。僅是小心察看標籤的顧客才知道醃菜減少了——但售價卻沒有增加。
有些顧客相信購買「巨型裝」、「經濟裝」或「家庭裝」的東西可以節省金錢。購物時最好先計算一下:購買大裝物品平均每安士要付多少錢呢?在某些例子上,小型裝的東西其實較為經濟。作這樣的比較是要花時間的。在現代世界中,時間雖是這麼有限,但多花幾分鐘察看標籤卻能節省金錢。
包裝設計日新月異的目的在吸引消費者購買。但包裝業的製造過程卻同時造成所謂最大難題——廢棄包裝材料的處理。
現代包裝造成的染污
數十年來人們不斷拋棄罐子、瓶子、紙箱、包紙等物。現今的廢物問題已達到危機程度,特別以大城市為然。例如,紐約市每天要傾倒15,000噸廢物,其中大部分是用過的包裝;現在該城市已差不多沒有處置廢物的地方。當然,難題已經伸展到大城市以外。廢棄的瓶罐甚至使後街垃圾堆積。有什麼辦法解決包裝處理方法的難題呢?
不少美國市民附和環境保存專家的提議,聲稱冷飲公司若停止使用『拋卻式』容器,則垃圾便會大為減少。他們希望回復古老的『收回式』瓶子。也許你曾聽過這種說法。但這個辦法會實際生效嗎?
誠然,『不收回』的瓶子數目正在不斷增加中。在1958年至1970年間,美國冷飲品銷量增加了百分之60;但在同時期的廢棄容器卻增加了4.2倍。需要處理的容器顯然比以往大量增加。其故安在呢?
無疑這是大眾的要求。人們儘管大聲疾呼,但在行動上卻不支持恢復收回式瓶子的要求。美國道路上發現有很多廢瓶都是可以拿去收回按金的。有一個時期美國的收回式瓶子平均可以使用四十次。現在平均祇用十五次,在該國有些地方僅能使用四次。不錯,看來大眾都喜歡拋卻式瓶子。不足為怪地,一項調查透露,倘若冷飲業全部恢復可以再用的瓶子,廢物僅能減少百分之11而已。
也許你曾聽過有人主張限制塑膠作為容器,因為它不會自然腐壞而助長了廢物難題。此說頗為有理。但在另一方面,塑膠卻沒有可碎玻璃的危險。
塑膠受到強烈抨擊還有另一個理由。氯化乙稀(DVC)在燃燒時放出氯氣。氯氣與水混合時組成霧狀鹽酸,可以損壞處理垃圾的焚化爐。可是,看來事情還有另一面。湯姆·亞歷山大在《幸運》雜誌說:
「不少焚化爐工作人員對塑膠表示歡迎;他們聲稱普通廢物的塑膠含量未足以造成損害,事實上在處理過程中反而有助於燃燒,尤其是在濕水垃圾中為然。」
可是,塑膠的用途正在大量增加中。專家們對塑膠和其他現代包裝所造成的處理難題大感頭痛。有什麼辦法應付呢?
解決包裝所造成的染污難題
有一方法即使未能完全消除染污難題,也可以使之大大減輕。什麼方法呢?倘若我們都重返農業社會,以「地土所出」為生的話。這樣人們便不致集中在大城市裡。每個家庭都自耕自食。新鮮的蘋果、梨子、桃子、紅蘿蔔等都有『天然的包裝』。這些包裝多數是可吃的!有些可作其他用途。例如椰子也產果液和果肉,椰衣則可製纖維繩和蓆子等。橙和檸檬的皮可製果皮醬;西瓜皮可造成美味的蜜餞糖果。削下的果皮和其他天然包裝「農物」過了相當時期便會腐壞歸於土中成為天然肥料。
但事實仍然是,今日千千萬萬的人並非居住在農業社會裡。對於他們,包裝有其功用——可以由此得食。包裝所帶來的種種難題如廢物處理等,必需被視為達成這白的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的一部分。無疑這種情況會繼續下去,直至人類的生活再度接近大地為止。